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五行和阴阳学说
在《淮南子》中,还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和认识天文、星象、动植物等自然现象,它的许多观点都带有朴素唯物论的倾向。
阴阳学说
关于阴阳学说,在我国古代的自然科学和社会哲学范围内,都曾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直到现在,我们在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矛盾时,仍把它作为一组互相对立的矛盾来认识。
阴、阳的本义,是对太阳光照情况的描述。《说文》:“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山之北”,是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它的本字应是去掉带“高丘”意的“阜”字旁,而成为“侌”,像浮云蔽日之状。后来又造了今字“霒”,意为“云覆日也”。阳,《说文》:“高明也。”即阳光高照,一片光明之意。本字应作“昜”。《说文》:“昜,开也。”所以阴、阳的本来意义,就是对太阳现象的描绘,与阴天、晴天意思相似。
由自然天象而引申到泛指一切自然和社会现象,是源于《周易》。《周易》中所使用的有表示阳、阴的两种基本符号,即-(阳爻)和--(阴爻)。≡阳爻代表天,叫乾。≡≡阴爻代表地,叫坤。由这两种符号派生出另外六种形式,这八种符号表示天、地、风、雷、水、火、山、泽,而天、地是总根源,其余六种则是它们的衍生物。这样,天地中的许多自然现象便都被赋予了阴阳的概念,并成为对立物的两个方面。进而由此推向了更加广阔的领域。在人类社会,由男女之间的两性区别,而定男为阳,女为阴。动物类中有牝有牡,公为阳,母为阴。其他的如雌雄、吉凶、祸福、大小、出入、进退、往来、上下、得失、生死、外内、泰否、益损、昼夜、寒暑……涉及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几乎无所不包。“阳”还代表前进、刚强、积极等特性;“阴”代表退守、柔弱、消极等特性。这种阴阳关系成为宇宙间万物总的指导规律。我国古代宇宙观的基础便是由此而产生的。
在古代哲学家中,老子是第一个用阴阳观念去解释事物规律的。《老子》第四十二章说: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意思说,万物内部包含着阴、阳两种对立的势力,它们在看不到的冲气中得到统一。较早用阴阳变化来解释自然变异现象的,是《国语·周语上》中记载的周幽王二年(前780年)发生的镐京大地震,太史伯阳父对地震原因的解释。他认为: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
现在看来他的说法是不科学的。但试图用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来解释,比天帝迷信思想还是前进了一大步。
《淮南子》继承了这一朴素的唯物论的观点,广泛用来阐明事物变化的原因,集中地体现在《天文训》之中。
《淮南子·天文训》认为,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是宇宙间万事万物产生的根源。在天地演化开始的时候,
有始者,天气始下,地气始上,阴阳错合,相与优游竞畅于宇宙之间。
这里的“阴阳”,则是指两种“气”,由他们的错合而演变成万物。《淮南子·精神训》中说:
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闵,澒濛鸿洞,莫知其门。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
天地原先是一片浑沌之气,阴、阳二气产生其间,天不断上升,地不断下降,广袤的空间以及万物才得以形成。《淮南子·天文训》中还说:
天地以设,分而为阴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阴阳相错,四维乃通。或死或生,万物乃成。
天地分为阴阳,由阴阳进而产生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四维”。有了“四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才有万物的生成和收获。
在自然现象的形成和变化中,阴、阳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淮南子·天文训》中说:
日者,阳之主也。月者,阴之宗也。
日、月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星球,一个代表阳,一个代表阴,由日、月的阴阳,而影响到许多自然现象的阴、阳关系。如雷、雨、露、霜、雪等的形成。《淮南子·天文训》这样说:
阴阳相薄,感而为雷。阳气胜,则散而为雨露;阴气胜,则凝而为霜雪。
这里形成“雷”的阴阳,如果我们理解为阴电和阳电,也是可以的。雨露的形成,是阴、阳二气即冷、热空气相遇凝结而成,霜雪是北方冷空气(即“阴”)压倒了暖空气(即“阳”)而形成的。看来,《淮南子·天文训》中对气象的阴阳关系的解释,与现代科学理解是基本一致的。
《淮南子·天文训》中指出,二十四节气与阴阳有很密切的关系。文中说:
日冬至,则斗北中绳,阴气极,阳气萌,故曰冬至为德。
日夏至,则斗南中绳,阳气胜,阴气萌,故曰夏至为刑。
冬至、夏至,是黄、赤道相距的两个最远之点。这两个点,《淮南子·天文训》中叫“绳”,表示冬天和夏季的到来,这两个节气中,阴气和阳气已经达到了最高极限。“物极必反”,越过这两个点之后,便逐渐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淮南子·天文训》中还说:
八月、二月阴阳气均,日夜分平。
这里指的是秋分、春分,即是黄道和赤道相交的两个点。这个时候,阴阳二气正好势均力敌。《淮南子·天文训》中还说,岁星有雌雄,北斗也有雌雄。这样在二十四节气和纪年法中也渗进了阴、阳的概念。
《淮南子》中关于天文方面的阴阳观点,是接受了战国和秦代阴阳学家的科学成果而形成的。
战国之时,齐国稷下学派中有以主攻天文、地理和阴阳、五行学说为主要内容的一派,便是阴阳家,主要代表人物是邹衍、邹奭等人。邹衍是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谈说必称“天文”,时人谓之“谈天衍”。
《汉书·艺文志》中说: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历,教授民时,此其所长也。
班固认为,天文、历法是阴阳家主要执掌的内容,他们肩负着“敬授民时”重要职责。《汉书·艺文志》中收有邹衍的《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邹奭的《邹奭子》十二篇,可惜今已失传。这样看来,这个派别的宗旨是十分明确的,他们是一批学有专长的天文学家。《淮南子》中的“大九州”观点,就是来源于阴阳家的学说。在“日、月、星、历”方面,受其影响也是无疑的。
阴阳家在秦汉时期的影响,是十分强大的。西汉时期深受阴阳家影响的有张苍、刘安、司马谈、司马迁、贾谊、公孙昆邪、董仲舒等人,也可以称作汉代阴阳家学派。其特点是:阴阳家学说与黄老道家和儒家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西汉治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汉阴阳家的重要人物为张苍(前256—前152年),他曾在秦朝担任柱下史,学问渊博。在汉文帝时代担任丞相15年。《史记·张丞相列传》:“苍又善用算律历。”“张苍为计相时,绪正律历。推五德之运,以为汉当水德之时,尚黑如故。故汉家言律历者,本之张苍。苍本好书,无所不观,无所不通,而尤善律历。”《汉书·律历志上》:“汉兴,方纲纪大基,庶事草创,袭秦正朔。以北平侯张苍言,用《颛顼历》,比于六历,疏阔中最为微近。”可以知道,张苍是汉朝著名的阴阳学家和算学家,管理国家财务。善治律学和历法,制定十二月之法规。采用“五德终始”之理论,确定汉朝为水德,以黑色为尚。所以,汉家的诸多法令制度,皆由张苍制定。
而在《史记·律书》中,司马迁把阴阳学说与二十八宿、八风、干支等全部联系起来,可见阴阳家影响是多么深远。
到了后来,阴阳学说渗透到医学、农学、律历等各个科学领域。其中的许多内容既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又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已经逐渐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
五行学说
五行,古代指的是构成物质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它们是水、火、木、金、土。“行”,金文作“”,像通衢大道之形。大约用来比喻这五种基本物质是构成万物的基础。
五行学说最早最完整的记载是《尚书·周书·洪范》,其中说: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对于这一段的解释颇多。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科学出版社,1960年)中的解释是这样的:第一是五行,所谓水火金木土。这是自然界的五大元素,大约宇宙中万事万物就是由这五大元素所演化出来的。所以由水演出润下的道理,由火演出炎上的道理,由木生出曲直的观念,由金生出从革(大概是能展延而且巩固的意思),由土生出稼穑。再如五味也是由这五行生出来的。“润下作咸”,是从海水中得出来的观念。“炎上作苦”,是物焦到变苦。“曲直作酸”,是由木果得来。“稼穑作甘”是由酒酿得来。“从革作辛”这句想不出它的胚胎,本来辛味照现代的生理学说来,并不是独立的味觉,它是痛感和温感合成的,假使侧重痛感来说,金属能给人以辛味,也勉强说得过去。
这段解释可以说明,五行学说是在原始农牧业和手工业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来的。这五种基本物质确立之后,它们的相互变化则构成了宇宙的物质世界。所以《国语·郑语》曾记载西周末年史伯的话说:
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
它认为把五种物质混杂在一起,方能发生作用,产生新的物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载春秋时宋国的子罕说:
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可见五行观是古代朴素唯物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淮南子》中对五行的运用是相当广泛的。它与五星、分野、四季、十二辰等互相搭配,并且还有五行相生相克的记载。
五行与五星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五星古称为岁星、荧惑、镇星、太白、辰星。五行之说盛行以后,把它们又冠以五行之名。
《淮南子·天文训》中说:
东方木也,其神为岁星,其兽苍龙;
南方火也,其神为荧惑,其兽朱鸟;
中央土也,其神为镇星,其兽黄龙;
西方金也,其神为太白,其兽白虎;
北方水也,其神为辰星,其兽玄武。
这样五行与五星便全部联系起来。
五行还与分野相联系。现在看来这种联系是毫无道理的,它是占星术家们杜撰出来的。初期的分野说与诸侯的建立和重大事件有关。这种分野说在《史记·正义·列国分野》、《汉书·地理志》中,都有较多的记载,影响很大。
《淮南子·天文训》中用天干、地支代表国名、地名:
甲齐,乙东夷,丙楚,丁南夷,戊魏,己韩,庚秦,辛西夷,壬卫,癸越;
子周,丑翟,寅楚,卯郑,辰晋,巳卫,午秦,未宋,申齐,酉鲁,戌赵,亥燕。
那么,这些干、支代表的国家同五行的联系是怎样的呢?《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
甲乙寅卯木也,丙丁巳午火也,戊己四季土也,庚辛申酉金也,壬癸亥子水也。
五行还与四季结合起来。《淮南子·天文训》中说:
壬午冬至,甲子受制,木用事,火烟青。七十二日丙子受制,火用事,火烟赤。七十二日戊子受制,土用事,火烟黄。七十二日庚子受制,金用事,火烟白。七十二日壬子受制、水用事,火烟黑。七十二日而岁终。
这里把一年分为五个七十二天,合起来是三百六十天,用五行分别统属。
《淮南子·天文训》中还把五行与十二辰结合起来:
木生于亥,壮于卯,死于未,三辰皆木也。火生于寅,壮于午,死于戌,三辰皆金也。土生于午,壮于戌,死于寅,三辰皆土也。金生于巳,壮于酉,死于丑,三辰皆金也。水生于申,壮于子,死于辰,三辰皆水也。
这样,五行中每一“行”与三个“辰”相配,其中有三个是交叉的。
《淮南子》中比较早完整地确立了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保留了两种五行相生相克的观点,这种记载弥足珍贵。五行生克的论述,含有一些辩证的、合理的因素。
对于五行相克,顺序是:木→土→水→火→金→木。《淮南子·地形训》中说:
“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故禾春生秋死,菽夏生冬死,麦秋生夏死,荠冬生中夏死。”高诱注中说:“麦,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也。”
“麦”,指越冬小麦,深秋种植(金),冬季生长,夏季(火)死亡(收获)。可以知道,这是总结了自然万物的盛衰变化,而提炼出来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客观规律。
对于五行相生,顺序有:木→火→土→金→水。并且可以同四季和五方的时空变化相结合。用天干、地支表示五行、五方、四季。《淮南子·天文训》中说:
甲乙寅卯,木也;丙丁巳午,火也;戊己四季,土也;庚辛申酉,金也;壬癸亥子,水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这样,就形成木(东方、春)→火(南方、夏)→土(中央、四季)→金(西方、秋)→水(北方、冬)的相生顺序,在时间和空间上周行不殆,循环往复。
实际上,五行中的每一“行”,都经过生长、壮大、死亡的过程,跨越三个季节。《淮南子·天文训》:
木生于亥,壮于卯,死于未,三辰皆木也。
火生于寅,壮于午,死于戌,三辰皆火也。
土生于午,壮于戌,死于寅,三辰皆土也。
金生于巳,壮于酉,死于丑,三辰皆金也。
水生于申,壮于子,死于辰,三辰皆水也。
比如“木”,生于亥(冬,十月中),壮于卯(春,二月中),死于未(夏,六月中)。就是说,每一“行”完成一个周期,实际上经过了八个月,而不仅仅指强壮的春季“卯”月。这就深刻地揭示了万物的盛衰规律。
这里的季节,中医学上解读为每天十二个时辰的人体脏腑的周期性强弱变化,对于防病治病,具有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淮南子》中进一步确立了五行休王的观点。《淮南子·地形训》中说:
木壮,水老,火生,金囚,土死;
火壮,木老,土生,水囚,金死;
土壮,火老,金生,木囚,水死;
金壮,土老,水生,火囚,木死;
水壮,金老,木生,土囚,火死。
就是说,每一“行”,都要经过生、壮(王,旺)、老、囚、死的演化阶段。《太平御览·经史图书纲目》载有《五行休王论》,如:“立秋,坤王,兑相,乾胎,坎没,艮死,震囚,巽废,离休。”五行休王理论,对古代中医学产生极大的影响,众多医学典籍都记载了这个理论。《黄帝内经·刺腰痛篇》(唐)王冰注:“肝王于春,木衰于夏。”《痹论篇》王冰注:“肝王春,心王夏,肺王秋,肾王冬,脾王四季之月。”
以五行为代表的自然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形成了一个互相制约的关系链。顺序是:水→土→火→金→木。《淮南子·地形训》中说:
是故以水和土,以土和火,以火化金,以金治木,木复反土,五行相治,所以成器用。
这里指出,五行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才能成为用具。在五行中,“土”是关键,五方中列于中央之位。《天文训》:“位有五材,土其主也。是故炼土生木,炼木生火,炼火生云,炼云生水,炼水反土。”其顺序是:土→木→火→云(金)→水。
《淮南子》在五行学说上,确立了五行相生、相克的次序,被各家和不同的学派所遵循。同时保留了两种不同的生、克记录,反映了战国至汉初流行的不同的生、克观。
相“生”的次序为:其一,《淮南子·天文训》:“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汉书·律历志下》等从之。此说成为主流。
其二,《淮南子·地形训》:“炼土生木,炼木生火,炼火生云,炼云生水,炼水反土。”《淮南子·天文训》:“虎啸而谷风至,龙举而景云属。”高诱注:“虎,土物也。风,木风也。木生于土,故虎啸而谷风至。龙,水物也。云生水,故龙举而景云属。”高诱之注,似觉牵强。
相“克”的次序为:其一,《淮南子·地形训》:“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葛洪《抱朴子·内篇》、张君房《云笈七籖》卷十二等从之。此说亦为主流。
其二,《淮南子·地形训》:“以水和土,以土和火,以火化金,以金治木,木复反土。”其中“以土和火”的记载不同。
五行相生相克的这一自然界物质变化规律的正确命题,在产生和被广泛运用之后,便被不恰当地运用到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活中去,从而出现了唯心主义的“五德终始”说。阴阳家邹衍便是这一学说的推行者。据南朝梁代萧统编《文选·魏都赋)李善注引《七略》说:
邹子有终始五德,从所不胜。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
《吕氏春秋·应同》中则有更详细的记载:黄帝属土德,其色尚黄。禹属木德,色尚青。汤属金德,色尚白。文王属火德,色尚赤。这便是五德终始说的社会发展观。这种观点开始时还带有一点革命的味道,鼓励人们推翻反动朝代而建立新朝。久而久之,这种观点便成为毫无根据的循环论、宿命论和神学迷信了。这种社会观在战国、秦汉时期影响很大。秦始皇(前259—前210年)便是它的忠实信徒。他认为自己属水德,将代火(周朝),故其服色尊尚黑色,称其民为“黔首”。汉初贾谊(前200—前168年)也曾鼓吹这种思想。他认为秦是水德,汉是土德,其色应是黄色。因此便极力主张“易服色,改正朔”。到了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前179—前104年),更使这种思想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成为汉代盛行的“天人感应”观的理论基础。
《淮南子》中没有论及“五德终始”的问题,或许不赞成这种观点。他对机械的五行观采取批判态度。《淮南子·说林训》中说:
金胜木者,非以一刃残林也;土胜水也,非以一墣塞江也。
这里明确指出,五行相遇,这“行”胜那“行”,是有条件的,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可见,《淮南子》中五行观一直保持着其朴素的特色,而没有滑向“五德终始”的谬论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