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理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950年,美国经济学家Viner在其著作《关税同盟问题》中,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考察了关税同盟对贸易流动的影响,认为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就是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理论作为研究国际经济一体化福利效应的核心内容,拉开了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发展的序幕。
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主要分为国际经济一体化静态效应理论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动态效应理论。其中,静态效应理论主要以Viner的关税同盟理论为基础,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逐渐扩展到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和货币与财政一体化等方面的问题。动态效应理论则从规模经济、投资效应、竞争效应和增长效应等多方面考察国际经济一体化所产生的长期福利效应的情况。
一 国际经济一体化静态效应理论
国际经济一体化静态效应理论中最核心的是Viner的关税同盟理论,其中最具建设性的理论创新是关于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这两个重要概念的提出。在Viner关税同盟理论的基础上国际经济一体化静态效应理论不断得以扩展,进一步形成了自由贸易区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等。下面我们从关税同盟理论出发,逐一阐述国际经济一体化静态效应理论中关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静态福利效应的产生和大小。
(一) 关税同盟理论关于国际经济一体化静态福利效应的分析
关税同盟理论关于经济一体化福利效应的研究是逐渐完善起来的。Viner (1950)首先提出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概念。Meade (1955)发展了Viner模型并首次提出关税同盟的消费效应。Johnson (1965)、Cooper和Massell (1965) 进一步论证了在Viner模型框架条件下关税同盟劣于单边关税削减的福利效应的结论,强调只有将“公共产品”引入福利效应分析,才能真正得出关税同盟的全部福利效应。
1.贸易创造效应 (Trade Creation Effects)
所谓贸易创造效应,是指关税同盟内部取消关税之后,所引起的同盟内一个成员国国内较高成本产品的消费向同盟内另一成员国国内较低成本产品的转移。这种转移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减少或取消与国外产品同类的国内商品的生产,国内所需产品转而从伙伴国进口;二是增加消费伙伴国的产品以替代成本较高的国内产品。前一种情况相对于国内生产是一种成本的减少,这产生了一种生产效应 (Production Effects);后一种情况使本国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需求增加,进一步增加了本国消费者剩余,这是一种消费效应 (Consumption Effects)。
如图2-1所示,横轴表示进口数量,纵轴表示进口价格,SS表示供给曲线,DD表示需求曲线。Py表示关税同盟之外的非成员国 (Y国) 的价格,Pp表示关税同盟成员国 (P国) 的价格,Pg表示本国征收关税时的国内价格。在关税同盟建立之前,本国的进口量为Q2Q3,全部从Y国进口,政府关税收入为c+d。关税同盟建立之后,本国同P国之间的关税取消,而对Y国的关税保持不变,从P国进口商品就比从Y国进口商品便宜。这时本国的进口量从Q2Q3增加到Q1Q4,全部从P国进口,本国的国内市场价格也降至与P国的市场价格一致的水平,由Pg降至Pp。在增加的贸易量 (Q1Q2+Q3Q4) 中,Q1Q2是进口对国内生产的替代,成本由梯形面积EIQ1Q2降至长方形面积JIQ1Q2,增加了面积为a的福利。Q3Q4为价格降低后消费量增加所导致的贸易的扩大,这时消费者的总效用为HFQ3Q4,而消费成本为HKQ3Q4,经济福利增加了b。这就是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其中a为生产效应,b为消费效应。
图2-1 贸易创造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
注:小写字母表示字母所在图形的面积,大写字母表示交点,后面图中的表示与之相同。
资料来源:刘力、宋少华:《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新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第29页。
2.贸易转移效应 (Trade Diversion Effects)
所谓贸易转移效应是指关税同盟的成立,使得同盟内的一个成员国从同盟外部低成本的产品进口替代为从同盟内其他成员国的高成本的相同产品进口所带来的福利损失。如图2-1所示,贸易转移应由进口量Q2Q3所引起的成本增加来表示。在关税同盟建立之前,该部分进口由Y国提供,福利成本为NMQ2Q3。关税同盟建立之后,Q2Q3由成本和价格较高的P国提供,福利成本为KJQ2Q3,经济福利减少了d。这部分经济福利在关税同盟前表现为政府的关税收入,关税同盟建立以后便消失了。这就是关税同盟的贸易转移效应。
按照Viner的观点,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是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共同作用的结果。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的大小减去其贸易转移效应的大小,得到的差值就是关税同盟的净福利效应。差值为正表明关税同盟有净福利所得,差值为负表明关税同盟有净福利损失。
3.公共产品效应
Cooper和Massell (1965)首先提出公共产品的集体性消费带来的福利,利用一种公共产品对关税同盟理论进行了扩充。他们认为,政府可能出于非经济的因素保护国内市场,这种保护会付出代价。Johnson (1965)进一步考察了关税同盟对公共产品的集体性消费带来的福利影响,认为提高公共产品福利也可能是加入关税同盟的动机之一。
假定国家通过征收关税来保护国内市场,私人消费因商品价格高于世界价格而受损,由于国内工业生产活动的扩大,将给国家整体带来可能超过消费者损失的正效应。Johnson假定,如果政府的决策是理性的,那么政府确定的关税保护将保持在生产扩大带来的集体效应等于因保护而带来的消费者损失的水平。如果一国是工业品净出口国,必然会试图通过提高出口补贴和高额进口关税来促进出口和限制进口,但是在GATT禁止出口补贴的情况下,工业品出口国难以满足扩大国内工业生产的集体偏好。假设工业生产是由不同的产品组成的,其中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而且不同的国家与非工业生产相比,在工业生产中也具有不同的总体比较优势,在没有最优关税和不允许有出口补贴的条件下,通过建立关税同盟可以有效地达到“奖出限入”的政策目标。出于政治或其他的理由,政府无法对公共产品使用直接生产补贴时,建立关税同盟后产生的歧视性的互惠关税削减对每一个伙伴国所造成的损失较小,国内工业生产的削减会使伙伴国单位工业生产的增长高于非歧视性互惠关税削减引起的伙伴国单位工业生产的增长。贸易转移将使伙伴国都扩大向外国市场的出口,而不降低各自的生产水平。所以,贸易转移虽然使削减关税的国家付出一定的成本,但这种代价可能要小于因生产扩大带来的集体效应的提高。总之,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都会因规模经济而可能给伙伴国带来福利的增加;歧视性关税削减可能优于非歧视性关税,即使关税削减产生了贸易转移,获利的仍然是伙伴国。
所以,由于公共产品的存在,建立关税同盟可能比个别最优的非歧视性关税保护措施更能有效地满足对公共产品的偏好。同时,在禁止政府补贴或其他财政转移支付等的条件下,关税同盟是提供公共产品的最优方式。此时,关税同盟的福利所得不仅仅局限于一般贸易品的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大小,还来源于用在关税同盟下订立公共产品的理想条款来满足同盟内各成员国对公共产品的共同偏好。
(二) 自由贸易区理论关于国际经济一体化静态福利效应的分析
自由贸易区理论是在关税同盟理论的框架基础上,结合自由贸易区不同于关税同盟的基本特征发展而来的。自由贸易区与关税同盟相比,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对来自区外的进口产品,区内成员国保留其各自原有的独立征收关税和决定关税率的权利;二是需要采用原产地规则来防止出现贸易偏转 (Trade Deflection) 现象的产生,即防止有国家利用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差异,从关税最低的国家进口商品再到其他成员国销售以便获利,使自由贸易的优惠仅限于在区内或主要在区内生产的产品。所以,自由贸易区的福利效应与关税同盟是不同的。
图2-2描绘了一种给定产品在H国与P国的供给曲线(SH、SP) 和需求曲线 (DH、DP)。H国相对于P国效率较低,经济一体化以前P国关税相对较低,为PWTP, H国的关税是PWTH,其中PW是世界市场的供给价格。当H国与P国组成自由贸易区以后,两国之间免除关税,但他们对世界其他国家仍维持各自的关税水平。此时,H国国内的价格为TP,就如同图2-1所描述的那样,a为生产效应,b为消费效应,d为贸易转移效应。如图2-2 (a) 所示,在TP价格下,H国需求大于供给,差额为L′N′。这一差额需要由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P国来弥补。P国在TP价格水平下供给和需求平衡,其供给量为OM,并且会把OM中相当于L′N′ (假定L′N′=L″M) 的部分出口给H国,而自己再以Pw的价格从世界市场进口相当于L′N′或者L″M的数量来满足国内的需求。这就是自由贸易区产生的间接贸易偏转效应。自由贸易区的“原产地规则”不能限制P国向H国出口由P国生产的产品和P国从世界市场进口产品。这一贸易偏转效应给P国带来的收益由矩形g的面积表示。在关税同盟情况下,H国和P国对外征收相同的关税PWCET,其中CET为共同关税水平下的价格。但在CET价格水平下,区内供给大于需求,在图2-2 (b)中表现为P国供给超过需求的缺口大于H国需求超过供给的缺口。因此,同盟内的价格水平最终为PCU,且TP<PCU<CET。此时,TM′=US。从H国来看,表示贸易创造效应的a、b区域减小了,而表示贸易转移的d区域增大了。从P国来看,由于价格从TP上升到PCU,消费者剩余减小,消费者承受的损失为c;而且,由于增加了生产量MM′,而这部分生产如果没有关税同盟可以以TP价格从世界市场进口来替代,因此,福利损失为e的面积。但总的看来,向H国出口TM′数量的商品会给P国带来收益,为矩形区域 (c+f+e),而净收益为该矩形区域减去c和e的面积,即三角形面积f。比较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的效应,不难得出结论,即关税同盟相对于自由贸易区安排是一种次优方案。
图2-2 自由贸易区 (a) 与关税同盟 (b) 的比较
资料来源:彼得·罗布森著《国际一体化经济学》,戴炳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二 国际经济一体化动态效应理论
(一) 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关于规模经济效应的分析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首先是规模经济,包括成本下降效应 (Cost Reduction Effects) 和贸易抑制效应 (Trade Depression Effects)。图2-3描述了关税同盟的规模经济效应。组成关税同盟的H国和P国的需求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分别为:DH、Dp和ACH、ACP。两国加总的需求量为DH+P。两国国内产品价格分别为PH和PP,且PH>PP,世界市场的价格为PW,因此加入关税同盟前H国征税PWPH, P国征税PWPP,加入关税同盟以后对外执行共同关税。P国是高效率国,其产品除供给本国消费以外,还将出口到H国,P国生产者生产规模扩大了,其平均成本下降,产品价格也下降了一些,即PCU是同盟内的价格。随着价格的下降,H国消费者多消费了MM′,带来消费效应b,而且H国的生产者以从P国的进口来替代原来的生产量OM,带来了生产效应a。P国消费者多消费了NN′,带来消费效应e,生产者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生产产品,带来生存效应c, P国还可以以高于世界价格PW的价格向H国销售产品N′XU,从中获利f。c和e就是所谓的“成本下降效应”。但是,图2-3中还暗含着另一种负面效应,如果H国和P国在成立关税同盟以前都从世界市场以PW的价格进口,但关税同盟成立以后,H国从P国进口,P国的生产厂商开始生产产品供给P国国内和H国的市场需求,将生产出OXU的产品,这些产品的生产成本高于世界价格PW,从而造成了福利损失。这种成员国高成本的生产替代从世界其他地区低成本的进口,就是所谓的“贸易抑制效应”。
图2-3 关税同盟的规模经济效应
资料来源:彼得·罗布森著《国际一体化经济学》,戴炳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日本学者小岛清的协议性分工理论也是分析国际经济一体化规模经济效应的著名理论之一。小岛清在考察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内部分工以后提出,在经济共同体内实行协议性分工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该理论认为,为了使区域内成员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并能协调地扩大成员国之间的分工和贸易,单纯依靠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是不够的,因为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是以成本差异和规模报酬递减为基础的,没有考虑成本相同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协议性分工理论弥补了这一缺陷。协议性分工的基本内容是,在规模报酬递增的部门,不同国家之间可以通过协议,相互提供市场,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签订协议的国家可以共享规模经济效益。
(二) 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关于投资效应的分析
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相比,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直接投资效应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成熟的理论。早期关于国际经济一体化投资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一体化对跨国公司活动规模和结构的影响方面。1966年,美国学者Kindleberger (1965)借鉴Viner (1950) 的国际经济一体化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学说,提出投资创造 (Investment Creation) 和投资转移(Investment Diversion) 理论。投资创造效应是指国际经济一体化对FDI流入的刺激,致使世界其他国家对一体化区域内国家的直接投资和区域内成员国之间的直接投资迅速增加。投资转移效应发生在下述两种情况下:首先,如果区域内国家相互直接投资的增加,只是区域范围投资布局的调整或资源的重新配置,那么,一成员国投资流入的增加,将导致另一成员国投资减少,产生区域内的投资转移效应。其次,如果区域内国家流入的FDI是从世界其他潜在的投资东道国转移来的,那么,一体化区域内国家FDI的增加,将导致世界其他国家的投资减少,从而产生世界范围内的投资转移效应。
Yannopoulos (1990)将自由贸易区FDI的动态和静态影响与跨国公司的战略对策结合起来分析,认为根据不同的战略动机,跨国公司在自由贸易区的直接投资行为可分为防御性进口替代投资、进攻性进口替代投资、重组投资、寡占反应投资。美国经济学者Eden (1985)则进一步指出,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实施过程中的投资行为与其在经济一体化前对该区域的生产和投资布局密切相关。Blomstrom (1997)认为自由贸易区产生积极的FDI效应取决于成员国国内的贸易自由度与区内的宏观经济稳定程度。
归纳起来,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对发展该地区及各成员国FDI流量与流向具有动态效应,这种效应包括投资创造与投资转移,表现为创造与转移的资本流动在两个层面上的展开:一是区内成员对区内成员的资本流动,二是区外成员对区内成员的资本流动。
(三) 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关于竞争效应的分析
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成立后,由于成员之间取消关税和非关税贸易限制,区域内的竞争加剧,使得各成员国的生产者必须提高效率应对区域内其他生产者的竞争和合并。日益激烈的竞争将刺激生产者不断研发并采用新技术,导致科技水平和投资水平上升。与此同时,区域内不断加剧的竞争也会引起相关商品的价格下降,从而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水平。这些由竞争引起的福利效应,都被称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竞争效应 (Competition Effects)。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竞争效应主要包括市场结构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假定A、B两国要素禀赋相同,并以相同的技术生产商品X。当两国间不存在贸易往来时,A国市场上的商品由一家垄断厂商生产,B国市场上的商品生产是完全竞争的,显然,B国市场上的商品价格要低于A国。如果两国结成经济一体化组织,商品可以在两国间自由贸易,那么B国将向A国出口商品。此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果:①两个市场结构不同的国家,即使要素禀赋、生产技术、市场需求等因素都相同,结成经济一体化组织后也能产生使福利水平提高的贸易创造;②经济一体化改变了原来某些成员国国内垄断性的市场结构,A国的市场结构将从垄断变成竞争,从而使整个区域内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这就是竞争的市场结构效应。
除了市场结构效应之外,经济一体化还会产生竞争效应的第二种表现形式,即技术创新效应。技术创新能够改变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要素数量和比例。假定某种产品的生产需要劳动力和资本两种要素。在没有进行技术革新以前,生产1单位该产品需要a数量的劳动和b数量的资本,技术创新将使得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要素数量减少,产品的单位成本下降,产品市场竞争力不上升。当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后,区域内的各厂商失去了贸易壁垒的保护,都在统一的同盟市场上销售其产品,因此竞争的压力将迫使厂商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加快技术革新的步伐。
(四) 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关于增长效应的分析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增长效应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第一,生产的专业化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aldwin (1989)对1992年欧洲统一大市场建立之后的动态效应做了前瞻性研究,认为生产组织方式的任何一个重要进步,都会改变产业活动的条件,诱发不同侧面的一系列效果:进入市场的产品种类增加,市场一体化程度提高,新企业的出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市场规模的扩大,收入增加等。归根结底,生产组织方式是决定性的,而且其演进过程是生产的均衡移动,是能够产生使生产率提高、收入增加,从而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的良性循环机制的,并以积累的方式完成分工的自我繁衍。在现实经济中,收益递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的专业化和分工的演进。随着产业间分工的扩大,有代表性的企业与其相应产业一样,会逐步丧失其身份和地位,它的内部经济被后续者分解为更高的专业化企业的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并且由新的经济所补充。这种分解是对产业最终产品市场增长所创造的新形势的调整,由此,产业间的劳动分工形成了一种收益递增机制。长期经济增长的可能性就孕育在这些变化中。
第二,技术变革和技术外溢。受到技术机会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企业在自身发展利益的激励下,利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术基础进行有效的技术开发活动。这种技术开发活动,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技术模仿,都能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同时,在经济外部性的条件下,每个生产厂商的知识增长都能使整个社会普遍受益,并且得益于这种源自经济系统内部的知识积累和外溢作用,资本的私人边际产出才会持久地高于贴现率,使生产出现递增收益,经济得到持续增长。在形成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之后,外部条件的变化和市场规模的驱动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来说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三,资本积累。许多经济增长模型都可以用来解释资本积累的作用。但是在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中,一般忽略了由市场规模扩张和竞争加剧所引起的资本积累效果。对此,Baldwin指出,欧盟自1992年形成统一的大市场之后,资本积累的动态经济效应是积极的,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往往低估了它。尽管Baldwin的观点有理论支持,同时也能找到现实依据,但在一般经济一体化动态效应分析中很难对其进行具体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