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 研究方法
作为一项兼具理论分析与应用对策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尤其是一项跨越政治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环境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本书拟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归纳与演绎分析、功能分析等多项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研究对象的行为、关系和特征等的研究方式。任何一项研究都不可能脱离现有的理论基础,文献理论分析自然必不可少。本书研究将基于有关场、决策、环境决策、政策过程、社会运动、环境影响评价等理论内容的分析,同时环境决策公共能量场的多主体构成又不可避免地涉及环境意识、环保部门、环保NGO等现状的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因此,本书将广泛搜集与选题相关的各类文献:政府及相关机构的文件,如白皮书、年度报告、调查报告、统计资料、国家发展规划、环境政策法规等;学术刊物如研究报告、论文、专著等。在使用文献过程中,尽可能多渠道、广搜集,避免和减少遗漏,为本书研究提供翔实的文献基础。
(二)案例分析法
理论的魅力在于解释和指导现实,而现实的作用在于检验和完善理论,二者相辅相成。个案研究的主要目的可能是描述性的,对特定个案的深入研究也可以提供解释性的洞见,还可能具有发现现有理论的缺陷并对其修改、发展的功效。本书将理论分析工具与个案相结合,通过选取保卫怒江运动、都江堰保卫战、番禺反垃圾焚烧运动、厦门反PX运动、深港西部通道侧接线环评、北京六里屯反垃圾焚烧电厂环评、上海磁悬浮环评这七个案例,一方面基于理论分析框架对现实案例进行微观剖析;另一方面,以案例验证理论的适用性,同时重在得出当前运动外压型和环评预防型公共能量场存在的问题及成功条件,为后文构建地方政府环境决策短视治理的条件创造前提。
(三)归纳与演绎结合分析法
本研究通过梳理现有各学科关于场的理论,综合各家观点,在此基础上提炼、归纳和构建公共能量场的基本理论,并尝试性地将之作为分析现实中多主体集合式治理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构建出一个包括“情境—结构—过程”的SSP分析框架,然后将之演绎到相关个案,剖析现实案例,进而得出基于公共能量场的地方政府环境决策短视治理需要完善的若干条件,最后对这些条件进行归总分析。
(四)功能分析法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用来分析事物或现象的结构和功能的方法,可称为功能分析方法。事物和现象内部的因素之间形成的联系为结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和功效即为功能。公共能量场可以看作一种多主体形成的结构,其必要性在于通过多主体形成场(结构)产生单个主体所无法达到的治理效果(功能)。为此,本书通过功能分析法,一方面分析公共能量场中的各主体(地方政府、民众、专家、媒体、环保NGO等)构成,涉及场内各行动者的联结点(场结)、行动者在场中的地位(场势)、共同在场(场体)、博弈规则(场用)等内容;另一方面,研究场的功效(场能)发挥的条件,包括场内行动者(能量)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场外的政治机会结构与国家制度的形塑等。
二 技术路线
立基于地方政府环境决策短视治理之研究宗旨,本书将首先从地方政府环境决策短视这一问题出发,分析现有治理模式的不足,得出公共能量场作为分析视角和可行选择的必要性(第二章),接着从理论上全面剖析公共能量场,进行“分析框架—理论(法律)依据—模型构建”的研究设计,搭建基于公共能量场的SSP分析框架,并以此框架构建治理模型和条件假设(第三章),然后,通过选取现实中运动外压型能量场(第四章)和环评预防型能量场(第五章)的典型案例进行SSP分析,对所提出的模型和条件假设验证分析,分别得出这两种类型的公共能量场成功所需要的若干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公共能量场所需的条件进行归总并提出条件构建的路径选择与相关对策(第六章),最后在结语部分对本书进行总结。
总的看来,本书遵循了这样的研究思路,即理论分析与现实考量→研究设计(分析框架—模型构建—研究假设)→案例验证分析→条件归总→条件构建的路径与对策→研究展望。本书框架与研究技术路线详见图1-2。
图1-2 本书结构框架与研究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