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教”
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人都不同,就跟树一样每一棵都不同,它们立在那里不同,整成木材依然不同。平常总是强调要注重个性什么的,实际到了教育的现场以后,怎么就把这些都忘了呢?真正的教育不就是要把这些个性调动起来,让它们发扬出来吗?现在的教育都在用一个过滤网,让每个通过筛子的人都变成一模一样的。这种教育方法是最省事的,同等对待每一个人就是了。这是最无视个性、不让个性伸展的教育。
我们木匠最开始学徒都是在工地现场,跟着师父和师兄们,通过看他们怎么干来慢慢了解木匠工作的内容。经常会挨骂,那可真不是容易干的。教,也不会是手把手地教。强迫性地教你干这干那,只会引起反感,什么都记不住。你自认为“这样做就可以了”的事,实际操作起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别人会干的不等于你也会干,只有自己实际操作了,才知道自己真正会多少,还有可能是完全不会呢。当然不会也是正常的,因为不会才学的,才有必要学。
木匠学徒,最初的工作就是磨刃具,要先学会把刃具磨好。因为把工具用好是一个木匠最基本的要素,想要做好的活计,就要有好的工具,而工具的好坏取决于刃具的好坏。这是作为木匠最初的心智。
即使你自认为是一个很成熟的木匠,如果你锯木头的锯口粗糙不堪,你凿出来的木穴坑坑洼洼——这样的人很多啊——那你搭建的木构框架就不可能严丝合缝,也就是说这个建筑早晚都会因这些粗糙而散架。这是一定的。
这也就是说你连最基本的磨刃具这个环节都还没掌握呢,算什么资深木匠呢?磨刃具的意义,还不只是在于磨得越锋利越好。把木料表面刨得平整的刨子,把木穴凿得光滑的凿子,它们所拥有的力量是什么?你了解吗?师父让你刨你就刨,让你凿你就凿。能刨了,能凿了,你就是成熟的木匠了?那只是形式,是表面的。这个行为的真意你懂了没有?
磨刃具的意义是什么?不会有人告诉你这个的。我唯一的徒弟小川来的时候,我给他看了我刨的刨花,告诉他,要刨成这样才行。这是我唯一告诉他的。
我的祖父曾经也是这么告诉我的。他把刨子放在台子上,又放了一个烟袋锅,然后用刨子轻轻地那么一拉,但是一点刨花都没有。祖父把刨子放在嘴边上轻轻一吹,一缕轻盈的薄丝就从里边飘出来了。祖父说,你要刨成这样。
因为祖父做了示范,所以我知道要学着像他那样去刨。如果只跟你说,看见那个刨花了吧,去练吧,刨成那样才行。如果这样跟你说的话,你能理解吗?你可能无从下手。有时候师父只需稍作示范,徒弟很快就能理解了。
关键就是磨刃具,可别小看这个,磨好了还真没那么容易,但是磨不好的话什么都无法开始。花一年的时间掌握磨刃具的方法那都是快的,有些人要用两三年的时间呢。这没什么。这个也不是越快掌握就越好。慢慢磨,慢慢想。这是自己的工具,自己要一辈子靠它吃饭的工具。
姿势不对的话磨不好,劲使得不对的话也磨不好,如果你有什么特别的毛病那就更磨不好了。有的人他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毛病,但是磨刀的时候它就会出来了。着急的人、使蛮劲的人都磨不好。
每当这个时候你就会想,“怎么老磨不好呢?”“怪了,问题出在哪里呢?”这时候你就得思考了吧?你就会去关心师兄们是怎么做的。因为你也想磨得跟他们一样好。你如果自己不琢磨,靠别人来指点你是没用的,手把手地教你都没用。
这个需要你细致地、单纯地丢掉自己的毛病,然后自己思考、寻找、下功夫找到适合你自己的方法,然后才能进入到你的身体,成为你的一部分。你吃了很多苦,付出了很多努力,有一天你会突然从苦恼中一跃而起。因为你终于掌握和找到真方法了。经过这样的过程记住的东西,你一定一辈子都不会忘的。
而在这个过程中师父干什么呢?师父会细心地观察徒弟的所作所为,偶尔也会说一两句,但不会说“你应该这样”或者“你应该那样”这种话,而是会启发你更多的思考和诱发你的创造力。我的祖父就是这样对我的。当时你可能不理解,但是也许过了很多时间以后,或者遇到某种情况的时候,突然之间你就领悟了,“原来他说的是这个意思啊”。我觉得不光是磨刃具,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一个过程。
再说磨刃具的过程,开始是磨幅面宽些的刃具,然后是磨窄幅的。宽窄幅的刃具在磨法上其实倒是没什么特别的不同,但在这个过程中你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会磨得很开心。因为掌握了磨刀的技巧,就想磨,也越磨越熟练。磨刃具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所以我们木匠学徒的过程不是靠教,而是靠自己去悟,准确地说是师父在启发徒弟“悟”。
任何知识,包括技术,不是“教”与“被教”的关系。学的人首先想学,然后教的人帮助他调动起他的积极性,找到符合他个性的方法,并帮助他成长。我祖父就是这么告诉我的。他说:“师父不能光说不练,要做给徒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