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为什么你总是“伤”得不行
习得性无助:你不行,是你习惯了不行
一名年轻人应聘机场塔台的工作,他通过了前面的考试后,最后一关是口试。
考官:“有一架飞机准备降落,你从望远镜里发现它的起落架没有放下,你会怎么办?”
考生:“我会立刻用无线电警告机长。”
考官:“如果机长没有回答呢?”
考生:“我会立刻取出信号灯,发送‘危险,不得降落’的信号。”
考官:“可是机长还是继续下降。”
考生:“我会立刻打电话给我弟弟。”
考官:“你弟弟?他能做什么?”
考生:“他不能做什么,但他从来没看过摔飞机。”
当考生采取了一些举措仍然无法改变降落飞机的命运时,他便索性什么也不做,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便是一种“习得性无助”现象。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把一只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对狗进行难受的电击,狗被关在笼子里,对于逃避电击无能为力,只能被动地接受电击,几次三番后,蜂音器一响,实验者在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这时狗本可以跑到笼子外逃避电击的,但是狗不但没有逃跑,反而在电击之前就倒在地上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1975年,塞利格曼再次做了与“习得性无助”有关的实验,他选择大学生为被试者,将学生分成3组。
让第1组学生听一种噪声,这组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使噪声停止。
让第2组学生也听这种噪声,不过他们通过努力可以使噪声停止。
第3组是对照组,不给受试者听噪声。
当受试者在各自的条件下进行一段实验之后,即令受试者进行另外一种实验:实验装置是一只“手指穿梭箱”,当受试者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一侧时,就会听到一种强烈的噪声,但如果是放在另一侧时,就听不到这种噪声。
实验结果表明,在原来的实验中,能通过努力使噪声停止的受试者,以及未听噪声的对照组受试者,他们在“穿梭箱”的实验中,学会了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使噪声停止,而第1组受试者,也就是说在原来的实验中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使噪声停止的受试者,他们的手指仍然停留在原处,任由刺耳的噪声响下去,却不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
为了证明“习得性无助”对以后的学习有消极影响,塞利格曼又做了另外一项实验:他要求学生把下列的字母排列成字,比如ISOENDERRO,可以排成NOISE和ORDER。实验结果表明,原来实验中产生了无助感的受试者,很难完成这一任务。
习得性无助与人们的归因方式紧密相关,如果个体把控制力缺失归因为永久性而不是暂时性的,认为是自己的内在人格因素而非情境因素导致了自己的无能为力,便会将这种想法渗透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倾向于产生“习得性无助”。
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正如实验中那条绝望的狗一样,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项工作上失败,他就会在这项工作上放弃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无可救药。而事实上,此时此刻的我们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破罐子破摔。比如,认为学习成绩差是因为自己智力不好,失恋是因为自己本身就令人讨厌等。
习得性无助对于实现成功而言,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如果人们觉得自己长久无力改变现状、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便会索性放弃努力,哪怕他们实际上有改变现实的能力。
有时候,让我们无助的,仅仅是无助本身。压倒我们的,往往是一种抽象的感觉。所以当不幸发生时,不要沉溺于无助,而应坚定信念,迎难而上,最终你完全有能力战胜不幸,扭转命运。习得性无助可能真的会使你的一生一事无成,但摆脱它却能让你变成一个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