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窍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解码自己:看清真实的内心,遇见最好的自己

皮尔斯定理:自知之明,一生光明

皮尔斯定理由美国贝尔电话电报公司实验室著名科学家、“卫星通讯之父”约翰·皮尔斯提出,旨在告诉人们:做人贵有自知之明。我们只有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才能进步。

有一只乌鸦,看到老鹰总是能抓到羊吃,而自己也和老鹰一样长着翅膀、尖嘴和爪子,于是它就想自己肯定也能抓到羊吃。可是,当它扑向羊的时候,不但没有抓到羊,还被羊角扎死了。

不难看出,这只乌鸦犯的就是不自知的错,它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和鹰的差别,只是想当然地认为鹰能做到的,它也能做到,结果白白地送掉了性命。

与此同理,人若不自知,同样会非常危险。

春秋时期,有一段时间越国政治混乱,兵力疲弱。作为“五霸”之一的楚庄王认为,当下正是攻打越国的好机会,于是就要出兵讨伐越国。这时,有一个名叫杜子的人前来劝阻。他问楚庄王:“大王要攻打越国,为的是什么?”楚庄王答:“因为越国现在政治混乱,兵力疲弱!”杜子听后,意味深长地说道:“一个人的智慧就好比一个人的眼睛,能够看清楚很远的地方,却始终无法看见自己的眼睫毛。大王的军队自从被秦国打败,已经丧失了许多的国土,这是国家的兵力疲弱;有人在国内造反,官吏却无法制止,这是政治混乱。目前,楚国兵弱政乱的情况与越国不相上下,而您还要出兵攻打它,难道您就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吗?”听了这一席话后,楚庄王立即取消了攻打越国的计划。

有很多人都像楚庄王一样,只看到别人的不足,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这样是很危险的,不自知的人很可能在战争中送命,在生活和工作中失败。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要谨记中国的那句古训:人贵有自知之明。

这也正是皮尔斯定理所要告诉我们的做人的精髓。若做不到“自知”这一点,无论身家显赫,还是大权在握,“不自知”都是一种危险。

不得不承认,人类的智慧可以认识世间的万事万物,却偏偏难以认识自己。因为不认识自己,所以自命不凡;因为不认识自己,所以性情狂妄;因为不认识自己,所以才会逃避;也正因为不认识自己,才会在自己的强项上重重地摔伤。

这个世界上从不缺少妄自尊大的人,但却罕有能够真正意识到自己无知的人。一个自以为无所不知的人,是一个真正一无所知的人。反而是越有智慧的人,越能看到自己的无知。

在古希腊雅典的一个神庙里,有一道神谕,上面说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却说:“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神之所以说苏格拉底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因为他拥有虚怀若谷的谦卑。天下最大的智慧就是这份自省自知的勇识。

为人应谦虚,而真正的谦虚,是在对自我进行过清晰的剖析后,意识到自己的无知继而流露出来的真实态度,而不是表面上做做样子而已。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会采纳别人真诚的建议,促进自己改正不足。

人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不要让自大阻挡你前进的步伐。正所谓大智若愚,那些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从不自以为是,而是处处都以“无知”的面目示人,并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谦虚待人,不耻下问。

【豁然开窍】

学海无涯,没有人是无所不知的。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并没有什么丢脸的,反而是迈向卓越超群的前提。

人格构成理论: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人格通常被称为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来说明:在人生的舞台上,人们也会根据在戏中扮演角色的不同而戴上不同的面具,而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摘掉面具后才是真实的真我,即真实的人格,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在心理学上,由于心理学家各自的研究取向不同,对人格的解读也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人格是一个人的独特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每个人都是由独特的才智、价值观、期望、感情、仇恨以及习惯构成,这就使得我们形成了一个个与众不同的个体。人格不仅具有独特性,同时也具有稳定性,这也决定了你以前是什么样,现在和将来都是什么样。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通过对人的心理、性格、行为进行多年的研究,创立了“人格构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是人出生时就有的固着于体内的一切心理积淀,是被压抑的、非理性的、无意识的心理本能,如生命力、内驱力、本能、冲动、欲望等。它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不考虑其他因素,只想满足自己。

超我与本我相反,是人格系统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它凌驾于自我之上,仿佛是社会道德训条、高尚道德的代表,来监督控制自我。它遵守的是一种道德原则,就像一个执法机关,随时监督你的道德准则和行为。

自我则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是一个人后天学习形成的,对自身与社会的理智的认识。它正视现实,符合社会需要,按照常识和逻辑行事。它遵照现实原则,压抑本我的种种冲动和欲望以进行自我保存,另外也尽量使本我得以升华,将其盲目冲动、欲望引入社会认可的渠道。比如,抑制自己的欲望。虽然饿,但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这都是自我的控制和压制。

然而,自我、本我和超我三者之间是不稳定的,有时候会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如果把握不好,就容易产生人格问题。

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不是静止的,而是始终处于冲突——协调的矛盾运动之中。本我在于寻求自身的生存,寻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必要的原动力;超我在监督、控制自我接受社会道德准则行事,以保证正常的人际关系;而自我既要反映本我的欲望,并找到途径满足欲望,又要接受超我的监督,还要反映客观现实,分析现实的条件和自我的处境,以促使人格内部协调并保证与外界交往活动顺利进行,一旦不平衡时就会产生心理异常。

刘薇今年25岁了,至今还没有男朋友。主要是因为家教比较严,父母不让她在外面胡乱认识男人。他们说,碰到合适的会给她介绍。在他们看来,主动去找男朋友的女孩都比较轻浮。刘薇也认为父母说得有道理。于是刘薇将那些追求者全部打入“冷宫”,不再来往。

可是在生活中,刘薇又很想引起男性的注意。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一个网友,每天他都准时上网。她感觉和这个朋友聊天很放松,生活中遇到的事也会向他倾诉,有的时候甚至想给他打电话。刘薇自己也很纳闷:我一面排斥男人,一面却又想引起他们的注意,是不是我有什么毛病?

当然了,刘薇没有什么毛病。这只是她在人格上的一种冲突。一方面,她觉得自己应该听父母的话,做个守规矩的女孩,不能在外面瞎谈男朋友,以免影响自己的名誉;另一方面,她又希望被异性欣赏与接纳,在与男性电话聊天时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要。所以,她就会出现一方面拒绝男性的追求,一方面又想打电话给他的矛盾。这就是她的本我与超我在不断地斗争。

刘薇需要做的是逐步改正自己的观念,毕竟现在不是封建社会,女孩子也可以有正常的男女交往。当然,她也应该把握好交往的分寸。总之,要协调好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关系,掌握好其中的平衡,尤其要避免走向两个极端。

一个真正健康的人格中,自我、本我、超我这三个组成部分必须是均衡、协调的。我们要使自己有一个完善、健康的人格,就应该学会平衡并协调自我、本我和超我这三者的关系。

【豁然开窍】

只有处理好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心理才不会发生异常,才能使自己的性格趋于完善。

焦点效应:你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

某一天,你换了一个新发型,改变了以往的穿衣风格,穿了一件过去从来没有穿过的蓝色裙子,当你走出家门以后,不论是在上班途中,还是进入公司的大门后,你都会感觉所有的人都在看着自己,都在对自己的外貌和穿着品头论足,这种现象便是心理学中所说的“焦点效应”。

焦点效应,也叫做社会焦点效应,指的是人们常常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的关注度。也就是说,人类往往会把自己视为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

关于焦点效应,心理学家季洛维奇曾经用实验验证过。在实验中,他让一名实验者穿了一件画有喜剧演员头像的T恤。然后以等候参加实验为借口,让这名实验者坐在其他另外五名穿普通衣服的学生中间。随后,季洛维奇让实验者做出判断,让他估计一下那五名学生中,有几名注意到了他的T恤。实验者回答说,大概50%以上的人。然而,事实上,当提问那五名学生时,只有10%~20%的学生表示自己注意到了实验者的穿着。

焦点效应常会导致人们过度关注自我,过分在意自己在公众场合的表现,为一些无足轻重的小尴尬而懊悔、郁闷。比如,你会为参加同学聚会时不慎把饮料洒在身上而懊恼不已,你会因为在一个Party上摔了一跤而感到万分尴尬,你也会因为在员工会议上回答不出老板的问题而悔恨不已。其实这种负面心理只是庸人自扰,事实上很多人都没有留意到你所认为的“窘态”。

很多烦恼,都源于我们对自己的过分关注,并以此联想到别人也会如此关注自己。其实这不过是焦点效应在作怪罢了,总觉得自己是人们视线的焦点,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受着监控,这样就会让人产生社交恐惧。社交恐惧者总是感到在人群中大家都在关注自己,不自觉地高估自己的社交失误对他人的负面影响。比如,一个人不小心触动了图书馆的警铃,或者自己是宴会上唯一一个没有为主人准备礼物的客人,他可能就会非常苦恼。但是研究发现,个体所受的折磨,别人不太可能会注意到,甚至还可能很快就忘记了。

如果你不是演艺明星,或者某个位高权重的人物,通常来说,在人群中,你所受到的关注绝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多。因此,你根本没有必要为自己在公共场合的失当之举而耿耿于怀,或者因为害怕他人评价而不敢尝试驻足已久的事情。因为不论你的表现是否令自己满意,他人遗忘的速度总是快于你的想象,甚至转身以后,他们便不再记得你曾经做过什么。

【豁然开窍】

我们对自己过分关注,并以此联想到别人也会如此关注自己。我们所受的“折磨”别人不太可能会注意到,还可能很快会忘记。其实外界对我们的关注与评价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多。因此,理解焦点效应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自己,消除社交恐惧。

巴纳姆效应:揭开面纱背后的自我真面目

肖曼·巴纳姆是一位很受欢迎的著名魔术师,他曾经这样诠释自己的成功:“我的节目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每一分钟都会有人上当受骗。”也就是说,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针对这种自我认知的效应,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实验,他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检查表后,出示了两份结果,让参与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与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然而,大多数参与者都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实验的结果表明,很多人都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但他们仍然认为这种描述准确地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向大学生出示了这样一份材料,让他们判断这种人格描述是否适合自己: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

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

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

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

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

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

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

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

你有时外向、亲切、善于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

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对于上述笼统的、几乎适合于任何人的话,很多大学生却认为自己正是其中描述的那样,简直太匹配自己的性格了。

在现实生活中,常会发生巴纳姆效应,比如我们让算命先生算命后,有时会认为某个算命先生太料事如神了,所描述的状况完全契合自己的处境。其实,一般而言,春风得意、没有困惑疑虑的人一般不会求助算命的人。惯于算命的人都是情绪低落、人生失意的人,此时他们对生活失去了控制,缺乏安全感,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加之算命先生总是善于察言观色,揣摩他人的心意,因此,一旦他们应景地说一些无关痛痒的笼统言辞,算命者便会对算命先生崇拜起来,中了他们的圈套。

生活中,如何才能避免巴纳姆效应的负面影响呢?

一是要学会面对自己,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二是要培养一种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三是以人为镜,通过与自己身边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较来认识自己。

【豁然开窍】

“成功时认识自己,失败时认识朋友”,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归根结底,我们最需要认识的都是自己。无论处于成功还是失败的境地,都应坚持辨证的观点,不忽视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要认清自己的短处与不足。

苏东坡效应:跳得出“山外”,看得清自己

两个砍柴人敲林中小屋的门。

“您好。”

“您好。”屋主人回答道。

“我们刚才在林中发现了一具尸体,我们担心会是您呢?”

“什么样的呢?”

“跟您的身材差不多。”

“是穿红色法兰绒衬衫吗?”

“不是,是深棕色的。”

“那么说,谢天谢地,他不是我。”

“自我”时刻与你共存,但是屋主人却无法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只能凭借外围的信息来认知“自我”。

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明明就站在这座山中,却偏偏不识其真面目。明明自己就拥有“自我”,却偏偏不自知,或者仅形成一个模糊的认识。这就是“苏东坡效应”。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找来25个人,这些人都是相互熟识的人,比较了解彼此。实验者请他们每个人分别根据9个标准,即文雅、幽默、聪明、爱交际、讲卫生、美丽、自大、势利和粗鲁,对所有包括自己在内的人排一下名次。比如,根据文雅标准,谁最文雅排第一,其次为第二……以粗鲁为标准,谁最粗鲁排第一,其次排第二……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和其他24个人进行评价,这样每个人的每个方面都有一个自我评价,还有其他24个人对自己做出的评价。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这25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夸大优点和掩饰缺点的倾向。

例如,有一个人自以为自己的文雅程度应该名列前茅,可是把其他24个人在这方面给他评定的名次平均一下,他的“文雅”程度仅列第二十几名。还有一个人,对自己“爱清洁”的评价比他人给他的平均名次提前了5名,对“聪明”和“美丽”程度的评价都提前了6名,而对自己“势利”“自大”和“粗鲁”程度的评定却比别人评得低,他定的名次比别人给他定的后退了6名。

实验表明,人们对优良品质的自我评价常常比别人的评定高,而对不良品质的自我评价则比别人评定得低。也就是说,人们更容易抬高自己,无法客观地看清真实的自己。

苏东坡效应有其产生的必然性。

美国的一名控制论专家创立了模糊集合理论,它认为普通的集合是具有某种属性的对象的全体,这种属性所表达的概念应该是清晰的和界限分明的,因此每个对象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也是明确的。但是人们的思维中却存在着很多模糊的概念,比如年轻、很大、暖和与傍晚等,这些概念所描述的对象属性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因而对象对集合的隶属关系也不是明确的和非此即彼的。客观世界的模糊性自然导致人的思维往往不能全面地、精确地反映客观,这就使人脑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大于客观模糊性,使人们难以真实地认知自己。

此外,人还是繁多角色的扮演者,比如爸爸、老师、兄弟、上级、下属、顾客和患者等,诸多角色集于一身,自然又增添了人们认识自我的难度。

苏东坡效应无疑给我们敲起了警钟。这当然不是要我们被苏东坡效应牵着鼻子走,向“自我”甘拜下风,让对“自我”的认识继续模糊下去。不,当然不能这样。在苏东坡效应敲响的警钟声中,我们应该听到的是这样一种召唤:保持警觉,切勿盲目,力求对“自我”认识得全面些,清晰些……

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三方面来克服苏东坡效应的负面影响。

一是客观地认识自己。

一个人的最大劣势是什么?有的人可能觉得是出身不好,有的人可能认为是家庭贫穷,有的人可能认为是没有高学历,还有的人可能认为是没有出众的相貌……不错,这些都是一个人在当代社会竞争中的劣势,不过这些既然已成客观事实,我们只能先接受它们。若想彻底改变它们,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唯有客观地认识自己,认清自己的优势,激发进取的信心,从而不断改变这些不良的现状。

二是通过别人来充分认识自己。

认识自我并非单纯靠自己,有时候借助别人来认识自己,往往更为客观、公正。

三是最好的听众是自己,要时常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想要认识自己,就要与自己进行良好地对话。这种对话是对内心深处的拷问和反省,是正与邪的相互抗争,也是自己思想斗争的根本形式。通过对话分辨是非,从而不断完善自己。

【豁然开窍】

要想认识自我,既要深入“此山中”探幽微,又要跳出“此山外”览全景,也就是说,要从内在的思想和外在的表现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才能得出对自己最全面、最真实的认识。

镜像效应:勿以“他人之镜”照自己

镜中我理论是美国早期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来的,指的是以他人为镜,即从他人眼里看我自己。

关于我们如何获得自我认知,很重要的一个参考标准就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比如当一个人被上级评价为聪明能干时,往往会变得心花怒放,但是如果部门主管指着某个下属的脑袋,做出“朽木不可雕”的负面评价,这名下属最可能的反应就是心情沮丧,觉得自己不太可能有什么好的发展前景。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犹如一面镜子,我们从中获知自己的形象定位,并从而形成自我概念,这便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所提出的“镜中我理论”。

库利认为,人们往往通过与其他人的交往形成自我观念,习惯借助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形成关于自我的观念。也就是说,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往往是由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由此获得的关于自我的印象被称为“反射的自我”“镜中我”。在心理学领域,这种现象也称为“镜像效应”。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镜像效应呢?主要原因有如下三个方面:

1.社会化的结果

所谓的“社会化”,主要是指首属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一个人来到社会后与生俱来的只是生物人,这种生物人要变成思想情感丰富的社会人,必须经过社会化,而这种社会化主要就是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与他人、群体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影响,从而成为合格的社会角色的过程。其中对个体影响最大最早的群体就是首属群体,如狼孩的首属群体是狼群,社会化的过程是狼群“社会化”的过程,其结果在狼孩大脑中只能形成自我的狼孩概念。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首属群体是家庭,家庭中父母是重要的影响人物。库利所言的“镜”,也是各色各样的,其中形成“镜中我”最为重要的“镜”是家庭。有些镜子对个体的作用十分有限。

2.个体对“镜子”的认知与评估作用

正如上述所言,个体只对重要的“镜子”作出反应,而对一些不重要的“镜子”便会作出忽略不计的反应,使之不能进入“自我”。这就是说,从他人镜中反映出来的“我”,只有经过生理的我、本我、已有的自我想象评价,才会被“自我”所接受,形成“自我概念”。可见,“镜子”虽然重要,但如何照、如何看也很重要。可以说,“镜中我”并非个体所看到的“我”,而是被原有“自我”解读过的“我”。

3.“镜中我”还与“镜外我”的地位、身份、名誉等有关

按理说,“镜中我”与“镜外我”应是一致的,但是“镜中我”经过这面镜子一照,就有了许多光的折射,使“镜外我”变形。可是,如果不通过镜子,自己又无法看到“镜外我”,即使能去看(如反省、反思等),以致于会受到其他因素(如原有的自我、经验、认知结构等)的影响,也无法真正看到镜外的“我”。因此,唯一的方法就是用许多面镜子来照,这样全方位地照看,会使“镜中我”与“镜外我”逐渐融合。上述可见,“镜外我”的地位、身份、名誉等会对镜像效应产生重要的影响。

库利的“镜中我”概念将自我意识分为三个阶段:

(1)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2)做出行为后,设想他人对自己行为评价;

(3)根据自己对他人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

比如说,关于你自身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外向还是内向,是热情如火还是冷漠像冰,是思维严谨还是擅长粗线条思考——如此种种的自我判断,虽然你自身可以形成一套认知态度,但是你会更多地参考他人的意见,尤其是那些你比较认可的、权威人士的意见。比如,如果你的老板说你在IT行业发展,将难以出人头地,他认为你在交际方面更有天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销售界潜力股,你很可能会质疑自己目前的职业选择,甚至改弦易辙,作出更改职业方向的决定。

通过镜中我理论,便可以理解为什么人言可畏了——如果一个人没有强大的内心,多会被他人的评价所左右,从而按照他人的评价去认知自己,以致认为自己真的是他人口中所说的那个样子。假如这些评价是负面的话,自然会导致个体陷入自我怀疑或自我憎恨中,难以排解恶劣的情绪。

【豁然开窍】

他人的评价常常夹杂着很强的感情色彩,带有一定的偏见,以他人为“镜”来观照自己就会失之偏颇,看不到真实的自我。因此,个体要建立一种内心的警觉来防止镜象效应的消极作用,用“他人之镜”和“自我之镜”两面镜子反复观照,才能照出真正的自我来。

标签效应:你成为什么样的人,由自己定

在天堂的门口,有三个人在排队等候进入。圣彼得问他们:“在进入天堂之前,你们希望听到参加葬礼的人说些什么呢?这大概是你们最后的遗愿了。”

第一个人说:“我是一个医生,我希望有人说:‘他是一个伟大的医生,他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第二个人说:“我是一个老师,我希望有人说:‘他是一个了不起的老师,他教会我们如何做人!’”

第三个人说:“我听了你们两个人的话,非常感动。不过,我更希望有人大叫:‘瞧!他在动!’”

既然已进入天堂,自然已经被标注为“失去生命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就像为他们贴上了一张标签。随之,关于遗愿的设定,医生与老师便产生了“标签效应”。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进行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标签效应呢?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作用,无论标签是好还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心理学家克劳特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要求一群参加实验的人对慈善事业捐献,然后根据他们是否捐献,分别评价为“慈善的人”和“不慈善的人”。相对应地,还有一些实验者则没有被下这样的结论。过了一段时间后,当再次要求这些人捐献时,发现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评价为“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人捐的钱要多;而那些第一次被评价为“不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人捐的钱要少。

上述实验充分证明了标签效应对人们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也常有这样的事例。例如,一旦某人被某个组织赋予了某个称号,他们随后的行为总会受到这个称号的影响,以使自己的行为能匹配这个称号的内涵。1945年2月,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全面胜利。在一次摄影大赛中,伊拉·海斯与其他战士的一张合影获了大奖,照片在美国印刷数百万张,海斯被民众视为战争英雄。由于被贴上了“英雄”的标签,从此以后,海斯总是以英雄的姿态亮相。

同样,给某个人贴上一个正面的标签,就会促使对方在态度和行为上做出积极的反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针对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美国心理学家做了如下实验:让每位新士兵每月都给家人寄一封信,在信中描述自己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内容。结果半年以后,原先不可救药的士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真的像信上所说的那样去努力了。

标签效应对个人的启示,从某种意义上说,你的人生是被标签定义的。例如,一个人在童年时期非常喜爱跳舞,但是父母和朋友都说他不可能在舞蹈界混出名堂,时间一久,这个人便渐渐地放弃了自己对于舞蹈的爱好,正如其父母和朋友所言,他没有在舞蹈方面获得成功。然而,按照标签效应的逻辑来推理,可以发现,这个人之所以没有在舞蹈方面获得进展,很可能并不是因为他不具备跳舞的天分,而是因为父母和朋友的负面标签发挥了消极作用。

因此,别人怎么看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给自己定位。你所认可的自我定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将会被时间塑造成什么样的自我。

【豁然开窍】

预防和减少标签效应的关键是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实施积极的自我暗示训练,以提高自身的自信心。

禀赋认知原理:智商决定下限,努力决定上限

杰克和艾马是相邻两家的孩子,两个人从小就在一起玩耍。杰克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什么都是一点就通,他知道自己的优势,自然也颇为骄傲。艾马的脑子没有杰克的灵光,尽管他很用功,但成绩却总是难以进入前十名,与杰克相比,他从心里时常流露出一种自卑。然而,他的母亲却总是鼓励他:“如果你总是以他人的成绩来衡量自己,你终生也不过只是一个‘追逐者’。奔驰的骏马尽管在开始的时候总是呼啸在前,但最终抵达目的地的,却往往是充满耐心和毅力的骆驼。”

聪明的杰克自诩是个聪明人,但一生业绩平平,没能成就任何一件大事。而自觉很笨的艾马却从各个方面充实着自己,一点点地超越着自我,最终成就了非凡的业绩。杰克愤愤不平,以至郁郁而终。他的灵魂飞到天堂后,质问上帝:“我的聪明才智远远超过艾马,我应该比他更伟大才是,可为什么你却让他成为人间的卓越者呢?”

上帝笑了笑说:“可怜的杰克啊,你至死都没能弄明白,我把每个人送到世上,在他生命的‘褡裢’里都放了同样的东西,只不过我把你的聪明放到了‘褡裢’的前面,你因为看到或触摸到自己的聪明而沾沾自喜,以至误了你的终生!而艾马的聪明却放在了‘褡裢’的后面,他因看不到自己的聪明,总是在仰头看着前方,所以,他一生都在不自觉地迈步向上、向前!”

很多人将成功归结于人的禀赋,认为世界上的成功人士之所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都有高于普通人的智商。事实真的如此吗?

禀赋是指人所具有的智力、体魄、性格、能力等素质,也可以说是天资或者天赋。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禀赋认知原理”,意思是说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与否和智商是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并不代表人具有高智商就一定会成功。

对高智商人群的跟踪调查显示,虽然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工作成就平均会略高于普通人,但绝大多数并没有非常突出的学习成绩或工作成就。

1999年2月22日《法国医学日报》公布的对145个高智商的人近15至20年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其中40%的人达到大学专科和专科以上学历,9%高中毕业后没有继续深造,而高达43%的人仅读了一般的技术专科学校。也就是说,大部分高智商的人并未达到一般意义上的成功,他们的职业和学业水平都只能算是很一般。此调查还发现只有25%高智商的人能适应普通的学校生活,其中能取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成绩,不给老师和家长造成压力的,更是少数。而剩下的高智商孩子从小就是令家庭和学校头疼的问题孩子。

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成功人士智商不一定很高,新东方的俞敏洪参加三年高考才考上北大,你能说他智商高?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也是同样的情况。你能说他们不是成功人士吗?成功的人不一定都是高智商,大多数人的成功是通过其刻苦的努力和奋斗来造就的。俞敏洪、马云也是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断学习、刻苦努力,才能达到今天的成就。

NBA球星算不算成功的人?整个世界前500名顶尖的球员才有资格去NBA打篮球,这样的人还不算成功吗?那么你认为NBA球星智商高吗?有可能他们的智商还没有你的高,但是你挡不住人家运动能力强,再加上他们自己不断地刻苦训练,才会成为世界级的球员。

爱因斯坦和达·芬奇是天生就很聪明,还是通过后天努力才变得充满智慧呢?没有人知道确切的答案,但是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指出,如果告诉人们答案是后者,那么他们的大脑会立刻发生变化,并且更愿意为了成功而努力。这项研究的领导者汉森·施罗德指出,“如果给人们一些鼓励他们学习和行动的信息,可能会促使他们有更好的表现。相反,如果告诉人们智力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可能就会不经意间阻碍他们的学习。”

有很多成功的人,都没有太高的智商。事实上,社会上90%的人智商都差不多。要想获得成功光有聪明的头脑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有谦逊好学的美德、坚持不懈的意志和不怕艰难和困苦的精神。

每一个人都应该永远记住这个真理: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一个真正的成功者。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禀性和天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实现人生价值的切入点。

【豁然开窍】

你只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并不比别人笨,别人也不比自己聪明多少,按照自己的禀赋发展自己,不断地超越心灵的绊马索,你就不会忽略自己生命中的太阳,就会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