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在相对的价值世界,当某种观念或行为被作为“价值”来倡导的时候,就已经表明该种观念或行为在现实中的缺失与匮乏了。价值的理念根源于现实的缺失,这一观点大概是带有真理性的。英语中有个词want,作名词是缺失或匮乏之意,而作动词则是“想要”,因为“缺乏”,所以“想要”,只不过是一件事情的两面。老子在本章中即揭示了这一普遍的价值现象:任何相对价值的出现都根源于该种价值的现实缺失。正因为如此,任何相对价值只在其相对的限度之内才具有相对价值,在本质上是不值得提倡的。
“大道废,有仁义。”“仁义”作为一种相对价值,只是当“大道”废坏之后才显现出它的意义或重要性。当“大道”行于天下,社会人群之生活的整体皆处于自然无为的原始敦朴状态,无须倡导“仁义”,而“仁义”存焉;反之,当“仁义”成为一种价值之必要的时候,就已然表明“仁义”在现实性上已经缺失了,而“仁义”的缺失,恰好是“大道”废坏的结果。
“智慧出,有大伪”,这里的所谓“智慧”,只是“智巧”,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智慧。真实的智慧,只能本源于道的体认与把握。大道既已废坏,人们的言行便背离于道的真实,而把种种机智之论、巧利之行视为“智慧”,悬为价值,而此种所谓“智慧”愈多,则虚伪愈甚,故谓“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父子、兄弟、夫妇,是所谓“六亲”。大道未坏之时,“六亲”原本和睦,而无所谓“孝慈”,皆各尽其分而已。当“孝慈”成为一种价值而加以提倡,那么就表明“六亲”已经不和。“国家昏乱,有忠臣”,君如元首,臣如股肱,相与一体,各尽其能,原无所谓“忠臣”,也各尽其分而已。而当“忠臣”成为一种被提倡的价值,那就表明秩序已然解体,国家已然“昏乱”,故谓“国家昏乱,有忠臣”。
公平地说,老子在本章中实际上并没有表现出对于“仁义”、“孝慈”等价值的否定,甚至我们可以说,他在本质上是肯定这些价值的。不过在他看来,所有这些价值却不具有被单独倡导的必要性,因为它们仅仅是在“大道”废坏之后才出现的,是在“大道”作为本原性的浑厚敦朴的最高价值丧失之后,才从这一原始价值中分离出来的相对价值形态。“大道”作为价值本原或价值原始,原本是浑沦圆具地涵摄了一切相对价值形态的,所以若“大道”未废而行于天下,那么也就意味着凡由“大道”所包含的全部相对价值都同时得到了实现,所以也是不需要对任何相对价值形态进行单独倡导的。“大道”既废,那么它作为价值的原始也就开始产生分离,而其相对价值的分离形态越多,人们越是把它们作为“价值”来提倡,就越是表明“大道”的沦丧,越是表明现实世界离“大道”愈远。按照老子的这一洞察,那么至少在价值的世界之中,“仁义”等等原始价值的分离形态的出现,究竟是“进步”呢?还是“退步”呢?老子不主张提倡任何形态的相对价值,包括在相对价值世界中人们认为居于最高地位的“仁义”、“圣智”在内,其根本原因正在于此。而“价值逆转”现象的揭示,其根本原理也正在于此。浑沦圆具的价值原始的废坏,必然造成现实世界之相对价值的缺失,所以任何相对价值形态的出现及其在现实性上成为需要,实质上都表明该种价值在现实世界的缺失。这正是老子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反思与批判的一个独特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