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哲学丛书:天人合一正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论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现代人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过去那种认为“人定胜天”的思想开始受到质疑,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则成为一股思想潮流。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由于被认为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表现,因而被发掘出来用以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季羡林先生就指出:“只有乞灵于东方的中国伦理道德思想,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方能拯救人类。”季羡林:《“天人合一”方能拯救人类》, 《东方杂志》,1994年创刊号。方克立先生也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基本原则”方克立:《“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 《当代思潮》,2003年第4期。。似乎“天人合一”已经成为解决现代难题的智慧良方。

然而,“天人合一”这种古老的思想能否在现代社会发挥其作用,不仅取决于社会的现实需要,更取决于这种思想本身的含义。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确实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课题。而研究天人关系,确实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为了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而到中国传统中去寻找智慧,也是合理的,找到“天人合一”,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古代的天,确实有指称自然界的意义。问题在于,“天人合一”是否就是人与自然的合一?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十分复杂的问题,必须深入探讨。

要真正理解“天人合一”的含义,就必须回到中国哲学本身。中国哲学有一个永恒主题,就是“究天人之际”,也就是研究天人关系的问题。“天人合一”正是人们在思考天人关系的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种认识。除了“天人合一”之外,还存在着“天人感应”、“天人相类”、“明于天人之分”、“天人不相预”、“天人交相胜”等认识。这些认识,也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其中,“天人合一”这一概念,直到宋代才被张载所明确提出并引起了儒者们的广泛探讨,为许多儒者欣然接受。因此,从其产生来看,“天人合一”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而是与古人对天人关系的其它理解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天人合一”,就必须在天人关系这个大背景之下进行。

同时,在中西哲学交汇的背景下,还要注意中西哲学在一些概念上的区别。对于“天人合一”来说,最主要的就是中西哲学对于“天”的认识的不同。中国哲学中的天,除了有自然界的意义外,同时也含有主宰、义理、命运等意义。而且,“天”的这几层含义还是不可分割的。对于西方哲学来说,天人关系就是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对于中国哲学来说,问题就变得复杂得多。“天人合一”之“天”究竟是在哪种意义上使用的?这是研究“天人合一”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然而,这个问题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为学者对天的理解往往是孤立的,即此处的天是一种含义,彼处的天又是另一种含义,而很少看到各种天的含义之间的关联性或统一性,从而简单地将“天人合一”归结为人与自然的合一,使得原本有着丰富内容的“天人合一”简单化了。因此,对天作出一个系统的解释,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天人合一”的含义既是特定的,又是十分丰富的。问题在于,当今学术界对于“天人合一”的研究,使其含义既变得不定,又变得贫乏。忽视天人关系的大背景,将“天人合一”当作了中国哲学的主题,将各种各样的有关天人关系的思想都归之为“天人合一”,从而造成“天人合一”含义的泛化;将中国哲学中的天等同于西方哲学中的自然界,将“天人合一”归结为人与自然的合一,又使得“天人合一”的内涵贫乏化。究其原因,则往往是出于附会现实的需要。长此以往,将使得“天人合一”的本来含义越来越模糊,最终会影响到人们对其含义的认识,从而也就难以正确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必要的思想营养。因此,弄清“天人合一”的本来意义,就成为目前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书将以各种文献资料为基础,参考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试图通过研究“天人合一”这一概念产生的思想背景,以及其提出者张载的思想体系,来分析“天人合一”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并厘清“天人合一”与其它相关概念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现代人在哪些方面误解了“天人合一”思想,以及为何会发生这种情况。这对于中国哲学的研究,是一种基础性的工作,却长期以来被人们所遗忘。遗忘的原因,一是“天人合一”已经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以至于其本来含义被人们所忽视;二是这种研究好像与现实关联不大,引不起学者的兴趣。然而,在笔者看来,越是看似简单的问题往往越复杂,而且,研究“天人合一”的含义,就是要为学者的此类研究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其现实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