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明代美学思想世俗化的影响
儒释道三教都是极为高明的思想理论成就,并以各自的方式和路径充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百姓接受儒教的思想,是通过乡绅、落第学子、塾师、宿儒、老童生等在乡间兴起的义学、私塾、学馆、书屋等传授而得。佛教的思想,是通过寺院僧尼将宗教故事、民间故事变文演唱以及佛教造像来满足世俗大众的精神需求,而民间举办佛教法会的流行,也极大地促进了“逐渐从教理的佛教走向民间的佛教,从僧侣的佛教走向庶民的佛教”。而道教的世俗化普及,主要是通过戏剧、方术、斋醮科仪、庙会等形式得以实现。三教合流的长期实践,使得明代民众认识到,“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民间有“得势便为儒,失势便从道,求财消灾便念佛”之说。
明代中晚期,工商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市民对世俗文化的要求剧增,与此相应,绘画也逐渐走向商品化与世俗化。一方面,经济发达之后,商贾富裕起来,为了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活与囤积居奇的心理需求,绘画收藏和鉴赏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这样绘画便逐渐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另一方面,随着市民阶层的扩大,享受逸乐之风的盛行,附庸风雅、装点门面的需求,也加速了书画作品的商业化,出现了交易频繁、盛况空前的市场,而这一状况显然又促成了“文人画”家的职业化。“文人画”的审美特色在于表现出一种文人情趣,而画外则是文人思想的流露。“文人画”是中国绘画中山水、花鸟、人物的交集,考究艺术上的功夫,“意在画外”,必须在“画外”体验那些文人的寄托,即其所感所想。自唐宋以来,“文人画”就以雅趣著称,但明末的世俗化影响到了其题材、内容和风格。有些画家不但靠卖画为生,还充当了买卖字画的中介人,这些都有助于画家关注、体贴现实生活。例如唐寅,自科场舞弊案失掉功名后,变得放纵不羁,整日出入酒楼歌坊之中,借酒浇愁,笔下仕女画的形象大多取自青楼女子,“闲来写幅青山卖”,潦倒不堪之后,全靠卖画为生。
从明末时期的绘画题材来看,人物绘画大都以大众所喜爱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神佛画像为题材,在画面构成上凸显情节的铺陈,用笔方法上注重细节刻画,从而使画作具有通俗性、耐看性、趣味性;从绘画风格来看,既重写实,又重变化,使绘画的形式更利于内容的表达,逐发展成一种繁复、细微的适用性和装饰性。因此,这一时期的审美取向,显示出一种生活化、市井化、世俗化与平民化的趋势,具有较强的民间特色。而梅州香花仪式中水陆画的绘画风格,恰恰是这一时期绘画风格和审美取向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