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乐歌的文化消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李静
近年来,“晚清”“民国”成为大热的文化主题。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我们今天仍然处在由“晚清民国”所开启的现代变革之中。而“晚清民国”作为一个文化“源头”的魅力令人着迷。在这样的“晚清民国”热的背景下,我想向各位介绍一个最具“晚清民国”特色的文化载体——“学堂乐歌”,这也许可以成为我们回顾那段历史的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也希望会成为当下文化消费的一个热点。
一、学堂乐歌的概念及发展
学堂乐歌顾名思义就是在学堂里演唱的歌曲。那么,学堂是什么呢?学堂这个概念,在近代特别是指那些接受了西方的教育理念所开设的不同于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新式学校。我们国家的历史分期,鸦片战争之后是中国的近代以及现代的开始,我们今天仍然处在这样一种历史语境之中。这100多年来,摆在中国人头脑里的一个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中国文明如何从一种古代的文明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那么,这种转变当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外力的推动就是西方文明文化的传入。古代中国以文教立国。而西方文明对中国最大的改造就是在教育领域以及知识体系上的改造,并进而改变了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1877年,在山东登州传教的狄考文在“基督教育在华传教士第一次大会”上发表了《基督教会与教育关系》一文,文中认为“教会一经建立,就会产生开办学校的愿望”,而西方教育必将会对中国的文明进程产生不可估量的意义。他说:“教育在培养把西方文明的科学、艺术引进中国的人才方面十分重要,中国与世隔绝的日子已屈指可数,不管她愿意与否,西方文明与进步的潮流正朝她涌来,这种不可抗拒的潮流,必将遍及全中国。”后来的历史证明了狄考文预见的正确性。例如,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今天高考的科目里,中国传统的部分还占多少比例。所以说,西式学堂的建立其实是西方文明东传入中国最为重要的根据地。因此,新式学堂、学校的设立在中国从古代文明向现代国家的转变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是非常重视乐教的。六经当中,就有“乐”经,可惜后世失传,六经变成五经。而所谓的乐教也由于周文明的渐行渐远而逐渐衰亡。在西方文明东传进入中国的过程中,西洋音乐作为西方文明重要的载体也被一同传入中国。西洋音乐的传播渠道有这么几种:基督教的赞美诗、西方的军乐队、西洋乐器商人,以及西洋音乐在中国的演出等等。这几种方式中,最为重要的是基督教的赞美诗。近代西方进入中国的一个主要的文明诉求就是传教——传播基督教的教义。而在传播基督教的过程中,赞美诗的使用对传播基督教的教义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赞美诗的歌词可以直接宣传教义,而优美的旋律则使得生硬的说教变得容易接受。面对着西方文明的这种教权的争夺,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注意到赞美诗的巨大宣传作用,从而重拾中国传统的“乐教”理念,希望可以借助于音乐的力量来启蒙大众并改造旧中国。所以,一些有识之士,尤其是戊戌变法失败后,一些旅日的国人就开始仿照日本新式学堂里学堂乐歌的方法创作适于中国人演唱的歌曲。由于当时国人西方音乐水平实在是薄弱,所以这些乐歌的曲调的部分,大多是借用西方的现成的音乐曲调,或者是由日本人转用过来的西方的曲调,然后按照古代填词的方法,填上一些歌词,来表达作者想传播给大众的一些观念。当时有许多的著名人士都曾创作过这样的新式乐歌,如大家都熟知的梁启超、康有为等。
新式学堂的建立,仿照西方的教育体系,自然会有音乐课,而传播西方文明的重要根据地也是在学堂。所以,清末民初的这些有识之士的乐歌作品的一个重要的出口就是在学堂里。许多乐歌集的出版就非常清楚地表明是为了新式学堂的乐歌课,为了新式学生的演唱而创作的。这就是学堂乐歌的由来以及产生的背景。
二、学堂乐歌的主题——“少年中国”
学堂乐歌是近代国人面对西方文明的东传,试图用以介绍新知,启蒙国民,建设一个理想中的新中国的重要的文化载体。所以,近代学堂乐歌的主题都集中于对一个“少年中国”的塑造。“少年中国”的概念语出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看梁启超的这篇《少年中国说》之所以流行百年而不衰,就是因为其中蕴含着中国人100多年来的一个共同的期许,一个共同的中国梦!那么,中国做的这个富强的中国梦是从近代开始的。当时,许多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人都把他们的中国梦寄托在了音乐、乐歌之中。学堂乐歌中的少年中国主题,主要展现在3个方面。
(一)近代乐歌对新事物的宣传
一个“少年中国”的实现必然需要以“知识”更新为基础。除了近代新式学堂中各种科目对新知识的传授,近代“乐歌”以其极大的包容性,成为宣传新知识、新事物的阵地。例如这一首创作于1905年的汪翔作词的《铁道》,曲调选用的是英国的民歌《划船歌》。
这首歌曲描写了新式交通工具带来的“如今世界大改变”,过去的“快马如飞,轻舟似叶”,都不如现在的“汽笛一声啵啵啵,转眼千里不相见”。在这样的新的交通工具所带来的新世界的体验中,作者的心情也是非常愉快的“从今不歌行路难,我生此时真快乐”,我们都背过古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物质文明所带来的生活的便捷以及作为现代人的骄傲,在这首乐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再看这首《新闻报》:“新闻报,一张纸,海内寄耳目,见闻实赖此。新闻事,报不已,交通利益诚无比。朝野上下是与非,或褒或贬严如史。新闻报,上街卖,清晨早早起,先睹实为快。新闻报,非奇怪,言者无罪闻者戒。新闻报,报新闻,中外广搜罗,天下皆同文。新闻报,日日新,学界愈进报愈增。据事直书公且信,文言雅可道俗情。新闻报,一纸刊,国民公议论,报纸极大观。新闻报,快快看,胜读野史与稗官。”两段歌词的首句“新闻报,一张纸,海内寄耳目,见闻实赖此”,“新闻报,报新闻,中外广搜罗,天下皆同文”已经清楚地描述出,报纸通过对一种民族语言的使用,以及将一些“远在天边”的事件强行拉入读者的视野与思维之中,为一个“国家共同体”的想象与建构作出了贡献。而“朝野上下是与非,或褒或贬严如史”“据事直书公且信”,则描述出报纸对舆论自由的贡献。这种“自由度”的拓展是以“国民公议论”——一种“负责任”的“现代国民”的出现为基础的。而“言者无罪闻者戒”一句则突出体现了这种“现代文明”产物对专制政体的冲击。还有介绍新知识的学堂乐歌,如权国垣作词的《亚洲》:“五大洲,称膏腴,惟我亚细亚。乌拉山,地中海,西界欧罗巴。太平洋,通北美,可以一航驾。西南端,隔红海,即阿非利加。”近代国人一个最大的知识上的更新,就是从原来认为中国乃“天下”之中心,文明之渊薮,变为认识到中国不过是世界上一偏安东方的国家而已。这样的“地理大发现”,对重塑国人的知识结构与世界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在这首乐歌中,仍然有一种“中心主义”,但是“亚细亚”已经取代“中国”成为被赞美的对象,而对毗邻诸大洲的表述,更是烘托出一种世界相连且息息相关的气氛。
在近代的学堂乐歌中,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这些歌曲通过对新事物、新知识的赞颂,暗含了一种对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知识结构、新的文化,以及一个新的世界的向往。这些乐歌通过自身传播迅速、影响广泛的特点,为现代中国的社会文化转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学堂乐歌对新人格的塑造
一个“少年中国”的诞生不仅仅需要知识的更新,物质的更新,更需要培养出能建设“少年中国”的“新人”。所以,学堂乐歌中有大量的对“少年中国之少年”的赞美,而对这些新人格的呼唤又往往和近代“爱国”“救亡”的历史主题结合在一起。例如《体操》,据记载,这应该算是中国近代第一首学堂乐歌。这首乐歌表面上是提倡学生做体操,但其实是受到了近代“尚武”思潮的影响。我们看最后一句,“做体操,身体好”是为了“将来打仗立功劳”。近代中国,一直面临着被瓜分的危机。所以,中国和列强之间的战争,关系着中国的生死存亡。因此,每一个公民的身体都承担着国家兴亡的责任,因此,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锻炼出健康的体魄,时刻准备着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护卫家国。所以,学堂乐歌中的体育歌曲都有着爱国救亡的时代内涵。直到今天,我们还是特别在意我们在世界上的体育成绩。2016年女排的胜利,使国人如此欢欣鼓舞,其实就是我们强国梦想的回声。当大厦将倾的时候,要唤醒同胞,而在众多的“同胞”当中,最有激情、最有胆色来承担此救国重任的,常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所以,众人的期望也很自然地落在年轻人身上,受到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影响,学堂乐歌中产生了许多赞颂“少年”的歌曲,请欣赏这首石更作词的《少年》:“少年听,听我唱,听我唱个少年歌。青春好,易蹉跎,莫使春光等闲过。人人说我帝国老,如此江山唤奈何。唤奈何,莫蹉跎,吾辈青年责任多。”以“爱国”的激情塑造出的新人格有一个非常集中的意象,那就是近代对“男儿”的赞美与歌颂。面对老大帝国,国人不免绝望与哀怨,但是正是因为对“少年”“男儿”的呼唤,塑造出了近代国人“舍我其谁”的激情,并最终让理想成为了现实。而这类乐歌的代表作就是《中国男儿》。乐歌的曲调选自日本学堂乐歌《学生宿舍的旧吊桶》,关于这首乐歌的词作者,有两种说法,一说为石更作,一说为杨度作。不论是谁的作品,歌词以铿锵的韵律、豪迈的语言,充分表达出近代国人对“男儿”的无限期许!对“男儿”的赞颂在中国近现代的乐歌传统中一直没有中断过,如一些30年代传唱的救亡歌曲中仍然延续着这一主题。除了对“男儿”的赞颂外,近代“救亡”的要求也迫切需要占国民总数一半的女性成为“振兴国家”的力量。在此背景下兴盛起来的近代女子解放运动,也借助乐歌表达着对“国民女杰”的期许与赞美。作为宣传“女性与救亡”的集大成之作是秋瑾作词的近代乐歌《勉女权》,曲调选自日本幼儿歌曲《风车》。“救亡”的历史使命为近代的女性解放提供了依据,也指明了方向。正是这种使命感,使近代富于新思想、新精神的女性自然地生发出一种“恢复江山劳素手”“国民女杰期无负”的自豪情感。
(三)新乐堂诗歌对新世界的塑造
呼唤出新人格,就要塑造新世界。近代国人普遍认为,一个新的中国,要牢记国耻,首先就应该是一个充满“尚武”精神的国家。“尚武”精神在近代的流行其实是在甲午海战失败之后。1899年,因为受到日本“尚武”精神、“军国民主义”的影响,梁启超连续写下《祈战死》《中国魂安在乎》两篇文章,指出“日本国俗与中国国俗有大相异者一端,曰尚武与右文是也”,欲振兴中国,唯有用“尚武”精神重塑中国魂,才能挽救中国之危亡。所以,近代产生了大量的歌颂“尚武”精神的乐歌。中国的传统精神,不但要从“右文”变为“尚武”,还要将提倡“和谐”变为提倡“竞争”,就像我们今天常说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首权国垣作词的《竞争》就表达了这样的理念:“争争争!于今世界,人类渐充盈。事事物物图进步,罔不由竞争。论进化,优胜劣败,天演公理平。几人曾努力,乃臻今日之文明。争争争!完吾天职,纳税与充兵。强者兼弱众暴寡,人人图生存。众弟昆,励吾学行,努力齐前进。前进前进同力争,四海庆升平。”歌词从“于今世界,人类渐充盈”起步,指出这种现象的后果是只要不想落于人后,就“罔不由竞争”。正因为“竞争”的兴起,所以催生出“进化”“优胜劣败”以及“天演公理”等理论。在国人急切地宣传这些理论的背后,是对一个“强大”且“文明”的国家的向往与肯定。随后,歌词从对一种世界文明格局的总体表述进入“吾”国。通过对“纳税”“充兵”与“励学”的强调,作者指出了在“救亡”语境下最为重要的三个主题——“富”“强”与“教育”。在经过了“尚武”与“竞争”精神的塑造后,一个新的世界应该就会到来,那么这个新世界是什么样子呢?如诗歌《游春》:“何时好,春风一到,世界便繁华。杨柳嫩绿草青青,红杏碧桃花。少年好,齐齐整整,格外有精神。精神活泼泼,人人不负好光阴。学堂里,歌声琴声,一片锦绣场。草地四围一样平,体操个个强。放春假,大队旅行,扎得都整齐。青水绿,景致新,地理更分明。”
歌词以一问句“何时好”开篇,接着的回答如行云流水般涌出:“春风一到,世界便繁华。杨柳嫩绿草青青,红杏碧桃花。”音韵节奏掌握得恰到好处,寥寥几句,就把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呈现在读者眼前。正是在这样的美好季节里,“少年好,齐齐整整,格外有精神”。“少年”形象的出现,像“点睛”一样,成为春天里一道最亮丽的风景。而“人人不负好光阴”一句,却将“少年”的形象从春天的“附属”地位拉出,成为一个“主动者”,站在春天的“背景”之前。下段即以“少年”为主人公,描写出他们的“唱歌”“体操”“旅行”等一系列“精神活泼泼”的活动。所以,最后一句“青水绿,景致新,地理更分明”已经是从“少年”视角出发,对春天的描写了。如果歌曲中没有“少年”与“春天”的互动,恐怕这只是一首普通的“写景”之作,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时代都会有。但是,正因为“少年”形象的出现,使歌词末句的景色描写超出了首句普世化的层面,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与丰富的人文意义。正是因为有了“生力弥满”的新人格,所以他们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对生活的描写,才有了这种“活泼”“健康”的新气象。而正是这种“新人格”“新眼光”,扭转了“老大中国”的“衰世”氛围,对一个“少年中国”作出了历史的呼唤,最后我们用一首歌名为《新》的乐歌作为结束:“新新新,新新新,四万万国民!愿我四万万国民,日日如临阵。廿世纪,放光明,晓日升天眼界清。新新新,新新新,四万万国民!新新新,新新新,四万万方里!愿我四万万方里,变做黄金地。人既众,心要齐,家家高万(悬?)黄龙旗。新新新,新新新,四万万方里!新新新,新新新,新民其听听!愿我新民其听听,智识要长进。富我国,练我兵,五洲万国做主人。新新新,新新新,新民其听听!”这样美好的“黄金地”正是我们的祖国,近代乐歌通过对未来的想象,抚慰了人们面对“暮色沉沉”的祖国时的哀伤,并通过对“少年中国”的歌颂,兴发起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并引导人们为实现这一美好的未来而砥砺意志、积极且乐观地为之奋斗。
虽然这些歌曲在音乐的艺术上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是当我们通过这些歌曲去触摸那个时代,体贴这些歌曲背后的那一个个人,在那样悲惨的历史境遇中那一颗颗鲜活而美好的心灵,我们的心就能够从中汲取我们对这个国家以及这个民族的温情与敬意。那么,这样的一些时代声音,我想在我们重塑“中国梦”的过程中,也许会有非常广大的文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