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史(海南地方史研究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海口的地理和自然环境

海口市所处的海南岛,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全岛地形地势呈椭圆形,中间高、四周低,呈阶梯状逐渐向四周降低,由内向外大致可以分为三级阶梯:中南部是5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其外是起伏不平的丘陵地区,最外面是沿海和海岛北部的台地平原。大致以五指山、鹦哥岭为核心,向外逐级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山地主要分布在岛中部偏南地区,海南岛的山地海拔多为500~800米,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峰有81座。位于海南岛中部偏东琼中县、五指山市境内的五指山海拔高1867.1米,是海南岛的最高峰,整个山体均由花岗岩构成,长期的自然侵蚀使得山体起伏呈锯齿状,形成五座山峰依次排列,如同五指,故此得名。海拔超过1500米的山峰还有鹦哥岭(1811.6米)、鹅松岭(1588米)、猴猕岭(1655米)、雅加大岭(1519.1米)和吊罗山(1519米)等。海南岛的山地大体上分为三条山脉:五指山山脉、鹦哥岭山脉和雅加大岭山脉。山地和丘陵是海南岛地貌的核心,占全岛面积的38.7%,山地中散布着丘陵性的盆地。丘陵主要分布在岛内陆和西北、西南部等地区。在山地丘陵周围广泛分布着宽窄不一的台地和阶地,占全岛总面积的49.5%。环岛多为滨海平原,占全岛总面积的11.2%。海岸主要为火山玄武岩台地的海蚀堆积海岸、由溺谷演变而成的小港湾或堆积地貌海岸、沙堤围绕的海积阶地海岸,海岸生态以热带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为特点。海南岛上河流众多,多发源于中部山区,有154条大小河流,其中集水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独流入海河流38条、一级支流50条、二级支流10条,共98条,流域面积大于3000平方公里的,北有南渡江,西有昌化江,东有万泉河,素称海南三大河流。海南岛上最长的河流——南渡江——从海口市穿过并流入琼州海峡。南渡江是塑造海口市陆地的重要因素,江水每年携带大量的泥沙,这些泥沙沉积在三角洲地带,形成陆地。南渡江出海处的新埠岛属于三角洲平原。南渡江水源丰富,流量大,便于通航。

海口市濒临的琼州海峡是在地质年代形成的。海南岛原与华夏大陆相连,大约从地质时代的第四纪(250万年前)到更新世(250万~1.5万年前)中期,由于火山活动,地壳断裂和塌陷,形成15~30公里宽的琼州海峡,海南岛才与大陆分离,变成一个孤悬海外的岛屿。据称此后海平面多次升降,使海南岛与大陆多次分离和相连,直到第四纪冰期结束,海平面大幅度上升,才形成今天的琼州海峡。琼州海峡横亘在海南岛与雷州半岛之间,东西长度约80公里,南北平均宽度29.5公里,最宽处直线距离为33.5公里,最窄处直线距离仅18公里左右,平均海水深度100~140米。海口市是从雷州半岛登陆海南岛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海口市地势平缓,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属于滨海台阶型地区,海拔标高一般在10米以下,西部和南部较高,海拔40~60米。石山镇境内的马鞍岭(海拔222.2米)为最高点,另外旧州镇境内的旧州岭(199.9米)、永兴镇境内的雷虎岭(168.3米)等38个山丘较高,其他绝大部分为海拔100米以下的台地和平原。地貌分为几个区域:一是北部滨海平原区。包括海积阶地,主要由新生代更新世早期湛江组和更新世中期北海地层所组成。海积平原,由海流作用把大量物质在沿岸地带堆积而成。河积海积平原,在河口地段和海湾附近,由河流和海流的相互作用使大量泥沙沉积下来。二是东北部河流冲洪积堆积区。河流冲击而成,地势平坦,水网密布,主要在南渡江出口处的三角洲地带。三是南部、西南部山前剥蚀堆积平原区。在阳光、雨水和台风等作用下,风化侵蚀岩石而形成的平原地。四是东部、南部、西部火山岩台地区。新第三纪至第四纪火山喷发而成,喷出岩性属基性玄武岩,玄武岩流分布面积广,形成高度不同的台地。

海口市境内的地质岩性分布有志留系、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中新世和第四纪火山岩等不同地质年代的遗存。其中,新生代火山活动频繁,火山喷发始于中新世,第四纪更新世晚期达到了鼎盛时期,直到全新世火山活动才进入尾声,共有19次喷发,构成5个喷发旋回,17个喷发韵律。火山喷出的玄武岩流分布面积广,形成海口西南部、南部的火山岩地貌,面积达108平方公里,火山地质遗迹主体为40座火山构成的火山群,其中马鞍岭火山口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死火山口之一。火山类型齐全、多样,几乎涵盖了玄武质火山喷发的各类火山,既有岩浆喷发而成的碎屑锥、熔岩锥、混合锥,又有岩浆与地下水相互作用形成的玛珥火山。熔岩隧道有30多条,最长2000余米,其内部形态与景观丰富、奇妙。

海口市沿海地带属于海积阶地、海积平原和河积海积平原。海积阶地主要是由新生代更新世早、中期构造运动间歇抬升的结果,城西、坡高坡、头铺、水头等地属于此类。海积平原是由海流作用把大量物质在沿岸地带堆积而成,玉沙、博养、龙头、荣山一带属于此类。河积海积平原是在河、海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河流和海流的冲积物沉淀而成,分布在河口地带和海湾。据考证,琼州海峡出现之后,海口市原海岸线在今东起五公祠,经龙岐村、大英山、秀英村,西至后海角一带。河沙的沉积和海沙的拥塞才逐渐形成攀丹、九村、流水坡、白龙、白沙等今天海口市的陆地。

在地质时期,海口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形成有4个方向的11条断裂构造,其中近东西向断裂有:(1)王五—文教深大断裂;(2)儒关村—云龙断裂;(3)富昌—群善村断裂;(4)新村—林乌断裂;(5)长流断裂。近东西向断裂控制了琼北断陷盆地的形成和发展,导致海口历史上多次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现象,尤其是富昌—群善村断裂带是导致1605年琼州大地震的主要控震断裂。明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亥时(1605年7月13日午夜)琼州发生大地震,据地方志记载:“五月二十八日亥时地大震,自东北起,声响如雷,公署民房崩倒殆尽,城中压死者数千,(地)裂水沙涌出,南湖水深三尺,田地陷没者不可胜记。调塘等都田沉成海计千顷,二十九日午时复大震,以后不时震响不止。”(清)潘廷侯:《康熙琼山县志》,第344页。地震遗址位于演海镇曲口圩北约2.5公里处,遗址里采集到许多明代陶瓷器及砖瓦。当地72个村庄(有的家谱记载是100个村庄)1000多平方公里的陆地变成海洋,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陆陷成海的地震废圩,退潮时隐约可见村庄废圩,有不少石板棺材、舂米石臼等。北东向断裂有府城—卜亚岭断裂,该断裂控制了两侧地下水的分布,并成为海口市地下水东富西贫的分界线。南北向断裂包括南渡江断裂、铺前—长坡断裂和蓬莱—烟塘三条断裂。其中南渡江断裂控制了地下水的排泄,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因素。

海口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于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春季温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多台风暴雨,冬季冷气流侵袭时有阵寒。全年日照时间长,辐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太阳辐射量可达到11万卡到12万卡;年平均气温23.8℃,年平均降水量1664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834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5%。常年以东北风和东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4米/秒。

海口市是台风频繁经过的地区之一。台风一般发生在每年4~10月,八九月最多,强台风一般集中在9月。每年平均台风5.5个(次),年平均8级大风12天,年平均12级以上台风2~4个(次)。台风会伴随着暴雨和暴潮,暴雨一般持续3~4天。台风致使海潮顶托,发生海水倒灌。海口市情调查组编《中国国情丛书——海口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第10页。

在史前时期,海口市境内覆盖着茂密的热带季雨林。植被以灌木为主,天然植被主要为南方热带地区常见的野生灌木、草丛植物种群。主要植被包括分布于东北部沿海一带的滨海红树林群落,主要有红树、海蓬、红海榄等;分布于东南部的灌木群落,主要有榕树、海棠、荔枝等;分布于东部和西南部的草原群落,主要有草根草、竹根草、桔子草,伴生蜈蚣草、鸭角草等;分布于西部羊山地区的杂木林群落,主要有重阳木、苦楝、山苦楝等,以及分布于北部沿海的热带滨海沙生群落、热带滨海草滩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