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出的一项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是我国在新时期进行社会治理、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新的重要探索。

中国传媒大学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的成立是对国家战略的响应,也是深化校地合作、推动“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所迈出的重要一步。从2017年的4月初到7月末,研究院组织了7次调研,共计300余人赴雄安进行实地考察,走访了3县48个村庄、27家企业(含工厂),召开了35次座谈会,采访了当地农户、渔民、企业家、手工业者、教师、医生、商人等231人,完成了200余篇调研手记,形成了30余篇调研报告,拍摄了8000余张影像资料。扎实的调研工作为摸清雄安新区的资源现状、了解雄安的发展现实打下了坚实基础。

“全国百名博士学术论坛”作为关注雄安新区建设与发展的一次学术实践,是一次契机、一个平台,未来还将打造成一个品牌,让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学科背景的博士研究生们将自己的研究兴趣聚焦雄安新区,共同为新区的发展作出贡献。

根据雄安新区“三步走”的建设时间表,2020年,一个新城的雏形将初步显现,雄安新区骨干交通路网基本建成,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框架基本形成;2022年,在北京冬奥会举办时与京津冀主要城市联系进一步紧密,与北京中心城区错位发展,起步区基础设施全部建设完成,新区核心区基本建成;2030年,一座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显露活力,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闻名遐迩的城市新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雄安新区千万不能搞成工业集聚区,更不是传统工业和房地产主导的集聚区,要在创新上下功夫,成为改革先行区。这个历史性的机遇,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博士研究生的课程、研究方向、毕业论文,都应该与雄安新区的建设产生关联。雄安新区也应高度重视青年学子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力量,让他们走进雄安、了解雄安、扎根雄安,谋发展、聚智慧,让梦想在雄安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高校和雄安的合作应被赋予新的含义。

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产业形态、社会空间、生活方式、治理模式、文化生态、民情民生等方方面面。目前,雄安新区面临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低端、公共服务落后、利益主体多元等现实困境与挑战。因此,新区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和全局规划,谋定后动。雄安是天下人的雄安,是中国留给一千年后的人民的雄安,是世界城市群的中国样板的雄安。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作为博士研究生,应当将对于雄安新区的感性认知与理性思考结合起来,将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结合起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本文根据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兼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教授讲话整理而成)

201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