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台湾的社区实践:“社区总体营造”与非营利组织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台湾的非营利组织大多带有官办色彩,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限制,数量有限。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民主化转型以及城乡草根运动的兴起,非营利组织大量出现。经过非营利组织的长期发展实践,其内部管理和对外服务也逐步走向专业化、精致化。20世纪90年代,属于非营利组织工作者的培训营、读书会、研讨会、工作坊等进阶课程不断推出,进一步提高了组织的能力和品质。近年来,台湾的非营利组织倡议进行社区扎根的工作,加上政府推动社区总体营造计划,促使很多组织的活动服务方式走向社区化。
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于1994年提出“社区总体营造”的目标,试图在长期社会发展经验的研究及实务基础上,将困扰民众生活环境品质的影响因素,如环境保育、生态保护、地方文化认同、文史资源整理、民俗艺术传承、地方产业再造、社区建筑、古迹与聚落、环境景观等为主题,结合以社区概念为主的生活单元中之居民所形成的“共识”为基础,发展并组织由下而上具体且实质的社区再造或重建,达到建成更具人本概念的社区社会的长远目标。陈其南指出,总体而言台湾社区总体营造运动兴起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原有的地缘、血缘关系的社区关系消解,社区缺乏凝聚力;(2)城市化速度过快带来了居住品质、环境卫生、公共安全等令人无法忍受的问题;(3)社会组织、第三部门的兴起带动了居民对社区问题的关注。
在台湾社区总体营造的过程中,“政府”主要扮演法令协调及部分经费支持的角色,相对给予社区更大的自主权。社区发展的经费来源渠道也较广泛。一是“政府”各有关单位的预算内拨款;二是由各县市社会福利基金预算拨出;三是由区内人士捐献;四是由地方团体、机构捐助;五是国际性志愿机构援助。事实上,目前台湾“政府”在社区发展经费来源和结构中居主体地位。社区争取“政府”经费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利用社区评鉴以及承办“政府”观摩会的方式取得资金;二是通过撰写社区发展工作计划争取“政府”资金的支持;三是通过向“政府”出售社区公共服务项目获得资金。
非政府组织在社区营造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在社区规划层面上,参与社区营造的非政府组织包括专业者都市改革组织(OURs)、社区营造学会、各类发展基金会和社区规划师团队、新故乡文教基金会等,包含了专业和非专业的各类营造团体。在这些专业社会组织中,社区规划师起到了核心作用。社区规划师团队的组成多为建筑师事务所、设计或景观工程顾问公司、建筑或规划相关学术团体、个人工作室或非营利专业团体,他们均需具备“在地化”特质,对其服务地区环境具有相当深入的了解或地域情感。过去也大多曾参与地区环境改造工作,有社区参与经验。由于社区规划师熟知地区环境情境,能够为社区提供专业咨询或地区环境诊断评估等服务性工作,在社区营建全过程中扮演起关键作用的职业经理人角色。台湾的社区规划师起初由管理部门提供工作经费,后来逐步转变为荣誉职。而这一转变的目的是希望社区规划师这一角色落实到社区与各专业领域之间,以凸显其社会服务性、公益性及其对社区生活环境关怀的精神。
在台湾的社区总体营造中,社区产业活化是支撑传统社区复兴和再造的经济基础。其中各类产业和专业协会的作用功不可没。台湾的各类专业或产业文化协会通常由在地人士组成,这些人中许多是某一传统技艺或民间工艺的继承者。在地工艺者基于对家乡的情感,以振兴家乡产业为目标,通过配合政府的相关计划来推动社区营造,从而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社区经济发展的目标融合。例如台湾台中县大雅乡又被称为“台湾小麦故乡”,台中县彩陶文化协会配合政府的“一乡一特色”之发展方针以小麦产业作为基础,大力推动以“小麦文化”为地方特色的社区营造,借此聚集地方特色产业、自然物产、外围环境、产业文化、艺术特质等社区要素为产品内涵,并以整合、营销、育才等多种策略模式,提升地方经济的附加价值,使“小麦文化”成为社区营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点。
非营利组织在台湾社区营造中的作用,也在社区大学构建过程中得到体现。台湾创办社区大学采取公建民营的方式进行。由当地政府设立,提供场所,并辅助部分经费,而社区大学的实际经营则委托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或大学院校办理。各县、市政府每年辅助经费在50万元至500万元之间,委托期间一次为三年,若办理绩效良好,则可提出申请办理续约。截至2008年1月,台湾地区共有73所社区大学,其中只有5所是由当地县政府自行办理,而委托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办理的社区大学分别有25所和23所,采取公办民营方式办理的社区大学约占当时社区大学总数的2/3。在知识性学习之外,社区大学会进一步鼓励居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兴趣社团,将学校中所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发挥到社区活动和社区事务中。参与学习的社区居民可以自主成立各类兴趣组织和服务性团体,并由学校或老师来指导社团成员,通过举办活动,让学员发挥志愿者精神,服务社区。这些社团包括了义工服务队、国乐团和善生社等。由于民间力量的蓬勃发展, 1999年发生的“九二一”大地震意外开启许多地方社区营造的新契机。例如台南桃米社区的营造已为公众所欣羡。透过一个专业性的非营利组织(新故乡文教基金会)积极协助辅导,桃米社区居民在地震后展开了各项参与式规划和行动,基于原有丰富自然生态资源,及台湾暨南大学师生的加入,桃米社区逐步以“生态村”的社区总体营造理念,成功转型为“九二一”震灾社区重建的著名案例。根据江大树、张力亚的研究,桃米社区的成功实际也建立在社区本身具有丰富的社会组织关系基础之上。例如1997年间建立的桃米社区发展协会,陆续促成社区守望相助队、长寿俱乐部、妈妈教室、金狮阵、国乐团等多个次级组织成立与运作。这些社区组织有联谊、互助关系。可以看出台湾社区建设的魅力正在于通过对社区社会组织的不断培育,使得地方社区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