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福州城市史研究
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指导学生赴榕,收集歌谣谚语,调查民间信仰、风土人情等,对疍民较为关注。林耀华运用人类学方法,调查城郊义序乡,被视为中国社区研究开山之作。日本历史地理学家野上英一旅居福州十余年,编写《福州考》,对风土人情阐释颇详。郑丽生、徐天胎、萨伯森亦熟谙乡土掌故,著述丰富。总体而言,民国学者注重实地调查,严谨扎实,许多成果至今仍弥足珍贵。
新中国成立之后,受大环境影响,成果较少,直至80年代,才渐渐复苏,形成若干研究阵地。以朱维干为代表的福建师大学者,利用本土资源,取得显著成就。如林庆元有关福州船政局研究、程镇芳有关福州茶叶贸易研究、林金水有关福州对外交流史研究、黄国盛有关闽海关研究,均在全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最近十年,一批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以福州为研究方向。如林立强利用教会材料,以传教士卢公明为个案,探讨闽都文化之西传。张久学利用近代地方报刊,梳理1948年“6·18”水灾概况,分析社会各界如何应对。此外,还有若干篇论文涉及福州商会、民营企业、城市地理等。客观而言,此阶段成果虽多,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者”较少。
厦门大学亦关注福州史研究,早在1947年,傅衣凌对福州琉球馆所在地进行深入调查,题写《福州琉球馆通商史迹调查记》,指出对外贸易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不仅为后学者指明方向,还留下极为珍贵的资料。80年代,傅衣凌题写《清末福州郊区人口的职业变化》,精辟分析开埠之后,福州职业结构与城乡关系的变化,给笔者极大启发。林汀水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福州历史地理,考证秦汉闽中地名、侯官县历史沿革、福州市区水陆变迁、闽江上游植被破坏与下游自然灾害等,考据严谨、论证周密,令后学者受益颇多。郑振满、戴一峰对福州族群构成及分布、闽江上下游经济联系均有精深研究。前辈学者除致力研究外,注重培养学生,传承学术薪火。最近十年,多位博士生以福州为选题对象,如林星对近代福州城市发展的动力、路径、特点进行多方位详尽的论述。罗桂林对近代市政与福州城市转型的动力机制加以分析,探讨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可能走向。路子靖阐释清末民初福州地方权势的转移。水海刚对近代闽江流域上下游间的经济联系进行再考察,并侧重分析福州外部市场。以上诸文视角新颖,史料丰富,多有创新。
复旦大学王振忠先生于1996年出版《近600年来自然灾害与福州社会》,该书选取了灾害与社会的关系为切入点,所有记述、立论、分析,都建立在坚实的史料基础上,史料来源丰富,方志、档案、文集、笔记、报刊、谚语、传说、神话无所不包,且文笔清新,可读性强。最近数年,王振忠先生又利用琉球官话课本、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所藏“榕腔”文献等域外文献,分析明清福州社会生活史,给本书写作带来了极大启发。数位复旦大学研究生也将福州作为研究方向,如郭秀清分析近代茶叶贸易对福州及其闽江流域腹地社会变迁的影响。姜修宪从环境、制度、政府的视角来理解福州开埠后的贸易进程。
除上述科研机构外,闽江学院薛菁编著《闽都文化述论》,福州海关池贤仁、陈家环编著《近代福州及闽东地区社会经济概况1865~1931》,引用文献丰富,为后学者提供诸多便利。此外,郑力鹏从地理学角度研究福州城的产生、发展及演变的历史。俞海洋、吴巍、吴麒分别分析近代福州建筑演化、城市规划过程。李清从都市文化学角度探讨近代福州港衰落原因。他们视角新颖,虽多使用二手资料,其文仍有借鉴价值。
海外方面。1865年,美国传教士卢公明来到福州,后将其十余年所见所闻,著成《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在西方汉学界产生影响。1995年,堀地明指出由于城市居民的社会关系尚不足以灭火,明末福州消防体系由火军与保甲相结合。陈怡行侧重从城市建筑特点,分析福州火灾频繁原因,利用《福建省城防禁火患事宜》等史料,论述城市消防体系,认为明代福州火神信仰流行,是火患频发之下集体心态的展现。加拿大学者Joyce A. Madancy阐释1906~1916年福州士绅在禁毒运动中,如何与官府互动,成立去毒社,塑造公共空间。
除上述专题研究外,许多论著涉及福州城市史,数量之多,难以枚举。从现有成果来看,开埠后的变局堪称热点。此时福州开风气之先,遽兴遽衰,特色鲜明。因此学者或探讨贸易兴衰,或分析生态恶化,或考察中西交流,研究不断深入,亮点频出。其他时段,研究者关注略少,却用力颇深,几乎穷尽福建省数大图书馆的馆藏近代期刊,令后学者难以找到新材料。所幸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宽松、数据库技术成熟,继续挖掘史料成为可能。如福州市档案馆收藏大量民国市政档案,以往查阅须层层审批,手续烦琐,现已逐步向研究者开放。又如《申报》关于福州报道较多,以往须逐页翻阅,耗时数月,仅能完成数册,多数未被使用。近年来,借助数据库,可全文检索,并能与扫描原版勘对,极为便捷。
借助此类史料,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底层视角,分析近代福州城市的变迁。城市“是一种按共同体方式生活的有机体。不管它在经验上是如何产生的,按其存在形式,必须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城市由具体的合作社和家庭组成,在同它们的关系上,城市处于必要的依附之中”。对城市民间组织的考察,有助于理解人地关系。然而所选样本须具有代表性,如清末民初福州去毒社,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但存续时间较短,参与者以士绅为主,且功能单一,难以反映全局。福州救火会名气稍逊,持续时间长达百余年,整合社会各阶层参与,演化为基层自治组织,将其置于城市脉络中考察,应能较好地把握城市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