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意识的时代性与本土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整体脉络

一 研究方法

(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历史、社会与国家学说的文本分析为基础,以中国公民意识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为出发点,以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现状和问题为脉络,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导向,以公民意识培育的具体实践为路径进行系统研究。研究以理论分析为主、以实证研究为辅,理论分析侧重考察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实证分析给予论证更为有效的技术支持,以期对公民意识建构的基础理论和现实课题进行深层思考。

(二)文献研究法

拓展研究的资料空间,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整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与公民意识问题相关的资料,如经典、文献、报告等。对零散的资料进行精耕细作的辨析和利用,做到宽口径、深挖掘。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把握研究前沿,形成自己的命题和分析框架。

(三)比较分析的方法

本书采用了纵向比较分析法与横向比较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既比较新中国成立后不同阶段的公民意识的不同特征,又把中国公民意识的内容、发展和培育模式同西方国家进行比较。在纵横的比较中找到差距,探索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培育的理路。

(四)多学科交叉互补的研究方法

学科间的交流互补是研究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途径。公民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个不同层面,坚持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交叉研究的路径,实现研究视角的多元化,有利于突破单一学科理论与方法狭窄的瓶颈,从而全面准确地掌握公民意识建构的基础理论,实现公民意识研究的拓展和深化。

二 章节架构

(一)研究的目标

本书将公民意识置于时代背景、中国的本土化处境和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中,给公民意识以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剖析我国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独特之处,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意识理论与实践模式,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意识体系。

(二)研究的思路

本书写作源于理论和现实中对我国公民意识培育不相一致甚至片面和错误的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解构公民意识的“中国”特质和“当代”蕴涵,阐明我国公民意识培育的理想定位与价值追求,以实证的方式揭示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现状,提出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培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本书坚持“解读原典化—内容现代化—风格中国化—表述系统化”的基本思路,以“公民意识的中国特质和时代特征应该是什么、现实怎么样、原因是什么、应该怎么办”为主线展开研究。

绪论部分主要阐明本书研究的缘起与研究意义,介绍和评析国内外学界相关研究进展与成果,分析目前本领域研究的局限和不足,进而引入本书的研究走向——凸显公民意识培育中的时代性与中国化,并提出本书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阐释公民意识作为现代意识所具有的通识性的话语常识、一些共享性的概念和理论。

第二章围绕着公民意识的中国特质展开分析,着重强调中国、西方公民意识之异。

第三章将中国公民意识建构置于全球化、网络化、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之下,考察其具有的时代价值、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围绕着时代和本土的要求进行理想的目标定位。

第四章以实证调查为方法,在对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测量工具进行调整和探索的基础上,以实证数据来说明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现实样态,并剖析其中原因。

第五章审视和厘析传统文化对公民意识形成的影响,既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脉络,吸收优秀成果作为公民意识发展的根基,又促进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在扬弃的动态过程中实现传承发展,以夯实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培育的基础。

第六章借鉴国外先进的做法、经验,通过比较、综合两种体制下公民意识培育的有益做法和突出问题,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将中国公民意识培育的观念、原理等转化为操作模式,分析了实现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培育应秉持的原则、内容和方法,提出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建构的实现路径。

(三)重点和难点

本书围绕以下重点问题展开论证和探索:(1)公民意识与中国特色结合的内在基础;(2)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下的公民意识与时代意蕴;(3)中国公民意识培育的传统根基与西方公民意识培育的经验适用;(4)中国公民意识培育的时代要求与存在问题;(5)中国公民意识培育的现实依托与模式创设。

研究的难点:公民意识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如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意识独特之处何在?当代中国的公民意识应突出哪些主体要素?时代的发展对中国公民意识提出哪些要求?当下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能不能找到公民意识培育的土壤?西方的先进经验移植到中国怎么选择切入点?目前中国公民意识的培育有哪些有利资源和条件?中国公民意识培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如何创设?回答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打通公民意识相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阻隔,并将其置于时代的背景和要求下,实现其话语体系的转换;其次还要广泛涉猎西方公民意识的历史与现实,中国公民意识发展的困境和现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若干领域的前沿问题。这些工作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准和深厚的学术造诣,还要对当代中国公民意识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有正确的判断,对切实有效的解决路径和方法清晰明了。这些是笔者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也难以完全实现的,但笔者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难而往之,以期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帮助。

三 观点创新

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解读公民意识的“中国”特质和“当代”蕴涵,阐明我国公民意识培育的理想定位与价值追求,以实证的方式揭示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现状,提出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培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在具体内容上主要有以下创见。

第一,针对当前理论界对公民意识的概念、公民意识结构争讼不已的状况,笔者并未停滞在对其中观点的罗列和总结上,而是从三重维度多重视角来审视和界定公民意识的内涵与实质,并在对学界广泛存在的平面化、穷尽式的要素铺陈提出质疑的基础上,提出“公民意识的结构是立体的而非平面的,公民意识的关键要素是恒定的,但外显要素则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动的”这一观点,并由此勾勒出一个层次清晰、排列有序、主体要素凸显的公民意识“树状”结构图,以利于提高公民意识认识的精确性和培育活动的科学性。

第二,本书突破了国内多数公民意识的理论研究拘泥于引介西方公民意识理论的层次水平,将公民意识的建构置于中国的本土化处境和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中,给公民意识以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并剖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独特之处。通过对西方公民意识理论进行批判性反思,本书提出西方公民意识理论和实践中无法摆脱的悖谬,总结为:对人的误读——抽象的原子式个人;权利与责任的割裂——个人权利至上;权利与权力的对立——国家权力的消解。在此基础上指出,西方公民意识理论并非中国公民意识建构的理想范型,中国公民意识建构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中国公民意识创设的理论基石;“人的社会关系本质”是中国公民意识创设的立足点;“国家与社会的统一”是中国公民意识创设的现实支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公民意识创设的价值指向;“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权力观”是中国公民意识创设的关节点。笔者同时还强调,中国公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受到特殊的历史文化预制,有自身特殊的演进逻辑、特殊的动力机制和特殊的路径选择。本书对中国公民意识本土问题的独立思考和探究,为“具有本土特色”、“原创性”的公民意识理论和实践模式的生成提供了助力。

第三,本书以公民意识建构的“时代性”为着力点,详尽考量了全球化、网络化、现代化主潮对公民意识提出的诉求和挑战,构设了“具有均衡的国家观念与全球意识”、“具有统一的权利意识与责任意识”、“具有辩证的个体意识与整体意识”的公民意识的理想目标。在实证调查的过程中,笔者通过改善测量工具,围绕“主体意识—权利意识”、“主体意识—责任意识”两个维度,并细化“态度与行为”两个观察视角,来提高调查的信度与效度。调查结论纠正了以往大量研究对当前我国公民意识状况“高与低”、“强与弱”进行简单判断的褊狭,呈现了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复杂、矛盾、冲突的现实样态。本书正是在此基础上把握了公民意识培育的价值基点、认知体系、实践模式等关键题域,主张通过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梦自上而下的引领,通过教育机构、大众传媒、社会家庭等全方位的认知建构,通过公民群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社会管理、文化发展、生态建设实践中的领悟和积淀,实现公民意识从外在向内心、从认知向行为、从自发向自觉的转换。调查结论的客观性为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培育路径的切实可行性提供了有意义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