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范:转型时期的文化思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顶层设计8分钟,带你了解文化领域供给侧问题

2016年10月27日,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京召开。在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推广与商务合作推介会暨2016年文创中国高端峰会上,范周教授做了题为《文化领域供给侧问题研究》的演讲,短短8分钟,就当前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和如何做好顶层设计进行了详细解读。

三大意义,改革迫在眉睫

微评

★ 文化产品结构性过剩现象突出且有效供给不足。以电影为例,2014年,我国共生产国产故事片约618部,而能够拿到电影院上映的只有约259部,另有超过58%的电影被尘封起来,而且这些电影中高水平制作的占比相当少。

重要性

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战略紧密相连,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时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和人民文化消费新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文化民生。数据显示,1994年至2014年间,我国城乡文化消费由1054.24亿元人民币增至14915.39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4.17%。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民众对于文化急剧增长的强烈需求。

 

紧迫性

我国文化产业在结构和监管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推动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利于化解当前文化领域结构性的矛盾,促进文化供需、地域结构和动力结构的平衡;又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做强做大做优,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除此之外,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国家安全、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微评

★ 中国文化所推崇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人民建设世界强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应该把自己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扩大与其他国家文化的交流、交融。

★ 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文化消费的需求会保持比较快速的增长;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将会出现井喷。

 

可行性

最近10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和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互联网+”“文化+”的双轮驱动又为文化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许多战略新动能。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突出的问题表现为:第一,顶层设计不到位,缺乏整体规划;第二,市场了解不深入,缺乏系统分析;第三,消费理念把握不到位,缺乏动态分析;第四,规划更新不及时,不能适应新变化;第五,政策体系不完善,相关政策不健全;第六,信息体系不健全,信息传导不对称。

其中我们要重点把握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出现的“供给侧”和“结构性”这两大问题。在“供给侧”问题方面,文化资本制度障碍融资困难、文化科技投入不足转化不够、文化人才缺口巨大产学脱节、文化出口缺少精品、影响力较小等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在“结构性”问题方面,投入结构、所有制结构、产业技术结构、产业人才结构、产业关联结构等区域产业结构都表现得非常明显。文化产品供需失衡的事实是存在的。以电视剧行业为例,2015年全年国产电视剧16540集,但播出的只有8000集左右,产量巨大但许多产品刚出生就成了“僵尸产品”。近年来,虽然有《三体》《神鞭》《千手观音》等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佳作出现,但真正弘扬主流价值观的精品力作依旧缺乏,能在国际市场上形成较大市场价值和影响力的作品更是难觅踪迹,文化“走出去”依然是摆在文艺工作者面前的难题。双管齐下,做好顶层设计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长期持久的宏观政策一以贯之,还要因地制宜的微观政策使之能够真正落地,做到双管齐下,共同推进。宏观上,产业政策要以文化产业基本规律为出发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效率;改革政策要通过“二元动力”到“混合动力”的结构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释放经济潜力;托底性社会政策要坚守文化发展红线和文化民生底线,保障基本文化权益,改善文化民生需求。

微评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对网络直播的管理非常及时,为互联网的文化品质划下红线。这个管理规定对于网络低俗文化是个严厉的约束、有力的提醒。

微观上,实行清单管理,健全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完善产权制度,推动跨区域、行业和所有制兼并重组;推行文化治理,促进供给主体多元化;保障供给质量,完善行业管理标准。

要贯彻五个“始终”原则

始终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和扩大先进思想文化阵地为发展导向;始终以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扩大我国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承为发展方向;始终坚持以“双效统一”作为打造文化精品的原则;始终坚持有序保护与开发,尤其是我国现有文化的活态化开发;始终坚持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走过二三十年的时间,深一脚、浅一脚,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推进,离不开体制机制的支撑和保障,离不开政府的顶层设计,这样一个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中,需全盘考虑,协同规划,推动文化产业朝着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延伸阅读】全球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2016

 

2016年8月25日发布的《全球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2016》显示,当前中国电视剧产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特别是网络视频已成为中国电视剧产业中与电视媒体并驾齐驱的主力军。

2015年,中国全年生产完成并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剧目共计394部,16540集,虽然比上一年减少了35部,但总计数却增加了557集。题材方面,军事斗争、反特谍战剧、近代传奇和都市生活剧成为中国荧幕近年来的四大类核心播出题材。从2015年的情况看,由于正值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播出比重最大的是军事斗争剧,占比达19%。

网络电视剧如今已成为中国电视剧产业中与电视媒体并驾齐驱的主力军。报告显示,2015年共有262部版权剧进入互联网视频平台播出,总计一万多集。与此同时,网络自制剧的生产数量在2015年也呈现出井喷的态势,共生产上线网络自制剧379部,5000多集。网络版权剧爱情、家庭类题材占比较高,达64%;自制剧幽默搞笑类占比最高,达54%。从用户规模看,2015年,中国6.88亿网民中,有5.04亿是网络视频用户,其中手机视频用户达到4.05亿。从用户特征看,男性占据55%,大专以上学历的占八成以上,40岁以下的占91.5%。

报告还预计,在接下来的发展中,中国电视剧市场对优秀作品的争抢必然会越来越激烈,优秀的编剧、导演、演员等创作人员的价值也将水涨船高,有续航能力的一线制作班底会受到市场追捧,有生产能力和好剧资源的制作机构将掌握更多议价权,对于媒介和投资机构的综合运营能力的要求也会更具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