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发展为主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以发展为主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其研究对象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背景下的生产方式系统性变迁。生产方式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劳动方式,二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作为劳动方式的生产方式,指的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与劳动资料结合的方式,我们将其定义为“生产方式(一般)”。而“生产的社会形式”则表明:任何生产过程都不单纯是劳动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具有特殊的社会规定性的过程,我们将其定义为“生产方式(特殊)”。

以发展为主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力,其做法是联系生产方式(一般)研究生产力。生产方式(一般)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第一,微观层面的生产方式(一般),指的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在具体生产过程中的结合方式,这种结合是发生在特定的劳动时间和生产空间中的,也可以将其称为“劳动方式”。第二,中观层面的生产方式(一般),指的是中观层面的区域和产业,也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在不同的区域和产业中是如何进行组合和搭配的。这里的区域概念包括行政区域、城乡、国内、国际等多个维度,产业概念则包括产业间和产业内部两个方面含义。第三,宏观层面的生产方式(一般),指的是宏观层面的资源配置方式,这包括自然配置方式、市场配置方式和计划配置方式三种类型。

以发展为主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其做法是联系生产方式(特殊)研究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特殊)是与生产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方式(特殊)的前置项,只有在特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背景下,讨论生产方式(特殊)才是有意义的。例如,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背景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是通过资本这个纽带间接地结合起来的,劳动过程受到资本所有者的监督和控制,劳动成果必须服从资本所有者的分配。因此,我们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始终把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特殊)联系在一起,譬如,农地制度改革必须适应和引领农业生产方式的演进,必须首先对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田大户、“公司+农业”等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深入分析,才能设计出合理的农地制度。

(二)研究内容

除绪论外,本书包括三篇十一章。三篇分别是基本原理篇、微观行为篇、宏观建构篇。

基本原理篇共包括五章。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文献梳理和述评,分别回顾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发展思想以及中国现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第三章提出“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的观点。理论体系的核心是立论基础和实践要求的统一。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是其最重要的公理性假设,这个公理性假设决定了理论体系是不能轻易被经验证据驳斥的,经济学的立论基础是有关人的经济本性的假设。立论基础对实践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两者共同构成理论体系的核心。通过比较西方主流经济学、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三种理论体系的核心,可以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超越“经济人”和“机械的社会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形成了“能动的社会人”这一立论基础,并由此得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能动的社会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注重供给和需求的协调发展。

以发展为主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首先必须对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行分析。微观行为篇包括三章,分别就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区域布局优化进程的经济主体微观行为展开探讨。就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而言,以上“三化”都是生产方式系统性变迁在不同方面的表现。第六章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城务工人员的区位选择、行业选择和就业方式选择等三个方面的微观行为决策。第七章探讨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第八章探讨区域的主导产业选择问题,区域是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的空间载体,而选择区域主导产业的本质就是优化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的空间布局。

以发展为主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必须具有开阔的宏观经济分析视野。宏观建构篇包括三章,分别在农地制度、对外开放战略和发展理念等方面进行宏观设计,并以此主动引领生产方式演进和生产力发展。第九章探讨我国农地制度改革问题,本书提出,应采用土地股份合作制引领我国农业生产方式朝着社会主义农业生产方式演进。第十章研究我国如何推动生产方式开放模式的跃迁。本书提出,应主动掌握国际经济秩序的制度话语权,从“比较优势”走向“主动引领”,推动本土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优化组合。第十一章从人类发展的三阶段出发,提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呈现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变的某些先兆性特征,五大发展理念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本书认为,发展的本质是对立面的矛盾运动过程,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位于核心位置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因此,发展理念的实质就是对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看法和观点的总和。由于生产方式是最能反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关系的理论范畴,因此,可以将生产方式的系统性变迁作为理解、阐释和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