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人口分布变动及人口功能区规划研究(西藏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人口分布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人口分布的概念

人口分布状况是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发展生产、繁衍子孙后代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从一开始,它就不是一种纯自然的现象,而是社会经济现象,这同动植物的地理分布是有本质区别的。人口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的空间表现形式,它受到自然的和社会经济的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并且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有其不同的特点。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科学出版社,2003,第256~278页。有的学者提出,人口分布也称人口地域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上人口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状态。人口分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口分布是指人口现象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或者说人口现象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差异性,狭义的人口分布是指人口数量的空间分布。梅林:《人口地理学》,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5。

人口分布有静态和动态之分。人口静态分布是指人口在某一时点上或某一历史断面上相对静止的人口空间表现形式;人口动态分布则是人口在特定空间中不断积聚、扩散的长过程。祝卓:《人口地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前者反映区域人口分布的时段特征及差异;后者反映区域人口分布的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规律及差异性。

人口分布也有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之分。在人口地理的发展过程中,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人们只关注区域人口的水平分布,人口垂直分布方面的研究历来相对薄弱,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关注世界人口的垂直分布规律,找到了人口分布具有低海拔的趋向性这一基本规律。人口垂直分布特点也是人口分布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人口水平分布研究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色。

总体来说,人口分布就是研究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口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它既有时间性又有空间性。从时间性上来看,人口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条件,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方式的改变,尤其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布局的改变,相应的人口分布会发生改变,从时点上来说人口分布是静态的,从时段上来说人口分布是动态变化的。从空间性上来看,自然环境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生存空间,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口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分布状况都会发生变化。因此,人口分布总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空间现象,而人口发展的历史过程又总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发展变化。

传统上研究人口分布的方法和指标有人口密度、人口分布重心、人口洛伦茨曲线、人口集中指数和人口再分布指数等,随着空间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涌现出空间自相关、夜间灯光数据、遥感土地利用数据、地理加权回归、分形和多智能体模拟等新的方法和手段,可以更准确地研究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二)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人口地理学开始于西方国家,是随着近代地理学的发展而发展的。17世纪中叶,地理学家瓦伦纽斯(B. Varenius)在《普通地理学》中描述了人口的人文特征,这被认为是近代西方人口地理分析的开端。封志明、李鹏:《20世纪人口地理学研究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第2期。随着人口地理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人口分布与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逐渐认识到人口分布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1882~1891年拉采尔(F. Ratzel)出版的两卷《人类地理学》被认为是人口地理学最早的经典之作,书中从自然因素中的海拔、地貌、气候和植被等方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还对人类扩散过程中的历史进行了考察。吴玉麟、李玉江、王洪芬:《人口地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在此基础上,布拉什(P. V. Blache)十分重视人口分布的宏观研究,第一次系统研究了全球人口问题,同时也关注自然环境,特别是水热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也强调了人文因素在人口分布影响方面的非确定性。埃尔斯沃斯·亨廷顿(E. Huntington)也强调气候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认为人口大多分布在水热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带,强调气候对文明的决定作用。E. Huntington, “Climatic Change and Agricultural Exhaustion as Elements in the Fall of Rom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31(2)(1917):173-208; E. Huntington, Civilization and climate, Yale University Press,1922.在随后的时间里,吉尔曼(C. Gilman)研究了疾病与人口分布的联系问题。〔德〕W.库尔斯、柴崇庆等:《人口地理学导论》,重庆出版社,1987。1950年乔治(P. George)特别关注人口分布与经济、社会因素的密切联系。封志明、李鹏:《20世纪人口地理学研究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第2期。1952年阿尔弗雷·索维在《人口通论》中主要研究了适度人口问题,在其中也对人口分布进行了研究,认为人口分布主要是一系列个人决定的结果,认为人类追求的经济目标、社会正义目标、环境卫生目标、城镇规模、军事目的和适应气候都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关于人口分布的问题,无论从政治上或科学上来说,都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法〕索维:《人口通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82。到1953年人口地理学真正作为地理学的学科分支而受到重视,特别是1965年英国的人口地理学家约翰·克拉克(J. I. Clarke)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出版了《人口地理学》,后来一直修订再版足见其重要性。克拉克在书中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将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归纳为十类:距离海岸线的远近、海拔、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因素、生物因素、疾病与饥饿、矿产资源、经济活动、历史和社会因素。J. I. Clark, Population Geography, Pergamon Press Ltd,1970.克拉克认为在这所有影响因素之中,任何一种影响因素都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的人口分布现象。一个地区的人口分布状况是由其自然环境、历史条件、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一个地区人口分布不能只进行简单的分析,而是需要研究所有可能因素,将所有因素看作相互联系的整体,综合考虑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从人口地理的发展过程来看,西方学者开始是从自然环境方面考虑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认为地理环境决定了人口的过程,然后随着人文主义的兴起,又注重从人文因素方面考虑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并将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并列起来考虑人口分布的问题。与西方学者不同,苏联的一些人口地理研究者认为,“与其说人周围的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因素,不如说人本身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因素”,强调人口分布状况由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注重从经济方面来考虑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具体来说就是将统一的生产地域组织与人口分布联系起来,人口分布受生产配置制约,而人口的地域分布又对生产配置起着一种逆向的、第二性的制约作用。〔苏联〕瓦·维·波克希舍夫斯基等:《人口地理学》,王钊贤、刘学忠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苏联的这种人口分布受生产配置所制约的思想与其当时的政治制度和计划经济形态是相适应的。

在西方学者和苏联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我国人口地理学学者对我国的人口分布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1982年胡焕庸和张善余将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进行了概括,2003年张善余对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和主要因素又进行了研究和系统的归纳总结,认为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因素,以及历史、社会、政治因素。从自然环境方面来讲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地质和矿藏资源等因素,从社会经济方面来讲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等方面,进而从历史、社会和政治因素方面对我国的人口分布进行了研究,对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认为人口分布受到自然和社会经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一个区域人口分布下限规模受制于一些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最基础条件,上限规模则受到经济效益与生活质量的共同制约,其中自然因素也有不小的作用。

严格地说,目前还没有哪一种理论或者学说能够对人口空间分布状况做出系统的解释,无论是环境决定论、人文主义还是经济学理论。这些理论只是对世界不同地区人口分布状况和人口分布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提炼出一般性规律。其实人口分布本身就是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反映,人口分布与影响因素之间、影响因素自身之间都具有复杂交互作用,人口分布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三)人口梯度转移理论

人口分布变动的主要实现途径为人口迁移和流动,目前学界关于人口迁移流动的理论解释较为丰富和完备,从宏观层面的推拉理论、结构主义理论、托达罗模型等,到中观层面的社会网络理论、跨国主义理论,以及微观层面的新古典经济学迁移理论和迁移新经济学理论,不同的学科均对人口迁移流动做出了一定的合理解释。本书研究更关注在高原这一特殊地域环境下,西藏人口分布变动的特征,西藏如何实现从山地乡村社会到平原城镇社会的转变,重点关注对高原人口分布变动情况更具适用性的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认为工业发展阶段包括创新、发展、成熟和衰退等四个阶段,从而提出了工业生产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夏禹龙、刘吉、冯之浚等:《梯度理论和区域经济》,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3年第2期。该理论认为区域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着不平衡性,即区域间存在梯度差异性,高梯度地区需要不断发展和不断创新,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低梯度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扩散,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这种区域间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镇体系扩展而来的。

人口梯度转移理论是梯度转移理论在人口迁移流动方面的应用,该理论认为:受经济社会非均衡梯度发展的影响,人口从相对落后地区向比较富裕地区阶梯式迁移。具体表现为高山人口向低山转移,低山人口向平原转移,平原人口向大中城市转移的梯度发展模式。张方笠、杨致恒:《我国人口布局和劳动就业》, 《财经科学》1982年第2期。由于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和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在解释人口迁移流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人口在向城镇转移过程中不单单要考虑劳动无限供给、城镇充分就业、预期收入和迁移成本等,还应考虑转移过程中面临着就业和生活等多方面的难题。其实人口梯度转移过程是按照一定的产业梯度(由低级向高级:劳动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和区位梯度(农村—小城镇—中小城市—大城市—城乡一体化),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转移。张林山:《城镇化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这种有步骤、有重点的转移能够解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过程中的就业和生活难题,加快对城镇的适应性,使其尽快融入城镇生活。人口梯度转移理论特别强调农村劳动力的区位转移和产业转移,这对于落后地区,特别是高原和山地区域,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高原山区人口压力和生态压力,摆脱贫困境地,实现人口再分布和人口空间格局优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意义。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人口的梯度转移也是通过多层次的城镇体系逐步转移的。一般情况下,人口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由农村到城镇,再由城镇到城市这样一种模式体现的,城镇是人口从农村转移至城市的过渡区域。然而在高原山地环境下,人口梯度转移具有特殊性,不同于一般情况下我国的农村人口梯度转移模式。高原山区人口转移不能完全走以小城镇作为过渡区的农村人口梯度转移模式,而应该走农村到农村再到城市的转移模式,即以生产和生活条件较好的丘陵河谷农村地区为过渡区域,引导农民由条件差的高原山地向过渡区,再由过渡区到城市的梯度转移模式。李旭东:《喀斯特高原山区人口空间结构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在高原山地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存在着垂直差异,经济形态也多种多样,因此在高原山地区域进行人口梯度转移时,要结合山区实际的自然、经济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政策,从而达到人口空间格局优化,实现人口合理再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