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性必修课
“人性”是我们必修的第一门心理课。我们为什么要戴上人格面具?你的心理能量流向何处?男人身上的女人和女人身上的男人又是怎么一回事儿?怎样才能释放潜意识领域的巨大能量?
第1课 我们都戴着人格面具
心理学中的人格一词,来源于希腊语persona,它的原意指的是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就像京剧演出时演员戴的脸谱一样。后来,这一词成为了心理学中的专业术语,表示人在不同社会场景中表现出来的人格。
可以说,一个面具就是一个人格的侧面,所有的面具,包括面具下面那个真实的自我,一起构成了人格的总和。因此说,人格没有真的假的之分,只有公开的人格和隐秘的人格。
在社会上的公开场合,人们需要和他人和睦相处,不能过分暴露自己的本性,因此就会戴上“亲和”“有修养”这类面具;追求理想时,不想让人看到内心软弱的一面,就会戴上“积极向上”“开朗乐观”这类面具。
这些面具会帮助人们实现个人目的,取得想要的成就。但是,如果一个人过分沉溺于扮演的角色,也可能因此陷入了“面具膨胀”,让一部分特质占领了人格的全部。
在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中,作者塑造了一个内心充满矛盾冲突,为了飞黄腾达的目的带着面具生活的人物形象——于连。于连生在一个低下的平民家庭,他最崇拜的人物是拿破仑,可惜,在他出生的年代,拿破仑已经成为了过去时。
为了能够像拿破仑一样出人头地,于连想尽一切办法进入上层社会,而达到目的的唯一方法就是穿上黑色教服,成为主教。为了迎合上流社会的标准,他不得不违背内心的想法,生活在一连串的矛盾当中。
于连根本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却为了获得主教的位置装出一副热忱、虔诚的模样;他将《圣经》中的话当作谎言,却又将《圣经》和《教皇论》的拉丁文版本倒背如流;他内心对拿破仑充满了热爱和敬仰,却因为害怕别人知道而烧毁了藏在床垫下的拿破仑画像……为了迎合上流社会的审美趣味,为了达到他改变命运的目的,于连隐藏起内心真正的声音,戴上了一层又一层的人格面具。
如果说,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庞大的化装舞会,那么每个人都是戴着假面生活。作为向公众展示的一部分人格,假面就变成了社会情境下的自我。某种意义上说,这种面具具有欺骗性,甚至常常被人称作“虚伪”,然而,每个人都是在将真我隐藏起来之后才顺利地被群体和社会接纳的。若说虚伪,那么这个化装舞会不是更大的虚伪吗?
相信,没有人愿意将对外呈现的人格面具定义为“虚伪”,也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个虚伪的人,因为虚伪是个贬义词。试想一下,一个人真的能做到那么纯粹,一点都不虚伪吗?见到不喜欢,甚至讨厌的人,也要礼貌地问声好,这时候戴的是“修养”的面具;明明不喜欢一件事,但是为了金钱或者奖赏,还在认真地做,这时候戴的是“积极”的面具;一个人内心很脆弱,害怕和人争论,委屈时想要躲起来大哭一场,却还是笑着对大家说,我没事,这时候戴的是“坚强”的面具。
就像于连一样,这些面具都违背了自己的内心,却让人与人之前更融洽,社会秩序更稳定。曾奇峰曾经说过:“我不知道的是,有没有这样一种境界的人格,不需要任何防御,‘裸露’着就可以好好地活下去?”从文字中,可见大师的率真可爱,情怀别致,可是,这样的“裸露”是每个人都能够尝试的吗?
司汤达在《红与黑》中只让于连活了二十三年,算是英年早逝。短暂的生命中,作者却让他的二十三年经历了人生的所有,他曾经有希望、有梦想,并且不择手段地为之奋斗,最后失败,死亡。
可以说,在于连的一生当中,他都戴着面具而活,为了不同的目的以假面示人,到了法庭上,他终于扯去了面具,卸掉了一切伪装,这时人们发现,原来这个手段卑鄙,内心肮脏的家伙是一个不甘平庸,勇于反抗贵族社会的平民英雄。此时的他面对着赤裸的灵魂,发现了最真实的自我,也发现了生命中的真爱。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面具,也有很多于连这样戴着面具苦苦挣扎的人。实际上,人格面具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就像人民币本身没有价值一样,重点在于戴着面具的人如何使用它。事实已经证明,“坚强”“亲和”“有教养”这些面具能够让人们更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获得他人的接纳,既然如此,这些面具的存在又有何妨呢?
只有当一个人过分地沉迷于人格面具之中,沉迷于自己扮演的角色,才会发生可怕的悲剧。因为,一个人戴着面具,刻意扮演某种角色的人,容易在角色中迷失原本的自我,失去个性,从而变得茫然。而且,沉湎于某种角色也会使得真实的自己与角色身份混淆,造成心理冲突。
人在社会中生活,面具是一种保护伞,就像动物的皮毛伪装、颜色伪装一样,可以帮助人们适应环境,保护内心的自我空间。当然,我们也要根据环境及时调整角色,以平常心来面对生活中的虚伪与不真实。这样的话,就能使心理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我们的理想、目标、人生追求才更有希望。
第2课 像父亲一样的男人
小雅的初恋发生在十九岁,对象是她的大学老师。在一起的原因很简单,他人很帅,一肚子学问,是个文艺青年。因此,小雅不在乎这个男人大她十五岁。当然,他是有家庭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了。
他们的约会很简单,为了避免流言蜚语,他们都是晚上出门,去二十四小时营业的咖啡店聊天,看午夜场电影,然后就是酒店过夜。小雅非常享受他的疼爱,站在他身边就觉得心里踏实。
小雅从来没想过和他结婚,可是,他的家庭还是给他们的爱情带来了麻烦。周末约会,他总是要安顿好妻子和孩子,才能匆匆忙忙地见她一面,说不上几句话,再匆匆离去。断断续续两年后,小雅面临毕业,他们的爱情也在争吵和猜忌中告一段落。
分手后,小雅离开了生活二十多年的城市,去了外地。她本以为能够告别内心的伤痛,却发现离他越远越伤心。那段时间里,小雅什么都吃不下,吃什么吐什么,体重一度瘦到了四十公斤。就在她内心痛苦,孤独寂寞的时候,明远出现了。
他是分公司的经理,一个月在总部待两星期,回分公司待两星期。上班第一天,小雅就见到了明远。可惜,明远当时赶着回分公司,没有说话的机会。两个星期后,两人才真正开始联系,并很快同居。他同样有家庭,比小雅大十九岁。
和她的初恋不同,明远非常宠爱她。他很有修养,说话很温柔,常常为她安排意想不到的惊喜。即使他回到分公司,依然每天给小雅打电话,问她睡得好不好,有没有按时吃饭。这一次,小雅认真了。她觉得,这就是她要找的男人,她想和他一起生活,想为他生个孩子。
可是,明远明确提出,他不可能离婚,即使和妻子没了感情,他也不会扔下女儿不管。实际上,常常令小雅吃醋的不是他的妻子,而是他的女儿。每次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明远肯定会讲一堆关于女儿的事。因为他的女儿,他们的约会一推再推,他甚至因为女儿在睡觉,而挂断了她的电话。到最后,小雅失去了耐心,申请了出国留学,彻底放弃了这段关系。
过去了好几年,小雅身边的追求者依然是年长她很多的人,即使她并非有意破坏别人的家庭,总是有这样的追求者来找她。不可思议的是,小雅对同龄人一点感觉都没有,总觉得他们还是小朋友,还没长大。她有一点意识,或许是因为从小和母亲一起生活,缺乏父爱,才会如此。她并不想三十岁之后的生活也是一个人孤孤单单地过日子,或者作为某个男人的情人躲藏在见不得光的地方,可是,她又不知道如何改变?
从小雅的感情经历分析,她是一个有恋父情结的女子。一般情况下,父女相依为命的家庭,或者父女感情好,和母女关系冷淡的家庭容易发生女儿过分依恋父亲的现象;另外,童年期过早失去父爱,或者出生在单亲家庭的女孩会将对父亲的感情转移到其他人的身上,产生对印象中,或想象中的父亲形象的依恋。小雅则属于后者。
小雅的交往对象都是年长她很多的男性,有的甚至到了她父亲的年纪,很明显,她将这些人当成了父亲的替代品,享受那种父亲对女儿的宠爱。不过,这些已婚男子并不能给予她“完整的父爱”,反而加重了她内心对父亲的依赖。因此,即使和一个对象分手,她依旧会在人群中寻觅父亲式的恋人,从而弥补成长中的内心缺失。
如果小雅一直带着这种情结生活的话,即使她有一天走入了婚姻,也可能无法全心投入,无法将对父爱的寻求转移到丈夫身上,最后导致婚姻的不幸。因为,她在寻找的永远都是心中那个父亲的影子,当她发现一个人比较符合内心的标准时,就会与之开展恋情。但是,世界上根本没有人会完全符合她的标准,导致她所有的寻找都成了虚妄。
实际上,每个家庭中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恋父情结或者恋母情结,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并不是见不得人的事。不同的是,正常发展的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会将对父亲或母亲的依恋转移到同龄的异性身上,发展伙伴关系,谈恋爱,从而进入人格发展的新阶段。然而,那些对父亲或母亲依恋时间更长、程度更深的孩子,容易在青春期发生情感固着,无法转移心理上的依赖,严重的话,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摆脱这种情结的困扰。
具有恋父情结的女孩子,一般都比较柔软,即使外在上可能具有高学历、高收入,在社会上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在内心中,她永远是一个需要宠爱的小女孩。同样,具有恋母情结的男孩子也有类似情况。恋母的男孩一般没有主见,缺乏进取精神,有时甚至为了讨好母亲而抑制自己的主张。在婆媳关系上,恋母的男性无法忍受妻子说母亲的坏话,常常因此和妻子怄气,甚至导致夫妻关系的裂痕越来越大。
或许,世界上所有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固着的情结,或者是对父亲的,或者是对母亲的,或许是对完美的情结,对成功的情结。了解自己的情结是为了克服、摆脱它们,让自己能够幸福地生活。对于恋父或恋母的人来说,让自己变得独立、坚强起来是最好的方法。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独立,要让自己在精神上渐渐独立,将原本的单向依赖变为彼此依赖,互相关怀。
第3课 心理能量流向何处?
按照人和环境的不同互动模式,荣格将人分成了外倾型和内倾型,同时,他还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情感、思维、直觉和感觉四种机能。其中,感觉告诉你存在着某种东西;思维告诉你它是什么;情感告诉你它是否令人满意;直觉则告诉你它来自何处和向何处去。于是,这两个分类,四个维度,就成为八类人格。
那么,外倾型的人具有什么特点,内倾型是何种行事风格呢?因为荣格是根据人的心理能量指向来分的,我们可以按照能量的流向来具体地理解外倾与内倾之间的区别。外倾型的人将心理能量指向外界,因此他在认识世界时,更看重客观存在的事物,与外界的互动更多一些。
相反,内倾型的人将心理能量指向内部,于是当他认识世界的时候,更看重内在的自我感受,倾向于将内心的感觉、观点投放到外界。当然,无论是外倾还是内倾,都会遇到个人风格和外界现实冲突的时候。外倾型的人最容易忽略内心,从而迷失自我;内倾型的人则过分强调内在感受,因此时常需要在自我观念和客观现实之间做选择。
外倾型与内倾型并非水火不容,但是难以互相理解。在外倾型人眼里,内倾型人不是独裁者就是神经病;在内倾型人眼中,外倾型人则是内心空洞的野心家,自不量力地想要成为世界之王。然而,在二十一世纪的社会文化中,外倾型人的科学、务实和注重规范的精神让他们成为了社会主流,因此内倾型人的思想、感受、心灵就处于劣势,变得更加虚幻。
外倾型人喜欢和外界的一切打交道,他们热衷建立社会规范,改变大多数人的命运,为企业或者机构的建立呕心沥血。在他们看来,只有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成文的条例才是王道,内倾型人坚持的内心感受、平和心态和思想的巨大支撑对他们来说都不是客观的存在,而是头脑运动产生的幻觉。
为此,荣格曾经提出过自己的观点,他说:“只有病态的心灵才会忘记认识必须要有主体,倘若不是因为我知,便没有任何认识可言,便也没有世界可言。”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内倾型人强调的自我、主观因素,人们根本无法超越自身去认识外界世界。可惜,外倾型人相信的永远是科学的统计数据和摆在眼前的证据,即使主观存在的重要性是一个毫无争议的事实,也无法通过外倾型人接受的方式得到证明。
当然,我们要说,外倾型人和内倾型人原本处于平等的地位,是社会的发展让内倾型人处在了劣势,并且越来越有一种苍凉无奈的感受。毕竟,在追求效率和强调产出的社会,有哪个企业能够接受思想丰富,但是行动力差,有一颗聪慧的心灵却无法解决自身温饱的蠢货呢?
实际上,一个杰出的内倾型人往往能够在物质繁杂的世界里找到真理。他们是精神世界的建造者,也是美好情感的守护者,在研究的领域,内倾型人往往能取得无人能及的科研成就。然而,丰富的情感和思想也让他们成为自身的束缚者。一旦他们在外部世界受挫后,本能的处理方式就是封闭自己。为了躲避外界的伤害,尽量减少和外界接触的机会,或者说减少投入的热情。
在生活中,那些见面时和蔼可亲,给人温暖随和感受的人,一旦深入了解后,就会发现他内心中那个自成一体的世界,那是别人无法涉足的地带。他不仅对一个人封闭,对所有人都是如此,只不过,论交情浅薄,封闭的程度会稍有不同。当人们明白了这不过是内倾型人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或许能够给予他更多的理解和关怀。
荣格也提出了内倾型人中最极端的一种情况,即过分强调感受和理念的内倾型人。当这种人遭受生活的失败时,他会躲避外界的干扰,将心理能量投向自身,进行反思和检讨。当他检讨的是自己的欲望而非做事的原则时,他会消减欲望的能量,强化坚持的做事原则,反之也可。遇到失败,不质疑自己,反而更加强悍地坚持到底的人是最可怕的,比如希特勒。
在遭遇挫败时,外倾型人的极端类型并不会比内倾型人温和。因为外倾型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很少反思和检讨,他们会因为熟悉世界运行的规则而生,也会因为规则的变更而死。一旦他所熟悉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或者现实和自我发生矛盾时,他们的内心会如同孤儿一般,变得无所依傍。这时,外倾型人会抱怨社会的不公,谴责垄断企业压缩了人才的生存空间,严重时,他们会酗酒、吸毒、人格分裂,甚至用暴力报复社会。
其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不是这么极端的外倾型或内倾型,就像每个人的气质类型都不是典型的多血质或粘液质一样,每个人都处在一种模糊的中间状态,或者说,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外倾和内倾的一部分基因。
情感、思维、直觉和感觉这四种心理机能也是如此。理论上,一个人看见大海后,说出“海真蓝”或“我喜欢风中的海腥味”的人是感觉型的人,说出“深沉”和“海纳百川”的人是直觉型的人,实际上,一个人可能将两种类型的感受同时说出来,只不过侧重点会有不同。
此外,外倾型和内倾型的分类只是让人们更加了解自己,在生活中能从容地接纳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外在行为,对自己说“对呀,这样的人就是我”!而且,无论是外倾还是内倾,都不会影响你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比如李白和杜甫。
第4课 梦是潜意识的表达?
三天前,美静做了一个非常恐怖的梦,过了好几天,她依然心有余悸。梦中是片段式的场景,像电影闪回一般,一段一段地出现。一开始,美静来到了一个花园。花园里站着一个长发飘逸的女子,美静对她的背影很熟悉,可是又看不见她的脸。
走近后,美静发现长发女子杀了人,并且在肢解尸体。美静一阵眩晕和呕吐,她感到非常害怕,于是赶快逃走。她跑啊跑,跑啊跑,可是双腿好像就是跑不快。跑了很久之后,她又回到了长发女子面前。这次她同样看到女子在肢解尸体,不过没有之前那么害怕了。
场景转换之后,长发女子开始喂美静吃食物。美静知道食物里藏着一只“杀人的手”,于是拼命地躲藏,可是长发美女一直逼她,样子看起来很疯狂。美静正要逃开时,遇见了一个男孩。她向男孩求助,希望他能解救被疯女人追赶的自己。男孩欣然答应了,可是,他转眼之间就变成了长发女子的帮手,两个人合起伙来抓美静。美静再次选择了逃跑,她跑啊跑,跑啊跑,她用了很大的力气,却好像只跑了几十米的样子。在她马上被抓住的时候,美静从梦中惊醒了。
在分析美静的梦境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她做梦前的现实情况。美静今年上大学一年级,她和最要好的闺蜜甜甜爱上了同一位学长李涛。两个人都在偷偷暗恋的时候,甜甜先向李涛表白了,因此他们变成了男女朋友。
美静虽然一再隐藏内心的情感,最后还是因为一件小事和甜甜发生了争执。从此之后,两人的友谊受到了影响,美静的生活也出了问题。她开始失眠、头晕,睡觉的时候经常做噩梦,学习情绪也不高了。在吵架后的第二天晚上,美静做了这样的梦。
所谓“白日有所思,夜晚有所梦”,从这个梦境的表面来看,美静将心中的愤怒和矛盾在梦里表达了出来。那个披着长发的杀人女子就成为闺蜜甜甜的化身,当美静向一个突然出现的男孩求助时,男孩瞬间变成了甜甜的帮手,也就意味着,她喜欢的学长和甜甜在一起,而不是和她。无论美静怎样奔跑,总是跑不动,跑不远,也意味着她在现实中的彻底失败。
当然,如果按照精神分析的方法来看,美静看见的是长发女子的背部而不是面部,代表了她潜意识中一种“拒绝”的态度,比如拒绝面对内心的情感,为了维持友谊,拒绝向喜欢的男生表达心迹。此外,杀人是一种摆脱外来影响的手段,而被杀则象征做梦者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美静在梦中是被杀,意味着她性格中软弱的一面,在追求男朋友方面不如对方,发生争执后,她的内心受到的震荡比较强烈。
当做梦者梦见杀人这种极端暴力的手段时,常常意味着潜意识的能量正在积聚,将成为做梦者对暴力追求的一种暗示。因此,美静需要尽快地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勇敢地面对内心压抑的欲望和情感,否则的话,对身心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生活中,很多人强调说,“我从来没有做过梦”,或者“我从来记不住梦到了什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没有人是不做梦的,之所以有人会不记得做过梦,或者不记得梦见了什么,是因为他们醒来的时间不是在睡眠阶段中的“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人在睡眠时,一旦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人的心脏频率、眼动速度和肌肉的活动强度都和觉醒状态时差不多,人就在这一阶段进入梦境。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强调了梦境的来源,一是深藏在潜意识中的童年期创伤事件;二是内心愿望的实现;三是由现实情况引发的一系列联想。当然,弗洛伊德在书中强调了潜意识的作用,认为人的大多数梦境都和童年期的心理创伤有关。比如,一个经常梦见被蛇攻击的女子可能在童年期遭遇过性侵犯;一个小时候被父母虐待的男子经常会梦见被人追杀,或者真的杀害。
随着人类对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弗洛伊德的经典分析正在慢慢被推翻。2008年,美国的一份对人类梦境的最新研究表示,梦境中的素材更多来自过去一周发生的事情,而不是产生于童年时期的心理创伤。和遥远的童年期的经历相比,日常的记忆、生活中的小事对梦境产生更重要的影响。比如,和朋友的一次争执、一部精彩的电影,或者和朋友聊天时的重要话题。
很多人都做过被人追赶,但是又不能动弹,或者跑也跑不动,跑不远的梦。这种梦境是大脑对自然情况的一种反应。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做梦者的身体常常麻痹,因此,潜意识将这种身体的麻痹转化为心理上的无助感,人就会在梦中努力逃脱追捕,却又好像马上就要被抓到。
此外,飞翔的梦境也是人们经常遇见的梦境之一。来自进化心理学的解释认为,飞翔表现了人类的“遗传记忆”。达尔文曾经认为,人类的祖先是由鸟进化而来,因此,飞翔的梦是一种遗传记忆的表现。同时,这种梦境也表达了做梦者希望摆脱困境,获得希望的心理期待。
第5课 安能辨我是雌雄
在动物王国,存在一种奇特的雌雄同体的现象,有的动物雌性和雄性共生,从身体中间被一分为二,分成雌雄和雄性两半。也有的动物雌雄寄生,比如大西洋扁贝。雄性扁贝会在寻找到配偶之后伏在雌性扁贝的背上,当雄性扁贝失去生殖器后,就会完全变成雌性扁贝。没过多久,还会有另外一只雄性扁贝过来,从而形成一种“雌雄同体”的现象。
在人类中,性染色体的不同决定了新生儿的性别,不过,当基因发生突变,或者胎儿在孕育的过程中出现了特殊的变化,也会发育成雌雄同体的胎儿。在心理学上,“雌雄同体”并非像生物学所讲的那样雌雄共生,而是一种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共存的人格原型。
古代人类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比如,希腊神话中就有这样一个故事:
最早的人类是球形的,有四条胳膊、四条腿、一个头、两张脸。两张脸朝着相反的方向看。这些球形人类有着非凡的力量和智慧,他们与诸神战斗,结果被嫉妒之神砍成了两半。
于是,人类从球形变成了两半,一半是女性的,一半是男性的。从此以后,这被分成两半的人类一直在寻找对方,渴望重逢。当他们中的一个遇到了另一半时,就会融化在爱、友谊和亲密当中,他们片刻都不能分离,并且一起度过一生。
或许有人觉得神话故事不过是无稽之谈,是人类面对无法解释的现象时编造出的答案。当人类文明发展到十九世纪,心理学家荣格通过观察,发现了人格中雌雄同体的现象。荣格认为,在男人的身体中,存在着一个女性的原型,叫做阿尼玛;在女人的身体中,存在着一个男性的原型,叫做阿尼姆斯。荣格用这两种原型解释了男人身上阴柔的气质和女人身上阳刚的气质,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男人和女人会一见钟情?为什么情人眼里出西施?
由于阿尼玛的作用,一个看起来阳刚硬朗的男人,做事豪爽,不拘小节,他内在的自我可能胆小而软弱;同样,由于阿尼姆斯的作用,外表小鸟依人的女子可能铁骨铮铮,一身硬气。
在男人身上,阿尼玛的原型通常和母亲或者意中人联系起来。荣格说:“每一个母亲和每一个被爱的人,都被迫成为这一无处不在的、超越年龄的意象的承载者和体现者,与男性最深层的心灵现实相呼应。”因此,男人往往在看到女性第一眼时,就会感觉“这个人对了”,其实,是对方符合了男人无意识中的阿尼玛形象。
在女人身上,阿尼姆斯则是深藏在女性的无意识中,以男性的方式表现的一种人格。父亲是女人最早接触到的男性,因此,女人的阿尼姆斯基本是受父亲的影响。女人在孩童时代就会在无意识中形成一个模糊的男性气质,直到成年后,才会在恋爱对象的选择上表现出来。如果父亲的影响是正面的,女儿的阿尼姆斯就会内化为一个“白马王子”的形象,当她在寻找恋爱对象时,也会按照“白马王子”的标准找。当然,这些都是不自觉的。
不过,囿于时代的限制,身在一个父权制社会的荣格将阿尼姆斯作为女性的精神引导,在今天看来,他提出了女人身上存在的男性气质,却大大忽略了女人本身的独立意识,很可能成为女权主义者口诛笔伐的对象。
实际上,荣格在提出这一概念时,并不是以“性别”作为出发点,而是以“灵魂”之名。因为拉丁文是分阴阳属性的,于是同样意思的两个词,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便成了男女两性心灵中隐藏的人格原型。
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男人必须作为男人而存在,女人必须作为女人而存在,因此这两种人格原型的表现只能通过投射来完成。比如,一个一本正经、循规蹈矩的正人君子会受到妖冶女郎的诱惑,上演一段惊世骇俗的爱情故事;一个品行端正的良家妇女会不可救药地爱上一个浪荡子,甚至为了他抛弃家族名声,选择私奔。在文学作品中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如茨威格的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这些近乎疯狂的爱恋不仅仅是因为恋人的魅力势不可挡,更是恋人身上流露出了潜藏在无意识中的阿尼玛或阿尼姆斯。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初次相见时。黛玉一见宝玉,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过黛玉,也笑着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他胡说后,宝玉又笑道:“虽然未曾见过她,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由此可见,黛玉便是宝玉心中的阿尼玛,宝玉则成了黛玉的阿尼姆斯。
此外,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存在也为同性恋者找到了理由。社会文化让男人隐藏起自己身上的女子气,也让女人隐藏起了男子气,于是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变成了被压抑的性别原型。当阿尼玛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时,就会让男人成为女性化的男人,如人们常说的“娘娘腔”,更严重的情况下,男人会成为带着女子气的同性恋者。反之,女性无意识中的阿尼姆斯原型如果极端表现的话,女人就会变成带着男人气的同性恋者。
第6课 不可思议的潜能
在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从一个人见人烦的大笨蛋,最终成长为一个兵王。在成长期间,他被人嘲笑过,被人数落过,被众人忽视甚至成为他的日常生活。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一个连向后转都能把自己绊倒的劣等兵,有一天,竟然会潜能爆发,成为草原三班的一个奇迹,成为钢七连的骄傲,更成为令人称道的“兵王”。
在家中,许三多从来没有自己的想法,他的眼中只有他二哥和他父亲,为此,他被父亲称为“龟儿子”。在部队,他看着班长的脸色行事,毫无自己的主见。因此,他被看作是没有出息,笨到不能再笨的人。每次犯错,他都会说:“我错了,我错了,我可笨了,我学东西可慢了。”对于有血气的战士来说,被人鄙视比死亡更痛苦,而许三多每天过的都是被人鄙视、谩骂、瞧不起的生活。
或许是别无他路,或许他原本就是一个执拗的人。在钢七连,许三多连用三百三十三个腹部绕环奠定了自己的位置。在演习中,他为了替班长“报仇”,死命地抓住袁朗的腿不放,最终擒到了一位中校级的俘虏。连从来瞧不上他的连长高诚都说:“我从没见过一个人,对待任务就像抓住一棵救命稻草一样。”
许三多带着“做有意义的事”这样简单的想法,将内心最执着、最顽强的信念用在了钢七连严苛的训练中,用在了老A部队的选拔中。他自己只是在做每一件该做、能做的事,然而,他人却在其中看到了许三多的潜能和力量。
和许三多比起来,我们要聪明许多,灵敏许多,对自己有更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可惜,这种认识往往只限于头脑、意志的表层。好像一个医学院的高材生,当他被诊断为癌症时,同样茫然无助,不知所措。他可能了解每一个病人的心理,曾经用温情和激励帮助许多病人站起来,对于自身是否同样具有的勇敢、顽强和毅力,他却不一定那么清楚。
安东尼·罗宾曾经讲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名叫梅尔龙的美国人,被医生诊断为残疾后,在轮椅上生活了十二年。当年,只有十九岁的梅尔龙奔赴越南参加战争,结果被一颗流弹打中了背部。回国后,梅尔龙经过了漫长的治疗,身体渐渐恢复,然而他再也不能走路了。
他每天坐在轮椅上思考未来的生活,曾经一度,他每日借酒消愁,以忘记心中的烦闷。有一天,在酒馆里泡了一天,梅尔龙决定回家睡一觉,明天再来。刚刚走出酒馆的门,他就遇到了劫匪。三个年轻人想要抢他的钱包,结果他一边抵抗,一边呼喊。他的这一举动惹怒了劫匪,他们用打火机点燃了梅尔龙的轮椅。
看着轮椅的火势越烧越旺,梅尔龙一时间忘记了自己的残疾,拔腿就跑。跑过了两条街后,他才发现,自己竟然能走了。如今,梅尔龙早已告别了轮椅,也告别了酒精,他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开始了新的生活。
每个人的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可能,就像是一个等待发掘的宝藏一般,平日里或许未被发现,或许受到了压抑。当一个人无路可走的时候,个体往往能够在客观环境的逼迫下突破长久以来的抑制状态,爆发出巨大的潜能。
农夫乔治有一个十四岁的儿子。儿子对驾驶汽车很着迷,因此常常在农场里开父亲的卡车。虽然儿子已经能够熟练地操纵这辆车子,父亲却不允许他开到公路上去。
一天,乔治坐在院子门口看着儿子在农场上开车,突然,乔治看到卡车翻到了农场边缘的水沟里。他迅速起身,跑到了出事的地方。水沟里的水淹没了半个车身,儿子则被压在车子下面,只有一部分身体露出水面。乔治毫不犹豫地跳进水沟,深吸一口气,将车子抬了起来。在另外一名救援人员的帮助下,儿子从车下被拖了出来,经过医生的检查,只是受了一点轻度的皮外伤。
当地报纸报道了这则新闻,记者对乔治在瞬间爆发出来的惊人力气感到好奇。其实,连乔治本人也感到不可思议。他虽然体格健壮,但还不至于轻易地将一辆卡车搬起。事后,他试图再次搬动一辆卡车,但是没有成功。
按照医生的解释,一个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肾上腺素会大量分泌,从而让身体产生额外的能量。可是,一个人的身体真的储存有那么多肾上腺素,等待遭遇危险情况的时候分泌吗?医生也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心理医生分析说,人在遭遇危机的情况下,不仅身体会出现超常的反应,心理能量也会大量爆发。就像狗急了能跳墙一样,人在情况危急的时候同样能够爆发潜能。这种潜能可能是你从没见识过的勇敢,可能是异乎寻常的淡定,也可能是超越常人的智慧。
总之呢,任何一个人身上都藏着巨大的潜能,在紧急的情况下跳出来救你于水火。那么,你要不要试着挖掘一下这些潜在的能量呢?最后的结果可能连你自己都吓一跳呢!
第7课 威力巨大的心理暗示
在一个气味辨别实验中,有两百名志愿者参加了实验,分别为一百名男生和一百名女生。第一轮,实验者让每一个被试闻过烧酒、薄荷和鹿蹄草的气味。第二轮,实验者拿出十瓶没有任何气味的蒸馏水,并且谎称其中有烧酒、薄荷或者鹿蹄草,然后要求被试分辨。
实验结果表明,两百名被试中,42.5%的被试声称嗅出了味道;其中有一部分被试声称感冒,不能完全确定是哪种气味;只有3%的被试报告没有嗅到任何气味。
从这个实验中可以看出,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多么强大。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受暗示性已经成为生存的一种本能。所以任何人都在接受暗示,尤其当人处在自身不可控的环境中,比如陌生、危险的境地时,人会受到环境信息的提示,捕捉蛛丝马迹的信息,从而做出判断。商家正是巧妙地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受暗示性,在商品推广方面做足了文章。
每年的圣诞节后,商场里不但不会淡化节日气氛,还会因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变得更加热闹。当圣诞树、圣诞挂件尚未撤去时,以新年为主题的柜台布置已经扑面而来了。
作为百货商场的楼层监管,肖明明已经深谙此道。“节日期间,为顾客营造满满的节日氛围,对顾客就像是一种提醒,‘要过元旦了,给家人买些礼物吧!’或者是,‘新年到了,孩子要的玩具也要买回去了吧。’基于这样的心理暗示,顾客会更容易选购商品。”
除此之外,圣诞节的时候,商场会应景地播放《Jingle Bells》的圣诞音乐;元旦期间,则会选择极具喜庆气氛的《恭喜发财》。对此,肖明明说:“这种轻快、喜庆的音乐会让顾客心情轻松起来,从而调动他们的好心情,换句话说,就是用一种无法轻易觉察的方式来影响顾客的购物习惯。”
追溯到人类的发展史,可以发现,人对这种反复出现的音乐、朗诵有一种本能的反应。就像基督教徒反复唱赞美诗和念祈祷词一样,每当类似的音乐响起,人们就会在行动上受到暗示,从而做出相应的行为。因此,巴甫洛夫说:“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在《上帝的庇护》一书中,作者反复讲述了西藏的喇嘛念经祷告的趣闻。他说,在西藏的一个寺庙里,喇嘛和修道士可以不吃不喝地念经,他们看起来不会饥饿,也不会显得累。为此,他曾经亲自尝试,而他发现,当喇嘛和他一起反复念经的时候,他能获得更多的力量。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心理暗示的作用。宗教中的祭祀礼仪、重复使用的祈祷词都带有心理暗示的色彩。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不知不觉地受到了他人的暗示,按照商家、上司或者朋友意图做出反应。反过来,我们同样能够用心理暗示左右自己的生活。当你陷入低谷时,自我暗示说“我能行”,要比朋友的千百句鼓励更有效;当你的手指受伤时,自我暗示“它很疼,疼死我了”,就会比消毒水的腐蚀更加令人痛苦。
当克劳德还是一位初出茅庐的律师时,在和一位名声很大的律师同堂辩护的较量中,依靠自我暗示的力量赢得了胜利。当时,对手在业界已经颇具声望,年轻一辈的律师甚至以他为榜样,对他敬畏有加。
克劳德事后回忆时说:“我一度感到非常害怕,那就是我的前辈,多年来,我是看着他的演讲和辩论实录度过的求学生涯。”当他闭上了眼睛,对自己说:“事实上,我比他水平更高,技术更高明。我一定能够战胜他,一定能!”
在开庭前的几分钟里,克劳德把“我一定能战胜他”这句话在心中重复了无数遍。当他睁开眼睛,看着坐在对面的前辈律师时,似乎没有一开始见面时那么恐惧,自信心也提高了许多。在一番又一番的唇枪舌剑之后,克劳德最终战胜了心中的恐惧,赢得了官司。
如今,他已经能够轻松应对任何强大的对手。即使案件非常棘手,即使陪审团不赞成他的意见,他只要闭上眼睛,不断重复这一心理暗示,依然会恢复自信光彩,从容地应对法庭上的任何考验。
在心理学上,心理咨询师常常用暗示疗法来改善来访者的情绪状态,从而调动一个人的内在因素,发挥出积极的效果。古语有云,“情极百病增,情舒百病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不过,心理暗示一旦用错地方,也可能酿成无法遏制的灾难。
希特勒就是用强大的心理暗示来统治德国人的头脑的。在纳粹统治时期的德国,各种标语、布告遍布全国的各个角落,“一个帝国,一个民族,一个领袖”成为市民日常交谈中的口头禅,每个人都将希特勒奉为偶像,任何一个组织的活动都有人在唱德国青年进行曲。在媒体昼夜不停地播报,人民整天整夜思考、讨论着“起来吧,你是第三帝国的贵族”时,一向以严谨、保守著称的德意志民族陷入了疯狂的状态。
可见,暗示一旦被懂得如何运用它的人掌握,人民就会变成被人操控的羊群,而心理暗示本身,就变成了最强大、最可怕的武器。离开疯狂的战争年代,当人们置身在商业统治的社会时,是不是同样受着他人的暗示,按照商家的目的购买商品,浪费资源呢?
无需多虑,你只要列出最喜爱的几大服装品牌,然后回想,“我是从什么时候喜欢上它的,原因是什么?”找到了答案,你就会猛然发觉,原来,生活竟然有那么多成分并非自主选择,而是在心理暗示下的他人选择。这是不是很可怕呢?
第8课 人性:阳光与阴影
一直以来,钱乐对自己都不满意。小时候,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讨人厌、最不懂得交朋友、最不受欢迎的孩子。长大后,他则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没有魅力、最无能、最孤独的男人。
为此,钱乐从一个城市搬到另外一个城市,希望躲开过去的自己,在一个新的环境中重新开始生活。在陌生的城市,没有人知道他高中时糟糕的成绩,也没有人知道他连续被三个女朋友劈腿,没有人知道他灰暗的内心,也没有人知道他永远改不掉的爱吹牛的毛病。
很快,他就发现自己错了。无论他搬到哪里,即使时间在变、环境在变、身边的人从熟悉到陌生,唯一没变的还是原来的那个他。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钱乐拿到了新城市的第一个offer。工作的第一天,钱乐在为同事做模拟讲座时,再次犯了吹牛的毛病。他越讲越兴奋,结果把原本一段中规中矩的职场演讲变成了个人脱口秀。
因为台下的听众没有人认识他,于是他更加肆无忌惮,不停地为过去的自己增加功劳和业绩,好像只要这样,他的过去就真的会变成一部充满冒险和激情的励志片。
回到家后,钱乐为自己失态的行为感到懊恼。他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我讨厌你,你为什么如此丑陋?”他对自己毫无控制能力的软弱感到悲哀,也为自己身上众多的阴暗面苦恼。他几乎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了,每天厌恶地看着“非常不完美”的自己。
到了第二个星期,钱乐参加了一位公司元老的培训讲座,主讲者在谈到每个人的不完美时,说:“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或许你从来不知道,那些你自己不喜欢的地方,往往会成为你人生中的财富。比如,你讨厌自己夸夸其谈时,脸上那副浮夸的表情。然而,很多人正在为了这样一副好口才死命读书,拼命练习,希望能够像你一样流利而动人地演讲。实际上,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面对自己的缺点,或者说,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个人特质,你需要做的只是坦然地接受它的存在。”
讲座过后,钱乐备感震惊,他甚至觉得,这位主讲人好像是研究了他的材料,专门讲给他听的。钱乐心想:“如果真的像主讲人说的那样,我的‘吹牛’应该是我过度自信的表现,我的失态只是我放弃了一本正经的说教。这些缺点,在别人眼里都是优点,那么,我的毛病就都不是毛病了!”
自我安慰了一番后,钱乐回家写了一篇两小时的演讲稿。他将多年来的内心挣扎都写了出来,其中的酸楚、痛苦以及从这场讲座中得到的新启发都一一囊括。在关灯睡觉前,他喃喃自语道:“明天起床时,你就变成了一个新的钱乐。”
当一个人能够坦然地接纳自己的阴暗面,真诚地对待自己的缺点时,就会发现缺点的另一面。其实,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一个健谈的人在某些人看来就是过于聒噪,一个坚持自我原则,不愿从众的人也可能被看作不够平易近人。
外在的评论会左右一个人一时的思想,内在的审查才会将内心逼向边缘。就像是电影审查制度一样,某个机构的审查不可怕,创造者对自己的审查才是最可怕的。一个人如果如同审查机关一样,一会儿想要做个淑女,就压抑自己开怀的笑声;一会儿想要坚持自我风格,则开始否定刻板的自己。这样几个来回之后,整个人定是陷入了自我矛盾之中,找不到可以依从的价值观,更找不到恒定的判断标准。
如果一个人的完美主义情结过重,更会在完美与不完美的问题上把自己逼入死角。坚持完美主义的人,对工作、生活,对自己、他人都严格要求,刻意追求完整的人生,想要生活中的每件事都能够完美无瑕地进行,一旦出现纰漏,不仅对他人求全责备,对自己也是百般苛责。结果往往是消极与积极无法调和,要求和现实无法相容,内心痛苦,无以解忧。
从前有一个牧羊人,他是一个极端的完美主义者。牧羊人养了一百只羊,他在内心规划着,羊养肥了可以卖钱,卖钱之后可以买更多的羊,然后他就会变成有钱人,过幸福的生活。带着心中的美好蓝图,他每天将羊群赶到水草丰美的地方放养,期待羊羔快些长大。
一天,从草原的远处来了一只老狼。饥饿难耐的老狼趁牧羊人不在的时候,吃掉了一只羊。到了晚上,牧羊人清点数目的时候,发现本来有一百只的羊群变成了九十九只。一番搜寻后,他在河堤下发现了羊的尸体。
牧羊人悲痛欲绝,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他心想,现在已经少了一只羊,他的幸福生活也变成了泡影。那么,剩下的羊留着有什么用呢,干脆都不要了。于是,牧羊人将羊群赶到了悬崖边,全部推下悬崖,统统摔死了。
看过这个故事,一定有人说牧羊人是傻瓜。那么,是不是那些不考虑现实因素,一味地追求完美世界、完美自己的人都是傻瓜呢?
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都在痛恨世界的黑暗,因为现实世界和他头脑中的美好世界与美好未来相悖。当人到了而立之年、不惑之年,就不再为了内心理想和现实的不一致而痛苦了,因为他发现,世界永远都是美好和丑恶共存的,一个人也必将有崇高的一面,有阴暗的一面,美好与丑恶共存。阳光与阴影构成了完整的人性。
坦诚地告诉自己,这就是一个非常不完美的世界,你就是一个非常不完美的个体,这比想当然地规划心中的蓝图要重要得多。承认和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是人生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也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一段人生旅程。其实,人生的完整不在于每个方面都很完美,而是积极和消极彼此调和,在磨合和妥协中形成新的完整。
季羡林的儿子季承在写回忆父亲的文章时,将一代国学大师写成了一个对妻子、儿女不近人情,将全部心力放在书籍和猫身上的怪老头。文章发表后,引起了许多人的批评,其中有人说,季承的描写破坏了季羡林在人们心中的完美形象,为此,季承解释说:“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一个真实完整的季羡林。”
或许,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接纳不完美的他人,一个人就真的成熟了。
第9课 徘徊在情与理之间
在简·奥斯汀的小说《理智与情感》中,作者将人的“理智”与“情感”对立起来,成为了两个女主人公说话、做事、恋爱的一个重要对比。实际上,简·奥斯汀将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注入了理智和情感的成分,只是每个人身上的成分不同而已。对于玛丽安和埃莉诺两姐妹来说,则成为了这种对比最极端的例子。
故事的背景在十八世纪的英国。按照当时的英国法律,玛丽安和埃莉诺两姐妹无法继承父亲的财产,她们和母亲不得不将乡间的大房子让给同父异母的哥哥约翰一家,他们自己搬到德文郡的一座乡间别墅,开始过起经济拮据的生活。
因为搬家的缘故,埃莉诺不得不和自己的爱人,她嫂子的弟弟爱德华分手,同样因为搬家,玛丽安在德文郡的乡间邂逅了一个风趣的年轻人威洛比,并且和他开始了明目张胆的交往。可惜,好景不长,威洛比迫于经济的压力,迎娶了他并不爱的女子为妻,玛丽安陷入了精神疯狂的状态,随后大病一场。
玛丽安的情路坎坷,埃莉诺也没有比她幸运。当她得知,爱德华在四年前已经和露西私定终身,她不得不用理智压住自己的感情,同时为露西保守秘密。事情从爱德华被剥夺了继承权开始出现转折。原来,露西爱的根本不是爱德华本人,而是他将来从家族中继承的财产,当爱德华变成一个穷光蛋时,露西毫不留情地选择了家族中唯一一个财产继承人——爱德华的弟弟。
玛丽安在生病时,得到了布兰登上校的真心安慰。这时,她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被情感冲昏了头脑,布兰登上校根本不是她原本认为的刻板、无趣的老男人,而是一个对文学、艺术深有造诣的学者。
故事的结局,爱德华虽然被母亲赶出家门,却在布兰登上校的帮助下,得到了一个牧师的职位。埃莉诺长久以来的理性和克制没有让她沉沦在感情的世界中,终于等到了期待的结果。玛丽安从这场大病后成长了许多,并开始收敛过分强调情感、忽视理性控制的自己。
故事的思想非常简单,简·奥斯汀将矛盾冲突都集中在“理智”与“情感”上,玛丽安代表的是情感旺盛、但理智不足的“情感”,埃莉诺则代表既重视感情,又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理智”。因此,埃莉诺成为小说中作者最为赞赏的角色。
其实,简·奥斯汀在这里提出了一个亘古至今都存在的问题:当一个人面对理智和情感时,到底要如何选择?当然,简·奥斯汀用小说的形式说明了她的态度:投入感情必不可少,理智的克制也非常重要。除此之外,作者对那些感情虚伪,表面上热络,实际上冷漠无情的家伙也大大嘲讽了一番。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情感和理智的选择。毕竟,人是感性的动物,面对亲人、朋友、恋人时,常常都是感性为先,理智居后,隐患也常常在此时埋下。当一个人过于理智,更多时候用理性分析,而不是情感判断时,又难免显得薄情、冷漠。理智与情感的选择不仅仅决定心里的感受,更会决定一种人生方向。
在关于理智和情感的测试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假设,你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子。一天,你独自一人到野外游玩,突然间,你看到两个强壮的男子正在对一个女子施暴。他们扯乱了女子的头发,让你看不到她的面孔。请问,在四下无人的情况下,你会义无反顾地去救那个女子吗?
突然间,你发现那个披头散发的女子竟然是你的母亲,请问,在你也有可能成为受害者的情况下,你会马上跑过去救她吗?
思考片刻,你的母亲遭受强暴已经很痛苦了,她一定不希望自己的女儿遭受强暴,从而遭受第二轮的痛苦。像这样的结局,只能造成两个人双重的痛苦,那么,你还会义无反顾地去救你的母亲吗?
在第一个问题中,几乎所有人都会选择不去救那个陌生的女子。“如果去救的话,可能只是徒劳无功,而且我也可能成为受害者。”有人说。
在第二个问题中,除了少数几个人,几乎所有人都选择去救自己的母亲。很多人的答案没有理由,仅仅因为“她是我的母亲”。
在第三个问题中,人们的选择出现了较大的分歧。有一半的人选择了放弃,然后去探索其他可行的办法。还有一半的人,依然选择去救自己的母亲。有人说:“不管怎样,哪怕我也被强暴了,但是不能袖手旁观。”还有人说:“即使最后救不了,至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可见,生活中的选择,往往不是那么纯粹的黑,或者那么纯粹的白。看过这个案例的人,普遍为这种艰难的抉择感到痛苦,却无法简单用“理智”和“情感”为自己说明。人们不经常遇到这种危险的情况,但是理智和情感之间的选择却是每天都在面对。
简·奥斯汀在写《理智与情感》时,只有二十三岁,未经世事,对人、对事物的看法都是那么直白而简单,因此,她才会用如此直接的题目来表达自己的态度。从《理智与情感》看到《爱玛》就会发现,从第一部作品到最后一部作品,作者对于“理智”与“情感”的选择已经没有那么明显的界限,而是模糊的、交融在一起的。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每个人都相同,每个人又都不同。但是,每个人在做出决定和选择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是根据自身的成长背景、学识背景和家庭环境的不同来做出选择。作为旁观者来说,不能以偏概全地衡量每个人,更不能凭借一番好意,就轻易地闯入别人的自尊领域。当然,当我们为一件事做出是或非的决定,也要清晰地认识到,这可能就是为人生选择了一个方向。后果如何,自行承担。
第10课 让思维走出死胡同
在设计部的月末会议上,张总给大家上一堂“思维课”。
所有人做完工作总结之后,张总在白板上写下了一串数字,说:“这有一个算不上数学题的数学题:挪动一个数字,使等式‘101-102=1’成立。要求是,只能挪动数字的位置,不能两个数字对调,也不能改成不等式之类。”
一向以头脑灵活著称的苏拉开始在记事本上画公式,五分钟过去了,没做出来结果。她抬头看着旁边一脸木讷的张扬,问他说:“你怎么不想想,像你这么聪明,肯定一下子就想出来了。”张扬思考片刻,苦笑着说:“这个嘛,我得回去编个程序。”
张总去了茶水间,会议室里的同事就炸开了锅。几个人七嘴八舌地谈论起来,可是,谁也没找到合适的答案。苏拉偷偷地瞄着张总的笔记本,没有发现答案。看着张总进屋,苏拉说:“张总,我把所有可能的挪动都试过了,不行啊,这个题目不会有问题吧?”张总笑笑说:“来吧,看看是你的脑子有问题,还是题目有问题?”
张总放下了咖啡杯,拿起板擦擦掉了2,然后将它放在了“10”的肩膀上,将“102”变成了“102”。同事们恍然大悟,异口同声地说:“啊,原来是这样啊!”苏拉懊恼地对自己说:“这么简单哦,我怎么没想到呢?竟然还敢说张总的题目出错了。”
同事间的议论渐渐平息之后,张总拿着每个人的设计作品,黑着脸说:“今天我们讨论的内容,就是这道题!”
很显然,这道题和一个人的学识、经历都没有关系,即使是数学专业的研究生、博士,也不一定能想得出答案。因为,所有人都受思维定式所困,将“挪动”的范围定在了左右挪动,而没有想过,还有上下挪动的方式。
说到挪动,所有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左右挪动,正因为每个人都带着这样的第一反应做事情,才阻碍了思维的扩散,最终被自己的思维定式困死了。可以说,大多数人都是遵循过去的经验在思考,在过去成功的经验中一再尝试,然后成为定势。然而,在需要突破困境的情况下,基于经验的思考往往成为绑架思维的绳索,将头脑限制在一个狭窄、偏颇的环境中。
有这么一则寓言故事:从前,有一位动物学家一直致力于研究飞翔的原理。一天,他终于研究成功了。他得出的结论是:动物之所以能够飞翔,是因为它们具有身躯轻巧、双翼修长的特殊构造。
动物学家刚刚宣布完毕,一只大黄蜂飞进了房间,落在了他的面前。大黄蜂嗡嗡地叫着,问动物学家说:“那你说说,为什么我也能飞呀?”动物学家看着它肥硕的肚子,窄小的翅膀,一时答不上来。过了一会儿,他说:“这个我还没研究出来,等我得出新的结论了,再告诉你好不好?”
大黄蜂嗡嗡地飞走后,动物学家带上一只大黄蜂的标本,回家开始研究大黄蜂飞翔的原理。三个月后,他没有得出任何具有说服力的结论。后来,他带着标本去请教物理学家。物理学家也大惑不解,“没道理呀,按照流体力学的原理,硕大的身躯搭配短小的翅膀,它不应该会飞的。”物理学家没弄明白其中原因,于是去请教生物学家、数学家、遗传学家等等。这些专家都从非常专业的角度对大黄蜂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都是,大黄蜂不应该会飞的。
动物学家为此感到非常苦恼,这时,大黄蜂又找上门来了。动物学家充满歉意地说:“我还没有弄明白你为什么会飞。”大黄蜂扇动着翅膀,对动物学家说:“那我来告诉你吧。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我想飞,所以我就飞起来了。”
实际上,“大黄蜂为什么会飞”这个问题不仅仅在寓言故事中存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空气动力学和生物学家们都为此头疼不已。像大黄蜂这种身子笨重,翅膀面积又相当狭小的动物,按照空气动力学的理论来分析,它是完全不可能飞起来的。
当然,科学的发展已经让专家们找到了大黄蜂飞翔的原因。不过,寓言中的大黄蜂还是会给人们许多启示。因为,它成功地摆脱了思维定式,摆脱了知识结构、专业背景和理论堆砌的负担,按照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来解释了这个问题。
实际上,现实中的蜂类永远达不到寓言中大黄蜂那样的睿智和洒脱。它们不仅不太懂得突破思维模式,相反,它们往往被自己的一意孤行困住,最后成为思维定式下的悲剧。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在桌上放一个敞口的玻璃瓶,瓶底朝向光亮处。然后将一只蜜蜂放入敞口瓶中。实验者观察发现,蜜蜂会始终朝着光亮的瓶底飞去,它左奔右突,想要穿过瓶底,飞出瓶子。尽管屡屡受挫,在冰冷的瓶底上撞得头破血流,它还是不肯改变方向。最后,蜜蜂耗尽了全身的力气,死在了瓶底里。
作为对照组,实验者在敞口瓶里放入了一只苍蝇。一开始,苍蝇也是朝着光亮的瓶底飞,失败后,它又重新选择方向。苍蝇做了无数次的尝试,也碰得一身伤痕。但是,它从来没有在一个地方试两次,而是在各种不同的方位上做尝试。最后,苍蝇找到了瓶口,成功地逃离了困境。
无论是职场的员工、私人小老板还是做大事业的人,都很信赖过去的知识、经验、习惯。尤其是成功的案例,更容易被千百次地拿出来反复使用,以产生屡试不爽的效果。实际上,令人们裹足不前的常常就是这种习惯性的思维。
在这个世界上,能够限制住你的人,只有你自己。每个人的思维都是无限的,如果你正处在走投无路的死胡同,或者正面对左右为难的选择,试着重新考虑,放弃习惯性的思维,换一个角度考虑,或许就能找到逃离困境的出路。而且,方法不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