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经济:探索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湾区网络开发模式

在“新区域主义”概念下,湾区发展不应是中心—边缘城区模式或局限于城市边界条件下的发展,应在湾区整体框架下统筹安排各城市的发展功能,通过网络开发将港口中心城市主城区的公共服务功能、产业功能、居住功能向外围城市疏散,形成更多就业吸引力和产业集聚力的网络节点,从而提升湾区整体协作和开发水平。

(一)港口中心城市中枢功能推动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生产分散于全球各地,而金融、专业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则越来越向体系顶端的全球性城市集中,同时高度畅顺的物流、信息流促使其中一些专门化服务功能实现在更大区域尺度下扩散,又在一些次级中心集聚。物流、信息流在多中心城市间的扩散和集聚形成更高质量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并通过高快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网络状交通体系,形成多中心、多层级的湾区都市区域。

湾区经济发展,首先集聚庞大的人口规模,进而壮大经济规模,提升经济承载能力。湾区经济发展需要不止一个中心城市发挥中枢推动功能,形成强大完备的生产性服务业主导的功能业态。由此,湾区内部次中心城市与港口中心城市形成更为有机的区域分工网络,联动发展效率更高、专业分工更细的生产性服务业,拓展或强化更多的发展轴带,促使中小城市和外围城市能够继续保持制造业基地的竞争力。

(二)湾区点轴开发与协同

湾区多中心网络状的空间特征,要求湾区发展必须突出网络开发模式。交通网络既促进湾区空间拓展并改变湾区空间形态,也直接改变湾区区域条件和作用范围,产生新的交通区位优势,改变湾区原有产业空间结构。基于区内的一系列增长点和发展轴,网络开发首先要强化通道建设,促进城市间建立更为紧密的经济联系,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原则对湾区内城市性质、产业功能进行适当的分工和定位,强化增长极之间的协同性,削减互损性竞争。

按照城市网络体系形成与有效运行的要求,应当及时寻找网络开发的新发展点、新发展轴、新发展极。增长极和轴之间存在较强的扩散扩张效应,以及良好的生长发展条件,这正是实现湾区协同增长的有效途径。同时,它们还是新生产力布局引进的最佳部位,是新的交通通道与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有可能成为最佳人居中心。对这些点、极、轴进行重点开发,对湾区经济发展将产生更强的推进作用。依托若干产业型空间、港口枢纽、产业新城等,沿点轴建立若干规模不等的增长中心,每个增长中心都有充足的公共服务、商业设施,依托便捷交通系统形成网络化的湾区敞开空间结构。各增长中心之间存在着诸多空白发展地带,随着点轴开发的加快,基础设施密集建设的提速,这些空白地带将会被逐渐填充,湾区空间逐渐由松到密。

(三)内涵开发和外延开发并举

网络开发可包括内涵开发和外延开发两个方面:湾区基础设施网络相互联通、合并、再分化,属外延开发范围;湾区依交通、产业和城市向高密度、高层次、高分化方向演变,则属内涵开发范围。如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网络开发已进入高度分工状态,前海、南沙、横琴的开发对深圳、广州、珠海三市而言属外延式开发,而对大湾区城市群而言,仍属内涵式开发。

在巨量人口基数下的土地空间资源日趋受约束的情况下,湾区多中心网络型开放式的空间结构,促进了居住人口在湾区整体空间下多中心分布,推动与产业空间分布相匹配。多个紧凑发展的中心(组团)、综合城区或产业新城,可降低从属性就业人口在中心城区边缘的集聚度,有利于减少总的出行距离和货运总量,有利于促进湾区整体建设空间的整体有序,进而提升湾区空间结构的整体绩效。

在湾区各城市功能组团专业化生长点→多样化生长点→次级中心(新城)的形成路径中,各类专业化产业集聚区在吸引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的人口与就业,配套服务功能尤其生产性高级服务功能的跟进、新城功能的不断完善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湾区多中心网络型空间结构的重要推动力量。

湾区各产业集聚区类型见表4-1。

表4-1 湾区各产业集聚区类型

总体而言,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湾区多中心空间结构演化的基本动力,中心功能的集聚和扩散、延伸和裂变,推动了湾区整体功能复合高端化,从而形成规模化、综合化、高强度的湾区空间开发结构。在产业空间结构变动推动下,湾区空间拓展模式可实施“快速公路导向的‘产业空间发展+快速轨道导向’的高密度人居空间发展”的新发展理念,构建“舒展的紧凑城市系统”。可充分发挥交通走廊作用,在沿交通走廊地区布局科技园、工业园、物流园等产业集聚区,不仅有利于接受中心城区向外扩散的制造业及服务业,增强各类产业园区、产业新城的有机联系,更有利于推进产业、人才和资源达到更高层次的动态平衡,以适应湾区内各城市的功能分工调整要求,进而带动扩大各城市集散商品和要素的能力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