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故事(中华经典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衣”“裳”不同

经》里有这样一句诗“东方未明,颠倒衣裳(cháng)”,描述的是天还没亮时,一个人就被他的上司急急召去工作,他慌忙起身,衣服都穿颠倒了,本该穿在上身的衣服穿到了下身,本该穿在下身的又穿到了上身。咦?我们仔细一想,衣服裤子怎么会穿得上下颠倒呢?原来古人的“衣裳(cháng)”和我们现在说的 “衣裳(shang)”不太一样。

在古时候,“上衣下裳(cháng)”是最早最普遍的一种穿着形式。古人把穿在上身的衣服统称为“衣”,把穿在下身的衣服叫做“裳”。裳是什么样的呢?它很像我们现在穿的裙子,一开始是用几块布拼合而成的,围在下身,腰上系一条带子固定,两侧还会留一条缝隙,方便走路。后来把缝也合上,就成了我们现在的裙子。其实很早以前,古人是不穿长外裤的,当时无论男女都穿这种“裙子”,就是“裳”。所以“颠倒衣裳”并不是穿错衣服和裤子,而是上衣和裙子。

那么古人是不是一直都不穿裤子呢?当然不是。在我们国家,裤子最初的样子是两只套在小腿上的布套,古时候人们称作“胫(jìng)衣”,“胫”就是指小腿,后来也把“胫衣”称作“袴(kù)”,有时又写成“绔(kù)”。这种“裤子”穿在裳的里面,是贴身的衣服,起保暖的作用,相当于我们现在穿的内衣裤。因为“胫衣”不是穿在外面让人看的正式服饰,所以普通百姓很少穿着,就算要穿,也不会用太好的布料缝制,只会用些做衣裳剩的边角碎料简单缝制。而一些不务正业、讲求奢侈生活的富贵人家,则喜欢用特别细腻、优质的丝绸来做胫衣,人们就用“纨绔子弟”来形容他们的下一代,“纨绔”就是用细绢布做的胫衣。

后来,汉人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穿着的影响,出现了连裤腿的裤子,样子已经和我们今天穿的裤子很像了。裤裆是缝合起来的,裤管从腰到腿,有长有短,其中有一种叫做“犊鼻裈(kūn)”的裤子,很像今天的大裤衩。当然,这种裤子仍然是贴身穿的内衣,如果谁穿着“犊鼻裈”在外面到处走,会被看作窘困、不文雅的表现,不是一件体面的事。西汉的大才子司马相如和才女卓文君相恋,因遭家人反对,双双私奔。卓文君在家过着衣食无忧的富家小姐生活,出外就失去了家里的依靠,不得不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于是她和司马相如开了一个小酒馆。他们换去华丽的衣服,文君荆钗布裙,当垆卖酒,相如则穿着大裤衩“犊鼻裈”,在酒馆中洗刷酒具。一次文君的父亲经过酒馆,看见女儿生活得如此窘困,女婿更穿着裤衩在外干活,实在不成体统。为了顾及自家的面子,文君的父亲不得不接受这段婚姻,将女儿女婿接回家。

中原地区的汉人开始穿长外裤,也是受到北方胡人的影响,但裤子仍然不是日常家居的外穿服饰,而只在战场上穿,因为这样方便行军打仗。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交替频繁,时常爆发战争。东晋末年,刘裕起兵讨伐篡夺皇位的桓玄,他攻克都城南京后,急需找一个在军中负责文书工作和帮他出谋划策的副手,即军中主簿。当时有人向他推荐曾经做过琅琊(láng yá)府主簿的刘穆之。刘裕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头,就派人快马加鞭去找他前来任职。此时的刘穆之正赋闲在家,整日无所事事。这天早晨,他刚起床穿好衣裳,就听到外面人声嘈杂,于是出门张望,正好遇到刘裕派来的信使。信使说明来意,刘穆之思索了一番,立即回到屋里,将布裳剪破,裁成裤子,然后跟随信使去见刘裕。最终刘穆之做了刘裕军中的主簿,同他一起打天下,成了南朝宋的开国功臣。人们从这个故事中总结了一个成语“坏裳为袴”,用它来指代“从军”,可见古时裤子可以说是军装的标志,“裳”才是日常穿着的服饰。

穿“衣裳”的唐俑(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上衣下裳”不仅是古人的日常衣着形式,也是他们出席祭祀等重大典礼的礼服形式。《周易》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这种以中原汉人为主的穿衣形式在古时就成了一种文明的标志。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举行会盟,大家约定停战讲和,或联合对抗别国。众多会盟之中,以两国交好为目的的会盟,被称为“衣裳之会”,就是说这样的会盟并不会引发战争,两国以礼相待,不动刀戈,是文明之举。


【博闻馆】

著名的“衣裳之会”——葵丘会盟

葵丘会盟是春秋时期最盛大的一次诸侯会盟,这次会盟是由齐桓公发起的。公元前651年,周襄王即位成为新一任周天子。他能成功登上天子之位,多亏齐桓公的鼎力支持。为了表示对齐桓公的感激,周襄王即位之后,立即派人赏赐给齐桓公祭祀用的肉、珍贵的弓箭和马车,这是当时的最高奖赏。齐桓公也为了表示对周王室的尊敬,利用这个机会召集各国诸侯在葵丘会盟,并招待周天子来使。他们在这次会盟中商定了和平发展的盟约,让各国百姓在其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免受战乱之苦,得以休养生息。葵丘会盟后,齐桓公成了春秋首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