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成长战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全球公司

(一)国际化与全球化

一个在本国经营的公司当其发现自己占有市场竞争优势时就可能会在国际市场上采取行动,包括产品出口和当地投资等。一家企业在国外建立一个分支机构,这家企业就开始国际化的历程,但是如果这家企业的主要业务仍然在其母国国内,那么它仍被视作是拥有海外分支机构的国内公司。只有当这家企业开始实施全球化战略,将其主要的生产基地转移到国外时,这家企业才被看作通往全球化的公司,并可能最终成长为所谓的“全球公司”。

跨国公司为了增强其在东道国当地的适应能力,通常需要在每个东道国建立一套完整的生产经营系统。但是如果一个东道国的市场规模比较小,则其当地子公司就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而且,现在的产品研发投入越来越大,许多制药、IT和化工等领域的大型企业将销售收入的10%甚至更多投入研发,这就难以在一国市场内回收这一固定的大量研发投资,所以,企业就必须将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市场看作一个整体市场,也就是说从全球市场的角度来经营公司。

当一家公司的客户、竞争对手和供应商全球化发展时,全球化的客户要求全球化的服务。作为供应商,如果没有全球化能力,就可能会失去供应商资格。全球化的供应商可能会在其他地方找到更优质的客户而减少供货。全球化的竞争对手可通过跨国界协调发动价格战。那么这家公司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跨国界行动协调。这些利益相关方迫使公司同步发展,否则就可能失去其市场竞争地位。

通过公司的国际化或全球化过程,一个国内公司转变为国际公司。当一家公司更多的资产位于本国之外,越来越多的公司雇员由非本国人员担任时,这家公司的国际化程度就越高。并且,当它将其国际化模式从出口型转变为外国生产经营者时,子公司的作用就从全球网络优势的补充者转变为创造者。

国际知名的组织设计专家杰伊·R.加尔布雷思提出“国际发展的五个层次”,从最简单的出口模式至最高层级的跨国公司。不同的层次也表示了在国际经济中参与模式的差异和子公司在全球网络中所起的不同作用。第一层次需要国际产品的开发技术;第二层次需要建立国际合伙人的关系技巧;第三层次需要资源优势的转移技术;第四层次需要多维的协调技术和多重战略中心的协调及多重优势中心的优势转移;第五层次需要更大规模的资源与关系的协调与整合。 在不同的层次,公司原有的优势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转移。在出口模式中,本国公司的优势在全球得到转移;在第三和第四层次,地方优势无法转移;在第五层次,公司特有的优势可以从这一优势形成的任何子公司转移。这五个层次的演化只是一种总结,并不意味着所有公司都是按照这一顺序来做的。(杰伊·R.加尔布雷思.全球企业设计:从跨国公司到全球企业的转变.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由世界各地的当地子公司联合而成的全球企业则可被认为企业国际发展的第六个层次。国际化发展水平比较见表1-1。

表1-1 国际化发展水平比较

企业的国际化与全球化,从表面上来看,是企业价值链环节的分布范围和在东道国经营活动的融入程度的差异,或者说东道国的分支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对于企业全球经营活动的影响程度的区别。其实质在于公司全球分支机构的整合与协同,已经无所谓“母公司”和“东道国”,也没有企业的国籍问题,只有企业总部与分支机构之分。

可以简单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是全球化的基础,全球化是国际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企业的全球化意味着企业的经济活动已经突破或跨越了在不同国家开展其经营活动所面临的障碍或壁垒。出口海外市场、并购或新建一个海外公司并不就是全球化,这只是全球化布局的一步。当然,进入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市场是形成全球性竞争优势的前提。企业的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条件。

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于贸易和投资的全球化,这将改变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一国经济的原有状态:改变既有的经济格局、产业格局、消费格局、文化格局,从而在制度层面影响其经济发展模式。同时,经济全球化给一国经济带来资本合作的机会、技术的引进与模仿、制度的学习。杨惠馨,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产业组织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二)全球化的过程与条件

全球化的源头可追溯到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伴随着欧洲殖民主义扩张,以互通有无为目的的商品贸易从早先的欧洲拓展到亚洲、美洲和非洲沿海地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全球化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商品国际化,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的资本国际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生产国际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金融国际化。

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的主要条件包括全球市场的形成与新兴国家的崛起、信息技术的发展、自由经济规则的通行及资本市场的发展。

“冷战”结束后,全球市场开始形成。1979年,中国对外开放。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之中。1989年11月和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导致“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的政治障碍被扫除。自此以后,“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融合为一个超越政治地理界限的全球统一市场,形成“一个全球的世界经济系统”, 王志乐.静悄悄的革命——从跨国公司走向全球公司.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张岩贵.跨国公司全球竞争与中国.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与此同时,像中国、印度、巴西这些新兴国家开始崛起及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的出现与扩大(包括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等),并在全球市场和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而扩大了全球市场的范围和全球化的广度与深度。而且,新兴市场成为全球公司的发展重点。

20世纪60年代,集装箱运输(航运和汽车)开始大规模应用与普及,迅速地提升货物运输效率。70年代以来,包括互联网、移动通信、个人计算机等在内的全球信息与数字传输技术革命成为高效信息搜寻和传递的技术支撑,这使得全球联系空前加强和紧密,“时空压缩”使得全球各国的相关资源能够在时间和空间联系上实现无缝对接与参与;使公司的一体化管理在全球范围内能够真正实施;帮助克服随着经营规模扩大而导致的管理成本增加问题,并促进整个企业及其产业链的良好沟通。同时,产品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研发要求和最低经济规模。

市场经济体制的盛行和世界经济运作规范的普及与通行。1973年的石油危机和美元脱离布雷顿森林体系自由浮动,成为新的经济全球化的起点,其基础是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高度自由化。对于全球化的阶段划分:第一阶段,自16世纪至20世纪70年代,它的特点是基于在时空范围内都比较稳定的全球分工体系;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它的主要特点是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在全球范围内所操纵和控制的世界分工体系。(张岩贵.跨国公司全球竞争与中国.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全球主要货币在全球逐步自由浮动和交易,随后债券和股票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自由交易,形成了一体化的金融市场。经济民族主义日趋式微,贸易与投资壁垒逐步消融,贸易与投资日渐自由化。同时一些国际性经济贸易组织开始出现并开始发挥主导力量协调全球经济,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现在几乎所有国家都在应用“华盛顿共识”中的基本的自由市场经济原则,所有这些因素都导致进出口贸易与海外投资的大量增加。

尽管在全球化条件下的交易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提升,但是其交易成本仍存在,并且在分工深化的条件下,以内部协调的内生交易成本提高了。全球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分工的深化和细化使得全球产业链内部协调更为重要。专业化经济与交易成本(协调成本)之间的两难冲突决定了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分工带来专业化收益和报酬递增,但是组织协调成本也将随着分工的发展而剧增。这种协调成本是内生交易成本。(杨惠馨,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产业组织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全球化公司的产品或服务通常具有可输送性,也就是说,产品本身的价值相对于它的运输成本而言具有较高的价值,如半导体。像水泥和混凝土制品这些由于价格低、运输成本高而不具有可输送性,基本上只能当地化生产和供应。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地方行业由于全球消费观念的传播而具有同质性,所以其服务理念与方式具有可输送性,如特许连锁的麦当劳、沃尔玛、假日酒店等。一些地方性行业由于现代发达的通信技术而使其更容易地扩展,如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等。

在多极世界崛起的背景下,伴随全球客户、资源、人才、资本和创新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企业全球化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公司跨越政治地理界限在全球范围内按照功能配置资源和获取资源成为可能。为了在全球化竞争中创建和维持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制定全球战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整合资源,打造全球产业链或产业生态系统。

(三)公司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各国经济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的结果。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双向或多向投资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这不仅使大部分国家融入世界经济的整体运行之中,而且也深刻影响各国经济的发展。贸易自由化、生产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全球化的基础是产业间和产业内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的深化和细化。

跨国公司一直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首要动力,并体现于生产的一体化,而且从简单一体化转向复合一体化,从区域一体化转向全球一体化。跨国公司以交易活动的企业内部化方式实行了与国家间组织一体化不一样的一体化。世界经济也从各国国民经济的简单组合而演化成众多跨国公司的交错网络。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在企业组织形式上的微观表现,其重要意义在于打破或超越国家间的经济疆域与隔离。

全球市场的出现,使跨国公司需要根据全球市场制定全球战略。基于企业运营效率的需要、知识创造与应用的需要、客户的全球化、竞争对手的全球化,企业的全球化运营已经成为建立其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真正的全球化运营是在统一的战略指导下,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使用资源,并进行研究与开发、采购、制造、配送、销售、员工雇用并提供多样化的、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就使得原有不同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转换为跨国公司内部生产组织形式的分工。

INSEAD战略学教授阿尼尔K.古普塔(Anil K.Gupta)认为,公司全球化概念应该是一个四维模式,其构筑前提是企业或多或少地具备以下四个全球化的主要特征:客户的全球化、供应链的全球化、资金基础的全球化以及集体思维方式的全球化。全球性扩张迫使公司至少培养三种能力,即对国外市场的认知能力、管理外国员工的能力、管理国外子公司的能力。企业经营不再限于特定的国外市场,而是关注整个全球市场提供有效的产品与服务。

一个企业的思维方式及其战略的制定、运营角色和企业文化都以全球市场为参照背景,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全球化企业。公司的全球化本身是一个过程。只有当公司自身实力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建立和提升了海外市场拓展能力,并学习和积累了国际化的运营经验之后,才有可能走向全球化,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整体的运营。

(四)全球公司

企业将在一个变“平”的世界中成长——从一个立足于本土,以在国际竞争中获利为目的的“国际化企业”,到由位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分支机构和部门独立地为企业作贡献的“跨国公司”,最后成长为充分利用全球各地区优势、在整合为全球分工合作统一企业架构下的“全球化企业”。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视角.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全球公司是跨国公司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与一般跨国公司相比,全球公司的全球化程度大大提高,其跨国指数跨国指数主要是指海外资产、海外销售收入和海外雇员与总资产、总销售收入、总雇员的比例。一般要超过50%。它的发展战略、管理结构和理念文化更注重于全球范围。对于全球公司来说,它已经模糊了通常意义上的跨国公司的“母国”,其生产、研发和财务及客户服务等职能总部可能分布于多个国家,使得难以清楚地界定其国籍。也就是说,全球公司其实是一种超国界的或超国际化的、无国籍的或无母国公司。

全球公司以全球市场为目标和视角开展全球范围的生产经营活动。它在全球范围内协调资源配置,并面向全球市场。全球公司可能在母国或少数几个东道国建立生产基地,通过大规模生产,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从而有效地建立成本优势,并在更大范围内占领市场。全球公司将全球市场看作是一个没有国界的整体,进行有关的商业活动地点的决策时考虑的主要是经济和战略因素,而不是国别。

跨国公司从发展战略、经营管理网络、企业文化等方面向全球公司转变。从发展战略来看:打造全球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合适的地点设置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研究开发等主要职能基地,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本运作;通过外包原有的内部工作,整合全球资源,包括标准化的生产、服务、产品开发等职能,以充分利用世界各地最优资源,并适应技术的快速变化;通过重组快速成长,剥离非核心业务,通过战略联盟或并购的非有机增长方式而快速壮大企业规模,并增强其核心业务竞争力。从经营管理网络来看:股权全球化,吸纳资金的范围从以往一个国家为主转向全球市场,国外股权比例急剧上升;公司治理结构全球化,各国公司在坚持其自有治理特色的同时,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公司治理的优点,在更高层面上达到公司治理和管理结构的趋同;调整原有的中心辐射式和层级制的模式,构建纵向业务分部与横向地区总部的、多中心、多结点的网络管理和协调模式,以更有效地利用全球资源,并对当地市场进行快速反应。从企业文化来看,表现了以下几点淡化国籍特征,强化全球性,形成能够吸纳多元文化的企业文化;承担全球责任,企业所承担的对股东、社会和环境的责任,从原来的母国,扩展到全球范围,同时也提高其竞争的软实力。

一般来说,跨国公司在许多国家都拥有关联企业和经营商业活动,但是却很少或没有努力基于其业务网络进行全球性战略经营。全球公司在各国的业务单位制定和实施统一的全球战略,由此发挥其全球网络的系统效应。全球公司的经营任务不只是克服各国之间的各种贸易与非贸易壁垒和降低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成本,而更为重要的是利用各国的比较竞争优势,整合全球生产要素和市场,构建全球持续竞争优势。

汽车产业链的全球化分布表现为世界主要汽车企业利用全球资源实现零部件的全球采购,产品生产和销售网络的全球布局,技术应用和研发系统的本土化。根据各国的国情有效配置其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或功能,以在长期内谋求全球收益的最大化。

近几年来,跨国汽车公司在发展战略、组织结构和文化理念上更加注重全球化、网络化和本土化。发展战略从多国经营转向全球经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重点国家和地区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基地,构建网络商务管理平台,组织结构日趋高效,企业文化与所在国日趋融合。许多跨国公司的海外资产、海外销售和海外雇员的比例都已经远远超过了母国,由此,跨国公司逐步演化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