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1年)
(一)产业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大批汽车跨国公司(包括整车和零部件)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形成外商投资的一个高潮。外商投资的整车企业主要还是偏重于轿车领域,客车和载货车领域的外商投资较少。在这一期间,新成立的中外合资轿车企业主要有1997年的上海通用汽车公司、1998年的广州本田汽车公司和2000年的天津丰田汽车公司。1995年五十铃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分别与江铃汽车公司合资生产载货车(轻卡)和商用车(轻客)。2000年沃尔沃公司与上汽集团建立申沃客车公司。世界主要汽车零部件企业和整车企业,如福特汽车公司的零部件分部(即后来的伟世通公司)、德尔福、博世、TRW(天合)、米其林和江森等公司,纷纷都在中国合资建厂,生产汽车零部件。大批合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设立,迅速提高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水平,完善了产业和产品结构,增强了产业链的竞争力,扩大了生产规模。1994年至加入WTO之前,中国汽车产业获得了全面而迅速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主导力量已经由政府和企业转为企业与私人,并且其规模和潜力迅速扩大。跨国汽车公司的大批量进入打破了中国汽车生产和市场的封闭性,增强了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度,从整体上提高了汽车生产、管理和开发的水平与层级。
这一时期,私人购买汽车获得政府政策的认可和支持,私人汽车消费开始发展起来。当然,国内汽车产量仍然以载货车为主。从1996年开始,轿车和载货车产量十分接近,进入产品结构的重大转折期。
1992年之后,中国汽车生产由控制到逐步放开,中国汽车工业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和管理体系。在产量不断提高的同时,汽车品种增加,形成比较完整的汽车产品系列;规模经济初见端倪,改变过去那种封闭的发展模式,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资本;轿车工业迅猛发展,由此也拉开了汽车进入家庭的序幕。
自1997年起,奇瑞汽车公司和吉利汽车公司及华晨汽车公司这三家本土的、独立发展的乘用车企业通过不同的路径开始兴起。它们的成长作为中国本土新兴汽车企业的代表预示着中国自主汽车产业的未来。
(二)产业管理
1992年中国政府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国民经济的管理体制根本性转变:市场经济体制取代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将在产业和企业发展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进入了新阶段。这是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一部政策性法规,也是中国工业行业出台的第一部政策性法规。其目的在于把中国汽车工业尽快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提出了汽车产业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相关的一系列政策,主要包括产品认证,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投资、融资政策,利用外资政策,进口管理政策,出口管理政策,国产化政策,消费与价格政策,相关工业和社会保障政策,产业政策、规划与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大力推进汽车流通体制改革和营销方式改革,逐步取消了汽车生产、分配和流通方面的国家计划,由生产企业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决策,指导少量的国家订货,主要用于满足国防建设等需要。以1994年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实施为契机,各汽车生产企业开始制定现代化的营销战略和分销体系,以汽车生产企业为主导的分销体系逐步成型。
这一期间,行业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1994年1月,汽车行业管理职能从中汽总公司分离出来,由新组建的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司承担。1998年6月,机械工业部改组为国家机械工业局。国家机械工业局为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管理的主管机械行业(包括汽车行业)的行政机构。2001年2月,国家机械工业局被撤销,其职能并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减少了对企业的直接管理,国家越来越从政策角度施行管理职能。这一时期,中国正准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此调整了相关的管理政策,并酝酿修改汽车工业产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