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与社会融合:理论、指标与方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社会融合的微观理论(个体与心理层面)

社会融合的微观理论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人的心理形成和社会互动的实际发生状况来探究流动人口对自我定位和对城市的认同问题,这是人的主观意识方面;二是从流动人口本身的素质如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等出发探讨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准入和限制问题,这是人的客观能力和素质方面。其中代表性的理论有认同理论、社会化理论、社会互动理论、社会接纳理论、社会适应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等。

(一)社会化理论

社会化一词,指的是一个自然人在自我生命的成长过程中逐步接受社会的文化、规范、制度、法律并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的涵盖内容是多样的,包括一个人自我和意识的社会化以及人格、道德和情感的养成;社会化的过程是持续终生的,从一出生开始直到死亡我们一直都在接受社会对我们自我形态的塑造和改变;社会化的实施主体是多元的,包括家庭、邻里社区、宗教、学校、同辈群体都对我们的社会化产生影响。在学术界,有关社会化的理论也是不胜枚举,诸如库利“镜中我”与初级群体理论、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皮亚杰推理发展理论、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以及情感发展理论、性别社会化理论等都从社会化的某一个方面介绍了社会化自我的形成。在此,重点介绍库利“镜中我”与初级群体理论、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1.库利“镜中我”与初级群体理论

查尔斯·霍顿·库利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他在1902年出版的《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镜中我”概念: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互相映照着对方。库利认为人是处于社会中的,他非常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①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②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③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库利,1999)。

库利的“镜中我”概念与他所提出的初级群体这一概念是密不可分的。所谓的初级群体指的是“那种以亲密的面对面的交往和联合为特点的群体,在初级群体中,人际传播能使自我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库利心里,初级群体这一概念特别重要,它是人的早期社会化进程的主要载体,是人的本性形成的基础。初级群体的主要形式是家庭、社区和儿童同辈群体,在这类群体中人们通过面对面的、直接而真诚的交往开始了解整体的最大利益,产生人类的合作和友谊,培养同情心和情感纽带(徐晓君,2006)。家庭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初级群体,人的服从、忠诚、崇敬等品质的早期培养都是在家庭中实现的,在家庭中通过与父母的互动,孩子了解到什么是对错、善恶、好坏,通过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努力成为父母喜欢的孩子。

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要经历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相应的核心任务,当任务得到恰当的解决,就会获得较为完整的同一性,并且上一阶段的任务是否圆满解决影响到下一阶段个人的成长。埃里克森(1998)认为人格发展的历程由不断冲突又连贯统一的八个阶段组成。①信任与不信任的冲突阶段(婴儿时期0~1.5岁),这一时期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信任感,即对周围世界和人的基本接纳态度,得到温暖舒适照料的婴儿会养成信任感,并形成希望的美德,反之则容易形成胆小、惧怕的性格。②自主与怀疑的冲突阶段(幼儿时期1.5~3岁),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自主性,是孩子自信和自主感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形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与疑虑,就形成意志的美德,反之则会形成自我疑虑。③主动与内疚的冲突阶段(学前时期3~6岁),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主动性,是培养孩子责任感和创造力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危机如果成功解决,孩子就会形成方向和目的的美德,反之则会形成自卑感。④勤劳与自卑的冲突阶段(学龄时期6~12岁),这一阶段孩子主要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成为训练孩子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必备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能力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无能。⑤认同与角色混淆阶段(青少年时期12~18岁),这一时期青少年群体面临着身体发育、心理发育的影响,同时面对社会的要求产生的困扰,既面临着社会、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又面临着对未来职业和社会角色的选择和认定,这是青少年建立自我同一性的重要阶段。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指“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忠诚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不确定性或说是无归属感、为人冷漠、缺乏关爱的意识。⑥亲密与孤独的冲突阶段(青年期18~25岁),这是青年群体寻找伴侣,建立亲密关系的阶段,埃里克森认为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解决,将会形成爱的美德,反之没有有效工作和亲密能力的人会离群索居,回避与人的亲密交往,进一步就形成孤立感。⑦后代关注与自我关注的冲突阶段(中年期25~65岁),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生育和培养自己的下一代,这能够帮助人们形成关心的美德,而没有繁殖感的人则是停滞的和人际贫乏的。⑧完善与绝望的冲突阶段(老年期65岁以后),这时期通过回顾自己的一生,觉得幸福和有创建感的老年人才不怕死亡的困扰,从而安度晚年。如果一个人获得的自我完整胜过失望,那他或她就以智慧的美德为一生的特征,埃里克森把这种智慧定义为“以对人生本身超然的关心,来面对死亡本身”。埃里克森认为这八个阶段不但依次相互关联,而且第八个阶段还直接与第一个阶段相联系,即八个阶段以一种循环的形式相互联系,他认为老年人面对死亡的态度会影响到儿童的信任感养成(埃里克森,1998)。

表2-18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资料来源:http://magical5715.blog.163.com/blog/static/81365345201171404032674/

社会化理论系统总结了个人人格养成的所有因素,对于理解一个人及一类群体的文化和行为特点作用很大。流动人口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社会化的问题,因此如何去探究流动人口社会化现状、社会化影响因素也就成为学术研究的要义之所在。更为重要的是要从社会化的结果和影响因素的不同来寻找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在文化行为方面的差异,去理解社会化在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具体作用。

表2-19 社会化理论

(二)社会互动理论

1.米德角色扮演理论

库利虽然提出了自我意识形成的“镜中我”理论,但是并没有详细地说明自我形成的具体过程。这一问题,米德在1934年出版的《心灵、自我与社会》中做了回答。米德认为,“心灵”是人们之间符号互动的产物,它是人类的一种能力,即能够在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对自己行动的未来后果进行想象和反思,并据此来调整自己的行动策略。同样,人的自我也是人们之间符号互动的产物,是人借助语言符号将自己作为认知对象来对自己进行反思时所获得的一套有关自身的想象。人的自我可以分为主我和宾我,主我是人的自然之我,宾我指的是社会之我。人的自我发展,就是主我和宾我的不断对话,自我意识的发展就是人不断对外部社会环境、认识、习惯、规范的内化和接受(黄晓京,1984)。米德认为个体自我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Preparatory Stage)、玩耍阶段(Play Stage)和游戏阶段(Game Stage)。第一个阶段是准备阶段,这是自我发展的最初阶段,这一阶段中的自我是原始的,不能使用符号。模仿他人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比如小孩子对父母行为的模仿,但这只是模仿,小孩子还不能理解这些行为的社会意义。第二个阶段是玩耍阶段,这时期的小孩子已经初步掌握了语言的使用,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小孩子可以借用语言和思维对行为对象赋予一定的意义。在这一阶段中,对小孩子的自我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是生活中与之紧密相关的“重要他人”,小孩子学着从“重要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并学会去扮演角色,但是这一时期的小孩子的这一能力还不够完善,对自我的观点仍旧是破碎的。第三个阶段是游戏阶段,这是自我发展的成熟阶段,这时的自我已经可以将所有与自己相关的“重要他人”组合成一个“概念化的他人”,这时的自我已经可以以一个一致的观点看待自己,并以一种有组织的方式处理事情,使自己的行为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胡荣,1989)。

2.符号互动理论

布鲁默是符号互动理论的创建者,在其1969年出版的《符号互动主义:观点和方法》一书中他系统地提出了符号互动理论。符号互动主义从行动、解释和意义三个角度出发,认为人是这样参与社会行动的:①人们是根据事物对于他们来说所具有的意义而针对这些事物进行活动的,面对同一事物或情景,人们对其意义的理解不同,所做的反应或行动也就不同;②事物的意义是从人与其同伴的社会互动过程中产生出来的;③通过对事物意义的解释和使用过程,人们可以对他在互动中所获得的意义进行修正,因此,事物的意义总是处在不断变化和重新形成之中。从符号互动理论的立场去看待社会现象,社会现象便有了如此的表征和特质:①人不再是一种仅仅只会在各种内部或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做出一些反应的有机体,而是一种能够对他人和自我的行动进行解释和思考并根据这种解释和思考来调整自己行为的有机体;②人的行动建立在他对自己所遭遇的事物或情景的理解以及对自己行动计划的反思性基础之上,而不是简单地由动机、需要、社会结构、文化等因素所操纵或控制;③人们之间的互动过程不是行动在动机、需要、社会结构、文化等因素操控下借以发生的,相反,人的动机、需要、社会结构和文化等影响人的行动的内外因素都是通过互动过程而不断被形塑和建构起来的;④世界是由各种“客体”(人的对象)所构成的,所有这些客体都是人们符号互动过程的产物;⑤人类群体或社会从根本上只存在于人的行动之中,社会结构、规则和文化都只是从人的行动中产生出来的(布鲁默,1996)。

社会互动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其为理解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提供了这样一个视角:流动人口自身的动机、态度、需要、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习俗、惯例都是在与其他群体的互动过程也就是日常交往中形成的,而通过社会交往,流动人口了解了自身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所处的群体,形成了对自我的社会认同并养成自身独特的文化习惯。社会互动理论作为一个开端,为社会角色理论、参照群体理论、认同理论、社会接纳理论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表2-20 社会互动理论

(三)社会群体理论

1.社会角色理论

社会是由人的各种关系构成的有机整体。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和地位。人在任何情况下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并以一定的社会成员身份地位出现,这种社会身份地位是一切人存在的形式。与这种身份地位相联系的是一定的权利、义务及行动模式。社会学中把与人们某一身份地位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称作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是社会结构的最小单位,是体现社会关系的社会行动者,即现实存在的人的本质的具体表现形式(王思斌,2013)。社会角色具体有四层含义。第一,社会角色是人们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社会地位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人们的社会关系是多重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层面上都有一个位置,社会中的人无不都处在一定的社会位置上。第二,社会角色体现着与人们的社会地位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关系。承担某一角色的人,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并享有相应的权利。第三,社会角色体现着社会对处于一定地位上的人的行为期待。社会角色总是与一定的行为模式相联系。当人们知道某人处于某种地位时,便预先知道他具备一套与此地位相一致的行为模式。我们通过抽象的角色想象就能对社会上纷繁复杂的人有个大致的了解。第四,社会角色是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的集合,而这种社会关系网络就是由社会角色编织而成的(王思斌,2013)。角色地位获取的方式可分为: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先赋角色指的是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性或生理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在传统社会,这类角色占主导地位,在现代社会仍然有其作用。自致角色又叫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是要通过个人努力与活动才能获得的角色。在社会生活中,社会角色的稳定对于确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意义重大,当对自己的社会角色认知出现问题并与他人对你的期望角色不相匹配,或者因为社会条件的变化,导致自身社会角色急剧转型而别人无法正确有效地适应你的角色变化时,便会出现角色失调、角色冲突、角色紧张、角色中断等问题,影响到自身对社会的适应和良好社会关系的建立。

2.参照群体理论

参照群体也被称作“重要他人”,在现实生活中参照群体的态度和标准往往会成为个人自我评判以及社会行动的标准,是我们对他人和其他群体社会态度养成、社会行为取向的重要因素(默顿,2006)。1942年,海曼首次提出了“参照群体”的概念。他将人们的主观地位定义为与他人群体对比之后得出的自我社会地位认知,而这个他人群体就是人们的参照群体。默顿系统地分析了参照群体的概念,将参照群体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与自己有实际交往、具有稳定的社会联系的人;第二类是那些大致处在相同地位或者同一社会范畴的人;第三类是那些处在不同地位或者社会范畴的人(默顿,2006)。为了更好地分析群体的不同,默顿继续把参照群体划分为两类。第一种类型的参照群体是个体所在的群体,即内群体。内群体的含义是:如果个体把自己所在的群体作为参照群体,那么个体就用所在群体的标准作为自我评价的基础,并遵守所在群体的规范,个体满意与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同所在群体其他成员的实行情况的比较来确定。第二种类型的参照群体不是个体所在的群体,而是外群体。个体把外群体作为参照群体,即个体把特定外群体的标准作为自我评价的基础,作为引导自己的思想与行为的榜样。这样的外群体可称为“成员资格群体”。个体把特定外群体作为自我评价的基础,往往是为了以后加入该群体。个体在实际加入该群体前先学习该外群体的规范模式,从而逐步获得加入该外群体的“资格”。这就为个体今后加入该群体准备条件,因而对该外群体具有提前社会化的正功能,同时,这对于鼓励和推进社会流动也有正功能。但对个体所在的内群体却具有反功能,即由于个体不认同所在内群体却认同外群体,那么内群体的整合与团结就可能受影响。如果大部分成员不认同内群体而认同外群体,那内群体就会受到威胁(默顿,2006)。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参照群体的选择呢?默顿认为我们首先必须设想或者想象出那些存在于个体与参照群体之间的地位特征的相似性。一旦找到最低限度的相似点,那么,与情景相关的其他异同点就会成为评价的参考背景。这个最低限度的相似点一般就是人们的社会结构地位,这并不是说,人们只能选取社会结构地位相近的人群作为比较对象。人们的确也会与社会结构地位不相近的人做比较,但是这种比较更多地牵涉个人参考框架,不具有一般性,不能成为他所在群体的共同参考框架。因此,这种比较不会形成同一群体内部态度和行为的显著统计差异(庄家炽,2016)。

社会群体理论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按照其所扮演的角色而展开的,并且根据人与人之间角色、地位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社会群体。人的社会行动存在着一个社会比较的过程,即我们会根据我们自身所选定的参照群体来形成我们对他人的社会态度。研究流动人口问题,需要考虑流动人口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并要考虑流动人口是如何选定自己的参照群体并进而形成自己的内群体的。更具体的工作是我们还要理解是哪些社会因素影响了流动人口社会角色以及参照群体的形成,并进而去探讨这些因素如何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产生影响和作用。

表2-21 社会群体理论

(四)认同理论

认同是一个“求同”和“存异”同时发生的过程。认同有两个看似相互对立的意思。①同一性,即自我归类,也就是与他者共有的素质或者状况;②个性,即作为一个长期存在的实体的个人所具有的不同于他人的鲜明的个性。求“同”与存“异”实质上构成了认同这一枚硬币的两面,所有的认同都建立在对我和他、我的社会和他的社会的区分的基础上(李友梅、肖瑛、黄晓春,2007)。

认同有两方面的特点。①认同强调的是个人或群体的自我建构,即强调认同承载者的主动性。认同不同于简单的意识形态灌输或者角色安排,个人或者群体在认同方面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和建构权力,能够对各种外在因素做出适当的诠释,做出接受或者拒绝的选择,它是行动者自我反思能力和行动的反身性监控能力提升的结果和表征(吉登斯,1998)。②认同的主体性并不是单向的,而是互动意义上的,是在不同主体间的相互沟通、交流过程中建构的。一是不同个体在互动过程中形塑出一种崭新的社会身份认同;二是指外来的、试图融入某一既成群体或文化之中的人们同这些群体或文化占有者之间的互动(李友梅、肖瑛、黄晓春,2007)。

对个人而言,认同可分为两类,即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前者涉及存异,即自我证明和自我预期;后者则指求同,即去个性化(Burke & Stets, 2000)。泰勒(2001)认为,这两者本质上是统一的,“一个人不能基于他自身而是自我”,而“只有在其他自我之中”,或者“在与某些人的对话关系之中,我才是自我”。任何认同,包括自我认同,本质上都属于社会认同,都是以特定社会中的人或者社会群体为参照展开的。今天我们所说的国家认同、性别认同、组织认同、阶层认同、职业认同实质上都是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是对某一具体的社会形态的认同,是对自己“归属于何种社会范畴或者组织”的思考。

1982年社会心理学家泰费尔在其《群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学》一文中提出,社会认同的产生经历了三个基本的心理过程: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原则。其中每一过程对社会认同的产生都起到积极的作用。①社会分类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理解人或物,或者说为了理解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我们会对其进行分类,或把它们纳入不同的范畴或类别,即社会的范畴化。②社会比较的作用。群体间的比较是群体成员获得认同的重要手段之一。十分自然的是,人们倾向于以积极的特征来标定内群体,同时用消极的特征来标定外群体。通过对内群体和外群体差别化的比较和评价,一个人的自我评估能力能够获得提升。如果评估下来一个人的社会认同令其不满时,他就可能离开其所属群体,并另外“择木而栖”,或力图使隶属群体变得更好。③积极区分的作用。社会认同理论一直强调这样一种假设,即所有的行为不论是人际的还是群际的,都是由自我激励和自尊这一基本需要决定。为此,个体为了满足自尊或自我激励的需要会突出自己某方面的特长,使自己在群体比较的相关维度上表现得比外群体成员更为出色,这就是所谓的积极区分原则(周晓虹,2008)。

社会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个人层面看,具体的社会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各种行为和基本偏好。社会认同的成功建构对于个人融入社会生活,维护个人的本体性安全,防止本体性焦虑,确立生活和道德的方向感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作用。从社会层面看,认同是一个确定群体的符号边界、实现群体向心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确立群体内向的合法性的必要条件(李友梅、肖瑛、黄晓春,2007)。流动人口对自身的定位和认同在心理层面决定着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方向和程度。一方面,流动人口建立属于自身的群体认同有助于保证流动人口确立自身的群体身份,找到群体的归属感并在现实的群体生活中寻求到及时的帮助,但是另一方面这也有可能促使流动人口和本地居民之间形成互相排他性的群体文化,不利于流动人口和本地居民的现实融合,甚至会造成影响社会稳定的舆论和安全事件的发生。

表2-22 认同理论

(五)社会接纳理论

接纳,又称心理接纳,其范畴包括自我接纳、同伴接纳和社会接纳。其中同伴接纳和社会接纳是接纳理论的重点所在。社会接纳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1952年,美国《变态心理学杂志》发表了麦金泰尔的论文《被他人接纳与接纳自我和接纳他人的关系》。随后,美国心理学家费伊于1955年在《变态心理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对麦金泰尔的论文进行评议。费伊在文章中将社会接纳定义为自我接纳、对他人的接纳和对他人接纳自我的感觉,并据此定义编制了“接纳他人量表”。费伊的接纳他人量表包含自我接纳、接纳他人和对他人接纳自己之程度的感受三个维度,是一个包含20个项目的李克特五点量表。费伊的研究发现,自我容纳得分高者也容易容纳他人,同时感到易被他人所容纳,但实际上这些人被他人所容纳的程度既不高于也不低于自我容纳得分低者;容纳他人得分高者反过来也感到容易被他人所容纳而且确实易被他人容纳;将自己看得明显高于他人者往往感到他人能够容纳自己,而实际上他们明显地不招人喜爱,他们过高地估计了他人对自己的容纳程度(Fey, 1955)。费伊的“接纳他人量表”是目前社会接纳问卷广泛采用的一个量表,费伊的接纳研究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社会接纳研究中同伴接纳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同伴接纳不仅反映了群体对个体的态度,喜欢或不喜欢,接纳或排斥,而且也是衡量个体在同伴群体中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目前,大多数同伴接纳研究的对象都是儿童青少年,研究的领域主要涉及心理发展、人际交往及心理健康。20世纪三四十年代,瑞士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在他的早期著述中论述了同伴接纳在儿童社会能力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正是产生于同伴关系中的合作与感情共鸣使儿童获得了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儿童在与同伴的游戏中意识到积极的、富有成效的社会交往是通过与同伴的合作而获得的。此后库利、帕登、沙利文、米尔斯、沙利文、哈泰帕、卡根等社会心理学家也进行了关于同伴关系对儿童成长的研究。这些研究的主要观点有:①儿童的社会行为、社会认知、情感因素、个人特征和亲子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都会影响儿童的同伴接纳;②对儿童而言,同伴交往具有父母所不能代替的作用,同伴接纳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发展与适应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③同伴接纳有助于儿童社会能力和社会认知的发展,有利于儿童形成自信、有价值和从属于家庭以外团体的感觉,从而赢得社会支持,也有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获得和人格的发展,有利于儿童的学校适应,相反,如果被同伴拒绝,且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变,将对成长中的儿童造成心理创伤,这将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人际交往,更严重的是,由此造成的孤独感、退缩感会阻碍他们的社会适应,不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可见,同伴接纳理论通过强调同伴群体在个体的社会交往、心理健康和认知发展中的作用,为接纳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黄匡时,2008)。

社会接纳理论强调群体或个体实施接纳的积极效用,尤其强调同伴接纳对个体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为社会接纳不仅可以去体验如思想、情感和感觉等所有的心理事件,而且能够更有效地以适合自身价值观和目标的方式去实践社会接纳理论,还强调接纳技巧的重要性,比如语言上的亲和、积极情感的展示(如适当时候微笑)、随和、友谊的建立等(黄匡时、嘎日达,2010)。在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中,社会接纳是决定流动人口能否融入本地居民生活的一个决定性的心理变量,直接决定了流动人口对本地居民的态度和看法,决定了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可能性。社会接纳对流动儿童的影响更为巨大,它伴随着流动儿童的成长和社会化的过程,影响着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并同时影响着流动儿童对本地儿童的基本社会态度和看法,决定着其以后社会融合的可能性和程度。

表2-23 社会接纳理论

(六)人力资本与文化资本理论

1.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这一概念早在古典时期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那里就有所体现,他认为所谓的“固定资本”不仅包括机器、工具、建筑物、改良的土地,而且还包括“社会上一切人民学到的有用才能”,这种“有用才能”实际上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人力资本”。亚当·斯密说,学习一种才能,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所费不少。这样费去的资本,好像已经实现并固定在学习者的身上。这些才能,对于他个人自然是财产的一部分,对于他所属的社会,也是财产的一部分(亚当·斯密,2015)。但是这一观点并未得到有效的重视,直到20世纪,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才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凸显出来,其中对人力资本理论发展贡献最为巨大的是舒尔茨和贝克尔。

1960年舒尔茨发表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对人力资本做了系统论述,震动了西方学术界,并由此开始了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热潮。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主要是在宏观层面上探讨人力资本对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人力资本主要指凝集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人力资本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人力资本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需要耗费稀缺资源、人力。知识和技能的形成是投资的结果,而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中把人力资本投资的范围和内容归纳为五个方面:①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概括地说包括影响人的预期寿命、体力、耐力、精力和活动的全部开支;②在职培训,包括由商社组织的旧式学徒制;③正规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④不是由商社组织的成人教育计划,特别是农业方面的校外学习计划;⑤个人和家庭进行迁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段钢,2003)。贝克尔是人力资本研究的另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与舒尔茨不同,贝克尔则是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对人的收入的影响。贝克尔认为人力资本不仅意味着才干、知识和技能,而且还意味着时间、健康和寿命。人力资本首先是一种人格化的资本,表现为人的能力与素质,与人本身不可分离。因此,工作性质、种类等都会影响人力资本的使用,同时也意味着人力资本具有私有性质,如何使用则取决于个人。其次,人力资本生产率取决于拥有这种资本的人的努力程度,因此,适当而有效的刺激可以提高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这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最大的区别。最后,人力资本的价值是由人力资本的各项开支所构成的,但是人力投资的成本计量除这些实际费用支出外,还必须计算“放弃收入”,即“机会成本”或“影子成本”(“放弃收入”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成本)。贝克尔在《人力资本》一书中对人力资本形成、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其他人力资本投资的支出与收入以及年龄-收入曲线等问题展开分析,强调教育与培训对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这些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李守身、黄永强,2001)。

2.文化资本理论

布迪厄是文化资本理论的集大成者,在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框架中,他系统地将场域作为他进行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单位,并以资本为工具将对场域的分析扩大到整个社会,他认为场域内存在力量和竞争,而决定竞争的逻辑就是资本的逻辑。资本的种类可以分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出现了文化转向,社会分层、社会融合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的呈现出文化的色彩,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特纳认为,布迪厄的文化资本指的是那些非正式的人际交往技巧、习惯、态度、语言风格、教育素质、品味与生活方式,其表现形式有三:①具体的状态,以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的形式;②客观的状态,以文化商品的形式(图片、书籍、词典、工具、机器等),这些商品是理论留下的痕迹或是理论的具体显现,或是对这些理论、问题的批判,等等;③体制的状态,以一种客观化的形式(李全生,2003)。

文化资本的重要功能在于通过文化资本占有量和性质来进行文化分层,也就是形成文化的区隔。在《区隔》一书中布迪厄系统地分析了来自不同文化品位的人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分层,布迪厄的核心观点是作为文化资本所体现的趣味无非也是一种区隔策略的理念武器,趣味作为文化习性的一种突出表现,乃是整体的阶级习性的一个关键性的区隔标志。因此,趣味的重要性表现在它是统治阶级场和文化生产场最重要的斗争筹码。每一种趣味都聚集和分割着人群,趣味是与一个特定阶级存在条件相联系的规定性的产物,聚集着那些相同条件的产物的人,并把他们与其他人区分开来。趣味是以一种根本的方式来区分人的。通过趣味的分割,这无形中在社会上产生出一种新型的暴力形式,也就是通过对不同文化品位的区分,人为地将社会的人群分裂,这实质上是一种“符号的暴力”(杨修菊、杜洪芳,2007)。

人力资本理论和文化资本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将文化和教育作为区分人的能力和品位的自变量,人为地将社会群体进行阶层(文化阶层)的划分,使得人群内部形成不同区隔状态的群体。在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过程中,文化资本和人力资本对于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的社会属性划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会在流动人口内部形成具备不同文化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人群划分,造成内部群体的分裂。

表2-24 人力资本与文化资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