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一)电影行业年度发展概况
1.发展形势
(1)行业现状
第一,票房收入总体增速放缓。2016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57.12亿元,同比增长3.73%。相比于2015年48.7%的增长率,增速明显放缓。
第二,观影人次超过2015年,增速下降。
截至2016年12月25日,中国电影观影人次达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3.72亿,同比增长8.89%。观影人次与2015年51.08%的增速相比,大幅下降(见图4-5)。
图4-5 2009—2016年中国观影人次走势图
第三,影片数量稳步增加。2016年,我国共生产电影故事片772部、动画电影49部、科教电影67部、纪录电影32部、特种电影24部,总计944部;故事影片数量和影片总数量分别比2015年增长12.54%和6.31%。全年票房过亿元影片84部,其中国产电影43部。
第四,中国电影银幕总数超美成全球第一。全国新增影院1612家,新增银幕9552块。目前中国银幕总数已达41179块,成为世界上电影银幕最多的国家。
(2)发展环境
十七大以来,我国针对文化产业出台了大量的相关政策,将电影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产业的高度加以重视和扶持。
2016年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并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电影产业促进法》将长期以来中国电影产业改革发展的成熟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为未来电影产业持续健康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对电影产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2016年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泛娱乐产业褪去泡沫,渐趋理性。经过2015年泛娱乐的极速发展,2016年,行业对泛娱乐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各细分行业间的边界逐渐模糊,行业间的合作与渗透不断加深,生态链逐渐发展成熟。对电影产业的发展将产生促进作用。
2.机遇与挑战
(1)机遇
第一,技术助力电影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渗透到电影全产业链当中,对电影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巨大的影响。传统影业在技术、理念、运行方式上不断更新嬗递,尤其是借鉴、应用互联网、新媒体以及数字化技术和平台,一步步将电影产业推向前进。与此同时,互联网企业也纷纷进军电影行业,充分发挥其观念和渠道优势,在对传统影业形成巨大冲击的过程中,更为整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路径,对电影产业转型升级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第二,跨界资本涌入,民间资本活跃。资本作为中国电影发展的最主要推手之一,近几年来,国内资本大量涌入电影市场,持续推动中国电影的飞速发展。而民间资本在电影行业的活跃,也是促进中国电影市场活力迸发的新力量。
第三,市场潜力巨大,消费需求旺盛。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电影消费需求被激活。“互联网+电影”带来的新的电影消费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电影消费成为一种社交、生活方式,进一步被大众接受。
(2)挑战
第一,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旧明显。中国电影在工业规模、技术、市场规范、从业者素养、内容生产的多样性、成熟度等,与形成类似好莱坞的电影文化生产、传播、辐射中心还存在差距。
第二,电影产业风险突出。从电影的开发、融资、制作、宣发、公映、分账各个环节,无一不存在着风险,包括政策审查、资金财务、延期超支、票房、履约延期等。目前我国电影信贷风险保障体系不健全,市场风险依旧突出。
第三,国际竞争力不足,海外市场拓展脚步缓慢。我国国内电影市场票房成绩较好,但是许多高票房的国产影片在国外却无人问津。尽管近年来中国电影海外销售营收成增长态势,但由于文化、题材和质量等问题的限制,在国际上产生影响力的影片数量较少,海外市场的开拓较为缓慢,相对于欧美市场竞争力不足。
(二)2016年中国电影行业年度发展特点
1.创作“小年”,国产现象级大片匮乏
2016年票房排行榜前十中国产片占5部,其中仅春节档的《美人鱼》票房超30亿,剩余4部票房刚过10亿,缺少现象级大片。
2.影片质量提升,多元类型发展
就内容而言,2016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上仍然出现了一些类型多元、评价较高、票房理想的作品。如《七月与安生》情感细腻、叙事独特,在青春电影中显得清新可人;《火锅英雄》《追凶者也》《唐人街探案》在警匪片中风格独具;《湄公河行动》在主旋律与商业化的融合方面具有示范性;国产动画《大鱼海棠》尽管在叙事和画风方面引发争议,但精良的制作与本土化的努力令人印象深刻;《我们诞生在中国》则进一步推动了院线纪录片的口碑与声誉。
3.年轻主流人群需求占主导
近年来,80、90后人群逐渐成为电影消费的主体新一代消费群体,不仅是买票去电影院观看,还在网络等社交媒体上抒发对电影的喜好与批判。电影人在进行电影的创作、宣发等一系列环节中,逐渐以这一群体的需求为主导,从题材、演员的选择,到叙事、表现的方式,以及宣传、售票的形式,全方位考虑年轻主流群体的需求。
4.观众渐趋理性,票房和品质走向正相关
2016年电影市场票房增速放缓现象背后,体现的一个重要事实是观众选择影片的日趋理性。2016年“票补”开始退潮,失去票补的观众在面临高票价时,选择更加理性。
5.互联网引领电影产业链变革升级
2016年,互联网进一步推动为电影产业产业链变革升级,互联网改变传统思维,开启用户时代,以用户为中心进行电影创作生产到营销发行。在线票务平台已成为电影票务销售的主流方式,在线预售电影票已经成为电影票房的重要保证,票务平台的点评也成为影响观众选择的重要因素;网络大电影投资及制作成本上升,内容质量有所上升,填补了院线电影市场空白;互联网影业全线崛起,优化了传统电影产业链资源。
(三)专题研究
1.网络大电影
网络大电影是指时常超过60分钟,制作水准精良,具备完整电影的结构与容量,并且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以移动和互联网发行为主的影片。
(1)网大发展典型模式
第一,中小内容提供商持续发力,华谊兄弟等大型公司介入网大,竞争加剧。
网络大电影自2014年兴起以来,由于其资金、设备、人员门槛低以及制作周期短等条件,已经成为青年导演、编剧等创作人员的孵化器。截至2016年6月,网络大电影出品公司已达到843家,是院线电影出品公司数量的2.1倍。对于网络大电影内容提供商来说,行业和资金壁垒都较低,大部分都是中小型内容提供商,投资在100万的网络大电影已经算是比较大的制作规模。目前,华谊兄弟等大型制作公司开始介入网络大电影市场,资金投入要求增长,网络大电影的发展模式开始回归内容竞争本质。
第二,蹭IP热度博点击率。
网络大电影制作方式最典型的就是“搭便车”“蹭IP”。年初的《美人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爱奇艺上立即出现了《美人鱼汤》《我的美人鱼》等蹭IP的网络大电影。又比如冯小刚导演的作品《我不是潘金莲》还没上映,就已经有了《我是潘金莲》《潘金莲复仇记》《潘金莲就是我》等一系列的“潘金莲”作品,以此来模糊受众的认知,提高点击率。
第三,网大门槛开始提升,制作成本不断提高。
自2016年12月19日起,网络大电影、网剧、网综等几乎所用网生内容将一律实行备案登记制,都需填写重点网络原创节目信息登记表,实行备案登记制度,由播出平台统一盖章报送省局备案。这样的政策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很大一部分成本低、制作粗糙,通过片面渲染社会阴暗面来赚取点击率的劣质网络大电影。同时,随着大型公司的介入,平台的逐步完善,网络大电影的制作成本不断提高,成本在50万以下的网络大电影占比迅速下降,遭到淘汰。
(2)网大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挑战
第一,行业自律缺失,作品粗俗劣质触及底线。
网络大电影的内容建设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很多网络大电影靠打“擦边球”和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博得眼球,编剧、导演等行业把关人的责任缺失,为了赢利无视行业道德。
第二,质量参差不齐,同质化严重。
网络大电影由于其平台宽松和低成本的特点,有更多的创作自由,并且网络中的定位更加准确,有特有的细分市场,是许多年轻电影人施展才华的舞台。只要内容优质,故事有创意,就能吸引一部分观众。然而,大部分编剧导演并没有利用网络的优势,制作精品网络大电影,而是盲目追求利益,导致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大量题材扎堆在神怪、玄幻、穿越等领域。
2.完片保险
完片保险是一种针对电影行业的保险业务,靠收取保费而获取利润。担保一部电影能够按照预定时限及预算拍摄完成,并送交发行商,否则后果由完片保险公司承担。
(1)“中国化”的完片担保模式
第一,和力辰光模式:完片担保+服务。和力辰光的商业模式是公司搭建一个服务平台,提供IP增值服务,进而让所有项目参与方都能实现赢利。从性质上看,和力辰光的完片担保更像带有制作监理性质的完片服务,从影片投资制作到宣传营销,把完片担保里的融资、保险结合在一起,自身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其完成的担保作品有王家卫监制的《摆渡人》,徐静蕾导演的《迷途杀机》等。
第二,国华文创模式:融资担保+完片担保。国华文创是一家全面致力于文化产业投融资担保的政策性国有融资担保机构,完片担保同时配套“融资担保”。结合融资担保推出完片担保,更容易得到银行的认可,对制片方也更有吸引力。然而,其风险担保范围不包括制片方的投入,一旦影片面临流产风险,国华文创会要求制片方承担自己的相应工作责任,因此制片方投入的自由资金他们不会进行赔付,会赔付的是该影片向其他机构融资的资金部分。
第三,盛万影视模式:融资担保+完片服务。盛万影视从2013年底开始研究完片担保,旗下已组建了专门的完片担保子公司。其完片担保的主要特征是风控前置,即盛万投资所谓的“事前管理”,在主创团队的考核、剧本质量、制片方提供的预算明细等素材基础上,对其做能否顺利完片的风险评估。前期工作会预留较长时间跟主创团队做充分磨合,甚至在完片担保前介入剧本的创作。
(2)完片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中国电影制作产业链中,导演、制片人处于核心主导地位,有很强的话语权,如果通过完片保证人的方式进行监管,不一定能真正达到进度质量监理和财务风险控制的效果。
第二,目前中国大部分的影视行业协会不具备制片人工会的产业秩序调整权力,当项目超支时,想替换制片人和导演时,工会协会等组织不一定可以及时提供支持和帮助。
第三,与欧美完片保险制度不同,中国的电影项目按发行行业的行规,不太可能提供发行预售合同,除了几家大的制作公司和名导演可能提前获得一些发行承诺之外,大部分的发行公司不会对电影项目提前买断式发行预购。因此电影项目的发行风险不能提前部分转移到发行公司去,同时,没有发行预售合同,完片公司也不可能提供完片担保,因此对于中小制片公司或独立制片人来说,电影项目融资依然存在困难。
(四)发展趋势
1.行业热度不减,更多资本进入电影行业
在资本的催生下,影视公司可以获得更多资金支持以提高整个行业的制作水平,提高国产电影竞争力。
2.互联网+电影深度融合,在线票务占领高地
互联网与电影的融合体现在全产业链,在线票务的表现尤其抢眼。据统计,微票儿和格瓦拉目前已经能覆盖全国1/3的票房,再加上猫眼、淘宝电影、百度糯米等,保守估计,在线购票已经可以占到60%-70%的票房。今后,在线选座的占比还会继续上升,但是由于存量有限,上升速度会逐渐放缓。
3.中国商业大片国际化步伐加快
国内多家电影公司发布了全球合作计划,万达、华谊兄弟、博纳影业、乐视影业等在推进自己的国际化战略方面都有较大的举措。未来,中国电影业在海外并购、国际合作、技术、资源、人才交流等领域将会加快步伐。
4.法律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出台,电影市场秩序会更加规范,影片质量有望逐步提高,电影产业会进一步健康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