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大家回忆录②:艺术的召唤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与徐悲鸿先生相处的日子

我坐船驶向离别了四年的祖国。船至太平洋中,七七事变爆发,中日宣战。我一踏上国土,就在战火中颠沛流离。带回的画具、书籍、作品,全部毁于那无情的轰炸声中了。以后由于亲友的帮助,我先后在西南联大、国立艺专当过事务员,教过法语,也教了一段素描。后来随着组建美术教育委员会,我到了重庆。通过吴作人的关系,我跟徐悲鸿先生相识了,并在他的研究院中做了副研究员。以后,徐悲鸿先生又推荐我担任了中央大学艺术系的教授。在与徐先生相处的过程中,我在艺术生活上得到他的帮助和引导,在教学观点上受到他的启发和熏陶,并且为他辛勤作画的精神所感动,使我在艺术之路上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我一进中大就担任了三、四年级的油画课。每周徐先生去班上一次,我去两次。我们同住在盘溪石家花园——中国美术学院的校舍里。白天经常一同步行过嘉陵江到沙坪坝中大艺术系去上课,晚上饭后便常常在楼、亭中间的小院坝里一边乘凉一边商谈着教学中的种种看法。我从一无所有,又慢慢地凑起些颜色开始画画。一九四三年的暑假,我与研究院里其他人一起,随同徐先生到灌县青城山写生作画。我的风景画得到了徐先生的赏识。他曾对傅抱石说:“瑞年的画是抒情诗。”由于他的鼓励,我走上了专攻油画风景画的路子。在重庆时期,是我创作上的一个高潮阶段。那时画的《暴风雨》(原名《挣扎》)、《采花人》、《嘉陵江两岸》、《枯树》、《沙坪新村》等,始终被画界的朋友们称之为我的代表作。其中《暴风雨》可以说是我在艺术上的自我写照。

我原想回国做几年事后,再出去继续深造,但没能实现这一愿望。一九四六年,徐悲鸿先生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我不久也就随之在北平艺专任教,从此便没有再离开这里。

暴风雨(油画)

……

回顾往事,我感慨万千,但我可以无愧地说,几十年来我的确是不屈不挠地在这条艺术之路上探索着。

一九八五年(李蒂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