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文化产业年度报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2016年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亮点

在跨界融合发展理念的引领下,2016年文化产业新业态不仅能为区域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也能为经济发展创造新的消费增长点。科技与文化结合所产生的二次元经济、移动电竞、VR/AR+文化、网络直播、网红经济等新兴文化业态,催生了新的消费群体,带动了新的消费热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一)VR/AR技术推动文化产业新业态不断创新

文化与科技的跨界融合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不仅促使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而且还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VR/AR技术在今年尤为火热。VR即虚拟现实,能够通过技术创造出一个封闭的虚拟空间;而AR则是增强现实,通过电脑技术将虚拟信息应用到真实的世界。只要用户戴上VR设备,进行位置移动,电脑就可以通过运算,将精确的三维世界视频传回产生临场感,令用户及时、无限制地观察该空间内的事物,如身临其境一般。目前,VR行业的产业链格局包括硬件、系统、平台、开发工具及应用等许多方面。

1.V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也被译为虚拟实境,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产生一个为用户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模拟的三度空间虚拟世界,用户借助特殊的输入/输出设备,与虚拟世界进行自然的交互。这种虚拟现实技术,集成了计算机图形、计算机仿真、人工智能、感应、显示及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是高技术的模拟系统。/A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技术,一种实时计算摄影机影像位置及角度,并辅以相应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全息投影,在镜片的显示屏幕中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叠加,操作者可以通过设备互动。技术与文化产业密切融合发展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上半年中国虚拟现实行业研究报告》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虚拟现实(VR)行业报告[EB/OL].(2016-06-21)[2017-01-10]. http://www.iimedia.cn/42746.html.显示,预计2016年中国虚拟现实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6.6亿元,2020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556.3亿元(见图2-1)。2016年被业界认为是虚拟现实行业真正的元年,环境、产业链初具雏形。

图2-1 2016—2020年中国虚拟现实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注:E表示预测值,全书图中一致,不再做说明。

目前VR/AR与文化产业各子行业密切融合发展,如VR+购物、VR+旅游、VR+游戏、VR+影视、VR+主题公园、AR+旅游等融合发展给传统行业注入了新的生机。预计在未来几年,虚拟现实技术市场包括游戏、硬件、电影和主题公园、购物等细分领域仍会飞速发展。

VR购物打破了物理限制,让商家把一整个店铺带到消费者眼前,成为继电商和移动互联网之后的新一代购物方式。但目前阶段,VR购物仍然只是一种吸引眼球的营销手段,是一种行业的探索性实验。例如阿里实验室所推出的“造物神计划”,目标是联合商家建立世界上最大的3D商品库,改善用户购物体验,让商家能够像设计网页一样轻松地搭建自己的VR商店,推动数千万商家顺利转型进入虚拟时代。

VR旅游是借助VR头戴式显示器,将景色以3D交互视频的形式、360度全景式呈现在用户眼前。用户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来实现预览、规划、演示的目的,更轻松制定行程和计划,同时,可以探索一些无法企及的目的地。全新的虚拟现实旅游体验模式,将改变人们的旅游方式,颠覆人们对旅游的认知,成为未来旅行、观光、文化导览的一种重要发展方向。2016年5月,中国首个以历史文化为主题,以VR、AR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中国历史文化沉浸穿越之旅——穿越三国”主题公园一期项目在安徽合肥正式对公众开放。该VR主题公园将是中国第一个集历史、文化、教育、旅游、动漫、科技为一体的体验式、互动式主题乐园。公园用绚烂的方式解读了三国历史中的7个故事,并且逐渐发现其新的特色,让受众拥有一个不同寻常的体验。

VR电影对视听语言和叙述方式的改变堪称一场革命性的再创造。传统影院电影是在二维平面上呈现影像,而VR电影由于360度视点的存在,能用影像构建一个三维空间。VR电影更像是一个电影的游戏化,观众可以选择不同的视角,以一个“局内人”的身份完全沉浸并参与到故事中,去体验感知不同的故事进展与结局。2016年,威锐影业作为本届戛纳电影节上唯一一家中国VR影视机构,完成了VR电影《全侦探》的国际发布。威锐影业今年4月份使用SLIPNIR系统拍摄制作了VR影片《全侦探》。《全侦探》通过VR全景拍摄形式,讲诉了神探王队与年轻侦探小李意外介入一起发生在VR开发者身上的谋杀案并展开层层调查的故事。作为世界首部VR侦探电影,《全侦探》在VR影视的表现形式、交互手段、视觉结构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影片选取了两种视角(即人物视角和区域视角)进行空间叙事,减轻了观众的视觉负担,提高了叙事层次和空间逻辑。

此外,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得国民可支配收入增多,内容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同时也促进了VR电影消费需求的旺盛。据《中国VR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暴风魔镜,国家广告研究院,知萌咨询.2016年中国VR用户行为研究报告[EB/OL].(2016-10-10)[2017-01-10]. http://b2b.toocle.com/detail--6362685.html.显示,在我国15~39岁的人群中,VR潜在用户规模已经达2.86亿,规模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5。在过去一年接触过或体验过VR的浅度用户达1700万人。购买过VR设备的达96万人,其中有83.2%的用户对VR电影有需求。

2.政策和技术是主要推动力

第一,“双创”为VR/AR的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文化产业领域激发空前的创新、创业浪潮,这同时也为VR/AR行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2016年国家文化部公示了第二批重点实验室,12家实验室中有2家做沉浸式交互技术。2016年4月10日,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首家VR孵化器正式启动,这是一家专注于VR、AR领域创新与创业的专业孵化器。

第二,国民消费转型,推动VR/AR消费。中国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物价保持稳定,居民购买力提升,享受型消费占比提高。85后消费者伴随着互联网发展成长起来,娱乐消费能力较强,对VR相关的娱乐行业付费意愿较强;加之,VR行业宣传越来越广泛,市场热度提升,消费者对VR设备的认知程度越来越高,促进了VR消费。

第三,技术发展助推产品创新。科技的发展促使人们对VR/AR技术的研究更加火热。受制于处理器芯片、图像处理技术、显示系统及传感技术,三维立体内容分辨率和刷新率低,成像延迟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加入动作捕捉进行交互时,延迟导致沉浸感不强,甚至产生晕动症,人无法真正感受进入虚拟世界。但是随着芯片技术的不断进步,GPU+CPU组合开始出现,显示屏降低延迟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视觉、声觉和触觉的快速反馈技术在不断出现并在VR中得到应用,使得现在的VR已经基本适用普通大众,并能够为其取得较好的全方位交互体验。

(二)“互联网+”思维引领文化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互联网与文化的融合,在文化的产业转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能够引领社会资本的渗透与文化产业意识的觉醒,有助于提升文化创造力和文化产品的内容创意,推进相关产业的跨界融合,释放产业价值,实现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互联网+”对于文化产业的意义不仅限于将传统产业的内容搬到互联网平台上,更多的作用在于将从业者的思维引入互联网世界,以进行相关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对企业研发、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改造,推动相关产业形态融合,从而酿生了网红经济、网络直播、移动电竞等文化产业新业态。

1.网红经济:网络红人创造新媒体经济奇迹

互联网平台为文化产品的价值创造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而“粉丝”效应则成为企业创造品牌价值的推动力。据易观智库预测易观智库.中国网红产业专题研究报告2016[EB/OL].(2016-09-01)[2017-01-10]. http://mt.sohu.com/20160901/n467218325.shtml.,2016年中国网红产业规模将达到528亿元人民币,远超2016年中国电影457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收入,有人断言,“红人比电影明星更值钱”。预估2018年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2015—2018年复合增长率为59.4%(见图2-2)。

图2-2 2016- 2018年中国网红产业规模预测

数据说明:中国网红产业规模是指中国大陆地区网络红人依靠自身影响力和知名度获得的收入总和,变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电商、直播、广告、电竞代言及签约、影视演艺、IP品牌化等。数据来自自行业公开数据、专家访谈、企业深访并根据易观估算模型得出。

“电商+直播”是目前及未来几年中国网红产业变现的主要来源。2016年,“电商+直播”将占中国网红产业总收入的86.4%,可见网红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见图2-3)。

图2-3 2016—2018年电商+直播占网红产业收入比例预测

网红已成为眼球经济、粉丝经济、社群经济的一个入口。根据网红所处的垂直领域、输出内容的形式以及变现模式的不同,大致分为电商网红、内容网红、名人网红3类。以网红为核心环节,经由上游的流量聚集和下游的流量变现,上下游参与方通过提供服务获取收益,构建众星捧月般的网红生态体系(见图2-4)。

图2-4 网红产业生态圈版图

通过走红各类社交平台而拥有了大量粉丝的网红,一方面和实体供应链提供商结合,另一方面联手电商平台,获得巨大经济收益,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网红经济的助推作用。网红经济产业链也由此形成,其中包括了上游网络社交平台、中游网红孵化和下游网红变现渠道。

网红产业的蓬勃发展并非仅靠一己之力,而是多方聚力助推捧“红”。其一,80、90后作为主力消费人群,消费倾向于个性化和满足心理需求。泛娱乐产业使娱乐思维不断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红作为产出主体,提供内容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为不同层次和需求的用户带来多样化的内容体验。网红传播的过程也更加游戏化、实时化和大众化,形成一种从圈层到大众的传播风暴。其二,除了综合性社交平台,还涌现了美拍、秒拍等大量垂直平台,社交媒介环境越来越朝需求、兴趣、爱好等方向细分和延伸,为网红的出现及裂变式传播提供了土壤。同时,网红因其聚集流量及变现能力逐渐被资本市场关注,网红个人以及网红经纪公司等先后获得投资,资本的涌入进一步推动网红市场的火热态势。其三,宽带提速、3G、4G等网络传输技术的发展,使流媒体传输及加载越来越流畅。智能设备的高普及率使得直播不受空间限制。云技术的发展降低了直播行业的技术门槛,使得企业可借助第三方的云平台及云服务来实现,促生了大量移动直播平台涌现。

然而,纵观整个互联网文化生态,文化产品总体数量和被大众所充分消费的、制作精良、富有文化内涵的产品数量之间,明显存在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文化供给侧结构性失衡问题。在网红的发展态势越演越烈的当下,网红产业演变为日益重要的经济角色的同时,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还必须不断提高文化供给质量,改善文化消费需求,才能“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网红及其幕后的运营团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文化产品和服务生产的微型供给端,也是整体文化供给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的粉丝规模和网红产业规模来看,具有不可小觑的文化供给能力。因此网红产业更需要以内容为核心竞争力,杜绝低俗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淘汰过剩供给,嫁接实体经济,延长文化产业的价值链,提高文化附加值、提升文化领域供给水平,实现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有机统一。蔡晓璐.三问“网红经济”[J].艺术评论,2016(7).

2.网络直播:娱乐+社交+商业的共舞

网络直播的快速发展使得2016年成为网络直播的元年。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斗鱼、映客、花椒、熊猫TV、虎牙等上百家直播平台呈现井喷式发展,网络主播平台主播人数近80万,网络直播的市场规模接近百亿元。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网络直播也许将成为下一个风口。

第一,直播井喷,成“百播争鸣”之势。网络直播在2016年发展迅猛,在市场规模、用户、平台、主播等方面呈现破竹之势,成就“中国网络直播元年”现象。2016上半年我国网络文化市场整体营收达1017.2亿元。其中网络表演(直播)市场营收82.6亿元,实现井喷式发展,同比增长209.3%。

用户方面,根据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其中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占网民总体的45.8%,2016年第一季度移动应用直播端下载总量就超过2亿次。

在直播平台方面,根据艾瑞数据艾瑞咨询.2016上半年中国在线直播市场研究报告[EB/OL].(2016-09-29)[2017-01-10]. http://www.199it.com/archives/522231.html.,2015年底,我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家,而在2016上半年,直播平台已经超过300家,且数量还在快速增长。网络直播平台主播人数近80万,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进行直播的房间已超过3000个,有些直播平台的月活跃用户数达到1亿以上。预计2016年底,在线直播用户数将达到3.12亿人(见图2-5)。

图2-5 2015—2018年中国在线直播市场用户规模

在网络直播行业高歌猛进的同时,网络直播也呈现出泛娱乐化、低俗化、同质化等问题。不少网络主播以大尺度表演搏人眼球,打“擦边球”,在直播内容里插播低俗虚假广告,利用低俗内容吸引用户,扰乱网络秩序,污染网络健康的生态环境。同时,网络直播内容也较为单一,同质化严重,电竞游戏解说、直播唱歌聊天以及受众通过弹幕与主播互动成为目前直播平台上的主要内容,内容差异性小。

第二,多方力量成就网络直播。网络直播在2016年得以实现井喷式发展,技术支撑、生活方式变化、资金注入3个方面是重要原因。

其一,移动直播技术日趋成熟。随着移动互联网进入4G时代,网速大幅度提升,流量成本不断下降以及Wi-Fi网络的逐渐普及,让移动场景下的视频直播成为可能。同时,直播设备的完善,如摄像头像素的提高,还有录屏技术的发展,一起推动了网络直播急遽发展。

其二,人们生活娱乐方式与习惯的变化。互联网的“碎片化”与移动终端的快速便捷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媒介使用习惯,大众倾向使用手机阅读或观看视频。直播视频正具有娱乐碎片化的特性,“人人皆可参与”的草根理念更满足大众自我表现的需求和对名利双收的向往。从需求心理来看,由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人际之间疏离感增强,而通过网络直播可以引起成千上万人的关注,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内心渴望被人关注的心理需求,这也是网络直播爆发式增长的重要原因。

图2-6 2016年直播用户观看直播内容类型分布

其三,资本与网络巨头的支持。资本市场看准网络直播庞大的潜在市场,纷纷迅猛注资。BAT网络巨头公司和VC机构积极投资直播平台,腾讯4亿投资斗鱼,映客获得昆仑万维等机构的8000万投资,资本市场的热捧让网络直播行业热钱涌动,对网络直播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2016年3月15日,斗鱼TV宣布获得腾讯领投的B轮超1亿美金融资,同时,A轮投资人红杉资本以及南山资本都将继续投资。8月15日,斗鱼直播完成C轮15亿人民币融资,由凤凰资本与腾讯领投,2016年斗鱼累计融资金额超过20亿人民币。在雄厚的资金支持下,斗鱼有了更强的实力丰富其内容资源及营销渠道。

3.移动电竞撬动游戏产业新格局

近年来,电竞行业发展迅猛,而移动电竞更是成为了电竞行业中的一只潜力股。2015年中国移动电竞玩家规模已超过1亿;移动电竞市场规模则约562亿,增速再创新高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移动游戏行业研究报告[EB/OL].(2016-06-23)[2017-01-10]. http://www.199it.com/archives/486601.html.。2016年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78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1%。其中,移动游戏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见图2-7),达到37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1%,占中国电竞总收入的36%。移动游戏用户数量达到4.05亿人,同比增长10.7%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伽马数据(CNG中新游戏研究),国际数据公司(IDC).2016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EB/OL].(2016-07-31)[2017-01-12]. http://www.cgigc.com.cn/gamedata/4175.html.

图2-7 2016年1~6月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增长率

此外,以《全民枪战》《乱斗西游》为代表的移动电竞产品数量也快速增长、产品类型不断丰富,以满足玩家多样化需求。无论是从市场规模、玩家规模还是产品的数量和种类来看,移动电竞行业都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表2-1 2016年移动电竞游戏产品Top10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来移动电竞大小赛事近百场,万人级别赛事超过10场。包括WCA(世界电子竞技大赛)、CMEG(全国移动电竞大赛)在内的各类移动电竞赛事规模不断扩大、参赛队伍不断增多、奖金持续上涨,赛事组织、赛程设置以及直播宣传水准等也持续上升。移动电竞赛事不仅是手游宣传与推广的平台,也是整个移动电竞产业链中内容生产环节的核心,它的常态化和专业化不仅能更好地聚拢人气、提升用户粘性,还能带动上下游环节的发展。其中,世界电子竞技大赛(World Cyber Arena, WCA)创立于2014年,是一项全球性的电子竞技赛事,该项赛事由银川市政府与银川圣地国际游戏投资有限公司共同运营。WCA2015的一大亮点是首次将MOBA手游列为了正式比赛项目,充分说明了整个电竞行业对手游电竞化的认可。2016年第二季度,WCA还与传统体育产业进行了跨界合作,致力于构造“泛娱乐+大体育”的电竞生态,与国际电子竞技联盟IeSF和乐视体育合作,建立全产业的电竞专业培训体系和品牌传播渠道。

网络直播的飓风同样波及到了移动电竞领域。移动电竞的直播平台正在形成一个日趋完整的体系,包括在线直播平台、电视直播平台、电竞垂直媒体等。直播平台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电竞主播的职业化——电竞主播身价倍增,正在成为越来越热门的职业。移动电竞与直播平台的结合既体现了玩家对于观看电竞赛事的浓厚兴趣,也符合新媒体时代下“全民直播”的发展趋势。

随着移动电竞行业的发展,一个由手游内容提供商、电竞赛事运营商、直播平台、电竞俱乐部及联盟、电竞选手、电竞主播等构成的中国移动电竞产业生态已初步形成易观智库.中国移动电子竞技产业专题研究报2016[EB/OL].(2016-01-28)[2017-01-10]. http://www.analysys.cn/view/report/detail.html?columnId=8&articleId=16512.(见图2-8)。从内容提供(游戏产品)、内容生产(赛事运营)到节目制作、展示播出的产业链越来越完整。各主体间互动性的不断增强和产业链的不断延伸,正在推动移动电竞行业发展壮大和日趋成熟。

图2-8 中国移动电竞产业生态

技术进步、资本关注与政策支持,成为移动电竞行业迅猛发展主要原因及动力。首先,技术进步作为基础条件。我们的社会正在进入“移动化”时代,游戏行业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玩家从端游电竞流失,而转向集竞技性、低门槛、灵活度和时间碎片化特性于一身的移动电竞。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设备的不断发展不仅为移动电竞的出现提供了契机,也将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的技术支撑。在“移动电竞+直播”的发展模式下,视频直播技术的进步也成为了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其次,资本关注注入强大动力。行业的快速扩张总是伴随着资本的持续涌入。王思聪在2015年9月投资近1亿元入股移动电竞巨头——英雄互娱,随后该公司牵头成立了中国移动电竞联盟,吸引了360、百度、小米、UC和硬核联盟(包含华为、OPPO、vivo、酷派、金立、联想)加入。到了2016年6月16日,英雄互娱宣布成立英雄体育,随后英雄体育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完成6.4亿元天使轮融资。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移动电竞将成为资本市场的下一个风口。

最后,政策支持提供充分保障。国家体育总局将电子竞技列为国家第99项正式体育项目,并于2013年组建电竞国家队。2016年,国家发改委在《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行动方案》中第27条明确提出:“开展电子竞技游戏游艺赛事活动”。国家对于电竞产业的重视与支持无疑将为移动电竞的发展提供最为充分和坚实的保障。

(三)优质IP+泛娱乐跨界融合构建文化产业新业态内容生态

纵观网络文学、动漫、游戏、电影、综艺和电视剧等内容产业,在开发优质IP的大道上阔步向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6年,文化产业各领域优质IP逐渐浮出水面,随之呈现了爆发之势。同时,基于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聚合行业力量所共同孵化的精品动漫IP,通过泛娱乐内容形态的共生,构建了具备大众影响力的二次元文化消费形态,并让它成为游戏、影视、文学和各种周边衍生品,最终形成了大众的泛娱乐流行文化。优质IP与二次元经济的泛娱乐化跨界融合,共建了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内容生态。

1.优质IP跨界开发

如果说2015年是IP时代的元年,那么2016年就是IP的井喷之年,去年的星星之火,如今已是燎原之势。原创文学IP继续受追捧,游戏IP、军事IP、影视IP、卡通形象IP等新形式已经蔓延,影响了产业链条上众多环节。

首先,各类IP继续激荡“霸屏”浪潮。从类别上来说,网络文学IP剧继续排队上场厮杀,不管是《太子妃升职记》《欢乐颂》,还是《幻城》《九州天空城》《诛仙·青云志》等,网络文学IP改编剧已形成霸屏之势,其中《微微一笑很倾城》成为2016年“书漫视影游”五维联动的超级IP。《微微一笑很倾城》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网游以及漫画。电视剧在江苏卫视和东方卫视首播,优酷同步全网独播,收视率双平台破亿,优酷平台累计播放150亿次,并发布电视剧原声带。电影由杨颖、井柏然领衔出演,最终斩获票房2.75亿元。漫画在漫漫App、掌阅漫画、布卡漫画、漫画岛、动漫之家、大角虫和可米酷等漫画App同步连载。网游于2016年6月16日开始公测,亦取得不俗的成绩。2016年国内票房排名靠前的有不少是IP电影。

表2-2 2016年优质高票房IP电影(不完全统计)

优质动漫IP做足品牌建设与授权功课。调查数据显示,漫画与游戏受众重合度高达80%,基于这样一个用户喜好,众多优质动漫IP依据其市场基础、文化价值以及成熟的艺术设计被深度挖掘,开发成为网游、手游。一个动漫IP的深度开发和品牌建设绝不止步于游戏,因此,更多的动漫IP被延伸至画册、会展、服饰、邮票、美妆、3C产品、零食品等大类,做足品牌建设与授权功课,绝不浪费IP开发的任意一种可能。

游戏IP种类繁多,路数也不尽相同。想要在众多游戏IP中改编出众口皆碑的影视作品,并再度延伸产业链开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今年,在粉丝心目中多年沉淀的重量级游戏作品,被创作成为优质的影视大片。这些游戏IP历经大浪淘沙搬的筛选,积攒一定人气,并且具备完整的世界观、呆萌的主角设定等适合影视开发的先天优势。依托发行20余年在全球范围内积攒的巨大玩家人气,暴雪娱乐公司开发的游戏系列《魔兽争霸》,改编并发行了电影《魔兽》,于2016年6月8日以2D、3D、IMAX3D、中国巨幕在中国大陆上映,并于2016年6月10日在美国上映。首日票房高达2.82亿元,最终以14亿票房收官大陆市场,全球票房累计4.32亿美元。并实现影游联动两部曲,实现游戏注册付费用户激增,同比增长50%。

其次,IP产业链火爆开发源动力。优质IP集聚,为IP开发提供源动力。纵观网络文学、动漫、游戏、电影、综艺和电视剧等内容产业,在开发优质IP的大道上阔步向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文化产业各领域优质IP逐渐浮出水面,2016年呈现了爆发之势,这一强劲的势头为IP开发提供强劲的源动力。

大数据成为IP挖掘的智能参考。各大互联网公司、影视机构、电视台在IP红海市场上争夺已久,来自各机构的数据分析支持也成为这些“巨头”公司抢占优质IP的重要依据。大数据不仅可以帮助投资者找到潜力IP、为IP估值、绘画IP的用户图像,还可以帮助IP作者提供适宜的授权方信息,给双方牵桥搭线。大数据的话语权毋庸置疑成为大型企业购买IP的重要依据。

创意营销实现粉丝经济效益最大化。优质IP在跨界传播之前,就已经拥有大批量受众,在这群受众之中,不少还是IP的忠实粉丝,保证了粉丝黏性,一定程度上证明此IP具备长期开发价值。创意营销在召回粉丝完成对衍生品的引流上贡献巨大。优质IP的宣发团队不断推出“情感牌”“青春牌”“怀旧牌”等营销模式,联动体育IP、艺人IP等不同维度,使得粉丝快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大大提高了好感度与接受度。在粉丝之间群体效应的带动下,企业售卖的不是单品,而是成功地将优质IP打包成套装出售给消费者。

2.二次元经济:开启动漫黄金新十年

随着中国互联网用户对二次元文化的接受度提升,中国活跃二次元内容消费者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2016年,中国互联网活跃二次元内容消费者规模将达到568万人,此外,边缘活跃二次元内容消费者规模将达到8028万人易观智库.二次元产业专题研究报告2015-2016[EB/OL].(2016-05-09)[2017-01-15]. http://www.analysys.cn/view/report/detail.html?columnId=8&articleId=18684.,消费内容主要包括动画、漫画、游戏和小说等。2016年,国产动漫乘着“二次元经济”的强劲势头,迎来第二个“十年”黄金发展期。同时,二次元经济还将带动游戏、小说、影视等产业的发展。

2015年,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已达千亿元,在此基础上,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在2016年有望实现30%的增长CBNData.2016年中国原创动漫大数据报告[EB/OL].(2016-10-03)[2017-01-10]. http://www.199it.com/archives/522664.html.。奥飞娱乐、华强方特等动漫巨头不断寻求企业发展新路径,扩大产业布局至电影、科技、主题乐园、文化衍生品等方向,在发展民族动漫文化产业、助力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过程中发挥了积极引导作用。中国互联网巨头也不甘落后,BAT先后布局动漫产业。腾讯、百度竞先成立动漫子业,阿里更有涉猎衍生品领域的野心。可见,动漫产业链布局战硝烟四起。

表2-3 2016动漫企业Top10

90后、00后在二次元文化影响成长起来,伴随着这批人群成为社会主流,消费能力逐渐提升,动漫产业迎来变现转折点。伴随着这个契机,面对长期以来国产动画低龄化现象,近年来,《大圣归来》《秦时明月》《画江湖之不良人》《大鱼海棠》等超高关注度动画电影强势反弹,引领全龄化热潮。

动漫产业飞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3方面:首先,随着新媒体渠道的变革,腾讯动漫、有妖气、布卡等网络漫画平台兴起,国漫输出能力得到极大的增强。根据文化部监测统计数据,2016年上半年,我国网络动漫市场规模达到70.3亿元,同比增长77.1%周志军.今年上半年我国网络文化市场营收破千亿元.中国文化报[N].中国文化报,2016-08-10.。互联网上众多网站和App,利用论坛、视频、平台网站等各种方式实现跨媒介、多渠道、立体的传播,极大地丰富和促进了更多受众对动漫形象的认知。过去电视动画片节目库累计数量增加和动画频道拓展空间有限的矛盾得到本质解决,渠道变革下压抑的用户需求开始爆发。

其次,国家政策的扶持与社会资金的发展紧密结合,成功、有效地助力中国原创动漫高速发展,为动漫产业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外部环境。2016年8月1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动漫企业进口动漫开发生产用品税收政策的通知》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动漫企业进口动漫开发生产用品税收政策的通知[EB/OL].(2016-08-01)[2017-01-12]http://www. chinatax. gov. cn/n810341/n810755/c2237753/content. html.(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在“十三五”期间,经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的动漫企业自主开发、生产动漫直接产品,确需进口的商品可享受免征进口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的政策。

最后,2016年动漫产业的资本进入也很活跃,其中内容领域最为抢手。除BAT等互联网、影视巨头公司强势进驻动漫产业,带来大批资本外,截至2016年7月5日,新三板挂牌动漫企业数量已达45家,股权融资成为众多动漫企业选择的融资方式动漫产业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激增 资本化趋势加速[EB/OL].(2016-07-08)[2017-01-10]http://news. xinhuanet. com/fortune/2016-07/08/c_1119189723. htm.。2016年4月之前已有14笔来自开发企业的投资CBNData.2016年中国原创动漫大数据报告[EB/OL].(2016-10-03)[2017-01-10]. http://www.199it.com/archives/522664.html.,超越投资机构,积极布局上游内容创作。此外,众筹为更多独立动漫作者带来福音,他们可以通过众筹平台为自己的原创道路吸纳资金。

(四)移动互联网思维重构融媒体新生态

互联网思维,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思维,引入了开放、共享、互联互通的理念,通过精准投放、精准推送、定制化、碎片化、粉丝经济、颠覆性思维、免费和第三方传播等方式,构建起一个以用户数据为核心,以技术演技为基础,以多元化产品为路径,以多终端为平台的融合媒体新生态。

1.媒体融合创新愈发玩转“多屏互动”

2016年,媒体融合创新继续推进,取得了不少新进展。在2016年中国传媒年会上,根据项目的创新性、成效性、影响力和推广价值4个指标评选出“中国广电媒体融合创新案例20佳”(见表2-4)。

表2-4 中国广电媒体融合创新案例20佳魏玉山. 2014- 2016中国媒体融合报告[EB/OL].( 2016-08-18)[ 2017-01-11]. http://www.chuban.cc/rdjj/11cmnh/ztbg/201608/t 20160824_175277.html.

在2016年媒体融合发展中,愈发凸显多屏互动的特征,在TV屏、PC端与移动端之间,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连接,从摇一摇电视、微博微信与电视全面互动、移动客户端发力、视频网站战略调整等,都有了许多新的进展。

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出品的“看看新闻Knews”自2016年6月7日正式上线,实现在屏类介质上的全面覆盖。在传统电视机大屏端,“看看新闻Knews”在东方卫视各档新闻栏目中呈现。在OTT/IPTV的互联网电视大屏端,“看看新闻Knews”呈现为一条24小时持续更新的视频新闻直播流“Knews24”;在手机端和PAD端,“看看新闻Knews”App不仅有碎片化的视频内容呈现,还可供用户实时收看或回看点播“Knews24”精彩直播内容;在网页PC端,“看看新闻Knews”除了以上形态之外,还拥有图文报道和图文动态直播。

2.推拉之间:成就媒体融合的“强心剂”

政府“看得见的手”是促进媒体融合发展的直接推动力。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以来,2016年国家战略和政策继续铿锵有力。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大主流媒体,对媒体融合做出新的指示,提出要尽快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从相加到相融,进一步提升主流媒体在新的舆论格局当中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与公信力。3月1日,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在全国范围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工作深入开展的通知》。7月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两年内,媒体融合在局部区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真正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尽快从相加迈向相融。

市场“看不见的手”是促进媒体融合发展的直接拉动力。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推进,多终端之间的壁垒已经被打破,受众的媒介消费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移动化+碎片化+多样化+分散化”是非常明显的消费特征。根据CNNIC数据,截至2016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51.7%,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8-03)[2017-01-05]. http://www.cac.gov.cn/2016-08/03/c_1119326372.htm.,移动状态的各种网络应用成为用户的基本需求。因此,找准在移动互联时代的定位,做好多屏布局,把握碎片化的消费场景,将为融媒体发展助跑。

3.四轮驱动:助跑媒体深度融合

其一,强化互联网思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大屏被诸多小屏抢走了使用时间和广告收益,广电媒体已经真切体会到寒意,市场倒逼广电不得不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互联网思维成为媒体融合发展的思想指导。

其二,加强互联网技术研发。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必将带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诸多改变,互联网也不例外,落后就会被淘汰。在广电媒体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阶段,技术仍然是关键点。互联网技术重视交互关系的培养,广电技术重视传输质量和播出安全,两者兼顾是电视突围的出路。

其三,提高资本运营能力。为了打造全媒体生态平台,媒体组织通过制定上市计划,在市场化改革上步步为营,通过证券市场的资本运营来深化“互联网+”背景下的融媒发展战略。不断探索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型业务。通过上市,可以更广泛地吸纳社会资金,引入市场化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内部传统机制变革,积极进行转型变革。

其四,采用市场化用人机制。对于广电行业来说,正面临着最大的人才危机,行业精英频频跳槽,带走的不仅是资源与创意,更带走了某种为事业执着追求的理念。广电媒体需要比较与互联网媒体的用人机制差异,采用更加灵活的市场化用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