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毒品犯罪的日益猖獗,毒品的危害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近几年来,毒品犯罪在全球范围内仍呈上升趋势,禁毒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当务之急。这不仅仅是因为贩毒、吸毒会影响健康、传播疾病,导致社会产生各种不稳定因素,更为严重的是,毒品问题与国际恐怖活动、洗钱、有组织犯罪等跨国犯罪紧密相联,对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构成极大的威胁。贩毒集团受巨额经济利益驱使,不仅大肆从事毒品走私,而且还在世界各地建立起严密的贩毒网络,一些集团甚至组织了自己的非法武装,采用血腥暴力手段与政府抗衡。为此,各国政府和司法机关相继采取政治、经济及法律等手段,加强对本国境内及跨国毒品走私的打击力度,防止犯罪活动的蔓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保持了30年无毒国的称号。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贩毒集团和贩毒分子利用我国改革开放之机以及地理上毗邻“金三角”毒源地的位置,通过中国将境外毒品跨国贩运至国际毒品市场。在国际毒潮的侵袭下,中国吸毒和毒品违法犯罪问题死灰复燃。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册吸毒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1990年为7万人,1992年为14.8万人,1994年为25万人,到2003年达到105.3万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因吸毒导致死亡的已有49378人。截至2005年底,全国累计登记在册吸毒人员116万。涉毒地区已发展到全国2000多个县(市、区),我国已由毒品过境受害国转变为毒品过境与毒品消费并存的受害国。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禁毒人民战争的禁毒战略,禁毒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一些地方毒品问题严重的局面得到了初步扭转,一些突出的毒品问题得到了初步遏制。然而,目前我国毒品犯罪问题依然突出,禁毒形势仍然严峻。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以下简称《禁毒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的禁毒法典,是全面综合规范禁毒工作的基本法律,于2008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禁毒法》的制定和实施是我国禁毒法制建设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禁毒法律体系的形成,对于有效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吸毒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除吸毒行为本身外,对于吸毒问题的研究还包括复杂的社会原因和个体因素,吸毒导致的违法犯罪问题,吸毒在人力资源、公共健康等领域引发的问题,等等。归纳起来,吸毒问题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吸毒本身的问题,包括吸毒原因、吸毒现状、吸毒人群与场所、吸毒对吸食毒品者身体和心理影响、吸毒危害等问题;二是与吸毒相关的法律问题、毒品犯罪问题;三是与吸毒相关的社会问题及婚姻家庭破裂问题;四是吸毒引起的艾滋病以及其他疾病传播进而影响公共健康的问题;五是国家对毒品的管制和对吸毒者的强制戒毒、社区戒毒和戒毒康复问题。为了解决吸毒问题,国际社会密切合作并采取各种措施来对付毒品犯罪,控制、消除吸毒行为的蔓延。但是,由于吸毒问题的形成和蔓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目前吸毒问题蔓延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而且越来越严重。
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概括介绍了我国禁毒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和禁毒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第二章具体介绍了毒品概念、特征、分类,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管制制度。第三章介绍了《禁毒法》规定的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三位一体”的戒毒体系,深入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第四章以刑法和相关法律对毒品犯罪的规定为依据,通过对毒品犯罪的概述及12种具体毒品犯罪行为的分述,从毒品犯罪行为的概念、犯罪构成、司法认定、刑罚处罚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第五章阐述了涉毒违法行为的概念、特点、违法构成,与毒品犯罪的区别,以及我国在处理涉毒违法行为法律依据上的变化和进步。第六章从当前国际毒品问题现状分析入手,围绕国际禁毒合作的国际法框架、国际禁毒组织以及外国禁毒法律制度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对中国参与禁毒国际合作的情况作了简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