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汉字思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节 什么叫寻常?

前面我们讲了顶天立地的“人”,讲了“大”字,以及与“大”字有关的几个汉字。这一节我们继续讲与“大”有关的字,讲如何以“身为度”。

假如时光倒流,让我们回到大禹治水的那个年代,大家跟着大禹一起去治理大洪水。大禹的父亲(鲧)治水失败的教训告诉人们,仅仅依靠堵,是堵不住大洪水的,只有把泛滥成灾的大洪水想方设法加以疏导,把洪水引向大海,才能彻底消除水患。

那么,我们如何来疏导呢?当然只有开挖河道、修筑河堤了。问题是,这些河道到底需要开挖多长、多宽呢?河堤需要修筑多高呢?川流不息的河水又有多深呢?所有这些数据,都要靠我们实地去一段一段地测量才能掌握。但是远在四千多年以前,那时候没有任何测量工具,甚至连我们今天最常见的尺子都没有一把,更不用说度量单位了,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测量呢?

大家都是聪明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办法。有人可能会说,可以用竹竿、木棒等来代替尺子;也有人会说,可以用绳子来代替尺子;甚至可能还有人说,可以用我们自己的身体当尺子来测量:双腿一跨,就可以以步代尺;双手一张,也可以以手代尺。那么,到底用什么办法来测量呢?实际上古人所使用的就是这第三种方法。

大禹治水的时候,根据《史记》的记载:“禹,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这句话里面描述了一个测量环节,其中有三个关键字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那就是“身为度”。什么叫身为度?就是用我们自己的身体作为测量的尺子,作为长度单位,依靠步行和手臂来测量长度。

那么,这个长度单位当时是怎样确定的呢?我们再来看这个“大”字造型:一夸张称为“一寻”,那么两夸张呢?就称为“一常”。于是,“寻常”这个词就产生了。这“常”字的读音,与丈量的“丈”字相近。为了与平常的“常”字相区别,所以后来人们就把“常”字改成了“丈”字。

我们现在也可以来表演一下这个“寻常”:

一寻

一常

把我们的双手张开,这叫什么?这叫一寻。

如果两个人并排站立,一起张开双手,这叫什么?这叫一常。

我们把寻和常合起来,这叫什么?这叫寻常。

所以,两手张开,以身为度,这就是大度;寻常就是大度,大度就是寻常。

由于大禹治水的时候,工程难度非常大,各种条件非常差,工作非常辛苦,而女人就不太适合从事这项工作了,所以当时跟随大禹治水的人大多是男人。丈量的时候,就以男人的手臂作为标准长度,所以男人也就称为“大丈夫”。我们可以来看一下“丈夫”的“夫”字,它的甲骨文字形也有一个“大”字,这表示人;然后再在人的头顶上插一根簪子,也就是一根针。中国古代,男子成年以后一般都要举行成人礼,叫冠礼,就是戴一种特制的帽子,作为男子成人的标志。

甲骨文“夫”字

今天男人的头发一般都理成短发,但是在古代,有一种观念认为,人不能轻易剪掉自己的头发。为什么呢?《孝经》里面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人的头发属于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是父母给我们的,而父母给的东西,子女不能轻易毁伤,这是一种孝的表现。

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所以古人的头发一般都比较长。如果头发要是拉下来,生活就不太方便了。为了固定住这长长的头发,就需要在帽子上或者直接在头发上插一根簪子。“大”字上面的这一横,实际上就表示簪子,这就是“夫”字。所以,“夫”字表示一个人成年了,是个成年人了。

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身为度”去丈量,但是有时候也会遇到不正常的情况,也会有非常之事发生,生活就是这样。让我们再次回到大禹治水的年代,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遇到了非常复杂的地势和地形:既有高高的悬崖,也有深深的沟壑。如果我们采用正常的方法,用“夸张”的方式去丈量的话,那就无能为力了,这时候怎么办呢?

办法总是会有的,办法总比困难多。新办法终于被人们想出来了:我们可以找一根长绳子,让人拉着绳子的两端,然后一“夸张”、一“夸张”地去丈量绳子。一“夸张”就为一寻,每到一寻之处,就在绳子上结一个小绳结作为标志;每两“夸张”就为一常,在每个一常之处,就在绳子上再结一个中绳结作为标志;到每十常(丈)之处呢?我们就在绳子上结一个大绳结作为标志。这样一来,只要拉着这根结绳记度的长绳子,我们就可以去测量那些地形复杂的地段了。这叫什么?非常之处采取非常手段解决,非常之时采用非常之法应对。

现在我们回顾一下,这一节讲了“夫”“寻”“常”等字,又讲了“寻常”“大度”等词语。我们自己还可以再去思考一下,什么是正常?什么是反常?什么是非常?还有“非同寻常”“不同寻常”和“异乎寻常”等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