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业区的转型助推新型城镇化的路径研究:以快速工业化地区的东莞市为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动力与机制研究

国内关于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动力与机制的研究最早从对旧工业区用地规划布局、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区位选择的研究开始入手。

徐磊(2005)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范式,研究我国开发区的转型问题,其中涉及开发区转型的动力机制、自适应过程以及相应的路径依赖问题,试图探索一种开发区研究的新型思路。傅晓(2009)以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解释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认为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建国以来制度创新的成果逐步积累、外部环境逐步变化的共同结果,是中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增量制度革命和边际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打破了传统制度的路径依赖,把城市改革带出了放权让利、行政权力内部分配造成的困境,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尝试把中国的制度变迁推进到全面协调、整体推进的阶段。

李铁立和姜怀宇(2006)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全球动力三个机制, 李铁立,姜怀宇.老工业基地改造多元动力机制研究.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认为老工业区的衰退时缺失上述动力机制或者获取动力机制的能力不足导致的结果,因此老工业区的结构改造和再开发应建立在多元动力机制共同作用的基础上。李立(2005)从经济、社会、城市经营、政治、环境、文化等方面,综合分析政府推动老港改造和功能转型的动力。他认为:城市老港区的地理位置极其优越,具有丰厚的房地产开发价值;老港区是低收入劳工阶层的主要居住地,老港区的再开发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老港区的城市化改造和再开发式港口城市经营城市的重要手段;市政当局的政绩压力是促使政府改造老港区的重要动力。 李立.滨水城市老港城市化开发研究.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5,(2). 有学者指出,老工业区再开发的关键是产业重建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任保平(2007)认为老工业区的产业重建机制包括结构转化机制、创新机制和援助机制。 任保平.衰退老工业区的产业重建与政策选择:德国鲁尔区的案例.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其中结构转化机制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组织结构的调整与转化。

贾及鹏(2001)根据我国国有企业与工业结构调整的背景,系统地阐述了城市旧工业区的改扩建过程中规划方法、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等问题。张晓云(2001)从城市功能布局、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铁西工业区兴起及衰退机制。李冬生、陈秉钊等(2006,2008)认为工业用地的更新与调整既反映了中心城区级差地租,也是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的必然要求,在旧工业区更新过程中应按照创新区要求,努力完善城区功能与布局,尽量避免单纯住宅主导开发的倾向。阳建强(2006,2011)重点分析了我国城市老工业区更新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更新理论、类型模式、综合评价体系等方面对老工业区更新工作提出了建议。

随着国内旧工业区更新实践的快速开展,国内学者的研究范围也从单一的旧工业区产业结构升级、用地布局调整向探讨旧工业区更新动力、更新模式等方面延展开来。在旧工业区更新动力方面,吴炳怀(1997)通过比较长江三角洲和北京市旧工业区更新改造情况后认为,产业结构优化、土地市场价值规律、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及综合环境质量目标是我国旧工业区更新的主要动力。舒美荣(2010)将旧工业区更新的动力总结为土地价值规律、产业结构调整、功能混合要求、文化因素带动、和谐社会构建等五种;在旧工业区更新模式方面,徐超平(2002)将旧工业区更新总结为经济复兴型、环境改造型、历史保护型和改造利用型四种模式。陈运广(2011)将我国已有的旧工业区更新实践分成艺术区模式、工业遗址公园模式、室内博物馆模式、商业区模式四种更新模式。徐颖(2011)认为我国老工业区更新改造根据更新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推倒重建型”和“穿衣戴帽型”两种。罗鹏(2012)总结了2008年以来广州、东莞、深圳以及佛山等地区的旧工业区更新实践案例,将旧工业区更新类型分为工业遗产更新改造型、功能置换型和产业升级型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