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的社会逻辑:大公圩河蟹产业发展的社会学阐释(海洋与环境社会学文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对象

一 研究区域

本书的研究区域是江南的圩区——大公圩。在走入大公圩之前,笔者先对县域历史、社会经济以及河蟹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因为这是大公圩地区河蟹产业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同时,鉴于圩区的特殊性,还将对圩田与圩田开发情况进行介绍。

(一)县域区位与社会经济

1.历史与区位

当涂县隶属安徽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因长江在境内是东北流向,在历史上隶属“江东”或“江左”地区。当涂古为长江要津,金陵咽喉,有“吴头楚尾”、“南北津渡”之称,是宋太平州、元太平路、明太平府治所,清长江水师提督署和安徽学政驻地。当涂还是全国最早的建制县之一,有“江东千年名县”之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丹阳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徙侨置当涂县于姑孰(当涂县志编纂委员会,1996: 1)。境内居民以汉族为主,居住着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等34个少数民族(当涂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12: 1)。

目前,当涂县隶属“钢城”马鞍山市。而在历史上,马鞍山所在的区域隶属当涂县。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建设钢铁工业基地,并在相应的钢铁工业基地对行政区划进行改革。1954年,始设马鞍山镇,并隶属当涂县。1956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马鞍山市。1983年7月,当涂县整建置划属马鞍山市(当涂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12: 2)。当涂区位优势明显,紧靠长江三角洲,毗邻南京,东北和东南分别与南京江宁区和高淳县接壤,东边则与南京溧水县毗连,距离上海320公里(见图2-1),建设中的“水上高速公路”芜申运河,西起当涂姑溪河入江口,穿越县境和太湖后,沿太浦河进入上海。

图2-1 当涂县在长江三角洲的地理区位

资料来源:当涂县招商局网站(www.dtinvest.com.cn)。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当涂县充分利用其位居长三角经济圈与皖江城市带交汇处的地理优势,不断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为214.5亿元,财政收入为38.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4万元,连续10年保持全省县级第一(2013年7月,县水产局调查资料)。

2.县域河蟹产业

当涂“一山四水五分田”,境内水网密布并且相互贯通,河汊纵横交错,池塘星罗棋布。由于是水乡泽国,境内盛产水产品,其中河蟹享有盛名。当涂“石臼湖”牌螃蟹与江苏阳澄湖大闸蟹、河北白洋淀大闸蟹并称为“中华三只蟹”(韦伟,2007: 389),并且素有“到了当涂不观采石辜负目,不食石臼湖螃蟹辜负腹”的俗语。旧志记载:“当涂境内水产螃蟹,有湖蟹、江蟹、河蟹之异,花津釜山近湖者,金脚素菜毛尤肥美,史称‘花津蟹’。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偶食其味,御封为‘蟹之王’。世传旧时县官曾作贡品进献,每只达一斤四两有奇。”(当涂县志编纂委员会,1996: 123)晚唐诗人唐彦谦曾有诗盛赞石臼湖螃蟹:“湖田十月洁霜堕,晚稻初香蟹如虎。板罾拖网取赛多,篾篓挑将水边货。”1976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石臼湖螃蟹还被列为国宴名菜(晋松,2001: 214)。

如今,当涂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水产大县与河蟹养殖重点县。2007年,当涂县被农业部授予(河蟹)“健康养殖示范县”称号(当涂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12: 363)。经过多年建设,当涂的河蟹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全县农业经济中活力最强、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优势支柱产业。渔业经济占据当涂农业的半壁江山,其中,渔业以河蟹产业为主导,因此后者已经成为当涂农业的主导产业,河蟹产量在全省各县中位居第一。2012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为1.73万公顷,其中河蟹养殖面积为1.67万公顷,占96.5%;水产品产量约为5.4万吨,其中河蟹产量达到1.2万吨,约占水产品总产量的22.2%;渔业经济总产值为24亿元,其中河蟹为12.5亿元,约占渔业总产值的52.1%。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渔业收入超过3000元(根据县水产局2013年8月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可见,渔业已经是全县农业经济的支柱,而河蟹产业则是渔业经济的支柱。目前,当涂河蟹已销售到韩国、日本以及中国香港等东亚国家和地区。其生态养殖经验被誉为水产“当涂模式”,农业部已在全国内陆区域推广这种模式。2010年,“河蟹生态养殖‘当涂模式’推广”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当涂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12: 363)。此外,水产“当涂模式”还促成了水产技术作为援外项目走进西非的科特迪瓦共和国。2009年,当涂县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生态养蟹第一县”称号。2010年,“石臼湖”牌螃蟹被国家质检总局审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列入保护目录。

当涂是江南平原水网圩区,平原圩区面积占总面积的62%(马鞍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2: 978)。全县河蟹养殖有三种类型,分别分布于三个区域,即大公圩的河沟生态养殖、南北圩与湖阳圩的稻田生态养殖以及石臼湖围网养殖。可见,圩区是河蟹产业的主要分布区域。其中,大公圩是全县河蟹产业的发源地,也是水产“当涂模式”的发源地,已形成包括人工繁殖、规模化生态养殖、技术研发、市场流通、水产品加工、外贸出口和休闲观光在内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二)皖南首圩及其河蟹产业

1.圩田与圩田系统

圩田是沿江、滨海(湖)地区在围湖造田基础上形成的土地利用形式。南宋诗人杨万里在《圩丁词十解序》中认为:“堤河两岸,而田其中,谓之圩。”(转引自赵崔莉,2006: 1—2)商务印书馆1990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圩田”的解释是:有土堤包围、能防止外边的水侵入的稻田。其中,圩是滨湖地区为了防止湖水侵入而筑的堤,而圩内的小圩则被叫作垸。

圩田起源于先秦时期,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太湖流域、江淮之间以及安徽南部、两湖平原地区。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太湖地区浦塘圩田、江南圩田、洞庭湖与鄱阳湖区圩垸、珠江三角洲基圩等(赵崔莉,2006: 2)。在不同的区域,“圩田”有不同的称谓,如“围田”、“湖田”等。陈阿江(2000: 61—62)在区域发展研究中提出了圩田系统这一概念。他把田、地和水域所组成的一个区域视为一个系统,称之为圩田系统。他认为,圩田系统是交通的基础,从水道、人行道到现代的自行车道无不是在圩田系统上发展起来的,甚至公路交通也受其影响。在圩田生态系统中,作为主动者的人生活于其中,根据水网低洼地区的实际情况,开挖河渠,修筑圩堤、河闸,发展农副业生产;同时,人又是这一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参与能量和物质循环,而不是作为其他生物的对立面而出现。然而,乡镇工业化进程,已使圩田系统内的生态平衡受到威胁(陈阿江,2000: 47)。

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圩田事实上是一个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系统,也是一个水利共同体和地域社会生活共同体。比如,大公圩在历史上就近乎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系统,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体系一应俱全,并自成一体。以政治生活为例,在人民公社时期,曾设有大公圩人民公社作为圩区统一的公社组织。此外,县水利局至今还在圩内设有大公圩分局。

2.皖南首圩及其圩田开发

大公圩由众多小圩联合而成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联合54个小圩组成1个大圩,时称官圩;1931年大水后,18个小圩并入,改称大公圩;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又有12个小圩并入大公圩,遂成今貌。参见王发信、尚新红、柏菊(2007: 113)。,是皖南第一大圩。它古称官圩、大官圩,又称十字圩,抗战胜利后始称大公圩。该圩始筑于三国吴赤乌年间,续筑于吴永安三年(260年)。晋唐两朝,屯垦得到发展。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大水,诸圩尽没,后进行联圩,始称官圩,成为皖南首圩(当涂县志编纂委员会,1996: 130)。

大公圩是长江支流水阳江和青弋江下游的冲积平原,面积为3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为2万公顷,水面积为1.6万公顷。如图2-2所示,圩区西濒长江,东临三大通江湖泊之一的石臼湖,并被水阳江(黄池河)、青山河、姑溪河等河流环绕,成为相对封闭的体系。“水上高速”芜申运河沿青山河而过。

图2-2 大公圩区域水系与流向

大公圩是在围湖造田基础上形成的。秦汉以前,大公圩所处区域为湖荡,是古丹阳湖的一部分。春秋时期,吴国重要的内河船道胥溪(中江古道)流经圩内的黄池镇附近。当时这里隶属吴国鸠兹邑,先民环水而居,靠水而生,依水而存(王发信、尚新红、柏菊,2007: 113)。曹魏与东吴对峙期间,因军事斗争和粮秣补给需要,双方都开始屯兵。孙权为对古丹阳湖区进行屯兵,在于湖县(今当涂县)设立督农都尉治。永安三年(260年),丹阳都尉严密建丹阳湖田,作浦里塘浦即岸边,塘作堤解,泛指在丹阳湖一带筑圩。参见当涂县兴永乡志编纂小组(1989)。,是为大公圩围垦之始(当涂县志编纂委员会,1996: 9)。可见,大公圩最初是为屯兵而围垦发展起来的。后来,出于战乱等原因,北方移民大量涌入(因地处长江之要津,是金陵门户畿辅重地,当涂在历史上是人口迁徙的重要津渡和留居地),“人地矛盾”变得十分突出,圩田因而成为持续性的历史活动有关北方移民浪潮与当涂圩田开发的具体情况,可参见邓岩欣(2008: 217—227)。。其中,最大的移民浪潮发生于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到南宋灭亡(1279年)期间。当时的官员为了安置流民,曾大规模围垦开荒,大公圩就是在这一历史时期形成的(邓岩欣,2008)。

圩田开发将大公圩打造成了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成为粮食供给和水产品供应的重要基地。在历史上,大公圩被誉为“皖南第一粮仓”。有关资料也显示了其物产资源之丰富(王发信、尚新红、柏菊,2007:114)。由于开发早、土质好、雨水足、光照强,因而当地粮食产量高,复种指数高。三国时,这里的圩田就有“三务田”之称誉,即一年之中,春、夏、秋三季均能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南朝时,这一带圩区已相当富饶。唐宋以后,这里出产的稻米、鱼虾、菱藕已在江南享有盛名。当然,圩田过度开发也导致生态破坏问题。比如,大量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减少(古丹阳湖如今只剩下一条狭窄的运粮河道,名存实亡),对上游来水的蓄洪能力减弱,进而加剧了水灾隐患。此外,圩田的开发还破坏了天然水系的流畅性。

3.圩区人口与河蟹产业

大公圩地区包括一乡五镇,即塘南镇、石桥镇、护河镇、乌溪镇、黄池镇和大陇乡。根据《当涂统计年鉴》(当涂统计年鉴编辑委员会,2012)计算,大公圩地区2011年年末总人口约21.7万。其中,非农人口1.32万,约占总人口的6.08%;农业人口20.38万,约占总人口的93.92%。由此可见,大公圩仍然是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区域。圩内各乡镇农业人口和非农人口数量如表2-1、图2-3所示。

表2-1 大公圩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构成情况

数据来源:《当涂统计年鉴》(当涂统计年鉴编辑委员会,2012: 10),其中,农业人口为“年末总人口”减去“非农业人口”所得。

图2-3 大公圩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构成情况

目前,大公圩已经发展成为河蟹生态产业特色明显的区域,而且在全县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养殖面积,还是产量与产值,均超过全县的50%。河蟹出口量和出口创汇额均占全县的100%。由于生态养殖效益可观,大公圩内主要乡镇近年来纷纷获得了各种头衔和称谓。比如,大陇乡和乌溪镇分别于2010年6月和2011年6月被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授予“中国河蟹之乡”称号和“中国优质河蟹苗种第一镇”称号,塘南镇则是水产“当涂模式”的发源地,并于2012年6月被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授予“中国河蟹产业第一镇”称号。

当前,河蟹生态养殖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大公圩地区具有鲜明特色的水产经济和优势产业,并成为当地社会经济生产和居民生活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该地域社会已经是由河蟹产业及其相关产业与人群而组建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