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理论的比较与诠释:马克思和明斯基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一 引言:危机的预言
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以来,这场危机几乎导致了自1929~1933年大萧条以来全球范围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根据世界银行2011年6月7日发布的《2011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因受危机持续影响,预计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3.2%,这一预测增速与年初相比又向下调整了0.1个百分点。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林毅夫表示,这是由于发达国家至今依旧面临着危机后银行业及家庭债务重组等与金融危机相伴生的诸多因素,高收入国家的前景依然阴云密布,可见这场爆发于三年多前的经济危机影响之深远。
那么,这次危机为什么会对全球经济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力?对此,著名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基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自身脆弱性的金融不稳定理论成功预言了危机的必然发生。明斯基认为,经济在不同时期呈现出波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融资活动和融资承诺结构改变,而融资活动的大部分是通过股权或债务融资实现。因此,正是债务结构导致了企业和金融体系之间的复杂关系,而这种存在于投资决定、投资融资、预期利润和债务结构之间的关系又决定了内生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经济和金融不稳定甚至发生危机的潜在可能。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追逐利润的本性和金融资本家天生的短期行为决定了这种不稳定无法根除;只要存在商业周期,金融业的内在不稳定就必然演化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如2008年源起于美国华尔街次贷危机的全球性经济大危机。
作为一名非主流经济学家,明斯基的预言打破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界长期以来坚持在货币“两分法”和外生货币供给假定下于既定制度框架内研究均衡和均衡趋势的新古典传统。特别是,与多数主流学者认为危机是一种来自外部冲击下的偶然现象相比,明斯基从资本主义内部运行中探讨周期波动规律,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系统中内生着不稳定因素,从而提供了一种有别于主流观点的更深层次解读。但明斯基却忽略了市场经济或现实资本主义经济因收入分配因素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从而成为其危机理论一大缺陷,而这一点正是马克思经济学强调的重要内容。马克思认为,根植于资本主义体系内部之资本与劳动对立关系的资本积累的内在矛盾及其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由此产生利润率下降的经济衰退。因此,危机的根源不在于基于货币金融关系的信用体系而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经济不稳定的根本所在。
二 不稳定的资本主义经济:明斯基的理论解析
明斯基出版于1986年的《稳定不稳定的经济》一书全面阐释了其资本主义金融不稳定的危机理论,该理论始于他在1963年发表的论文《“它”会再次发生吗?》(注:“它”指大危机)。以此为出发点,明斯基在随后三十年间陆续出版的各种论著都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由于对银行和信贷的长期关注,明斯基更加注重连接流动性和偿债能力的现金流在投资波动中的关键作用。基于此,他把不同时期的流量(消费和投资) 与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之间建立起重要联系,表明了正是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信用创造机构和企业作为借款人所表现的融资特征共同促成了现代金融体系中的天然的内在不稳定性,并由此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从而把企业、银行、货币当局三方紧密联系在一起。
明斯基认为,当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货币管理者资本主义时,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时的资本积累由产业资本家和金融资本家的金融安排决定,产业资本家通过银行贷款、债券、抵押、股票进行融资,每一种金融工具都涉及对未来的支付承诺。明斯基认为,正是为投资进行融资的行为形成了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来源。根据收入—债务关系,明斯基把企业融资方式分为三种类型:对冲性融资、投机性融资和庞氏融资。其中,第一种类型是最安全的融资类型,债务人期望从融资合同中获得的现金流能覆盖利息和本金;第二种类型中债务人预期从融资合同中获得的现金流只能覆盖利息;第三种类型是最脆弱的一种融资方式,债务人需要靠出售资产或再借新钱来履行支付承诺。在明斯基看来,这三种融资结构在一个经济周期中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比如在经济扩张过程中,融资的基本态势多从对冲性融资向投机性融资和庞氏融资比重逐步升高的方向发展,而后两者融资行为能否持续依赖于信贷环境的宽松和资产价格的不断上涨;一旦这种条件不具备融资链就会断裂,而资产价格的“螺旋加速下降”效应就会造成严重的金融动荡以至经济危机。
明斯基表明,在一个由企业、银行、政府共同构成的复杂经济系统中,银行作为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关键部门将在各种融资活动中持有重要头寸。特别是银行业中的商业银行,其独有的重要性是负债构成大部分货币供给。当银行开始对投资和资本资产头寸融资时,货币就会被创造出来;通过向企业发放贷款,银行的货币数量不断增加,这就是现代商业银行内生货币创造机制的基本形式。但主流新古典理论中的银行往往被视为被动,对经济行为不产生显著影响。但事实上,中央银行并不能完全控制商业银行;因为现实中的银行业是一个具有活力创新的逐利行业,对于利润的追逐会使其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来规避中央银行控制。而且,如果货币当局和政策制定者没有控制和重视银行资产、其他负债及银行资产对所有者权益比重的行为,那么必然会导致政策有效性的降低而加深经济的不稳定性。同时,在贷款过程中融资企业能否在未来偿还贷款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由此提高了融资风险。
对于这些金融风险,明斯基也引入了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功能,这就是明斯基的“大银行”概念。明斯基认为,在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中,一旦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被迫通过非常规渠道进行再融资时,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必须为其提供贷款,否则就要面临融资需求方债务紧缩带来的连锁反应而导致融资环境的脆弱。但这一操作实际上也存在道德风险,反过来又会导致市场不稳定。对此,明斯基也提出“大政府”概念以配合“大银行”的角色,其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二者相互协调、互相制约的完整金融体系。尽管如此,明斯基依然对美国经济前景持悲观态度。他认为美国经济发生大危机的可能性始终存在,原因在于:一是金融不稳定是资本主义的固有缺陷,不可能从根本上去除;二是大政府的财政赤字不可能无止境增长,否则政府本身也会不堪重负;三是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的道德风险问题难以根治。可以说,正是上述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明斯基早在二三十年前就预言了这种由金融不稳定导致的经济危机爆发。
三 次贷危机与经济危机:马克思的危机理论解析
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马克思”辞条中,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曼德尔总结了众多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的解释,将其归结为消费不足论、比例失调论、利润率下降论以及过度积累论等多种情况。这些理论将危机的起因侧重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某一个方面却忽略了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纵观《资本论》三卷,马克思描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机理可以总结为:资本主义货币经济中的危机可能性—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有效需求不足与危机周期性—虚拟经济与信用制度下的危机现实性。其中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由此导致了资本与劳动对立关系下的收入分配不均等和生产的相对过剩,并由此引发了资本主义有效需求不足和危机的发生;在这一过程中,信用制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最初的起因来自资本主义商品交换中经由货币媒介和支付手段带来的危机可能性,但根源却在于资本主义自身无法消除的内生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追求以货币为表现形式的财富。资本家投入一笔资本购买劳动力和原材料组织生产,首先在支付锁链和抵消支付的环节中便孕育了货币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这里涉及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根本性质,即企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利润而不是消费或使用价值。由此假设资本家的全部利润 (剩余价值) 用于储蓄或资本积累,工人工资全部用于消费。这样,消费品部门 (第Ⅱ部类) 的价值总量必须等于工资,资本品部门 (第Ⅰ部类) 的价值总量等于剩余价值 (利润),由此构成一个简单再生产模型。其中,给定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则剩余价值率 (收入分配或工资与利润在收入中的比例) 必须保持固定不变,否则将使社会再生产条件遭到破坏;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率或收入分配的变动则须与两大部类结构变动一致,否则会产生比例失调和消费不足从而引发经济危机。这种周期性存在的原因在于,资本家在追逐更多利润的竞争与持续的资本积累过程中积聚了较高的资本存量价值,同时也积累了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均,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资本主义有效需求不足,而这种需求不足的表现正是马克思强调的相对生产过剩。
在上述背景下,现代信用制度的发展也带来了日益高涨的资本化和证券化过程,它使金融领域不断进行各种金融创新;然而一旦遇到信用紧缩,就会带来各种金融创新工具资产值的大幅下跌,从而不稳定的资本主义经济波动也就发展为经济危机。这也是马克思在《资本论》论述虚拟资本时阐述的重要内容。尽管马克思表明货币信用制度特别是金融市场的投机行为对资本主义危机的发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他认为危机的根源并不在于信用体系而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导致了总量价值关系的脆弱性。为了在竞争中提高生产效率并获得更多利润,资本家必须加快资本积累的速度,这反过来又造成了利润率下降和工人购买力的相对贫乏。因此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根植于资本主义体系内部资本与劳动对立关系的资本积累的内在矛盾是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而有效需求不足作为资本主义经济陷于困境的直接原因则使经济危机从可能性成为了必然性。
这里以2008年美国华尔街次贷危机为例,依据马克思的分析,本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周期波动的形式也可以表述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一边是资本家不断追逐利润和积累的经济增长中伴随着较高的资本存量价值,另一边是扭曲的收入分配与严重的两极分化 → 一边是房地产业相对生产过剩和信贷扩张,另一边是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重下降,居民购买力不足 → 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凸显 → 一边是金融监管不力、银行体系阻滞,另一边是过度消费与较高违约率 → 次级抵押贷款危机 → 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 一边是不得不降低资本存量价值,另一边是社会财富结构的变化与再分配→经济复苏→下一轮经济周期。可以看到,这次危机的表面原因是次级房贷市场的违约率不断上升,导致了银行等金融体系信用链条的中断而引发危机。然而,其背后的真正原因仍然是收入分配不均等导致的资本主义有效需求不足,只不过这种相对的生产过剩在现代金融高度发达条件下不是表现为住房卖不掉而是表现为没有支付能力的普通居民经由信用方式支付房款后又无力还贷导致了危机的发生,这显然是明斯基理论没有触及也不可能触及的关键因素。
四 结语:比较与分析
回顾明斯基和马克思有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的分析,他们的理论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相似中也有不同点。这首先表现在对于投资和利润的关注。比如在一个封闭经济中,马克思和明斯基对于资本主义经济不稳定的分析集中在研究投资的决定和影响投资决定的利润上。正是对利润的追逐推动了当前和未来的投资,此外利润还是承担了未来债务支付的现金流,经济的稳定与否与资本家的利润实现 (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剩余价值) 紧密相连。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更强调了资本家投资过程中与资本主义竞争和获取利润的生产目的相联系的资本积累,即剩余价值与利润一方面来自工人剩余劳动,另一方面又是资本积累的来源。
其次是对资本主义货币经济中货币功能的重视。继承了凯恩斯“生产的货币经济”思想的明斯基,也对新古典理论将货币视为交易媒介的货币中性论进行了强烈抨击。他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货币是关键性的制度安排,所有的金融合约和收入流量都是名义变量而不可能是中性的,更不可能不对实际经济产生影响。这与马克思建立在资本主义竞争与积累基础上的资本主义货币经济是相似的,其中的货币不仅具有交换媒介和价值贮藏作用,同时也是组织生产的重要手段。但与凯恩斯和明斯基注重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货币现象相比,马克思探求的是隐藏在货币现象背后的决定因素,即由价值表示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特别是,基于这种由货币象征支配权力的资本主义交换关系,马克思指出了资本主义将货币作为支配他人的手段,其意义在于竞争和支配他人的权力与金钱带来的社会地位,这正是马克思所抨击的存在于现实资本主义的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
最后是对经济不稳定内生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强调。明斯基认为,只要存在商业周期,金融业的内在不稳定就必然演化为金融危机,并进一步将整体经济拉向危机深渊,而这种金融脆弱性已成为资本主义天然的、内生的和不可抑制的。显然明斯基这一看法比凯恩斯彻底,因为他看到了资本主义危机的不可避免性,这也是马克思基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重要结论。不过,明斯基并未从利润角度恰当地解释实体与金融部门的相互关系和周期发生的全部过程。特别是出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仰,明斯基不可能像马克思那样辩证地和历史地看待整个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及其周期波动的运行规律。相反,马克思经济学的危机理论不但深刻阐述了现实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问题,而且也客观地描述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与危机相伴随的日益增加的失业、贫困、垄断增强、矛盾积累和国际扩张等问题。正如美国学者亨特所说:“马克思不仅确实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还提出了无数理论和历史见解,直到今天,他的框架和见解对于理解资本主义的结构和功能仍被证明是非常有用的。”