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收复台湾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节 战时体制

一 皇民化运动

台湾总督府对广大台胞政治上控制与压迫,经济上垄断,文化教育上歧视。台湾人民对日本的同化政策普遍不满,集中于隔离、差别的愚民教育,及粗暴干预民间生活习俗、践踏文化传统。

1936年9月,海军上将小林跻造被任命为台湾第十七任总督,上任伊始就提出“皇民化、工业化、南进基地化”的三大目标,推行“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稳定台湾本土社会迫在眉睫。总督府吸纳文治派的批评意见,重弹“一视同仁”的老调。继任总督长谷川清在施政方针中,突出强调“内台一家”,表示要限制在台日人的某些特权,增强台籍人士“参与管理社会事务”。

1941年4月19日,皇民奉公会成立,台湾总督自任总裁,所有在台日人和台湾民众都是发展会员对象,总督府下属各行政机构官员及地方各级行政官长、台籍士绅为骨干,组织包括中央本部、地方组织、各类外围组织。

皇民奉公会宣传圣战,美化侵略战争,渲染“日台一体”;进行物力、人力动员,组织物资、人员支援前线;协助各级行政机构担当部分战时体制下的生产、分配管理,维持社会治安。曾经对总督府不合作的台籍精英在行动上融入皇民奉公会组织。

总督府积极向全体民众宣扬日本皇国精神,教唱军国主义歌曲,强迫各级学校的学生接受日本国民训练,把中国人丑化成利己主义、蛮不讲理,没有国家观念、鸦片鬼的形象,抹灭学生的中华祖国观念,提倡效忠日本天皇,培养凶猛、好胜、服从、勇敢的性格。

七七事变爆发后,总督府取消了日文报纸的汉文版,普及日语,要使日语成为常用的语言,以代替闽南语及客家语。公务人员必须使用日语,否则予以解职。民众平常不讲日语的必遭训斥,有的地方还要征收怠金。学校废除汉文课程,学生一律讲日语,说台湾话要罚款。至1945年,台湾的日文普及率约70%。

总督府竭力消除台湾地区的中华文化,将日本文化灌输到台湾人民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台湾各级学校所有教材均出自日人之手。凡保存台湾民气的史实悉被删改,对于中国历史,或歪曲事实,或详古略今,更以日本史为“国史”,大和魂为信仰中心,欲使台胞完全淡忘中华祖国。《开罗宣言》承诺台湾归还中国后,总督府于1943年12月9日宣布禁止台湾人民出境,严密封锁台民与外界接触。

日据晚期,整个台湾社会受到殖民当局的严格控制,台湾人民从公学校的儿童到社会上的成人,从思想到日常生活,从语言到风俗习惯,都在同化政策的涵盖范围内。闽粤移民东渡台湾,也将自己的信仰习俗、语言观念带到这里。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延伸,带有闽粤地域特征。日本殖民者企图在短期内改变他们的文化信仰,引起台胞抵制和反抗。汉语虽遭禁止,民众仍在暗中学习。人们在公开场合不得不说日语,在家中多以台湾方言交谈。多数台胞吸收了部分日本文化的优秀部分,如认真、守法、敬业、卫生等,丰富了台湾文化的内涵。

不必讳言,皇民化运动扭转了台湾本土社会的政治生态。在皇民奉公会的威逼利诱下,追求台湾地方自治的台籍精英或妥协,或退隐,或远走大陆,岛内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最后一道阵线瓦解了。在家庭生活中使用日语的“‘国语’家庭”大为增加。不少人从姓氏、语言、礼仪、穿戴、住宿习惯到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几乎日本化。老一辈绅士基于现实利益的驱使去迎合异族的统治,在文化认同上尚能固守中华传统。出生于1920年代的台湾年轻人普遍在日本化的正规学校教育环境中长大,长期被灌输要对天皇和皇国效忠,成年后又被蒙骗要为“大东亚战争”献身,潜移默化,其中一些人对中华祖国和文化产生疏离感。

二 战时经济

1.军事工业化

日本榨取殖民地的经济政策,使台湾经济在“工业日本”与“农业台湾”原则下,变成日本工业的原料产地与产品销售市场。1930年代末期,台湾的国民生产毛额中,农业产值占36%,是典型的农业经济;出口占国民净生产曾达50%,是典型的出口经济;出口额中的80%以上对日本出口;农业与农产加工业几乎构成台湾产业的全部,其中米糖占整个生产的70%以上,对日出口金额中70%以糖米为主,是米糖经济。台湾所需的工业产品,多自日本输入,受日本经济控制。台湾经济的变动与日本息息相关。

日据时期,台湾的财政收入主要为租税、专卖与公营事业。但公营事业收益有限,专卖以烟酒两项为代表。专卖收入最高时曾占总督府财政来源的40%以上。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台湾由备战经济转变成战时经济,各项生产均以配合战争所需物资为主,作为日本南进基地,重要产业显著成长。主持台湾经济的全为日本人,比较现代化和较具规模的事业,皆由日本人经营。发展经济的资金、技术及管理人员,都来自日本。1938年4月,日本制定《国家总动员法》,据此,台湾亦实行战时经济,包括一般性统制、物资、物价、劳务、事业、团体、资金、贸易、运输等统制。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运输困难及日本全力投入战争,台湾必须建立自足的经济,总督府推行军事工业化,炼油、制铝等产业迅速发展,至1943年达到高峰。由于许多工厂由日本将旧设备运来台湾安装,主要设备及材料在战争后期运输困难,加以盟军轰炸,工业化终至停顿,产量大减,陷入停顿状态。就生产指数来说,以1937年为基期(等于100),台湾经济逐年均有增加,至1940年高达126.28,之后一路下跌,至1945年光复前仅24.04。二战时台湾快速军事工业化,未能达成目标,却给战后复兴带来更大的困难。

2.米糖衰败

日据初期,台湾稻米单位面积的产量不高。总督府推动米谷增产政策,从事稻作的改良,1922年栽培出台岛特产蓬莱米。随着农业建设的发展,台湾耕地面积日益扩大,稻米产量逐年增加。除自用外,其余大部输出日本。

1938年9月,总督府制定了“台湾重要农作物增产十年计划”,在总督府内专门设立了米谷局,强制推行粮食耕种计划,低价统购粮食,实行奖励补助金制度,鼓励多生产,实行新的肥料供应政策。

为解决日本本土食粮短缺,总督府从1939年起,实施“台湾米谷移出管理令”,凡米谷皆由政府统一买入,非经政府卖出者,不得将其移出。同年,实施“米谷配给统制规则”,规定粮食生产者,扣除经核准的自家食用粮食外,其余粮食,必须全数卖给政府。华松年著:《台湾粮政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36、241页。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总督府制定了新的粮食增产计划,将香蕉、凤梨等大量铲除,改种粮食作物,调整耕地,改良灌溉水利系统。在北部,停止种植甘蔗,改种水稻,在南部实行稻蔗间作,开垦荒地,扩大粮食作物耕地面积。

农业生产指数由1939年的108.03,跌落至1945年的34.23。稻米生产由1937年的130万吨降至1945年的63万余吨,与当时全省人口需要的最低消费量85.7万吨相较,短缺21.8万吨,造成严重米荒。因实行配给与限价,台湾未出现因米粮不足而产生全岛性的恐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台湾的糖业资本家在军部的支持下转向南洋投资,将资金、设备、技术人员移往南洋。由于战争的扩大,粮食问题严重,限制甘蔗种植,扩大粮食作物的种植,甘蔗生产迅速下降。衰败的米糖经济严重损害台湾人民的日常生活。

3.通货膨胀

物价通常是观察一般经济状况与分析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二战期间,台湾物价的上涨以1943年为分野。在1937年至1942年间,日本暂时获得战争上的优势,台湾经济被迫积极支援其侵略战争。

1937年,总督府公布九一八统制令,全面冻结物价,实施公定价格,对某些重要物资,如棉、毛、人纤等限制最高价格;对地租、房租及工资均加管制。颁布“外国贸易管理法”、“贸易统制令”,所有重要的通商贸易公司都被统一到特定的统制机关。台湾物价深受日本输入品价格的影响。在军需生产大量扩充下,虽然物价上扬,在总督府高压的物价管制措施下,尚未出现恶性膨胀。1944年,战争扩大,军需浩繁,台湾大部分民需生产被移为军用,民生必需品缺乏。由于盟军的大轰炸和海上封锁,大部分生产设施遭受摧毁,人力物力损失惨重,生产锐减。总督府物价管制措施失去效能,人心浮乱,物价暴涨。至1945年日本投降时,台北市物价指数较1937年上涨了22.6倍。参见表1—6。

1897年3月,修订的《台湾银行法》赋予台湾银行通货发行权,以之为整个金融体系的中心。台湾银行的纸币发行原以现金(黄金、白银)为保证,规定不得超过准备金。七七事变前,台湾银行券发行额约7500万元。1937年8月,日本政府公布修订的《台湾银行准备金评价法》,将台湾银行所有的现金准备,移交于日本银行,竟以日本银行的钞票(纸币)充数。为了筹措生产资金和军费,在并无充足准备金的前提下,台湾总督府大量发行纸币,将战争负担转嫁到台湾人民头上。1937年,台湾银行券发行额为11494万台元;1939年,发行额增至17399万台元;1942年,发行额再增至29317万台元;到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发行量已高达290825万台元,超出发行准备额133986万台元,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历年台湾银行纸币发行额》,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统计室编印:《台湾省五十一年来统计提要》,1946年12月,第1096—1097页。

表1—6 台北市趸售物价指数 基期:1937年=100

资料来源:《台湾省五十一年来统计提要》,第898页。

三 台籍精英的成长

台湾总督府通过地方行政、咨询机关、专卖政策等,包括租金及权威分配,对台籍精英恩威并施,怀柔笼络;对所有住民,通过学校教育、保甲制度等,加强统治;用军队、警察、监狱及刑罚的执行,来维持治安。

透过殖民统治,日本财阀控制了台湾工商业。据统计,1929年台湾各种公司的资本额,日人资本占76.46%,台人资本占21.89%。在各业投资总额中,日人资本占四分之三。大规模现代企业几乎全是日人资本。即使台人资本的公司,其经营权仍操在日人手中。台湾本土资本在日本财阀的打压下,成长困难,力量微弱。

医学校和“国语”学校(师范学校)一为自费,一为公费。台湾中产阶级以上的优秀分子争逐于公费的师范学校。介于普通中等与职业学校之间的实践学校就是培养低级的技术人才。日本殖民者对台胞的择业严格限制,台胞只能在总督府等行政机构受聘为通译、雇员、书记等职务。

台籍精英留学欧美者寥寥无几,留日的不是学医,便是学法律。医师成为一般人向往的职业。台湾人的出路主要有医生、下级官吏、律师。民意代表多是医生与教师出身,另有工商企业主。

台籍精英在日据时期担任过公职,被委以某些职衔或任务,包括总督府评议会员、各州市会员、街、庄协议会员(官派者)、街长、庄长、区总代、助役、役场书记、保甲联合会长、保正等。

日据五十年,在十二届405人次总督府评议员中,台籍163人次。十届州(协)议会议员1368人次,台籍562人次。十届市(协)议会议员1369人,台籍529人次,均达不到50%。十届街庄协议员31653人次,台籍26167人次。街庄区长2037人次,台籍1024人次。《台湾总督府及所属官署职员录(1900—1943)》,台湾总督府印行。转引自吴乃德、陈明通撰:《政权转移和精英流动:台湾地方政治精英的历史形成》,见赖泽涵主编:《台湾光复初期历史》,第311页。与日本侨民数相比,台胞所占比例仍然绝对偏小。据此,日本人牢牢控制了仅有咨询功能的评议会,防止议会与政府的对立,影响政策的贯彻。

总督为亲任官,民政长官为高等官,各局长、州知事等多为敕任,地方厅长、州部长等为奏任,总督府本部的官补、技手、大学助教授及地方的警部等均为判任官。总督依法得直接处置判任以下的官员。奏任以上官员的任免,要由日本政府各主管大臣上呈批准。

1921年,总督府发布《台湾总督府州理事官特别任用令》,规定台籍人士可出任郡守等奏任以上的高等文官。刘明朝,东京帝国大学政治科毕业,通过高等文官行政科考试。1925年,总督府才任命刘明朝为地方理事官。1924年至1942年,刘明朝先后任台湾总督府专卖局翻译官、新竹州劝业课长、种畜场长、总督府殖产局水产课长、山林课长、总督府税关长、高雄税关长。高雄税关长(相当于海关税务司)是台籍人士担任的最高职位。

1930年后,总督府陆续任用台籍人士担任行政、司法高等官,人数甚少。至1945年,出任奏任以上的行政、司法高等官的台人仅19人。他们均毕业于日本一流大学,考试资格与日本人无异。

在日据五十年里,台籍精英仅有李赞生、刘万、林旭屏、林益谦、杨基铨、庄维藩曾任郡守。一般担任劝业、产业、商工水产、农务、矿务等经济部门的职位。台籍医师、教师、技术人员等能升至高等官者屈指可数,连中下级的判任官(相当于委任),亦较日本人少。许多台胞毕业于日本一流大学,品行才智不逊于日人,但谋职备受限制,升迁缓慢。他们的职位无足轻重,职位和升迁受到严格限制,一些人不得不辞职,转营实业或从事自由职业。日本人控制了台湾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部门的主要权力。

1945年9月,总督府各级官吏中,敕任官109人,台人仅台北帝国大学教授杜聪明1人;奏任官2070人,台人仅27人,内含行政、司法高等官及教师、校长、公立医院院长等;判任官20909人,台人仅3681人,以公学校教师为主。台湾殖民官僚体系的封闭性和独占性,强化了殖民统治的专制性。参见表1—7。

表1—7 日据时期官吏人员籍贯与官职比较

资料来源:《台湾省人事行政汇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人事室编印,1946年12月,第16页。所有职员包括总督府及其所属官署职员,州、厅及其所属市、街、庄职员,所有公立学校教职员。

1942年9月,日本废除了拓务省(殖民事务省),台湾由内务省直接管辖,宣称台湾从殖民地晋升为“第二内地”,或“准内地”,与日本新近取得的南洋领土不同。这一改制,使台籍官员的薪水增加30%,与同样地位的在台日本人接近。1945年3月,台湾征兵制实施以后,日本修改《众议院议员选举法》,使台湾人、朝鲜人能够参加日本全国的政治决策。在台湾选区,可以选出5位台湾人。同时,修改《贵族院令》,使日本天皇能够指派3位台湾名士在“贵族院”代表台湾人。6月17日,废止了保甲制度,接着又废止了皇民奉公会,以配合6月23日公布的《国民义勇兵役法》。根据此兵役法,男子从15岁到60岁,女子从17岁到40岁,都要服兵役或被征用。

1945年初,台湾总督府以迎接“施政五十周年”为由,向日本众议院提出《台湾同胞处遇改善大纲》,准备录用台人为政府公吏。未见实施,日本战败投降。

在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过程中,台共等激进团体的活动遭到日本殖民者的残酷镇压,较温和的体制内斗争也被日本殖民者视为追求“台湾独立”的准备。在1895年以前,台湾有原住民、闽南人、客家人之分。在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过程中,形成了“台湾人”,甚至有人称其为“台湾民族”,是以一致反抗日本殖民者为前提的。

体制外的暴力抗争及工农运动无法达成目标。新兴台籍资产阶级的体制内抗争,要求设置台湾议会,实现地方普选,反对统制经济,发展本土产业,在使台湾转变成一个真正的资本主义社会。这迫使日本殖民者作出一些让步。为稳住台湾作为日本的南进基地,把广大台胞推向战争的第一线,二战后期,台湾总督府调整对台湾人民的政治高压政策,加强笼络,恩威并施,增强了台籍精英实现台湾自治的信心。许多台胞努力改进其政治及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