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物质
世界在本质上是什么?世界是以怎样的形式存在的?这些都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也是一切哲学派别都必须回答的问题。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是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确立科学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
一 物质观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和基础的最高概括和抽象,是唯物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在哲学史上,依据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把唯物主义哲学划分为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这三种不同形态的唯物主义代表了对物质的哲学认识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片面到全面的三个发展阶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物质观的第一种表现形态,它是建立在古代实践方式和朴素的科学意识基础之上的。但由于缺乏坚实的科学依据,仅仅立足于猜测和推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带有直观的朴素的性质,往往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例如,西方哲学的始祖泰勒斯就宣称“大地浮在水上”,水是万物的本原。其后的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者将“气”“火”“原子”等作为构成万物的本原。古代中国的“元气说”认为,一切有形的物体都由客观的元气所生成,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以自然万物的本原作为研究对象,对客观世界追根究底,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在理论上有其合理性,然而由于其思想是朴素直观和猜想性的,难以形成普遍的必然的知识,因此又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二种表现形态,它是伴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与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的发展已经揭示出:自然界各种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物质结构认知达到的最深层次。人们由此认为原子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可分割,也不能相互转化,原子的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不变的属性,进而得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相比,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以此来反对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深化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物质观。但是,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缺乏辩证思维,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严重缺陷,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最终陷入了唯心主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三种表现形态,它是在批判继承旧唯物主义物质观,总结现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创立的,是唯物主义哲学物质观发展的高级阶段。
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就对哲学的物质观做了唯物辩证的说明。他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说明,物质是各种具体实物的共性,物质范畴是从各种具体实物抽象概括出来的普遍哲学概念。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的新成就,特别是原子中有电子等更小的颗粒,电子的质量随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某种元素会转化为另一种元素等新发现,科学界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他在批判“原子非物质化”“物质消失了”的错误观点时,给“物质”下了科学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内容丰富、理论鲜明,具有四个重要的哲学意义。
其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了“客观实在性”这一物质概念最本质的规定性,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把握物质、规定物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根本特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人类在认识和实践中遇到的最基本的矛盾。列宁强调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体现了科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唯物主义立场,回击了唯心主义的诘难。这一物质定义同时也表明,物质和意识的矛盾只有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这一本体论问题范围内才具有绝对意义;离开这一范围,二者的对立只有相对意义。也就是说,意识只不过是这个世界唯一本原的产物,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而不能成为与物质绝对对立的另一个本原,这就彻底驳斥了二元论。
其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在物质和意识二者关系的问题上,除了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本体论问题以外,还包含着意识能否反映物质的认识论问题。对于这一认识论问题,列宁的物质定义明确地指出,虽然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但它是可以被人认识和反映的,在已知→在知→未知这一趋近真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并没有什么不可捉摸、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物质世界终究是可知的。当然,由于受到主客观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目前人类还有很多难以感知、尚未认识的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不可以认识的。随着实践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类认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这些不解之谜终将被人类揭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表明,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
其三,坚持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同形而上学物质观划清了界限。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将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具体物质概念区分开来。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物质的结构是物质的个性,它是可变的、相对的;一切具有具体形态和不同结构的物质又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这是物质的共性,它是不变的、绝对的。从个性中看出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把握永恒,这就是物质观中的辩证法。
其四,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全面把握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旧唯物主义仅仅认识到了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将自然界理解为独立于人的精神的客观存在。对于人类社会,由于旧唯物主义不理解实践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以至于将其看成精神、意识或偶然性作用的结果,从而成为“半截子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揭示了在实践基础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系统地、科学地说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 运动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世界之所以千姿百态,具有丰富多样的、生动的形式,正是因为运动是其内在的根本属性,由此形成了世界的变化、发展和多样性。
1.运动的含义
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涵盖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直到思维。”因此,运动,是标志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它概括了一切形式的变化和过程的本质,从最简单的位移到各种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的变化,直到人的思维这种最复杂的活动。因此,如图2-1所示,哲学上的运动概念具有极大的概括性和普遍性,是“运动一般”,而不是特指某一种具体的运动形式。
图2-1 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
2.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运动与物质是密不可分的。世界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也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实在基础;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属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中。从宏观天体到微观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没有绝对不动、凝固不变的东西。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汉代思想家董仲舒曾用“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哲学命题来维护封建制度和君主统治的合理性与稳定性,这是思想僵化、教条主义的典型代表,在理论上表现为形而上学思维,否定运动变化。
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的基础是物质,世界上不存在无物质的运动。科学表明,一切形式的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载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运动观。主观唯心主义运动观只承认精神的运动,否认物质的运动,例如,唐代佛教禅宗六祖惠能曾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也。”中国明代的钱绪山认为,运动只是“知”即主观意识的根本属性。他说:“天只此知之虚明,地只此知之凝聚。”“四时日月只此知之流行,人与万物只此知之合散。”客观唯心主义运动观只承认理念、概念、上帝的自我运动。例如,英国的毕尔生宣称:“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黑格尔则认为运动只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可见,唯心主义从根本上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并不否认精神的运动,但认为精神运动是以其主体的生理活动作为物质基础的,脱离人的生理过程的纯粹精神运动是不存在的,精神运动的本质仍是物质运动。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所谓绝对运动,是指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所谓相对静止,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生活中人们常说“还那么年轻”“还那么漂亮”等,这是说人的相对静止状态;而实际上,从运动的绝对性方面说,应该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承认相对静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正确理解运动。确定相对静止,才能理解运动的起点、变化与过程,没有静就没有动。其二,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绝对运动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源,而相对静止则是这些不同形态物质存在的基础,是物质分化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如果没有相对静止,只有绝对运动,物质世界就成了抽象单一性的无法确定之物,也就没有了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其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正确理解生命现象。从已知地球上人类生命现象诞生的历史来看,是有相对确定的起点与进化发展过程存在的,即从相对静止的角度看才能更好地理解;个体生命的儿童、少年、青年、中年与老年发展时期的划分,也是一种相对静止的划分。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是物质运动的两个属性,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正如我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所说:“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一方面,若夸大相对静止而否定运动的绝对性,就会导致形而上学,无法解释运动的产生,就必定要设想一个“不动的原动者”作为原动力,从而陷入神秘主义。例如,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了“飞矢不动”说,认为飞箭在某一瞬间只在这一点上而不在另一点上;近代自然科学巨匠牛顿提出了“神的第一推动力”理论,认为整个宇宙最初是静止不动的,后来在上帝之手的推动下才运动。
另一方面,若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我们就将无从判断究竟是什么在运动以及是什么形式的运动,事物之间将失去质的差别和稳定性,一切都将变成不可捉摸、无从辨认的东西。例如,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拒绝给事物以名称,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三 时空观
物质世界是运动的,运动的物质以时间和空间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与时空观是密切联系着的。
1.时间与空间的含义
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持续性。这种持续性表现为:一事物存在和一种运动进行的或长或短的过程,一事物和另一事物、一种运动过程和另一种运动过程依次出现的先后顺序。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它总是沿着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单一方向永恒地流逝,去而不返,不可逆转。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是人们对时间一维性的感叹。
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这种广延性表现为:物体彼此之间的并存关系和分离状态,物体的体积、形态、位置和排列次序等。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质形态的广延、伸张都在三个方向进行,表现为长度、宽度和高度的立体特征。由于时空不可分的特性,现代科学通常把一维时间和三维空间结合起来,称之为四维时空。
2.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任何物质运动都有广延性和持续性。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任何一种存在之理解都必须以时间为其视野。”某国际天体物理学家小组宣布,宇宙“年龄”为141亿年。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许多基本粒子的寿命非常短暂,如中性π介子的寿命仅为一亿亿分之一秒,微粒子平均寿命为10 -10~10 -8秒,但毕竟还是需要时间的;基本粒子尽管极其微小,但也有自身固有的空间尺度,如原子核半径为1.2 × 10 -15~1.5 × 10 -15米。因此,离开时空的物质运动是神秘而不可想象的。
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也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也同样是不存在的。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离开物质在空间的运动,它将成为无法度量、神秘莫测的东西。人们依靠太阳、月亮和地球的空间运动来确定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古人所使用的日晷、信香等计时工具,也都离不开物质运动。同样,空间也是以物质在时间上的运动来度量的。测定宇宙天体之间的相互距离,要靠光在时间上的运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光运行一年的行程叫光年,1光年=94608亿公里。真空理论也表明,真空是物质的一种特殊状态,即以量子场形式存在的物质的一种能量最低的运动状态,根本不存在完全“虚空”的空间。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康德的先验时空观都是离开物质运动的错误时空观,认为存在脱离物质载体而自身流逝着的时间与空间。
3.时空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所谓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客观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具有客观实在性、永恒性、无条件性,因而是绝对的。客观物质世界的客观绝对性决定了时空的客观绝对性,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能以人的主观感觉、意志来测度时间与空间,不存在时光倒流与时光永驻。
所谓时空的相对性,是指具体事物的时间和空间特性是暂时的、可变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具体事物的时间和空间特性会随着物质运动特性的变化而变化,进而出现时空相对性。
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证明时空的相对性。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证明,时空特性会随着物体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当物体在低速运动时,其时空特性客观绝对;当物体以光速运动时,物体内部变化过程的时间就会延长,沿着物体运动方向的空间就会缩短,并且空间长度变短和时间持续变长二者在数值上是相互补偿的,即产生了“尺缩钟慢”效应。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证明,物质质量的分布、运动速度、引力场对时空的变化有重要影响,物体质量越大、分布越密、引力场越强,则空间的曲率越大,时间的流逝就越慢。1971年,美国科学家进行了一项实验,把两个同步原子钟其中一个放在地面上,另一个放在飞机里绕地球飞行一圈后,发现飞机里的原子钟比地面上的慢了15亿分之5.9秒。以此推算,假如宇航员以接近光速在太空飞行一年,就相当于地球上的约50年。随着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人们必将揭示出时空的更多特性。
可见,辩证唯物主义时空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基本观念是正确的,任何事物的时空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否认时空绝对性,是唯心主义的时空观;否认时空相对性,是形而上学的时空观。唯心主义夸大时空相对性,宣称时间和空间是感觉意识的主观产物,时空的绝对性即客观实在性已经不存在,唯物主义已被驳倒。形而上学机械论的绝对时空观否认时空观念的可变性、相对性,是不符合事实的,从而给唯心主义者留下了空隙。例如,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时空观就是如此,认为“绝对的、真实的和数字的时间,它自身以及它自己的本性与任何外在的东西无关,它均一地流动”。“绝对的空间,它自己的本性与任何外在的东西无关,总保持相似且不动”。
4.时空的无限性与有限性
时空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又表现为时空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时空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存在和发展的持续性和广延性是无限的,无始无终,无边无际。通俗地说,物质世界时间上的无限性即“无头无尾”,在空间上“漫无边际”。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不仅表现为它们在量上的无限延伸,而且表现为它们在质上的无限延伸。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是同物质世界的无限性和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密切联系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无限多样性表现为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时空有限性,是指物质世界中每一具体事物的时间与空间是有限的。每一具体事物的存在时间都是有限的,都有具体的起点与终点。拿人的寿命来说,人这个物种的理想寿命是200年,没有长生不老,“李清云活了256年”只是一个传说。具体物体空间无论大小,都只能是具体有限的,“天无涯海有角”。
时空是无限性与有限性的辩证统一,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无限包含着有限,无限由有限组成。无数个具体事物时空的有限性组成了一般事物的无限性,使有限成为无限长河中一部分。另一方面,有限包含着无限,体现着无限。每个具体事物的时空是有限的,但是,其时间维度的变化过程是无限的,其空间维度存在无限可分性,体现了时空的无限性。
哲学时空观与科学宇宙观是密切联系的。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代宇宙学观念认为,宇宙是一个以地球为中心的、由若干日月星辰附着于其上并围绕地球旋转的同心球构成的有限球体。亚里士多德的宇宙有限论为宗教神学留下了可供利用的空间,并长期被基督教神学奉为正统。近代科学革命从否定地心说开始,从根本上否定了宇宙有限论,建立起宇宙无限的观念。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在近代科学所揭示的宇宙无限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哲学上时空无限的观念。
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关于时间、空间无限的观念从原则上说是正确的,是人类哲学史上的一大进步,但仍存在严重的缺陷,这就是把世界和空间与物质运动割裂开来,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被理解为与物质运动相分离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既然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运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不可分离,那么,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就不能脱离时间和空间具体存在的有限性而独立存在,而是体现于有限性之中的无限性。
四 社会的物质性
从茫茫宇宙到人类社会,都是统一物质世界的存在形态。人类社会是统一物质世界中最高级、最复杂的一种物质性体系,尽管它同其他自然存在形态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归根结底仍然是一种物质存在形态。如何认识社会的物质性是彻底实现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关键。
1.自然界的演化和发展是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前提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首先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人类是如何从自然界产生的,即人类起源问题,是一个自然科学的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自从1859年达尔文根据当时发现的大量材料创立进化论以来,人们已经描绘出了人类由某种类人猿进化为人的漫长过程。此后科学的发展又有许多新发现,产生了诸多派别的新假说。应当承认,人类起源问题,特别是某些细节和机制问题,正如宇宙起源、地球起源、生命起源一样,人类至今还没有得出经过确证的结论。但是,达尔文本人和之后的达尔文主义关于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的总体论断还是正确的,并没有被否认。这就迫切需要哲学的阐释与论证。
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自然科学的伟大发现,科学论证了人类社会得以产生的物质前提。古生物学、古人类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表明,由于当时气候条件的变化以及热带草原向森林的进袭,古猿的生存环境出现了从林栖到地栖直至完全转入开阔的热带草原的演变过程。伴随着古猿生存环境的变化,古猿的体质形态和群体结构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朝着大规模和严密化的方向发展。古猿的群体结构是人类社会组织形式借以产生的生物学前提,这种结构形态的变革为人类社会的形成准备了自然前提。
2.劳动是人类社会产生的现实基础
古猿群体结构的变革是人和人类社会得以产生的自然前提,而劳动则是人和人类社会得以产生的内在机制和现实基础。恩格斯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它既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界独立出来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特殊本质的标志。在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并非代替自然科学对人类产生的具体过程和机制作出结论,而是在肯定达尔文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揭开由猿到人转变的奥秘。物质生产劳动在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物质生产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与能量变换的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其根本标志是制造工具。在纯粹的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真正意义的劳动,也就是说,劳动并非一种先在的预设的东西,其本身也有一个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劳动最初以萌芽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高级动物——古猿的活动中,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动物的这种孕育着劳动萌芽的本能活动,逐渐发展为人类祖先的“最初的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形式”。
自然生存环境的变化,使得类人猿由爬行逐步转变为直立行走,进而出现了手足分工,这“迈出了从猿过渡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手足分工促使前肢已经得到解放的古猿越来越多地利用自然界现成的“工具”,从事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这种本能式的劳动反过来促进了手和脚的专门化发展,手不仅是劳动的工具,同时也是劳动的产物,劳动使前肢更灵活、更精巧、更适宜进行复杂的制造工具的活动。
在从猿手进化到人手的同时,古猿的心理不断发生变化,并对所感知的周围环境产生一种意识。这种意识虽然只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然而却是人类意识的发端。
猿人本能的劳动形式促使了人类语言的产生。在劳动过程中,群体内成员之间相互协调和相互交往的互动成为迫切需要,所以,彼此之间已经到了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因此,作为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的语言随之产生。在语言和劳动的推动下,古猿的脑开始转变为人的脑。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随着“最初的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形式”的发展,制造工具的活动逐渐经常化、固定化,成为一种必然的和普遍的现象。制造工具必须通过特定的中介体,即制造工具的工具,如制作石斧的石块、刮削木棒的石片等,这是人以外的动物即使是最高级的动物也不能达到的。制造工具是真正人类劳动的标志,是“人猿区别”的标志,也是构成人生命存在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源泉。
其二,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形成社会关系的基础。劳动首先是人的本质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任何生命的存在,都以其特有的方式同周围环境发生联系,进行物质变换,以此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种的繁衍。同样作为生命体的人也不例外。但是,人以其特有的劳动作为自己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通过劳动获取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维持自己的生存。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表现,是人的本质的自我确证,是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飞跃的客观基础和根本动力。
劳动还是全部人类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劳动不仅生产出为人们生存和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劳动产品,同时也生产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劳动过程中首先结成的是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如劳动资料的占有和使用关系,劳动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劳动产品的交换、分配与消费的关系等。人类劳动不仅意味着人类同自然界的关系,也意味着建立同这种关系相适应的社会结合形式,即物质资料生产的社会形式。劳动发展状况不同,人们之间的社会结合形式,即采取什么样的社会联系的方式也不相同。所以,作为最基本的、最原始的、决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关系,也要随着劳动的发展而发展,并且由此产生人们之间其他政治的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3.生产方式构成社会运动的最基本物质要素,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劳动作为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相互作用的物质过程,以自然界的存在和人的自然力的存在为其自然前提,同时又有其具体的社会形式,即作为劳动全部内容之历史的具体表现的生产方式。自然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构成社会运动的基本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总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其中,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总是同一定的自然环境相联系的。自然环境是指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外部自然物质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实际上也就是社会同自然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人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利用和改造自然界,以满足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为了更好地保证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又必须创造和保护良好的自然环境。与一般动物消极地适应自然环境不同,人类要通过自己的劳动积极地改造自然环境。如何使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做到趋利避害、兴利除弊,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中的有利条件,限制和消除其中的不利条件,从而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以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这是人类必须注意解决的重大问题。
自然环境虽是社会发展经常的、必要的条件,但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它的好坏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但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相反,自然环境的面貌及其发展变化,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被纳入了社会的发展过程而带有社会性,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变成了“人化自然”。在现代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社会发展和自然界发展的这种辩证性质,日益清楚地显示出来了。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一切社会生产的发动者和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人类在进行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同自然环境一样,人口因素也是社会生活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人口因素是指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人口条件,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在社会经济基本部门的分配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对社会的发展能起到促进或延缓的作用。马克思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在任何一个历史阶段,物质生产都必须以一定量的人口为基础,没有一定量的人口,物质生产便不能进行,社会也不会存在和发展。人自身的生产、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人口的增长率和人口的分布状况等,都从不同的方面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它不是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相反,人口因素及其对社会的作用,还要取决于社会制度,我们应当联系社会制度来考察人口问题而不是相反。人自身的生产虽然体现着生物学的规律,但同时受着社会规律的支配,每一种特殊地、历史地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地、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
在社会运动的诸因素中,唯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是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特殊方法和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既是人类社会最一般的本质活动,又是制约和规定人类社会生活全部领域的基本实践活动;既是社会物质生活本身,又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其一,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人类为了生存,为了获取生活资料,就必须劳动,劳动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而人类的劳动,必然要用一定的方式来进行。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体的生产方式,既是社会和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交换物质和能量的纽带,又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的“骨骼”。抽掉生产方式就没有人类社会这一特殊的物质体系,在这个意义上,生产方式就是人类社会本身。
其二,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生产方式的构成以及它所体现的关系,都是物质和物质的关系,是不以人们的社会意识为转移的社会存在,其他一切政治的、思想的等复杂的社会关系,全部社会有机体的“血肉”,都是在这个基础上“生长”起来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主要是以这个基本事实为依据的。
其三,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社会机体中的政治和思想文化等的结构,都根源于生产方式,都直接或间接为生产方式所制约。不同的生产方式表现为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精神的整个面貌,归根结底只有从该社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得到科学的说明。
其四,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随着一种生产方式转变为另一种生产方式,原来的社会形态也就会为新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不同社会制度的依次更替,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是由生产方式的历史变迁所推动的。所以,社会历史归根结底是物质生产的历史,是生产方式更替的历史。
总之,人类社会尽管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但它同自然界一样,也是物质性的。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不仅表现在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就是以生产方式为其决定力量的特殊的、高级的物质运动。正是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构成了社会存在及其发展的基础,社会意识和其他各种生活过程,都是在这个基础上生长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