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大米,是中国人的主要食品。可长期以来,水稻产量不高,农民们成年累月种田栽稻,还是满足不了“吃”的需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20世纪60年代,我国涌现出一位为国攻关,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的科技新星,他就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袁隆平生于1930年,祖籍江西省德安县。1938年秋,因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8岁的小隆平随父母逃难来到湖南。1946年,袁隆平又随父亲迁入汉口,进入汉口博学中学。两年后,他父亲又在南京政府侨务委员会谋到一份差事,袁隆平又进入南京中央大学附中学习。
袁隆平在高中读书时,一次游园活动使他对生机盎然的花草、果木和蓬勃生机的大自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高中毕业时,他没有听从父亲要他报考南京的重点大学,以图将来升官发财、光宗耀祖的意见,转而报考了重庆相辉学院的农学系,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四年的大学学习中,袁隆平广泛猎取各种知识,并对米丘林、摩尔根、李森科等人的多种不同学术观点的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大学毕业后,袁隆平便来到了湖南安江农校任教。在教学当中,袁隆平不满足于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还想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来。1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一边教学,一边科研,教学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
20世纪50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苏联植物学家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他就按照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实验,把月光花嫁接在红薯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得到了一些奇花异果,但并没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这引起他的深思,并决心扩大视野,另辟蹊径。到60年代,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他就开始大胆地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学说,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
1960年,袁隆平发现了天然杂交水稻,这种稻穗谷大粒多,籽粒饱满,与众不同。袁隆平确信,搞杂交水稻的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可是,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这样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这是一个难解的世界难题。袁隆平知难而进,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中国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子资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国,“外国人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从1964年6月起,袁隆平花了两年时间,带领妻子邓哲,在稻田里前后共检查了14000余个稻穗,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对不育种子进行了无数次繁殖、试验。1966年6月,他将几年来研究杂交水稻的重要成果写成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科学通报》上。这篇重要论文的发表,被一些同行们认为是“吹响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进军号角。在各方面的支持下,袁隆平带领一批科技人员经过8年的奋斗,终于完成了“过五关”——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1974年,第一个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杂交水稻试验成功。这种杂交水稻亩产达到1000多斤,在全国推广后,我国稻谷在几年中增产了1000多亿公斤。
随着杂交水稻培育的成功和在全国大面积的推广,袁隆平名声大振。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袁隆平公开声称,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是“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并组织助手们,从育种与栽培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20世纪80年代初期,面对世界性的饥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发了一个惊人的设想,大胆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课题,试图解决更大范围内的饥饿问题。
1985年,袁隆平以强烈的责任感,发表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探讨》一文,提出了选育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四个途径,其中花力气最大的是培育核质杂种。可是多年的育种实践,却没有产生出符合生产要求的组合。他便果断迅速地从核质杂种研究中跳了出来,向新的希望更大的研究领域去探索。
袁隆平凭着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20年“三系杂交稻”育种经验以及他所掌握的丰富的育种材料,于1987年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高瞻远瞩地设想了杂交水稻的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三系法为主的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这是袁隆平杂交水稻理论发展的又一座新高峰。
随着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国的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自198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年到1988年的短短4年内,又连续荣获了3个国际性科学大奖。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绿色革命之父”斯瓦米纳坦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袁隆平获得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7年7月任青岛海水稻学院首席教授。2017年9月,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
智慧人生
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他绝对不是靠运气才搞出的杂交水稻。他是一个在自我理念的引导下不畏艰难才走向成功的典范,是一个一辈子都走在创新道路上的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