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目标和重点
智能化、互联化已经成为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只有智能驾驶与互联驾驶相结合,才能更有效地实现汽车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
《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提出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
1.发展目标
2020年,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跨产业协同发展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创新体系。汽车信息化产品自主份额达50%,DA、PA整车自主份额超过40%,掌握传感器、控制器关键技术,供应能力满足自主规模需求,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启动智慧交通城市建设,自主设施占有率达80%以上。
2025年,基本建成自主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与智慧交通体系。汽车信息化产品自主份额达60%,DA、PA、HA整车自主份额达50%以上;传感器、控制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执行器关键技术;实现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初步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提出车辆相关的智慧交通解决方案,普通道路的交通效率提高80%,交通事故数减少80%,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减少90%,汽车CO2排放大约减少20%。
2.发展重点
(1)基于网联的车载智能信息服务系统 在现有远程信息服务系统基础上,为驾驶和出行提供交通、资讯、车辆运行状态及智能控制等信息服务,突出信息化和人机交互升级。逐步普及远程通信功能,部分实现V2X短程通信功能,信息可用于智能化控制。
(2)驾驶辅助级智能汽车 制定中国版智能驾驶辅助标准,基于车载传感实现智能驾驶辅助,可提醒驾驶员、干预车辆,突出安全性、舒适性和便利性,驾驶员对车辆应保持持续控制。
(3)部分或高度自动驾驶级智能汽车 制定中国版乘用车城市智能驾驶标准和高速公路智能驾驶标准;乘用车逐步实现部分自动或高度自动驾驶,突出舒适性、便利性、高效机动性和安全性,实现网联信息的安全管理;制定中国版商用车城郊智能驾驶标准和高速公路智能驾驶标准,商用车逐步实现部分自动或高度自动驾驶,以网联智能管理和编队控制技术突破为主,提高运输车辆的运行效率、经济性、安全性和便利性。
(4)完全自主驾驶级智能汽车 制定中国版完全自主驾驶标准,基于多源信息融合、多网融合,利用人工智能、深度挖掘及自动控制技术,配合智能环境和辅助设施实现自主驾驶,可改变出行模式、消除拥堵、提高道路利用率。
(5)车载光学系统 光学摄像头、夜视系统等具备图像处理和视觉增强功能,性能与国际品牌相当并具有成本优势。
(6)车载雷达系统 开发高性价比的车载雷达系统,包括车载激光雷达系统和毫米波雷达系统。
(7)高精定位系统 基于北斗系统开发,实现自主突破,车载定位精度可达到亚米级精度,实现对GPS的逐步替代与升级。
(8)车载互联终端 自主开发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远程通信模块和近距离通信模块。
(9)集成控制系统 开发域控制器,实现对各子系统的精确控制及协调,并形成技术、成本优势。
(10)多源信息融合技术 突破环境感知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V2X通信模块集成,车载与互联信息融合技术。
(11)车辆协同控制技术 突破整车集成与协同控制技术。
(12)数据安全及平台软件 突破信息安全、系统健康智能监测技术,并搭建中国版车载嵌入式操作系统平台软件。
(13)人机交互与共驾技术 突破人机交互、人机共驾与失效补偿技术。
(14)基础设施与技术法规 形成中国版先进智能驾驶辅助、V2X及多网融合的技术标准体系和测试评价方法,完善基于V2X通信标准体系的道路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