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北大老校区
每年的校庆返校日,燕园内总是彩旗飘扬,欢声笑语。几代北大学子从四面八方回到母校,和校内的老师以及学弟、学妹们执手畅谈,共庆北大的无限辉煌,共话母校在历史长河中奋斗的艰辛历程。
美丽的燕园并不是北京大学的第一家园。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北京大学告别了位于沙滩大街的红楼等老校址,迁到燕园。谈起红楼,曾经在红楼老校区学习、生活和战斗过的老校友们分外欢悦,激起重访红楼老校区的强烈愿望。
这一愿望终于实现了。2008年3月5日,在校友会的安排下,我们部分老校友乘校车向城内红楼老校区驶去。我们迎着东方升起的太阳,从北海大桥向东行驶,车缓缓驶进景山大街。这是古老京城的中心,眺望紫禁城,这里现在是闻名遐迩的故宫博物院。又走过故宫对面明朝建造的御花园——景山公园,不远,就走进了沙滩大街,也就是现今的五四大街,来到了久负盛名的北京大学红楼。这座近百年的学府大楼仍然是那么庄重、质朴。
水有源、树有根,传统的力量永远是无穷的。让我们走进孕育了无数北大学子崇高精神世界的老校区。
今日的老校址,经历了日月流逝的沧桑,她的英姿受损,我们看了不免欷歔,但北大的风骨依旧,让这组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建筑依然精神抖擞。
我们漫步在今日老校区,不由自主地跨越了时空。
红楼已经成了北京大学的代名词。
但红楼并不是北京大学最早的建筑。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早在1898年7月4日光绪帝听取维新派的意见,正式下令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因开学在即,来不及新建校舍,先拨出地安门内马神庙的和嘉公主旧府第为临时校舍,这是最早的校舍。学校前期将行政机构,从校长室到课业处、秘书处都设在这座庭院中。这所庭院规模宽敞,房舍众多,一进门是一片圆形的荷花池,池北面是大礼堂。这里后来成为理学院,又称北大二院。现为沙滩中街人民教育出版社所在地。接着又下令扩充校舍,在马神庙的和嘉公主旧府第西侧(二院旁)建起了14排平房作为学生宿舍,这里就是西斋,这条街现今叫沙滩中街,新中国成立前叫景山东街,也是1904年京师大学堂早期的建筑。现在已是居民大杂院。
1918年8月,红楼落成,这是向比利时一家公司借款修筑的。这座楼红砖红瓦,具有近代楼宇的风韵,它是全国最高学府的所在地。这里为文学院,又称北大一院。当时全校教师已有217人,其中教授90人;学生1980人,其中研究生148人。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高等学校。
全楼共四层,均为木质地板。早年一层作为课务办公用,在一楼东头东侧有两间房为李大钊同志办公室,毛泽东同志曾工作过的新闻出版室在楼西面南侧的房间。二层以上为教室和少数教员的单身宿舍。还有一层地下室。这里日本侵略军占领北平时期曾为日寇的巡捕房,监禁过不屈的燕京大学几十名教授和爱国市民。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学生运动,成立了许多进步社团,都曾在此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也在此发端。这座与近现代中国革命息息相关、有着光辉历史的红楼,它是永远鼓舞和激励我们的五四运动策源地,是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创建北方共产主义组织的革命圣地,它凝聚着北大光辉的历史和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
1903年5月,大学堂议定办译学馆,在北河沿购置房舍一所作为学馆,于8月正式开学。这地方是位于红楼东南一里的北河沿,后为北大三院即法学院。这里面积很宽广,院中有几栋西式二层楼,有一座可容纳千人以上的大礼堂。这座大礼堂从五四以来发生过多少次轰轰烈烈的青年爱国民主运动,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至今令我们难忘!院内立有译学馆石碑。当时法学院的牌子虽然挂在三院门口,但这里多是学生宿舍,法学院的学生上课都在红楼。现在这里是民政部机关大院。
红楼后面是学校的大操场,运动会、军训都在这里进行。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了第二条战线的斗争,广场上汇集过数次爱国进步学生运动的足迹。1947年“反饥饿、反内战”游行后在这里集结,大家决议将操场命名为“民主广场”,并立即将气势宏大的“民主广场”四个大红字(每字有一米见方)书写在灰楼女生宿舍大楼的迎面高处。在人群欢呼中,绿色白地的民主大旗冉冉升起到灰楼的顶上。这里永远铭记着爱国民主运动的壮举。
灰楼在大操场北边,是由建筑大师梁思成设计,1935年修建,它对着红楼,是一个U字形的四层宿舍楼,当时是作为四年级同学宿舍,后来专做女生宿舍。灰楼现由一堵高墙与民主广场隔开。这里是中央一个机关的宿舍。
在民主广场的中间靠西边还盖有一座宽敞的学生大膳厅。膳厅门前还特地筑起了一个平台,无数次的重要集会、报告会,或请名人演讲都在这里举行,平台就成了天然的大会主席台。平台的两旁是围墙,当年这里成了学生自治会主办文艺作品、交流思想信息、议论国家大事的园地,特别能反映爱国民主运动的呼声,因此这里被称作民主墙。
昔日民主广场的原貌已不存在,广场上盖起了若干大小楼群,使用单位几经变迁,现在是求是杂志社的所在地。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民主广场的西北侧,建有一座古朴典雅里外两层的中式庭院,前院中厅正房五间,带阳台,东西有配殿各五间,周围有走廊环绕。后院为七间后堂,东西各有配房五间,带坐凳栏杆。整体为二进四合院,极为别致。这里原是清乾隆大学士傅恒的宅第,清末松椿承袭公爵,该府即称为松公府。民国初年,此宅归并北京大学,1935年以前为北京大学旧图书馆,1947年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以其号孑民命名为“孑民纪念堂”。这就是北大著名的孑民堂。这里是学校教务行政办公的地方。校长胡适、校务委员会主席汤用彤、校长马寅初,均曾在此院内议事办公。这里也成为学校的中心所在地。现在是文化部用房。
在“孑民堂”前面不远西侧,盖起一座高大两层的图书馆,全馆设计别具一格,为“山”字形,中间“一竖”为书库及办公室,东西“两竖”为研究室;设有数个能容纳百人的阅览室,均在南面“一横”中。全馆上、下两层,唯大门中间穿堂及借书处上下共四层。这是北大图书馆。现由中宣部、《求是》杂志社使用。
学生上课原在红楼内,由于学校的发展,又在孑民堂后面的西北侧修建起一座四层的教室楼,这就是北楼。现在由中央宣传部所属单位使用。
1935年7月又在广场西门外,由建筑大师梁思成设计、修建了地质楼。这项工程费用为六万六千二百元,其中费用由本校李四光、丁文江等地质系教授捐助。当时开设了全国顶尖级的北大地质馆。它在沙滩北街上,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使用。
纵观红楼一院、二院、三院、孑民堂、民主广场、灰楼、图书馆、北楼、地质馆、西斋等处,这组北大的整体建筑,是当时北大的校本部。
另一处北大四院,新中国成立前是先修班和文法学院新同学就读的地方。上课和住宿都在这里,院内有完整的教学和生活设施,并有一座大礼堂。地点在宣武门内国会街。四院新中国成立初期撤销,人员迁入校本部,现是新华通讯社所在地。
除校本部外,北大还有三个学院。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并入其他院校。那是端王府的工学院,现在在官园,为全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的所在地。再就是西安门大街的医学院,即现今的北大医学院附属医院一院。还有海淀罗道庄的农学院,其原址已改造为工厂。
岁月流逝,从历史的回眸中思索,我们感悟了无形的传统精神,寓于有形的校舍建筑。维护好这些有纪念意义的近现代建筑,对传承和发扬北大的优良传统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红楼寻踪》第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