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节奏感
重视历史的节奏感是把握中国社会演变轨迹的新视角。结构式观察和纵贯式观察中国社会变迁仍是目前历史研究的两大主要路径。前者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阐释和分析历史演变的各个细节,重在展示中国社会变迁的规律和场景;后者则是从各个朝代或者不同时段展示中国历史的演变,重在比较中国社会变迁的断裂与延续。尽管两者所立足的视角和使用的方法明显不同,所观察的景象差异也很大,但两者的基本观测点仍是潜在将中国历史当作一个测量的物理现象,或一个可以解剖的生物体,而不是将其作为一个活着的有机体来看待。这些研究实质上仍在延续百年前梁启超在新史学中所提倡的方法。
近年来,史学界在注重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动态性与有机性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一方面是学习与借鉴年鉴学派对整体史的把握,强调大历史观念,反对历史的碎片化。另一方面,强调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特征。“新陈代谢”说最为典型,陈旭麓的研究无疑开启了中国整体史研究的潮流。朱浒试图从义赈制度的个体景象展示此种努力。夏明方有关生态史观的创见更是大大扩展了“新陈代谢”的内涵,不止生理、技术还有信息的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正是对历史节奏感的一个重要揭示,不过,它更多强调的是生命体或者社会整体的连续性与日常性。
事实上,如同生命体的新陈代谢被疾病打乱,社会的新陈代谢往往被天灾人祸破坏。灾害往往是个体或社会生命节奏变动的枢纽所在。灾荒自然成为历史节奏感变化的焦点。历史是一个活动的有机生命体,它始终处于从不平衡到平衡的动态变化之中,而灾害往往扰乱历史生命体的新陈代谢。要想把握历史变迁的节奏感,就必须整体性把握灾害与日常、突变与遗传、裂变与延续的关系。
循此思路,将灾害置于日常生活中思考,将突变置于新陈代谢中观察,在整体中重视局部,在连续中注意变化,这无疑是当今灾荒史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反观当下诸多灾害研究,或拘泥于结构式观察,从各个灾害的类型出发,如水灾、旱灾等研究,试图解释各个灾害发生的特殊景象;抑或沉溺于纵向式观察,从各个朝代或者某一历史时段归纳,如清代灾害、明代灾荒等,试图描述某一时段的灾害景象。这些研究扩展了对灾害的认识,特别是其重视灾害发生的内部结构,注意总结灾害自身特征,考虑灾害的社会影响,对于推进灾害研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他们往往难以摆脱以灾害为中心的思维惯性,或将灾害与日常生活对立起来,或将灾害发生看作历史演变整体的一个部分,很难将灾害发生理解为社会演变的另一种历史节奏。在某种意义上,这种研究矮化了灾害研究的自身价值,放弃了灾害研究最为独特的观察视角。笔者认为,灾害与日常生活是中国社会变迁图景的两种不同形式,两者犹如历史演变节奏的不同韵律。在两者的整体联系之中,我们才能感知历史变动的节奏,才能把握历史演变的复杂性,特别是救灾斗争与日常生活的特殊逻辑,即救灾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