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研究的重点
这个论坛的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推动《四库全书》的研究。以论立学,论存则学在。以研究释疑,以文解惑,探玄入微,分享世界。
研究要有重点,要有切入点。路径对了,才能精明入微。这里我提几点建议,供学者探路入殿。
(1)文献性研究,如:中国大型文献编纂史;《四库全书》及相关的文献;今书补遗、禁毁书补遗;文献图书编目学;古籍档案文献的研究;等等。
(2)以四库为底本的文化、思想、历史的研究。这种研究,不仅可以纠谬、正误、清糟,给后人留下一部绝真标准的文化遗产和可信的文脉,还可以深入研究部、类,进而某人、某书的再研究。以精微角度解读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根脉。这种研究是一种理论性、学术上的,可谓精义中华,揭示五千年至精至理。可以再诠疏,再解读。
(3)走出国门与世界共研同享。西学的研究方法与中学不同,但已为世界所接受。
后人、世人,能够从“四库”研究中认识到它的必要性、它的价值。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不可能进入这个殿堂,但是可以通过学者的研究获知这个殿堂里的精神财富。对于《四库全书》的研究是学究性的?还是只是一些深爱中国古文、喜欢啃读历史的人的?历史是为当代人服务的。有人说,历史研究就是当代史的研究。我比较赞同这种说法。今天这个会,就是来推动《四库全书》的研究。只有研究得越多、越广泛,我们才知道《四库全书》是什么。现在有很多人研究外国人的思想,也希望有更多中国人研究中国人的思想。对于中国的事情,只有中国人才能解决。
我读了一点古文的东西,深感自己学识之不足。我为了参加这个会,还专门抄写了屈原的《离骚》。而古人精神上的这种深厚思想,例如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难道历史不是这样的吗?难道中国的振兴不是这样的吗?令人自省!
研究《四库全书》,实际上就是学习的过程。学和研是分不开的,任何研究都是学习的过程,任何学习都是研究的过程。我们都是读书人,读书人都有这个感悟,书要翻一翻容易,读进去就难了。常言道:听到的比知道的多,知道的比懂得的多,懂得的比会做的多,会做的比做好的多!我们的宣传研究,是让我们的后人来崇敬我们的文化,是获得文化自信的一种方式。文化是每一个民族的名片。
世界要了解中国,先看中国人自己怎么看待自己的先人,怎么看待自己的文化。殖民国家最阴毒的就是消灭被殖民国家的文化,让它的文化褪色、消退。我们今天研究《四库全书》,就是要让中华文化更加灿烂、辉煌。今天中国人对待先人、文化的态度,热爱,尊崇,给世界昭示的就是文化自信!当然物无完物,理无绝论,正如古人云:“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中国人哲学当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认为事物都是在变化,易者变也。存在的多样性,变化的多样性,这是自然律。
人们一直对《四库全书》褒贬不一,现在我们应该提倡保护。现在应该是褒,通过研究来正面述说它。对《四库全书》要深入研究,不可轻之,主要是吸阳取正。唯有中国人能够这样来对待《四库全书》,才会让世界知道怎么去理解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