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医特色
(一)中医学来源于实践
中医学来源于实践,这个实践不是实验室或动物实验的实践,而是数千年人民为健康和生存而与疾病作斗争的以身亲历的实践,它凝聚着前辈的智慧和汗水,历代医家不断将这些实践从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医疗指导体系,将人体内外联系机理、疾病的形成、发展的规律融会成一种独特的医学体系,故中医学又称为实践医学。
中医学认识疾病的方法是辨证,以调整人体一切动态平衡作为治疗手段,认为一切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人体阴阳、邪正的消长过程,疾病的症状是脏腑功能失常反映出的异常状态。治疗是通过药物中的有机化学物质和针灸的理化原理与手法使机体恢复或重新调整脏腑的功能,消除阴阳失衡的病理现象,达到“承平乃治”。
中医治病需要一种认识疾病的方法作为指导,使用药物也需要根据药性的寒热温凉来治疗,这两种认识指导的最高标准就是辨证施治。辨证的方法可分为八纲、六经、三焦、卫气营血、脏腑辨证等。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是脏腑功能失调后反映出来的异常状态,这种异常状态都遵循着一定规律,表现在各种状态中,这种规律病机可在发病的各个阶段上有所表现。中医治疗不是按病理的典型症状处理,而是结合病机来施治的,不管什么病,其症状如何,只要症状相同,病机一致,都可以用同样的治法;反之不论何病,症状相同,疾病也相同,但证候不同,病机不同,病机改变了,证候也随之转移了,就采取同病异治的方法。由此可见,中医处理疾病着眼于“证”,而不是“症状”,着眼于正邪、阴阳、盛衰、消长和脏腑情况,即中医的整体观念,认为人是一个整体,异病可同治,同病也可异治。以失眠不寐为例,如因心火旺、心血不足的不寐,可用朱砂安神丸;如因心脾两虚就用归脾汤治疗。单用养心安神法不足以纠正其紊乱,而必须补脾,脾气复健,心血充足而下交于肾,心肾相交,不寐便可以消失。对于顽固性失眠,中医认为久病多瘀,用治疗血瘀的代表方血府逐瘀汤也能治愈。由此可见,中医施治中“证”和“病机”是十分重要的。
(二)辨证施治是中医的核心
“证”是中医学术思想特有的概念,也是辨证施治的主要依据。证是机体在致病原因和条件作用下,整体体质反应和整体与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社会、脏腑、经络、体液、代谢等)之间关系紊乱的综合表现,是生命物质在疾病过程中具有相对性的本质性反映。它是以临床机能变化为主的整体定型反应形式,“证”是客观的反映,“辨证”是认识疾病的过程。“证”是整体的,它包含着局部脏腑在内的人体一切组织与功能。虽然我们从解剖上可以把一切组织结构分成局部的东西,但它们之间永远有着相互依存和制约的关系。
中医辨证是广泛的、全面的,它面对的不是病而是患者,人是有个体差异的,且个体差异还离不开大自然的适应关系,即使在病机反应上也不是千人一律的。中医对证的认识,对施治的处理方法,都着眼于从整体去观察,从整体去调节。以贫血为例,中医不仅是单一的补血,而是在补血的同时,让患者自己生血。如用当归补血汤补血,补血的当归量是补气的黄芪量的1/5,用中医理论来说是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补气就能生血,解决生血的脾、肾、髓的功能。又如中医治疗肝郁,用健脾养血的方剂,使肝气条达、脾旺生血就可治愈。中医之所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治疗,道理就是把“证”辨好,把握病机,这两者都是以整体观念作指导的。
(三)诊断方法的科学性
没有正确的诊断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治疗,没有正确细致的辨证不可言施治。在八纲辨证的具体执行中必须辅以确立疾病的手段,中医把这种认识疾病的手段归纳为望、闻、问、切,即诊断的四个步骤。
“望而知之谓之神”即医者能掌握望诊的精髓,掌握患者给予医者的可观性疾病表现与观感,他的诊断水平可达最高境界。望诊中包括一切可观性的体征和分泌物。《黄帝内经》说“受之内,形诸外”,即体内变化必然会反映到体外来,凭着外在的表现便能认识内脏的疾病。如果不理解这种原理,自然会把这种说法看成“神化”或不可思议的事。闻诊是一种嗅觉性、听觉性的诊断方法。问诊主要了解患者生活史、遗传史、病史和目前的主诉。中医的“十问歌”基本上包括了询问的内容。切诊以切脉为主,叩、摸、触、压等都属于切诊的范畴。在人们心目中,往往把中医的脉诊看成神秘莫测的医术,其实中医的切脉是有科学性的,有的人怀疑桡动脉的搏动是否可以提供了解内脏病变的信息,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要掌握切脉技术,需要较长时间的体会、经验和对其机理的深入了解。善于切脉者,的确能从三部九候中掌握患者机体情况。其对脉象的认识是具有科学内涵的,只是医者没有深究罢了。以大出血为例,大出血初期,血管中血不充盈,又得不到血的供应,机体自救作用使血管扩张,希望血液能充盈,但血已没有了,此时的脉象表现为脉管大而中空,这种称芤脉,从革脉、细脉到散脉的出现已预示人体机能已无力代偿,生命亦将终止。从芤脉、革脉、细脉到散脉就是大出血后至死亡前的脉象的全程反映,这不是中医诊脉的科学性吗?
(四)施治在于承平
施治是对疾病的处理,处理的目的在于调整人体机能的动态平衡,修复和重新调整机体的一切机能,包括细胞、组织结构、新陈代谢、神经、精神、脏腑及其化学变化等。它的前提是从整体出发,调整和恢复脏腑与脏腑之间、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改善整体病变着手,从而改变了局部病变,即扶正驱邪。用药物去重新恢复和调整脏腑的功能,清除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
中药的药性分为寒、热、温、凉,这种药性不是根据药物划分的,是根据机体吸收利用后的反应来决定的。机体和药物有一定的相适应性,这种适应性又叫做亲和作用,据此中医把这种适应性称之为归经。
中药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一种药物少则有上百种成分,多则千种以上。对待中药,我们不能单从其中一种成分来看待它的疗效,我们不反对了解它的成分带来的作用,但医生的处方多数是多种药物组成的,在煎熬的过程中,在水与温度的作用下,药物发生了化学和物理变化,即使单一药物在炮制过程中也会改变其性能和作用,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因此,绝不能凭其中含有某种成分,便将该成分作为该药的有效成分看待。
古代中药的疗效阐述,从来没有抗菌药、杀菌药、抑菌药的记载,我们不能把这些名字冠到某种中药上去。中医没有用抗、杀、抑来对付细菌、病毒,中药是治细菌、病毒之所生,也就是运用药物给人体制造一个细菌、病毒无法生存的环境,使细菌、病毒无法发展和生存,即使已受了感染也危害不了人体。
中医精髓在于辨证施治。所谓辨证,就是辨其机体内部相互关系紊乱的类型及其病机所在;所谓施治就是针对所见的证,损其有余,补其不足,调其阴阳平衡。如果我们只看见一切有用的中药或方剂,看不到辨证施治的理论,看不到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和炮制,忽略了组方的化学、物理作用,不了解中药的协同、制约、拮抗作用,必然会产生用同样作用的药物堆砌式的处方,或企图加大药量去治病,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