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案例与政策创新(传统农区工业化与社会转型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从全球视野来看,现代工业首先是在一个空间点孕育发展然后逐步扩展到外围地区的。现代工业从原生地(发达地区)向次生地(欠发达地区)的逐步扩展无非是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的:一是产业搬迁,即生产企业的全部或部分从原生地搬迁到次生地,一般会包含着资本、设备、技术、生产组织和管理模式的转移;二是技术扩散,即源于原生地的现代工业技术通过掌握技术的人员、出版物等各种技术信息载体扩散到次生地,促使次生地生发出现代工业。前一种途径实际上属于现在人们所说的产业转移,后一种途径虽然可以依赖次生地传统农业剩余转换为工业资本,也可以依赖本地人员的学习掌握现代工业技术,从而不必依赖原生地资本的流入,但无论通过何种方式,现代工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形式一定是从原生地移入的,因而也包含着产业转移的因素。所以,从广泛的意义上说,次生地的工业化源于原生地产业的向外转移,或者说是由产业转移来推动的。

早在中世纪晚期,欧洲就记录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纺织业区际转移,即毛纺业与亚麻纺织业先后从南欧的意大利北部转移到北欧的低地国家,再到英格兰,并在英格兰过渡到棉纺织业,从而引发了产业革命。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钢铁、棉纺织业同样经历了由英国向法国、美国、德国等后起工业化国家的转移过程。二战以后,全球发生了更大规模的产业转移。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以及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等所谓“亚洲四小龙”国家和地区产业向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转移。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中西部地区与东部之间的差距明显拉大。区域之间发展严重的不均衡和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拉大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事实上也已经开始危及整个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增长态势。所以,进入21世纪以来,中央先后出台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一系列旨在促进中西部地区快速发展的举措。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上升,沿海地区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也日益提升,大量劳动密集型甚至资本密集和低附加值的产品及产业已无法在当地立足,这些地区产业升级和产业向外转移的压力越来越大,紧迫感越来越强。全球性经济危机的蔓延所导致的国际市场萎缩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更是加剧了这种压力和紧迫性。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由外需驱动到内需、外需均衡发展的时代已经来临。仅仅从产业扩张的角度来说,把产业转移到中西部腹地就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东部沿海的一些企业为了更接近和融入内地市场,已经开始了自觉的产业转移行动。

事实上,近年来如何促进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及中西部地区如何承接产业转移一直是国家领导人和各级政府关注的问题。时任总书记的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在参与2006年12月5日至7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指出:“坚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要健全全国统一市场……落实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支持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和境外的产业转移。”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鼓励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2007年,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支持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商务部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布了《商务部、国家开发银行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了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08年修订)》。2009年3月5日,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进一步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加强薄弱环节……抓紧研究制定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政策。”随着中央相关政策的陆续发布,各地方政府也开始重视产业转移,如2008年3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意见》; 2009年3月7日,当时的安徽省委书记提出,通过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带动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返乡农民工创业,这项工作应该作为国家战略来实施;2009年9月7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经济运行工作电视电话会,要求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鼓励政策。

上面的分析表明,产业转移既是次生工业化地区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必经之路和一般规律,也是提升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缩小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保证整个中国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增长的内在要求,各种条件也都在日益成熟,产业转移已成风起云涌之势。在这种情况下,深入研究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