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仓养仓、仓外养仓与救灾逻辑
积谷备荒、储粮救灾是古代中国人对救灾逻辑的深刻见解,更是他们在长期日常抗灾斗争中凝练出来的真知灼见。无数灾难告诉人们,只有在平时做好储备粮食,在应对突然爆发的灾害时才能取得较好的救济效果。正是围绕这一优秀的救灾思想,古人通过建设专门的救灾性储粮仓库,调控粮食储备,开展灾害赈济、物价调控等社会活动,以此应对自然灾害和社会危机,并形成了一套特殊的救灾性粮食储备制度,即仓储制度。
传统仓储制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早在先秦时期,重视粮食储藏的思想即已经萌发,管仲是重要的代表人物。西汉初年,专门性救荒仓储即常平仓首次出现。它旨在通过国家掌控粮食的买卖,利用粮价的季节差异获利建仓,达到调节粮价高低和救济农民的双重目的。隋唐时期,依托民间力量储谷赈济的义仓开始兴起。先是地区建设,后成国家赋役的一部分。南宋时期,大儒朱熹借鉴青苗法,实施仓谷借贷,强调绅士管理。此后,朱子社仓在全国各地迅速推广。以常平仓、社仓和义仓为代表的仓储体系历代相沿、遍布全国,在历朝历代的无数次救灾斗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也成为古代中国救荒实践的鲜明特色。
传统仓储的运营始终未能摆脱以仓养仓的经营模式,无论是常平仓的贱籴贵粜,还是社仓的春借秋还,抑或义仓的贱买贵卖,仓储盈利的范围始终停留在粮食流通领域。粮食交易的风险、日常管理的费用、谷物贮藏的损耗、灾害时期的赈济等因素往往使得仓储管理成为一个亏本的买卖,被官吏视为畏途。传统仓储的管理同样始终未能摆脱官吏主导的方式,无论是常平仓的官吏经手、官吏监督、交代盘查,还是社仓或义仓的绅士管理、官员监督,仓储始终无法脱离各级政府权力的控制与制约。仓储管理程序烦琐、粮食交易复杂、粮食存储易损等种种管理难题使得仓储建设始终未能摆脱兴废无常的结局。传统仓储的运营管理危机由来已久。西汉刘向就曾直言常平仓弊端百出。隋唐义仓后改为赋役征收,最终沦为官物,尽失初衷。惠民之政竟成害民之举。朱子社仓也陷入有借无还的窘境,南宋时黄震就有纠偏之举。清代仓储的运营管理危机更是如此。清代全国仓储储量乾隆初年高达4000余万石,嘉庆初年却降至不到一半。
近代仓储的转变开始于传统仓储运营方式的废除。陶澍丰备义仓开启了新的仓储管理模式,废除了以仓养仓的传统运营模式。同光以后,以苏州丰备义仓为代表的新式积谷仓在江南地区得到蓬勃发展。其运营方式允许仓外养仓,往往通过置田收租、发当生息等新式经营方式实现了仓储运营方式的革命性转变;在管理方式上,要求官绅会办,往往通过绅董制度、轮班管理等新式管理方式实现仓储管理的独立。至光绪末年,发轫于江南,在湖南、广东、四川等地兴起了多场积谷运动,近代仓储实现了根本性转变。
近代仓储的转变展示了救灾逻辑的深层内涵。日常与灾害的矛盾使得传统仓储管理者更多关注灾害时期的救灾效果,忽视日常管理的成本费用以及日常的谷物损耗等。来自成本的压力,尤其是管理成本的存在使得仓储管理越来越倾向于简单化。陶澍所倡建的丰备义仓一改传统经营方式的出发点,减少管理成本,杜绝纷争。新式经营方式也改变了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苏州丰备义仓的巨大盈余使得绅士对于官吏的无理剥削多了一份理直气壮的斗争勇气。当时,无论是储存技术还是经营技术的改进,最终使得近代新式仓储制度内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尽管一项社会制度的运行效果在具体区域中的实践效果差异很大,特别是中国广阔的地域空间,不同的区域形态使得制度在各地区的实际操作呈现不同特色。仓储制度在各地运行往往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粮食藏储的种类不一,筹集谷本的资金渠道也往往不同,或发典生息,或置田收租等。但是,所有仓储制度的运营都离不开粮食存储的成本消耗与战略安全、日常管理与灾害赈济、技术变革与制度调试的三大基本矛盾,它们在这些问题上往往表现出内在的一致。
清代江南地区,包括安徽、江苏两省,人文发达,所存仓储资料极其丰富,为研究者了解区域仓储的运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该地区的仓储建设与全国始终同步,甚至超前,对于了解清代仓储运行机制提供了较佳的窗口。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该地区苏州丰备义仓留下了完整的仓案资料,为深入了解仓储的运营细节提供了难得个案。
从丰备义仓的个案实践出发,观察仓储日常管理与战略安全的内在紧张,实证分析管理成本与经营效益的内在矛盾;进而讨论江南区域仓储的地方实践形态,探析地方资源与国家制度的互动;再反思国家层面的仓储实践,思考技术革命、制度变革与国家能力的复杂关系,成为本书重点讨论的三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