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刻板印象的威胁与表现
以偏概全的“刻板印象”
斯坦福大学格雷格·沃顿教授在展示“刻板印象”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时,列举了诸如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在大学阶段成绩出现种族差异的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差异呢?沃顿教授提供了社会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那就是刻板印象造成的压力。这种刻板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白人或亚裔人种比美国黑人、拉丁裔等少数种族的人要聪明。
何为“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现象由来已久,曹操给人的印象是窃取汉室的奸臣,刘备是仁爱贤德的大汉皇叔。事实上,东汉末年战火连天、民不聊生,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如果抛开政治,从人伦的角度来讲,到底什么才能给人民带来福音?无疑是结束战争,实现和平。如果不是强扯“汉室宗亲”这面大旗,其实刘备和曹操是一样的,都只是想实现个人的政治野心。赵匡胤是奸臣吗?答案不言而喻。那么,曹操还是奸臣吗?之所以大家一提起曹操就往奸臣方面联想,完全是受了小说《三国演义》角色描写的刻板印象的影响。
然而,刻板印象的概念最早出现是在1922年出版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此书是由李普曼(Lippmann)所著。李普曼认为“个人有个人的刻板成见,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的和普遍通行的刻板成见,因而它也起着社会的控制作用。成见系统一旦完全固定下来,我们的注意力就会受到支持这个系统事实的吸引,对于和它相抵触的事实则视而不见。”
究竟什么是刻板印象?心理学的定义为: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人们往往会基于性别、种族、外貌等特征对人进行归类,认为一类人具有比较相似的人格特质、态度和行为方式。
刻板印象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定式,是在过去认知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心理倾向,通俗点讲就是对人、对事的一种持久偏见。人往往是经验主义的,过去的经验会对其未来认识事物的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现代社会心理学用“图式”概念来解释这种现象。所谓图式,是指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图式会影响记忆、自我知觉、对他人的知觉和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1999年2月4日清晨,纽约市的4名白人警察盯上了来自西非的黑人移民迪阿诺,他们觉得他很像某个强奸犯。事实上,迪阿诺没有任何犯罪记录。他们慢慢地接近迪阿诺,命令他不许动。当迪阿诺伸手去拿自己的钱包时,警察毫不犹豫地开枪射击,总共41枪,迪阿诺当场死亡。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由刻板印象导致的种族偏见和歧视造成的不幸事件,白人警察会不自觉地将犯罪等负面信息与黑人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如何形成的
在抗战题材系列的影视作品中,当一个人穿着黑色的褂子,留着中分长发,蓄着两撇小胡子,长着一双滴溜乱转的眼睛,大家很自然地就会想这一定是个汉奸,是一个坏蛋。而在日常生活中,当一个眉清目秀、知书达理的人突然成了杀人犯时,人们往往不能接受,会感到惊讶。人们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认识,就是受刻板印象的影响。有研究表明社会刻板印象的产生与人的经验有关,根据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可以将刻板印象的形成途径分成两类。
其一,如果人们依靠自己的直接经验,也就是说直接接触某人、某事或者某群体,并仅仅对其几个重要的特征形成固定化的总体印象而忽略其他特征,在自己的大脑里形成一个图式,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中,与此图式有关的信息就会处于注意的中心,形成对应的刻板印象。
在人们的经验里,影视作品中的汉奸形象往往都是黑褂、中分发型、小胡子和一双小眼,而眉清目秀的往往都是彬彬有礼的知识分子。基于这种刻板印象,人们才会有这样的认知反应。如果我们换个角度,这样的汉奸形象会不会是混迹在敌人圈中的地下工作者?而知书达理的小生会不会其实很腹黑?
其二,刻板印象的产生更多的是与人的间接经验有关,也就是人们对某人、某事或者某群体的印象形成是依靠他人提供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固定化。在生活中,由于人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很难获得第一手的直接资料,间接信息便成为人们认识社会的捷径。
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被试分成两组,分别对其展示一个人的照片,照片中人物面部特征为眼睛深凹,下巴外翘。对第一组人说“此人是个罪犯”,对第二组人说“此人是位著名学者”,然后请他们分别对此人的面部特征进行评价。结果第一组被试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凶狠、狡猾;下巴外翘,显示其顽固不化的性格。第二组被试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具有深邃的思想;下巴外翘,反映他具有探索真理的顽强精神。为什么对同一照片所做出的评价竟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其实,人们对特定类型的人存在着对应的定型认知。如果把他当罪犯来看,自然就会倾向于把他的面部特征归为凶狠、狡猾和顽固不化;而如果把他当学者来看,便会倾向于把相同的特征归结为思想深邃和意志坚忍。
在上面这个实验里,被试者并没有直接接触照片中的人,或者说完全不认识照片中的人,他们的全部信息都来自实验人员的提供。当他们接收实验人员的信息时,就会对照片中的人物进行分类,基于大脑中对应人物类型的刻板印象对其特征进行描述。
综上所述,刻板印象的产生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基于直接经验,对某人、某事或某群体的特点固定化;二是受他人提供的间接信息影响形成。其中间接信息的影响是主要原因,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与所有人进行深入交往,并且对深入交往的人也不可能了解其全部,所以只能“由部分推知整体”。而刻板印象是我们简化世界的一种方式。
刻板印象有哪些特点
由于刻板印象主要是以间接经验为依据,没有事实材料为基础,只凭他人一面之词或道听途说而形成,所以大部分刻板印象都是片面的,甚至是有害的。那么,刻板印象究竟有什么特征呢?有学者将其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它是对社会人群的一种过于简单化的分类方式。例如,基于性别分类,一般会认为男性阳刚,女性阴柔;基于职业分类,老师一定要严肃认真,学生一定要乖乖听话,警察一定要高大威猛,演员一定要年轻貌美;基于民族分类,意大利人多情,印度人贫穷、狭隘,爱尔兰人好酒,法国人浪漫。
第二,它在同一社会文化、同一群体中具有惊人的一致性。由于同一社会文化、同一群体中的人们会经历相似的社会化过程,他们有相似的经验体验,彼此之间更容易达成共识,从而形成相近的价值观念。所以,他们对其他人、事、物持有的刻板印象也会相当一致。比如,男人往往会认为女人柔弱,女人会认为男人过于自我;老师会认为学生就要听话,学生会觉得老师太过古板,等等。
第三,它忽略群体中的个体差异,往往与事实不符。
心理视窗
一个姑娘和一个小伙子谈恋爱,情到深处想要天长地久,于是女孩带男孩回家见父母。两个年轻人欢欢喜喜地来,垂头丧气地走,因为自始至终两位老人都没有一个笑脸,搞得男孩心里忐忑,女孩满腹怨气。其实两位老人平时脾气很好,对人也很热情,女孩实在不明白父母为什么要这样?事后母亲告诉她,“男孩长了一个鹰钩鼻,是不可靠的”。因为在人们的印象里,“蛇眼、兔头、鹰钩鼻”的人阴险狡诈、非奸即盗,在与这种面相的人打交道时都要多留个心眼。其实小伙子是一个忠厚善良的人,老人的“经验之谈”差点就棒打鸳鸯,让自己的女儿失去一段美好的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