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将至,艺术电影的春天究竟何时才来?
艺术电影,强调文学性与艺术性并存。它不同于以视觉震撼和豪华卡司取胜的商业大片,也有别于正统的主旋律电影。大多艺术片是站在社会小众群体的角度,究其社会根源,深入探讨他们面临的问题,融入美与感性,表达真挚的情感,从而引发普罗大众的共鸣。
然而,在电影市场蛋糕越做越大的当下,新锐导演、艺术影片几乎全部被冠上了口碑佳、票房差的标签,也并未能汲取电影盛世的养分而开花结果。作为一种重要的影片类型,艺术片的存在对于电影市场的多元化和观众的审美欣赏水平提升必定是有意义的,如何能让艺术片真正走出凛冬,看到春天,是一直以来都值得研究的问题。
虚势or崛起?数据带你解读艺术片现状
微评
★ 一直都觉得,拍艺术片的导演都是有情怀的!
首先,时光回到2013年,国产电影一路高歌猛进,仅前三季度的票房就已超越了2012年总和,可谓势如破竹。然而,在整体繁荣背后,艺术片票房却屡屡遭到滑铁卢。这其中包括被外媒誉为“最美艺术片”、包揽了第七届FIRST青年影展五项大奖的《美姐》,票房仅为52万元;斩获第60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编剧银熊奖的《团圆》,票房仅为32万元,连成本都未能赚回。业界人士一度认为艺术片已经牢牢陷入口碑佳、票房差的魔咒中,步履维艰。
到了2014年,我国共生产故事影片618部,其中的正剧、艺术片仅为10部左右。正剧、艺术片已从2004年50%的市场份额下降到2014年的3%左右(不含港台片)。其中,艺术片的视角和类型呈现出更多元化的特点。令我们欣喜的是张艺谋执导的《归来》公映当天即打破国产艺术片首日票房纪录,随后一路高歌猛进,总票房逼近3亿元大关;刁亦男编导的《白日焰火》获第64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最佳男演员银熊奖,总票房迅速破亿。与此同时,仍旧有摘得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摄影),票房却刚过千万元的《推拿》和大咖云集、投资巨大,却只取得5000多万元票房的《黄金时代》。
2015年,在现象级电影《速度与激情7》、IP电影《何以笙箫默》、票房口碑双丰收电影《我的少女时代》等众电影“乱斗”中,贾樟柯导演以《山河故人》收获了从业以来最卖座的作品,尽管如此,他还是对于1.5%的排片量和较短的放映期感到无奈;而陈建斌首执导筒的《一个勺子》本身就遭遇“劣迹艺人风波”,加之6.79%的排片率,纵使8.2的评分也拯救不了其在市场上的低迷。
频频受挫,艺术片为何不受待见?
艺术片自身“高冷”的性质决定
大众文化产品的特征是通俗易懂,能为人民群众普遍接受。从这一层面上来讲,艺术电影很大程度上是靠影片的艺术性和文学性去支撑自身定位的,要具备一定的对于社会反思与人生意义探索的思维,这就出现了艺术性和大众性的矛盾,站在艺术高度而不纯粹为了赚钱的影片,其内容往往更为深奥和晦涩,这样的影片想要获得普罗大众的全面欢迎,在短期内本就是不易实现的。
快餐式文化在消费类型中占据主导
当前的艺术片缺少有一定高度和深度审美水平的群体去接受和传播,这同“娱乐至死”的大环境密不可分。在碎片化和快消时代,无论是片方还是普通观众,似乎都对电影内容失去了耐性。片方希望从影片中获得更高的利益,观众希望以简单直白的剧情、豪华的演员阵容和刺激眼球的话题来消解压力,娱乐生活,这也就解释了某些电影能以极低的评分赚取数亿票房的原因。
微评
★ 表面上看来快餐式的电影填充了现代人们压抑无聊的生活,带来了一时的娱乐,但是一笑而过之后,却发现快餐式电影才是真正的空虚。
遭受院线排挤,活力难以释放
相较于商业大片而言,艺术片的生命周期往往非常短暂,很多导演在影片刚上映时就开始掐指计算其存活的时间。没有大腕的号召,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更没有稳稳坐在排片量前茅的待遇,艺术片主要依靠口碑和二次传播来吸引大众的关注,这就决定了一部艺术片的活力还未充分释放,就要面临被拦腰斩断的危机。这种虎头蛇尾的情况使得艺术片片方还来不及对于市场的增量做出准确预估,就要被迫离开市场。
前期制作和市场营销环节不到位
当前,即便大多数艺术片开始走“亲民”路线,重视影片的营销和后期的宣传,但仍有一部分不谙世事的艺术片标榜“三不”原则:不关心金钱、不迎合市场、不在乎宣传。在电影一定要高于观众的理念下,进行影片和创作,往往导致观众看不懂影片,理解不了影片深层次内容。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艺术要出精品的前提下,这样的观念不无道理,但是影片的美丽在于用故事表达作者思想从而引发共鸣,因此,如何将自己的艺术理想用更为通俗化的,大众能接受的角度切入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拿什么拯救你?艺术片破冰之道
随着我国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从城市到基层院线建设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对影片的选择也更为理性甚至挑剔。在这样的背景下,当粗制滥造、内容浅薄、充满噱头的商业片达到峰值时,观众自然也会出现审美疲劳,选择性地观看一些口碑良好、真正具有价值的影片。因此,就长远来看,艺术片就像一支潜力股,为浮躁的电影圈吹来缕缕清风。
加强政策支持,改善市场环境
对于艺术影片这类小众电影而言,单纯抱怨观众不买账和市场唯利是图都不能够解决根本上的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国家政策在改善市场大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能够发挥积极能量和表现深度内涵的艺术电影予以支持和公正的评价机制,只有从顶层的高度为电影市场提供正确的导向,营造健康的市场大环境,才能改善部分电影创作者一味追求商业化的现状。在政策支持层面,法国一直走在前列,早在1959年,法国就通过了《电影资助法》,设立了电影产业发展资助基金,并通过1946年建立的法国国家电影中心(CNC)来实施具体的艺术电影资助政策。
微评
★ 艺术片太需要“特殊照顾”了,不能让情怀沦为金钱的奴隶,要多为发展困难的艺术电影等小众电影提供政策红利,让小众电影没有后顾之忧。
培育艺术土壤,形成消费习惯
院线排片对于艺术电影来讲,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并不是雪中送炭。倘若没有培育起能够欣赏艺术电影的消费群体,那么再多的排片也是无济于事。近几年来,艺术电影的主要受众群体分成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人,他们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对艺术电影有着一定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另一部分是年龄较大的中老年群体,他们社会阅历丰富,能够对影片中诉说的种种社会问题产生深刻的认识和共鸣。总体来说,艺术电影观众和消费习惯的培育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的作用,通过艺术氛围的营造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审美偏好,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差异化院线
对于一个健康完整的电影市场而言,应该是各类型影片都有自己的受众群体和发展空间,而纵观我国电影市场却是商业大片同质化竞争严重,偏小众的艺术电影缺乏生存空间。随着人民文化素养的提升,对电影的需求必定是更加细分和差异化的,艺术电影作为一种富有创新精神和想象力的存在,为电影市场注入了极大活力。以美国为例,其艺术电影能够进行产业化运营很大程度上是建立了差异化的放映渠道,美国的艺术影院目前大约有1000块左右的银幕,以放映独立电影、外国电影以及重播经典电影为主。这些影院大多选在城市或大学城,因为这里生活着艺术电影最忠实的观众。中国艺术电影想要取得长足发展,必须从粗放转向细致,打造一种区别于主流商业电影不同的运营方式。
打造艺术电影多渠道、渐进式发行平台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文化的合作日益密切,很多互联网新媒体大佬进军电影界,通过网站会员付费点播的模式为艺术电影提供了新的发行平台和盈利模式。以优酷土豆为例,其发布的“艺术频道3.0”,就搭建了一个传播艺术电影、构建艺术电影爱好者和创作者交流的平台。2014年上映的《黄金时代》和《后会无期》都曾在这一平台上尝试会员付费点播。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艺术电影发行方式,实施渐进式的推广模式,通过电影节预热、在大城市和有影响力的院线率先放映,汇聚起一定的人气和口碑之后再进行广泛的推行,为艺术电影留有充足的发酵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