无形资产转让定价与税制优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无形资产崛起、赤字潮和外部形势

一、无形资产全球扩张及其特征

正如德鲁克预言的那样,进入21世纪以来,无形资产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并成为推动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无形资产的崛起和扩张对于跨国公司的盈利模式和行为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进而通过转让定价促成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各国政府的财政基础和财政政策发生变化。

(一)产业革命与无形资产全球扩张法治基础的建立

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产业革命之后,以英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通过对外殖民和输出廉价工业品,推动世界经济进入第一次全球化高潮。在此次资本扩张过程中,无形资产开始出现,但总量较少18世纪60年代的10年中,英国注册的专利数有200多项,70年代达到近300项。,影响较小,在资本对外扩张中的作用并不明显。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科技革命催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推动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第二次高潮。在此次扩张中,由于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日渐上升,保护和促进无形资产的呼声不断高涨,于是促成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和《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的签订《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签订于1883年,《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签订于1886年。,使得世界性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得以初步建立。无形资产在全球资本扩张体系中的地位得以提升。但总体来说,此时世界性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仍属于起步阶段,权威性不够,覆盖面不广《巴黎公约》最初的签约国只有11个,《伯尔尼公约》最初也只有10个国家签订。,无形资产的数量和作用仍然不能与有形资本相比,在资本的对外扩张中,无形资产起到的作用仍然有限。

起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以计算机、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为代表,推动经济全球化迅速进入第三次高潮。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无形资产的数量大为增加,作用日益凸显,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认同,并最终促成了世界性知识产权法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接纳和推广截至1997年6月,《巴黎公约》成员国数量达到142个,《伯尔尼公约》成员国达到125个。。1970年,根据《斯德哥尔摩公约》专门成立了世界知识产权局(WIPO),负责协调和解决国际范围内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新的世界性知识产权保障体系不断建立,如1952年签署的《世界版权公约》、1970年签署的《专利合作条约》等,这些努力使得全球性的知识产权法律保障体系越来越完备。

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最核心的表现形式之一,也在全球范围的法律保护基础上逐渐发展壮大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支重要力量,成为跨国公司和发达国家建立全球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进入20世纪末期,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计算机、无线电通信等高新科技的广泛应用,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以知识产权为重心的无形资产出现爆炸性增长。以2009年为例,全球共提出15.59万件国际专利(PCT)申请,其中美国为46079件,占全球总量的近30%(见表2.1)。

表2.1 2005—2009年国际专利申请国别表

资料来源:WIPO: yearly re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patent system—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in 2009。

无形资产逐渐取代了有形资产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成为国际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对无形资产的有效保护,推动这一核心资本的有序增长,1994年签署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力图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无形资产保护规则。这一努力使得无形资产保护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在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为跨国公司依靠无形资产实现全球扩张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二)无形资产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1.无形资产成为发达国家的主要资产

正如德鲁克所预言的那样,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经济迅猛发展,世界经济的基础结构已经从最初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知识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日益萎缩,在知识产权得到全球范围强有力法治保护的前提下,依靠无形资产,出口知识获取授权费、服务费和各类专利收入逐渐成为跨国公司和发达经济体关注的重心。无形资产逐渐取代有形资产,成为发达经济体的支柱。以美国为例,在该国社会总资产当中,无形资产相对于有形资产的比重在近30年出现了显著的变化。1982年,美国无形资产占社会总资产的比重约为38%;而到2002年,这一比重上升到87%(见表2.2)。按照美国专利和商标部门的统计,2008年美国知识产权的总价值达到5兆亿美元,两倍于美国当前的联邦预算规模资料来源:Harvard Business School Working Knowledge: Monetizing IP : The Executive's Challenge, http://hbswk.hbs.edu/item/5925.html , 6/9/2008。

表2.2 美国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所占比重

注:Mary Carman, CEO of Canadi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资料来源:Mary Carman, Businesses and IP in 2015: Inseparable friends or distant bedfellows? Trading Ideas Symposium, July 31,2009

日本的情况和美国类似,尽管目前还难以找到确切的数据,但是自2002年通过《日本知识产权战略大纲》,日本政府明确提出“知识产权立国”的国策以来,无形资产在日本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迅速攀升并已占据主要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数据当中,日本在国际专利的申请排行榜上一直名列前茅,紧随美国之后。2009年,日本申请的国际专利达到了29807件,占到当年全球国际专利申请量的19.1%(见表2.1)。在申请国际专利最多的全球10家企业当中,日本占据了4位,分别是松下、NEC、丰田和夏普资料来源:WIPO:yearly re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patent system,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in 2009。德国的情况和日本基本相同。综上所述,无形资产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牢牢占据主要地位。

2.无形资产在跨国经营活动中逐渐占据主要地位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企业大力投入研发,跨国公司无形资产的数量开始急剧膨胀,在全世界每年公布的40余万项新发明当中,跨国公司占绝对多数。一些大型跨国公司每年的专利申请数量达到数千件。如2009年,松下公司申请的国际专利为1891件资料来源:WIPO: 2010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dicators。对于跨国公司而言,无形资产的重要性逐渐超过有形资本,成为企业最为重要的资产。以美国微软公司为例,在2001年6月,微软公司的总市值为390亿美元,而其所拥有的有形资产总额仅为23亿美元,不足市值的6%,无形资产在公司的价值远远超过有形资产。对于这些企业来讲,无形资产无疑已经取代有形资产,成为获取竞争优势最为重要的资本。

与之相应的是,在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当中,对无形资产进行投资,应用无形资产开展经营,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参与全球竞争的主要手段。无形资产正日益成为跨国企业创造差异化产品和服务、确立新的竞争优势的源泉。为此,各跨国公司纷纷对无形资产研发投入巨资,涉及的金额非常庞大(见表2.3)。跨国公司的价值创造已经从以往的资本驱动型转向知识驱动型,也就是以无形资产驱动为主。

表2.3 2003年全球研发开支最大的10家跨国公司研发投入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based on United Kingdom, DTI 2004。

进行海外扩张是跨国公司利用全球资源的必然选择。20世纪末以来,跨国公司的海外扩张开始呈现出特别重视运用无形资产的特点。在进行境外直接投资时,除了注入资金、设备等有形资产以外,跨国公司开始更多地依赖投入技术、品牌、商誉等无形资产来进行控制与管理,实现核心竞争能力的价值最大化,依靠软实力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耳熟能详的麦当劳、肯德基快餐店全球扩张,可口可乐、阿迪达斯、耐克公司的环球推广,从全世界获取远远超过一般制造商水平的丰厚利润,都是跨国公司开发和运营无形资产的典范。

(三)无形资产研发的集中与产品制造的国际化

1.无形资产研发在发达经济体和跨国公司的集中

首先是无形资产研发在发达国家高度集中。2002年,最大的全球700家研发投入方(98%属于跨国公司)共投入3100亿美元用于研发,占到了全球研发投入总额的46%和商业研发支出的69%。而这700家最大的全球研发投入者之中,超过80%的公司都属于全球五大发达经济体,即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只有不到1%的公司地处发展中国家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2005。。而且,研发开支在地理上也非常集中,1996年和2002年,世界前十大经济体的研发支出占到了全球研发总开支的86%以上,其中8个发达经济体合计占到了82.94%,另外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和韩国合计占了3.16%,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美国研发开支占全球的1/3。在研发开支的增长方面,美国在1996—2002年之间的年均增长率为5.8%,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加拿大和英国也增长迅速。而中国在此期间则以每年20%的速度快速增长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2005。。具体如表2.4所示。

表2.4 1996和2002年全球前十位经济体(分发达与发展中)研发开支表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2005。

其次是无形资产研发在跨国公司高度集中。当前,跨国公司在无形资产存量方面占据绝对优势,同时也在研发开支方面持续投入巨资。1991年,跨国公司总共为此花费了2920亿美元,1996年这一数额达到3760亿美元,而到2002年,跨国公司此项开支的金额是4500亿美元。换句话说,跨国公司为全球研发开支的2/3埋单,另外的1/3则由政府和其他机构负责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事实上,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的研发开支已经远高于部分发展中国家。2003年,4家研发投入最大的公司(福特汽车、辉瑞制药、戴姆勒-克莱斯勒、西门子)各自的研发费用都超过了60亿美元。另外两家跨国巨头丰田汽车、通用汽车也各自有超过50亿美元的研发支出。与之相比,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以2002年为例,当年研发开支超过50亿美元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当中只有中国、韩国和中国台湾,其他包括印度、俄罗斯、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的研发投入均在50亿美元之下。一些小的发达国家,如丹麦、芬兰等,虽然在研发方面舍得投入,但也都低于50亿美元的水平(见表2.4和表2.5)。

表2.5 2002年部分国家、地区、跨国企业研发开支表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2005。

(四)海外制造成为无形资产对外扩张的工具

在跨国公司的全球运营当中,与无形资产研发集中相伴随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跨国公司不断地运用海外投资推进商品制造的国际化,同时不断为海外制造机构提供研发和管理服务。这些特点相辅相成,共同为跨国公司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无形资产提供服务。

从图2.1和表2.6的资料可以看出,以海外投资活动的指标来衡量,目前,跨国公司海外生产的比重不断攀升,与之相关的一些指标在近30年来有了强劲的增长。例如,1982—2006年之间,海外机构的总资产从22060亿美元迅速增长到511870亿美元,总共增长22倍,海外雇员的人数也从1982年的2152万人,攀升到2006年的7262.7万人,总共增长2.4倍。与此同时,海外制造的规模不断扩大,海外投资当中,固定资产的金额从1982年的26110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03070亿美元,增加到近4倍。2006年,海外公司的总产值达到了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而2005年这一指标则为9%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2007。

图2.1 1991—2007年全球海外投资存量和海外雇员人数表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世界投资报告2007。

表2.6 1982—2006年外国直接投资制造业部分数据一览表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