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案例与政策创新(传统农区工业化与社会转型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产业转移动因及组织管理机制

第一节 产业转移的演进状况

一 国际四次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同既定的经济社会背景相联系,产业转移的内容和特点也会因为历史环境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的差异性。工业革命以来国际产业转移历程中有四次浪潮(见表2-1)。①第一次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期的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美国转移,此次产业转移发挥了转入地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条件优势,是世界工厂的第一次变迁,为美国第二次科技革命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②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美国向日本和德国转移,美国重点将国内钢铁、纺织等传统行业向外转移,并借助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优势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等产业,推动了世界工厂的第二次变迁,由此也加速了日本和德国工业化进程。③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产业转移发生的主要区域在东亚地区,转移方向是从日本到“亚洲四小龙”,受压力于国际石油危机和日元贬值,日本将制造业向其他亚洲国家转移,转移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资本密集型产业(钢铁、化工、造船)—技术密集型产业(电子信息、汽车)。日本通过此次产业转移实现了由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的雁阵贸易方式,明显处于雁首的位置,并推动了“亚洲四小龙”的崛起。④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延续至今,为突破境内市场狭小的限制,实现生产能力扩张的目标,美国、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将产业向中国境内和东盟四国转移,转移产业为纺织、机械、电子信息产业的中间制造环节,实现了中国内地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中国20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为第四次科技革命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历次产业转移多是以科技革命为契机,一方面生产制造业向外转移加强了资本与技术交流,发挥了产业承接地的资源优势,带动了承接地制造业的快速崛起,随着产业转移的逐次推进,世界工厂的位置也发生历次变迁;另一方面产业转出国多是以技术革命为背景,借助产业转移得以腾出空间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改造,实现跨越式发展。

表2-1 四次国际产业转移

二 国内产业转移进程

(一)抗战时期(1937~1945年)

抗战时期,我国生产力整体水平低下,工业产业门类不齐全,各地区之间分布失衡严重,工业产业大部分聚集在东部沿海的几个城市,中西部城市占比很小,加起来也不到全国总产值的1/10。随着日本的入侵,东部城市先后沦陷,国民政府西迁内地,工业产业也随之内迁,逐渐转向重庆、昆明、西安和兰州等西北西南重镇,造就了当地短暂的经济繁荣。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中西部地区的工业产值仍远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水平,从历史上看,该时期的产业转移不能算是经济决策,转移的原因是外国入侵而非利润的最大化。整体上看,正是由于这次产业转移保留下的工业基础,才为抗战胜利及国统区经济发展创造了可能性条件。

(二)“大三线建设”时期(1964~1978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不合理的工业布局,提升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是基于对当时恶劣的国际形势的判断,中央启动了“大三线”建设工程,将东部沿海的工业转移到西南和西北内陆地区,这也促成我国第二次产业大转移。据统计,1966~1975年,内地建设投资高达1591.55亿元,占全国投资的半数还多,其中,大部分都投资在三线地区,投资额为1173.41亿元,占内地投资的73.4%。然而,此次转移也非产业的主动转移,而是迫于战争的威胁由政府主导一次产业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西部地区工业发展水平。

(三)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崛起时期(2000年至今)

2000年以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继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制约难题。为了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中央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以拉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政策的实施也再次促成了我国的产业转移。山西省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做得尤为突出,该省通过“能博会”“中博会”“世界晋商大会”等洽谈活动,签约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天津、福建等发达地区的项目约5200个,资金引进54478.4亿元。河南在此方面做得也不错,特别是2010年以后,积极发展产业集聚区,优先承接高成长性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先导产业,2010~2012年,累计承接产业转移重点项目3433个,实际引进省外资金4399亿元。河南承接项目的主要来源地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区。安徽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也表现不错,引进省外资金逐年增多,2007年为2180.9亿元,2012年为5283.2亿元,增长了2.4倍。承接的产业以新型化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物流业为主。资金来源地主要集中于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福建等地。江西近几年引用外资力度也越来越大,截至2012年,该省累计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2163个,实际引用省外资金5044.95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2.4倍,其中,省外资金主要来源于江浙、广东、福建等地,资金份额占比高达70%以上。四川省做得也不错,2010年引进省外资金达到5336.35亿元,资金主要来源于北京、浙江、上海、福建等地,目前,招商引资已成为四川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西北地区,陕西省做得不错,2005~2009年,该省签订项目6768个,总投资1.78万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763.67亿元,在此基础上, 2011年又上一个台阶,引进项目2390个,资金高达2820亿元,比2010年增长16.8%,该省承接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能源、基础设施等行业。

三 东部“腾笼换鸟”的升级需要推动产业转移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然而从21世纪初开始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老龄化趋势日渐凸显,东部地区人力资源优势也随之减弱,企业招工难、招工贵成为普遍现象,与此同时由于东部制造业布局密集,资源型产业众多,环境问题成为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东部地区迫切需要实现比较优势转换,走创新驱动的新道路,用技术革命和产业更新破除僵局、实现跨越式增长。因此出现了制造业集体外迁的现象,首先从东部地区核心城市向省内边缘地区迁移,2000年以来,众多企业希望通过迁移重建比较优势,地域广阔、人力资源相对丰富的中西部内陆和东南亚地区成为主要目的地。由于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存在显著的产业梯度,东部企业的迁入能有效补充完善内陆地区产业机构,引进新技术和方法带动产业发展,中西部各省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增加本地就业,纷纷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进行招商引资,凭借资源、科技、劳动力、交通设施等比较优势,各地区之间展开激烈竞争,出现了2009~2015年新的产业转移浪潮。例如,宁夏承接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资金由2007年的24亿元扩大至2011年的277亿元,四年翻了三番多,云南“十一五”期间实际利用内资超过400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7.79倍。政府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主要是制定适宜的政策,推动和鼓励企业在自主决策的基础上向中西部转移。这次产业转移实践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市场主导型的产业转移,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弥补市场的失灵,加快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特色产业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应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转变思想,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政府要搭建好信息平台,引导成熟产业有序地向中西部转移,做好政策引导工作。

此次产业转移的特点是:在地域优势与政策措施双重动力下进行,一方面中西部地区依靠本地的资源、产业、交通优势吸引东部产业自发转移,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制定各类产业促进政策、产业经营环境的塑造推动产业在本地落脚。产业政策的实施兼顾综合效应,即存在吸引产业转移的各种鼓励政策,又存在限制污染型产业及落后产能的控制政策。实施此次产业转移以来,中西部地区各省的经济增长速度处于全国前列,居民收入同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产业转移为协调区域发展,为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优势向创新优势转变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国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的过程中,由于各省份在资源条件、技术水平、产业基础方面存在相当差异,适宜承接产业的种类和数量随之不同。首先,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是区域交通状况,交通便捷可以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运输层面有效降低转移费用,增加人员往来及信息交流频率,因此,产业大多沿着重要的交通线路转移,陇海、沪昆、宁西、湘桂、兰新线等重要铁路干线是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内陆地区的桥梁和纽带。长江、黄河内河航运,各类高速公路和新建高铁项目为东部产业转移提供了便利的通道。中西部各省中具备交通运输优势的有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省份,依托交通优势更便于承接商贸物流、机械制造、能源生产等依赖于货物集散、材料运输的产业。其次,劳动力优势和广阔的市场是中西部地区吸引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数量丰富、成本相对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创造了条件,同时产业承接也有利于当地农民就近就业、增加第二、三产业劳动力容量,从而推进城市化进程,人口优势也产生大量的消费需求,我国内陆腹地广阔的市场为产业再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产业转移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尤其对于西部偏远省份如广西、甘肃、贵州等经济发展起到突出带动作用,这些地区农业劳动人口比重高、人均收入相对低,产业转移将拉动当地就业,推动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