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世界各国农民城镇化研究
第一节 城镇化概述
一 城镇化概述
城镇化是乡村变成城镇的一种复杂的过程。通常表现为:第一,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周一星等,2003: 39);第二,城镇的范围扩大;第三,城镇数量增多;第四,人们社会生活和社会组织实现变迁。城镇化是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城镇化强调的是镇,镇具有城市和乡村的中介性特点,是城市化的起点,许多现代大城市都是由镇过渡而来的。镇与城市有人口数量标准、管理机构设置、公共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差别。在我国,现在对镇和城市有严格的区分标准,而且镇与乡也有一定的区别。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是城市化,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是城乡一体化。一般来说,一国城镇化的水平达到35%以上之后就进入了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城市化率达到65%之后就开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大部分已经进入了城市化的轨迹,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化。
城镇在人类历史上早已有之,城镇化发端于近代市场经济机制的启动时期。在城镇化发展阶段,人口的聚集程度低,农村人口仍是居民的大多数,生产发展的水平较低,处于第一、二次科技革命时期,人均GDP比较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起步不久,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的条件差,社会秩序比较混乱。但市场机制已经启动,资本原始积累正在进行,产业革命已经开始,早期发达国家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事业开始构建,为全面推进城市化做系统的准备。
城镇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原动力源是市场机制。市场经济机制是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机制的基础上逐步深入的。在西欧封建社会末期的16世纪,一场商业革命先于工业革命而发生(陈万里等,1995: 31)。这场商业革命使商品的价值评价和社会价值的评价标准实现了社会化和大众化;经济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根据价值规律通过竞争实现了革命;冲破了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和封建的网络系统,使人的智力和能力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一些人可以“空手套白狼”发财致富,当然这也为经济和社会投机留下了空间;使生产变成了社会生产,即为别人进行的生产,生产从家庭、作坊和行会中解放出来,即实行社会化的生产;要求更全面系统的社会分工,生产要素聚积,劳动力、资金、技术和信息市场形成。市场机制成为城镇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真正推手。
市场经济的发展特点给各国城镇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留下深刻的烙印。市场经济有地方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分。一般来说,适应国际市场的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程度高,城市的开放程度也高;市场经济又分为原发市场、继发市场和附庸市场。原发市场主要在欧洲早期的发达国家存在,如英国最早启动市场机制,英国的城市化在相当长时期内引领世界潮流。日本和德国属继发市场,即是后期学习和引入市场机制的,其城市化的进程中就有些学习和模仿英美国家的特点。而附庸市场即指那些有过被殖民和半殖民统治的国家的一种被扭曲的市场机制,其城市化也就打上了被扭曲的烙印,如中国,西方列强首先从东南沿海深入,故中国的城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呈现东中西失衡的状况。
世界城镇化的发展历程。英国是市场机制启动最早的国家,早在14世纪,随着养羊业的发展,英国的圈地运动就开始了;地理大发现后,美洲金银大量涌入造成物价上涨,引发了所谓的“价格革命”,标志着英国市场机制的全面启动。资产阶级借助于市场机制的武器,在竞争中迅速发展壮大。16世纪以后,英国开始向资本社会过渡。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竞争成为当时英国社会的主要推动力。到18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在英国发生,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工业生产的集中和规模要求促进了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入19世纪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村镇向城市发展,小城市向大中城市迈进,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到1989年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平均已达到80%以上,并进一步沿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发展中国家由于多数国家有被殖民和半殖民统治的历史,市场机制的作用被扭曲,产业革命发展缓慢,城镇化严重滞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批发展中国家相继取得国家独立,城镇化的步伐加快,1950~1985年,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水平由17.3%增加到31.7%。到2005年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城镇化率为42.9%。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0%左右,中国已达到56.4%。
世界城镇化的特征。首先,近现代意义的城镇化和城市化在市场机制启动后,形成了一个动力束,这个动力束即市场机制、工业生产和产业比较利益。市场机制对城镇化和城市化起着启动和推动作用,一国城市化的特点深深地打着该国市场机制运行发展的烙印。工业生产发端于英国的产业革命,工业生产的发展以科技革命为后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产业革命的发展和深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比较利益是说在城镇从事第二、三产业一般比在农村从事传统农业收入高20%左右,再加上城市文明的吸引,成为乡村人口涌入城镇的动力。
其次,城镇化和城市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表现为:经济和社会价值评价的社会化,经济价值确定以价值规律为依据,社会价值的评价要由社会大众或其代表确定;一国城镇化、城市化的特征打上了一国市场机制发展状况的烙印;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出现了产业革命,在工业领域生产率先实现了社会化,生产社会化要求科学的资源配置和规模经济效益,劳动力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要适应城镇化和城市化的要求,农民开始流动,农业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第二、三产业转移;城镇和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地流转,工业的发展也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工业和城市开始反哺农业和农村;城镇和城市生产要素的聚积要求社会和社区管理的发展,要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要求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城镇和城市的发展还需要处理好生态环境问题。
再次,城镇化和城市化分为三个时期,即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初级阶段人口城市化水平在35%以下,这一时期一国的市场机制刚刚启动,工业生产刚刚起步,国民经济的实力薄弱,农业富余劳动力窝在农村和农业中。中期阶段人口城市化水平为35% ~70%。这一时期,经济及其社会发展价值评价的标准日益社会化,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充分发挥,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农地流转活跃,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进入高潮,城镇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社区和社会管理深入发展,城镇化让位于城市化,城市化掀起了高潮。高级阶段指人口城市化水平达到70%左右以后,此时农地经营实现了集约化,城市和工业反哺农村和农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的价值取向是均等化,城市的职能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并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最后,城市化的新趋势。一是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将极大地提升世界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二是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倾向明显,大城市就业容易、收入高、文化生活丰富,将吸引更多的人口涌向大城市。大城市由于功能齐全、生产规模化、生产要素互补,大城市和城市群的地位将更加显现。三是城市治理将进一步法制化。城市的人口异质性加大,利益分化严重;城市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化;城市的文明程度提高,要求公平、正义。只有用法律和法规统一的准绳,才能对城市实行有效的管理。四是城市人口密度高、企事业单位的聚集度高,要把实现低碳、节能、环保,构建环境友好型城市提上城市化的议事日程。
二 城镇化的实质和研究意义
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民(农民工)的城镇化和城市化。早期发达国家,如英国城市化伴随着圈地运动进行。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实现城市化占城市人口的60%左右,有的情况下高达75%(CISSE Djibrilla. Alhadji、丁金宏、COULIBALY Mariam, 2008)。农民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丰富的土地资源,农民的土地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农民的消费是拉动内需的主体力量之一,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民变成了市民,一般情况下,市民的消费水平是农民的3倍,农民城镇化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是城市劳动力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在第三产业中农民可以大显身手。随着农地流转,农业集约化经营和社会化生产,农业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为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农民还为城乡一体化开拓了道路,大批农民实现了城镇化和城市化,增加了国家的经济收入,减少了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压力,使城市和工业有能力反哺农村和农业,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
世界城镇化研究的意义。有利于总结世界各国城镇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如各国城镇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道路、模式、机制、动力等;各国城市化中如何处理城乡关系,如何实现农地流转、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如何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构建。避免世界各国在城镇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城市化过程引发的阶级矛盾激烈、社会秩序混乱、贫富差距加大、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等问题。探索中国特色的城镇化理论,指导中国城镇化稳步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