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现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知与不知的智慧

“知之为知之”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引用的一句话。49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篇: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中最后的这个“知”就是智慧的智。孔子告诫子路说,子路啊,你可记住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啊。

“由”指子路。“汝”指你。孔子教给子路求知的正确方法:首先要明确,哪些是已经知道的,或者必须知道的;哪些是尚不知道,甚至可能永远不知道,也不必强求知道的。知道人类有知,还要知道人类本质上的无知,从而学会在自然面前保有谦恭的态度,这就是自知。这是对这一句话一般的理解。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今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门十哲”之一,亦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曾跟随孔子周游列国。

这句话初读感觉很平常,但是细细琢磨就会发现,我们对这句话理解得还不够深刻。“知之为知之”就是实事求是,知道的就是知道,不要弄虚作假。其实这里面还包含这么几层意思:知道什么该知道,知道什么不该知道,这才是真正地知道。因此,我们要明确知、不知之间的关系,该知道的知道,不该知道的不去强求知道,这是“知”的智慧。我们要懂得不是所有的事情必须知道,也要知道因时而变,知道在什么时间该知道,知道在什么时候该不知道,这也是“知”的智慧。

“知”与“道”,我们经常说“不知道”,“知不道”,“知,不道”。知道的未必都要说出来,都要表现出来。“知道”也是一种大智慧。比如,很多保密工作,你知道就要说知道吗?还有,我们有时候对亲人、对朋友,假如他得了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没有办法救治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如实地告诉他?这时候的“知,不道”也是一种对亲人、对朋友的关怀。因此,“知”与“道”是有一种辩证关系的。

子路好强而又常常自信得过头,常常强“不知”以为“知”。这段话就是孔子对子路说的。孔子告诉他在学习上来不得半点虚假,诚实才是聪明的表现,这是“知之为知之”。但是我们今天理解这句话的时候要辩证地看,就是要领悟“知”与“道”的智慧;还有,今天社会中的知识日新月异,我们能专注于某一种知识的学习,对一项事业的领悟践行能做到专心致志,也是一种智慧。不是所有的事情,我们都要经历;不是所有的知识,我们都要学习。我们要明白哪些是该知道的,便想方设法去了解;该学的学,不该学的就不要学。这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智慧,或者说是一种人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