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钱塘江金融港湾金融产业集聚模式及对策研究
提要:金融产业集聚区是区域金融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以及金融经济互动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本文基于模块化理论的研究视角,对钱塘江金融港湾金融产业集聚模式的发展路径、实践特点以及竞争优势进行分析,并针对钱塘江金融港湾金融产业集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字:金融产业集聚 模块化 发展模式 钱塘江
作者林志华,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图书馆讲师(邮政编码310024)。
金融资源自身的高流动性,是金融产业发生空间转移的前提和基础。在宏观政策、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技术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金融机构、金融资产、金融市场以及金融人才等自由流动到某个特定区域,形成金融产业集聚区。当集聚区扩展到一定规模和范围,金融产业链呈现多样性和复杂化趋势,由此产生向模块化方向演进的内生性需求。金融产业集聚的模块化路径,包含“专业化分解”和“一体化整合”的双重含义,即模块的分解化和集中化,具体而言,即按照“看得见”的规则,将目标区域的金融产业链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分解,形成若干个功能定位各不相同的子系统模块,每个模块分别集聚对应的金融机构以及相关联企业,通过“信息异化”和“信息同化”的作用机制,促进各模块的自由发展和模块之间的交互联系,实现金融企业集群整合升级,形成区域性金融中心。
钱塘江金融港湾以杭州市为中心,包括钱塘江、富春江两岸沿江的县(市、区),是浙江省、杭州市推动区域金融产业集聚和金融服务创新的空间载体和发展平台,也是政府打造财富管理和新金融创新中心的综合性金融产业集聚区。本文拟从模块化理论的研究视角,分析钱塘江金融港湾金融产业集聚模式的实现路径、现状特征以及竞争优势,并针对钱塘江金融港湾金融产业集聚模块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 钱塘江金融港湾金融产业集聚模式的实践现状
(一)实现路径
金融产业自身的特性和发展阶段,是促成集聚模块化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模块化适用于复杂系统的分解和集中,金融产业则符合这一要求;另一方面金融资源的高流动性也使模块化过程更加容易便利。钱塘江金融港湾作为一个汇集若干个金融企业集群的综合性复杂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模块化发展的内生引致性。2016年12月,浙江省出台的《钱塘江金融港湾发展规划》和《浙江省关于推进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的若干意见》,对钱塘江金融港湾金融产业集聚的功能区块进行了划分,从制度上明确了钱塘江金融港湾金融产业集聚向模块化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因此,钱塘江金融港湾金融产业集聚模块化的实现路径,具有政府主导且结合市场内在需求的准外生性,它通过自上而下划分子系统模块的方式,对钱塘江金融港湾规划区域范围内的金融企业集群分别定位业态范围和发展目标,由此形成一个核心子模块和若干个特色子模块,前者包括钱塘江两岸的钱江新城和钱江世纪城,用来集聚高端金融资源要素;特色模块包括“钱塘江—富春江”沿岸一系列金融小镇(集聚区),用来发展私募金融、互联网金融以及新兴金融产业带,政府出台的政策、制度及指导意见构成主要的规则界面,同时配置发挥服务功能的保障模块,包括基础设施、资金扶持以及人才支撑等(见图1)。
图1 钱塘江金融港湾金融产业集聚模块化的内涵框架
(二)实践特点
1.以顶层设计为导向
Mainelli(2006)通过研究伦敦金融产业的集聚过程,发现政府并非简单地不干预,而是由国家或地区有关部门的人为设计、出台支持政策推动伦敦金融体系的产生和发展,并保持其活力。钱塘江金融港湾金融产业集聚模块化战略的实施,政府同样是举足轻重的规则设计者,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例如,自2006年开始,杭州市政府先后发布了一系列吸引金融机构落户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见表1),为推进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资本以及金融人才的模块化集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安排。
表1 近年来杭州市促进金融业集聚发展的相关政策
2.以核心模块为引领
核心模块作为系统设计的主体部分,一般执行相对常规、收益稳定的任务,具有自律性强、信息处理和技术操作娴熟的特性。入驻核心模块的金融机构具备一定的行业垄断地位,战略发展倾向明显,能够提供专业设计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目标客户数量稳定,能够产生一定的示范效应,发挥引领市场风向的作用。钱塘江金融港湾设计CBD形态的金融集聚区作为核心模块,即钱江新城和钱江世纪城两个区域,重点集聚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省级以上总部、大型财富管理机构总部、大型投资机构总部、小额贷款公司总部以及各类金融要素市场等。目前钱江新城已入驻银行省级总部5家、保险公司全国总部2家和省级总部7家、证券公司省级总部2家,金融要素交易平台5家;钱江世纪城已入驻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机构总部5家。
3.以特色模块为依托
特色模块作为模块架构的子系统,与核心模块并非垂直附属的关系,而是通过“看得见的规则”和信息同化机制发生平行立体的网状联系,特色模块具有半自律性、创新行为显著的特点,模块内部的企业组织往往掌握“异化”信息,用来寻找更多的价值机会,模块之间的同业竞争较为明显,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互补关系。与核心模块相比,入驻特色模块的企业组织规模相对较小,各自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能够更加快速地响应客户的金融特征变化。钱塘江金融港湾以多个金融小镇作为特色模块,重点集聚私募基金、金融大数据、互联网金融及其他新兴金融产业(见表2)。
表2 钱塘江金融港湾部分金融小镇的发展目标及现状
4.以基础模块为保障
基础模块也称为系统保障模块,由政府驱动自上而下进行配置,为复杂系统的分解和集中提供综合性服务,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和非排他性。钱塘江金融港湾基础模块的服务保障包括:一是产业和生活配套。产业配套指提供办公场地、优化工作环境、引入为金融产业提供中介服务或代理的机构等;生活配套指提供便利的宜居环境,如高品质住宅、国际化教育、优质医疗资源、便捷交通网络以及文娱体育设施等。二是资金扶持。设立财政专项用于入驻金融机构的办公用房补助、规模发展奖励和投资专项奖励;推出多项税收优惠激励入驻金融机构加快创新发展;发起设立行业、区域及直投三类政府产业子基金投入金融产业领域等。三是人才支撑。借鉴国家和省级“千人计划”的认定和激励模式,结合金融人才评价特点,出台和实施一系列金融人才培养、交流及引进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例如成立杭州金融人才协会,建立杭州金融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出台《杭州杰出人才评选奖励办法》等。
二 钱塘江金融港湾金融产业集聚模式的竞争优势
钱塘江金融港湾金融产业集聚模块化,本质上是解决复杂系统的管理难题,确保系统整体功能和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
(一)有利于金融业均衡发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与核心,随着经济活动复杂程度的提高,生产定制化、消费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层出不穷,金融业面临的二元性矛盾问题日益突出,既要通过标准化运作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又要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客户需求,这个矛盾实质上就是模块化理论需要解决的标准化与定制化问题。近年来,杭州产业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企业投资周期长,技术创新支出多,因此,除了获取传统的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外,还需要更加多元化的金融资产配置。另外,居民收入增加也需要改变单一的储蓄投资途径,通过个性化、多种类的新型投资工具有效实现财富管理,真正分享经济成果。钱塘江金融港湾以模块化驱动金融产业集聚,有利于打破金融资源长期集聚在传统金融机构的局面,吸引更多的“非银”“类银”金融机构和场外交易市场进入新兴金融生态模块,促进金融业均衡发展。
(二)有利于金融系统风险缓释
随着金融产业集聚区规模和范围的扩大,金融机构的交易活动会变得复杂多样,金融资本的流动会更加频繁,金融市场的风险压力也会相应增加,因此,有效的风险缓释机制,对金融产业集聚区的安全性至关重要。近年来,杭州金融市场扩展迅速,金融产品交易活跃,金融业务特色明显,金融业增加值呈上升趋势,风险防范和预警的需求明显上升。钱塘江金融港湾通过模块化分解,能够及时发现和化解每个子系统的风险隐患,并且将金融风险隔离在不同模块层面,通过降低金融风险传递的范围和速度,有效实现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的规避和控制。
(三)有利于金融机构创新进化
金融产业集聚区进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来自入驻企业的创新行为,因为仅靠知识溢出效应的共享和模仿,容易产生技术依赖的惰性,导致集聚区的逐渐衰退,而模块化能够深层次地激发每个模块的参与者进行研发和创新,通过形成自己独有的异化信息参与价值机会的市场竞争。近年来,杭州金融机构数量上升明显,截至2015年末,共有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409家,私募基金管理人995家,股权投资机构886家,小额贷款公司4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7家,密集程度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钱塘江金融港湾模块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区域内金融机构优胜劣汰的速度和效率,保持金融产业的创新活力。
(四)有利于集聚吸引力提升
自2016年开始,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先后出台“十三五”时期有关金融中心建设的方案和规划,区域之间吸引金融资源的市场竞争明显加剧。衡量一个城市的金融集聚能力,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值是一项重要指标,它能够反映该城市金融业对周边的辐射能力以及金融深化程度。上海作为杭州的近邻,已经确立国内金融中心地位,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值一直领先杭州(见图2)。随着上海金融极化效应的进一步增强,以及长三角地区城市加快金融产业集聚的步伐,钱塘江金融港湾以模块化的创新路径发展特色金融产业,能够有效提升集聚金融资源的吸引力。
图2 近年来上海与杭州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及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2011~2016年杭州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整理。
三 钱塘江金融港湾金融产业集聚模式的瓶颈障碍
(一)模块整合途径欠缺
钱塘江金融港湾将核心模块定位为集聚大型或总部金融机构,特色模块定位为集聚中小创新型金融企业,模块之间边界清晰,规则明确,分解合理,有利于提高专业化分解的效率和水平。从现状来看,模块之间的耦合度不够紧密,核心模块与特色模块之间缺乏系统内部的合作和共享,表现为核心区未能充分利用金融小镇的资源,金融小镇也未吸收核心区的辐射效应。另外,各个模块的收获和成果缺乏重新组合的途径,表现为核心区的标准化优势和金融小镇的创新优势未见有效整合,产生兼具实力和活力的最优模块。因此,充分发挥市场规则的调节作用,促进模块之间的资源流动,营造模块不断更新重组的环境,实现核心区和各金融小镇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的进化和升级,是钱塘江金融港湾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模块内生集聚效率偏低
相关理论及实践证明,金融集聚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反过来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但由于金融市场是按照自身的逻辑和规律运行,金融产业与实体经济可能会出现某种程度的分离,或者说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金融产业的发展速度偏快,甚至朝着虚拟泡沫的方向前行,不仅未能实现服务实体经济的预期目标,反而容易埋下金融风险的隐患。近年来,杭州金融机构贷款业务的金融内部效率(即存贷款比例,用本外币贷款余额与存款之比表示)一直高于金融外部效率(即贷款产出率,用GDP与本外币贷款余额之比表示)(见图3),这种金融内外部效率的非协调性,表明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未能充分拉动GDP增长,也反映了实体经济提供的金融需求不足,吸纳金融资金的能力有限,驱动金融产业集聚的市场力量相对薄弱,政府主导的成分偏多,钱塘江金融港湾金融产业集聚模块化的实际效率低于理论预期。
图3 近年来杭州金融机构金融内外部效率差距
资料来源:根据2011~2016年杭州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整理。
(三)模块管理力量不足
模块化将一个复杂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的同时,又使整个系统变得更加复杂,管理难度也相应上升。地方金融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金融办)在金融业“一行三会”的垂直监管体制中发挥政府管理的作用,执行规划发展、协调关系、监督管理、风险防范以及融资服务五大金融管理职能。从部门设置来看,杭州市金融办人员数量较少,正式编制仅十余人,区县(市)及以下尚未单独设立金融工作办公室,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的实施意见》,金融办负责牵头约50%的重点任务和项目,需要与近二十家单位部门配合工作,各方面协调难度大,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
(四)模块开发成本较高
目前钱塘江金融港湾模块化发展的成本与收益尚无数据统计,每个模块由于分头建设,各自开发,所需的资金支出有增无减。以构成特色模块的金融小镇为例,主规划区的“五镇”基本分布在老城区,土地利用空间十分有限,性质复杂多样,综合整治项目投入成本高,产出见效慢,很难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主要依赖政府财政投入,资金方面尚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口。
四 钱塘江金融港湾金融产业集聚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模块层级关系
模块化路径并非简单地将钱塘江金融港湾这一复杂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功能模块,任其自由发展,而是要通过科学的规则秩序,对模块进行适时分解和必要集中。针对钱塘江金融港湾模块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务之急是加强层级之间的交互联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规则的调节作用,形成“最优模块”引领“次优模块”的结构关系,实现钱塘江金融港湾整体化的创新演进。因此,核心模块的主导地位,必须通过吸引金融资源的市场竞争来确立,具体而言,核心模块要依照公正透明的市场规则,将已入驻特色模块、具有一定发展前景和知名度的金融企业吸引过来,予以补充自身的综合实力,从而向最优模块演变。这个类似于从“散养”到“掐尖”的过程,能够发挥模块化的激励作用,提高各个模块优胜劣汰的速度和效率。值得一提的是,模块化的规则界面包含了政府介入的协调机制,各个模块自由发展的程度,必须以非恶性竞争为底线。另外,由于模块化不适合用来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作为特色模块的金融小镇,需要维持一个最优规模,即能够充分发挥特色优势的适当规模,这个规模要以明确的金融业务定位为前提,若将业务范围铺得太宽太广,甚至超出模块之间的边界相互重叠,则容易陷入产品同质化、技术一般化的竞争局面,难以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造成模块结构平庸化。
(二)构建金融信息交换模块
信息模块的构建,是金融产业模块化管理的关键,它是信息传递和流动的平台,也称为金融产业竞争情报中心。钱塘江金融港湾需要统一布局金融产业竞争情报中心的基础设施工程,借助高效安全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建立可以对内传递、储藏机密信息的内网和对外公布透明信息、与客户充分互动的外网(见图4)。完整的金融产业竞争情报中心要求金融机构在信息生产与管理方面以效率为目标,将产品、服务、人力资源、软件技术、客户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划分成有偿交换(付费获取和收费出售)和内部共享两类类型。公开免费信息由政府部门和第三部门等提供,如政府政策、方针及措施、个人征信、企业信用、金融产业统计数据、市场行情、产品技术、人才需求等。非公开机密信息除了金融机构各自享有的以外,还有一些将由商业情报机构收集和出售,如客户的定制需求、投资意愿等专业调查分析的数据库。
图4 钱塘江金融港湾产业竞争情报服务平台
(三)加大特色模块创新力度
金融创新流程的起点,源自市场需求且政策扶持的金融工具创新,它将带来集聚区金融资产数量的增加和金融产品结构的变化,扩大金融机构的规模和功能,实现金融资源配置多样化和集中化,促成集聚区演变为功能性金融中心。因此,入驻钱塘江金融港湾的金融机构有必要根据客户投资需求,设计和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真正实现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结合钱塘江金融港湾的发展现状,金融工具创新适合在已具一定知名度和发展规模的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和西溪谷互联网金融小镇试行和推广,通过大力开展创新活动,丰富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凸显私募财富管理和互联网金融的特色优势,同时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其他金融小镇积极创新,寻找更多的价值增长点。
(四)增强模块内生集聚能力
经济发展对金融集聚的影响作用表现为前者促成后者的出现和加深,因为金融资本的“逐利”天性和金融机构开设分支机构的“客户追随”原则,金融资源会自觉主动地涌向市场经济发达、产业优势明显的地区。金融集聚和经济发展的内生关联性,还表现为二者之间存在门槛临界点,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必须超过这个门槛值,才能实现金融活动在该地理空间的集聚,否则将丧失集聚金融资源的吸引力。目前杭州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靠前,但如果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超过杭州,或是杭州与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之前集聚在钱塘江金融港湾的金融资源将会被反吸和回流,进而失去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保障。因此,杭州需要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方面的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以信息软件服务、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终端设备、智慧公共安全等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提高钱塘江金融港湾金融产业的投资回报率,扩大模块内金融产业集聚的内生性需求。
(五)提升模块管理活动效率
为了匹配钱塘江金融港湾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的监管需求,杭州市金融办亟须提升管理活动的效率。首先,强化务实职能的作用发挥。重点关注已入驻集聚区的金融机构组织的经营状况和服务诉求,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同时避免隐性干预,增加实地调研的频次,了解和掌握新金融产业的特点性质和发展规律,按照“防患于未然”的原则查处和打击非法违规金融活动。其次,完善人员配置结构。针对区县(市)两级政府金融工作力量薄弱的困境,一方面增加事业编制人员予以补充,另一方面加强现有人员队伍的金融专业知识培训,提高金融办监督管理、风险化解以及应急处置的能力素养。最后,提高部门沟通有效性。金融办与“一行三会”派出机构以及其他政府部门的协调沟通的效率,直接影响各项政策措施制定的科学性和实施的有效性,因此,相互之间需要合理分解任务,厘清权限边界,共同应对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出现管理真空、任务重叠、权责不清的局面。
(六)保障模块建设有效投入
构建“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资金保障机制,有效运作“钱塘江金融港湾发展基金”,发挥政府产业基金联合金融资金、产业投资以及社会资本的投资功能。在具体操作上,根据资金性质和来源的不同,发展基金的用途也有所区别:来自财政专项的绝大部分扶持资金适用于核心区和金融小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相应降低入驻金融机构的税收优惠、财政补助以及贷款贴息等支出比例。金融办借助行业协会和商会的力量,发动国有企业、大型金融机构、知名民营企业共同出资成立的发展基金可通过市场化运作产生盈利,用于对钱塘江金融港湾优质财富管理机构和金融创新企业的鼓励和支持,例如高端金融人才引进奖励、短期拆借、小额融资担保等应急性融资服务等。
参考文献
陈铭仁:《金融机构集聚论——金融中心形成的新视角》,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第35~36页。
青木昌彦、安藤青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第140~141页。
杨枝煌、谢瑞巧、钟惠波:《金融困境下的模块化分解与金融现代化》, 《金融论坛》2005年第8期,第15~20页。
黄解宇、张秀娟、孙维峰:《金融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第244~247页。
Michael Mainelli and Mark Yeandle, “Best Execution Compliance Automation: Towards an Equities Compliance Workstation”, Journal of Risk Fiance, Vol.7, No.3, 2006: pp.313-336.
(责任编辑 方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