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上(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答周若庄

【题解】

本文于万历十四年(1586)写于麻城。周若庄,未详。这封信是就对《大学》第一章的理解而写的。《大学》原为《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儒家系统论述治国修身学说的篇章。北宋程颢、程颐等将其从《小戴礼记》中抽出加以整理,与《中庸》《论语》《孟子》相配,合称“四书”。南宋朱熹作《四书章句集注》,将《大学》列为四书之首,使之成为儒家学说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大学》第一章的全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李贽在这封信中强调他所说的“明德”是“吾之所本有”,而“明明德于天下者,亦非强人之所本无”,以及“无善无恶,是谓至善”的观点,与道学家的主张显然是有区别的。《续焚书》卷一《与马历山》也论及《大学》第一章诸问题,可参看。

 

明德本也[1],亲民末也[2]。故曰“物有本末”[3],又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4],壹是皆以修身为本[5]”。苟不明德以修其身,是本乱而求末之治,胡可得也?人之至厚者莫如身[6],苟不能明德以修身,则所厚者薄[7],无所不薄,而谓所薄者厚,无是理也。故曰“未之有也”。今之谈者,乃舍明德而直言亲民,何哉?不几于舍本而图末[8],薄所厚而欲厚所薄乎!意者亲民即明德事耶?吾之德既明,然后推其所有者以明明德于天下[9],此大人成己、成物之道所当如是[10],非谓亲民然后可以明吾之明德之谓也!

【注释】

[1]明德:光明美好的德性。

[2]亲民:亲爱民众。亲,另一解为“新”,去旧继新之意。亲民就是经过教化,使民众能革旧布新,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李贽在此文中取的是“新”意。

[3]物:事物。本末:事物的根本和枝节。

[4]庶人:平民,老百姓。

[5]壹是:一切,一律。

[6]至厚:最为重视。厚,丰厚,引申为重视。

[7]薄:淡薄,引申为轻视。

[8]不几于:不是近于。几于,近于,几乎。

[9]明明德:发扬光辉的美德。前一“明”字为使动词,使……发扬的意思。

[10]成己、成物:语出《礼记·中庸》。原意是说至诚的人(即遵照“中庸之道”的人),不但自己修养人格取得成就,还要及于万物,行于他人,使万物都完成其自然禀性,使他人也都完善其人格。

【译文】

彰明光明美好的德性是根本,使民众革旧布新提高道德修养随其后。所以说“事物都有本末”,又说“自天子以至平民百姓,都是要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为根本”。如若不彰明光明美好的德性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那是离开了根本想去影响民众而求得品德修养,这怎么可能实现呢?人们最重视的就是自身,如若不能以光明美好的德性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那就是把应该重视的却轻视了,该重视的却都轻视了,认为这也可以影响民众获得光明美好的德性,这是没道理的。所以说“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的”。而今的学者,离开彰明自己的光明美好的德性而只说提高民众的道德修养,为什么?这不是舍本而求末,轻视应该重视的而重视的都是不重要的吗?这些学者的意思是不是指提高了人们的道德修养就等于彰明了光明美好的德性?只要具有了光明美好的德性,而后就把这光明美好的德性发扬于天下,这正是伟大之人不但自己修养人格而且及于他人和万物使之都完善其品格,并不是只要民众革旧布新而后就可以彰明光明美好的德性了。

 

且明德者吾之所本有,明明德于天下者,亦非强人之所本无[1]。故又示之曰“在止于至善”而已[2]。无善无恶[3],是谓至善,于此而知所止[4],则明明德之能事毕矣。由是而推其余者以及于人,于以亲民,不亦易易乎[5]!故终篇更不言民如何亲,而但曰明德;更不言德如何明,而但曰止至善;不曰善如何止,而但曰知止[6];不曰止如何知,而直曰格物以致其知而已[7]。所格者何物?所致者何知?盖格物则自无物,无物则自无知[8]。故既知所止,则所知亦止;苟所知未止,亦未为知止也[9]。故知止其所不知,斯致矣[10]。予观《大学》如此详悉开示,无非以德未易明,止未易知,故又赞之曰[11]:人能知止,则常寂而常定也,至静而无欲也,安安而不迁也,百虑而一致也[12]。今之谈者,切己自反[13],果能常寂而常定乎?至静而无欲乎?安固而不摇乎?百虑而致之一乎?是未可知耳。奈之何遽以知止自许[14],明德自任,而欲上同于大人亲民之学也?然则颜子终身以好学称[15],曾子终身以守约名[16],而竟不敢言及亲民事者,果皆非耶?果皆偏而不全之学耶?

【注释】

[1]本无:本来就没有,而外加的东西。

[2]在止于至善:在于使人们处于最完美的境界。止,处于,达到。至善,善的最高境界。至,极,最。

[3]无善无恶:这里指善恶未分之前的人的自然本性。李贽在本卷《又答京友》中对此有进一步的论述,可参看。

[4]知所止:知道、立志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止,这里作名词用,止境,境界。

[5]易易:简易,容易。

[6]知止:即上文所说“知所止”。

[7]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格,推究。物,事物。但李贽有时又把“格”解为排除之意,如《道古录》:“此物如何格去”, “故圣人格之”等。因此,才有下文的“格物则自无物”。又据《道古录》:“此身原无物也”, “其所以使人七颠八倒者,皆物也”, “立吾无物之体”等,可知李贽所说的“物”,即上文所谓“强人之所本无”的外加的东西。这实是对当时道学家们所鼓吹的伦理道德而言。致其知:求得知识。致,达到,求得。

[8]无知:这里指除了人们“所本无”的“明德”之外,再也没有别的外加的知识了。这是针对当时道学家把格物致知归结为“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而言。

[9]“故既”四句:意为你知道了所要达到的所当止的最高境地,那么你要知道的也就掌握到了;如果你要知道的还没有掌握到,那就不能说已经懂得所要达到的最高境地了。

[10]“故知”二句:意为只要知道你还没有达到最高的境界,那就是得到了知识。致,达到。

[11]赞:阐明。

[12]“人能”五句:从前文“予观《大学》如此详悉开示……”当是李贽自己对《大学》中“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解说。常定,常常安定志向。至静,极其安静,指心不浮躁、妄动。安安而不迁,遇事泰然安稳、志向确定,而不思虑迁移动摇。百虑而一致,经过种种考虑而归于一致。

[13]切己:深切紧密联系自己。自反:自我反省。

[14]遽(jù):匆忙急迫。

[15]颜子:即颜回,字子渊,又称颜渊。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好学乐道,贫居陋巷,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早死,孔子极为悲痛。孔子称颜回为好学,《论语》中《先进》篇、《雍也》篇中都有记载。

[16]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末鲁国人。孔子弟子。以孝著称。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简易的修养方法。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犯而不校(别人触犯自己也不计较)”等主张。《大戴礼记》中记载有他的言行,相传《大学》是他所著。后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宗圣”。《史记》卷六七有传。守约: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意为简易可行。

【译文】

美好的德性是人人都具备的,彰明这光明美好的德性于天下,并不是从外面强加于人的。所以又说“在于用这种德性去除旧布新使人们处于最完美的境界”。善恶未分之前的人的自然本性就是最完美的境界,立志要达到这一境界,那么也就可以彰明光明美好的德性了。由此而推及其他以及众人,使人们革旧布新提高道德修养,不是很容易的事吗?所以《大学》的第一章都不说怎样去使众人革旧布新,而只说彰明光明美好的德性;不说怎么彰明光明美好的德性,而只说使人们达到完美无缺的最高境界;不说怎样使人达到完美无缺的最高境界,而只说要立志知道达到完美无缺的最高境界;不说只是知道立志达到完美无缺的最高境界,而说要推究事物的原理而获得渊博的知识。要推究什么事物的原理?要获得什么渊博的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并不是要去推究上面所说的“强人之所本无”即从外面强加于人的原理,没有这种从外面强加于人的原理自然也就不存在“强人之所本无”的外加的知识。所以你知道了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那么你要知道的也就掌握了;如果你要知道的还没有掌握,那就不能说已经懂得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了。只要你知道还没有达到最高的境界,那你就获得了知识。我看《大学》第一章如此详悉说明,无非是因为德性不容易彰明,应该达到的最高境界不容易认识,所以又阐明说:人们若能知道要达到最高的境界,然后就安祥闲静而有确定的志向,就能内心宁静而无欲望,遇事泰然安稳,思虑不会迁移动摇,经过多种考虑而归于一致。而今的谈学者,深刻的自我反省一下,是否能安祥闲静而有确定的志向?能否做到内心安静而无欲望?能否做到遇事泰然安稳思虑不迁移动摇?能否做到经过多种考虑而归于一致?都是不可知的。怎么能匆忙的以已经知道要达到最完美的境界而自许,自以为已经具有美好的德性,而想与使民众革旧布新提高道德修养的大人之学一样。然而像颜回一生都被称之为好学,曾子终身以奉行简易可行的修养方法而著称,但都不敢说及使民众革旧布新提高道德修养之事,难道他们都是不符合使民众革旧布新提高道德修养这一命题,都是偏而不全之学吗?

 

世固有终其身觅良师友,亲近善知识[1],而卒不得收宁止之功者[2],亦多有之,况未尝一日亲近善知识而遂以善知识自任,可乎!

【注释】

[1]善知识:佛教用语。闻名为“知”,见形为“识”:即善友、好伴侣之意,后亦泛指高僧。这里指懂得“明德”道理的朋友。

[2]宁止:谓所当止。即上文寂静、安定而无欲不摇之意。

【译文】

世上总有一生都在找良师良友,并具有光明美德的好伴侣,但终于收不到寂静、安定而无欲不动摇之功的人,也多有之,何况一天也没有接触具有光明美德的人而却自认为自己已经具有了光明美德,这怎么可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